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研究生导师胜任力结构要素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 摘要 ] 在新发展理念背景下,新商科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挖掘新模式、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教育理念,引入新商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优化基于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商科知识体系。我国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已经引领商贸服务业进入消费升级的新阶段,催生了新商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重要的培养角色。通过引入胜任力模型,以传统商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导师胜任力要素为基础,构建新商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导师胜任力模型,并对新商科院校研究生导师胜任力结构要素进行解析,为商科院校研究生导师遴选标准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新商科;研究生导师;胜任力;结构要素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 等新科技产业革命的加速演进,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现代商业模式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传统经济行为和组织形式。应对新变化,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商业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20 年 11 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在山东大学正式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推进专业融通,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全链条育人机制,培养时代新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商科”是“新文科”教育理念的延伸,是将新思维、新理论、新工具和新能力纳入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传统商业学科的有序交叉重组,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新商科人才,满足数字经济时代的商贸服务业消费升级的人才迫切需求。“新商科”人才培养,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商业理论赋能新商科人才培养,从培养定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维度构建培养新商科人才体系。在新商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导师的胜任力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文献回顾
1973 年美国哈佛大学 DavidC.McClelland 教授提出“胜任力”一词,并将其定义为区分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潜力[1]。胜任力评价指标包含显性表现和隐形表现,显性表现主要体现在科研项目数量、在研项目层次、科研经费等情况,隐形表现主要体现在立德树人理念、学术创新精神、价值观和责任感等方面[1]。Boyatzis 和 Kochanskid 对胜任力定义进行了拓展,认为胜任力不特指具体岗位,是具有能创造卓越业绩的个人潜在特征,如价值观念、内部动力、自我管理和岗位技能等方面[2]。Spencer 提出胜任力(冰山)模型,他将素质能力结构比喻为一座冰山,可以直接进行观测的行为表现为裸露于海平面上的部分,比如个人行为、知识范围和职业技能等基本素质,而把难以观测的因素比喻为冰山潜在海平面以下的庞大部分,比如个人动机、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价值观等个性特征。荣华英(2020)认为知识、技能、能力、价值观是导致高管理绩效胜任力的主要指标[3],是驱动工作绩效的个性特征集合 , 彭剑峰(2011)、苏娜 (2020) 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 5 个维度 28 项指标的研究生期望导师胜任力模型[4]。朱洪洲(2020)构建 4 个维度 22 项要素指标的研究生导师胜任力理论模型[5]。经调研商科类院校,研究生导师的资格确认和名额指标分配,多从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方面进行的单方面显性指标衡量与评价,少从指导教师的隐性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研究生期望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思路将梳理新商科建设政策文献基础上,运用关键事件访谈法,优化导师胜任力特征,根据专家小组意见,编制新商科高校研究生导师胜任力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归纳总结高校新商科研究生导师胜任力特征要素,系统分析新商科教师胜任力指标,建构新商科高校研究生导师胜任力模型,并对其内涵予以解析。
三、研究生导师胜任力构成要素
胜任力理论在教育领域研究比较广泛,其理论内涵和研究方法较为丰富[6]。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文件明确指出,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研究生导师的胜任力具有显性关系。新商科人才需要具有复合型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作为研究生导师的知识结构和商业实践经验尤为重要。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预设标准,强调胜任力迁移的培养行为目标需要与时俱进。本文通过搜集梳理有关研究生导师胜任能力的相关文献,全面寻找表征胜任力素质的特征要素,研究生期望视角的导师胜任力指标偏重于职业素养、业务能力、培养学生能力和个性品质;以研究生导师视角的胜任力指标偏重专业背景、知识素养、职业品格、人格素质;以研究生管理者视角的导师胜任力指标偏重科研能力、指导能力、合作能力和人格特质。综合以上三种不同视角的指标要素,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向专家征求意见,筛选出 45 项具有新商科研究生导师胜任力素质特征的要素指标,初步构成高校新商科研究生导师胜任力构成要素(详见表 1)。表 1 的胜任力素质特征指标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同时,不同要素之间存在胜任力贡献度差异。基于 DavidC.McClelland 教授的胜任力理论,通过关键行为访谈法,对哈尔滨商业大学的 65 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5名现任研究生导师和 20 名研究生管理教师进行访谈,访谈的研究生专业涵盖经济学、国际商务、产业经济学和应用统计等,获取新商科背景下研究生导师的胜任力关键要素,提取了新商科研究生导师胜任力的模型指标,构建新商科研究生导师胜任力模型,共包括 5 个一级指标和 25 个二级指标,如图 1 所示。新商科研究生导师胜任力的基准模型构成要素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差异。通过梳理文献数据结果显示,高质量完成研究生导师角色的,存在相近的内隐特质和外显行为。基于以上三种视角,对新商科研究生导师胜任力指标要素进行系统分析。
四、新商科院校研究生导师胜任力结构要素
解析新商科是相对于传统商科而言,在传统商科专业基础上,进行学科交叉重组,将新思维、新理论、新工具和新能力引入培养全过程,实现学科交叉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商业实践伦理赋能新商科人才培养,需要研究生导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崇高的职业品格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要具有以德为先、德能兼备、理实并重、引领发展的职业素养和人格特质。
(一)政治素质与人格特质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具有家国情怀,提升国家认同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新商科的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政治基础,研究生在完成学业过程中,导师的学术表达、师德师风对研究生的质量培养更为深入。研究生导师只有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在完成研究生学术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的基础上,恪尽职守,以身作则,遵守学术规范,培育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新时代高素质商业精英人才。
(二)科研学术综合能力
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训练、科学思维培养是研究生导师的重要任务。要求商科硕士研究生导师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掌握学科前沿发展现状,具有承担科研项目的经历和素养;对未来商业组织结构、数字经济发展态势,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力。与此同时,需要导师具有国外资料搜集能力,运用科学的方法,展开调查研究,具备发表高水平学术成果的综合能力,还需要提供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保障,新商科的研究生导师,对于科研选题以及研究生专业能力培养要具有社会实践价值。
(三)教育教学综合能力
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的关键环节。硕士研究生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通过发现研究生的性格和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逐渐培养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将研究生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作为全过程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 四 ) 管理协作综合能力
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团队协作,研究生的协作能力培养是新商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在研究生指导过程中,导师需要具有统筹协作能力,通过良好有效的沟通,清晰表达科研思想,又要善于换位思考,对于研究生的思想动态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建立高效协调双向互动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机制,提升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的管理与协作能力。通过统筹协调,科学管控,注重培养管理工作过程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全面性,充分发挥管理协同优势价值,提升研究生的能力自信。
(五)理实并重实践能力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商业组织结构、商业形态、商业模式和全生产要素被重塑,新商科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统一。研究生的培养要理实并重、与时俱进。新商科的研究生培养,需要在数字经济变革中重构,搭建新思维、新理论、新工具和新能力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通过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新商科、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多平台社会实践协同培养,将新商科研究生培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树立新商科的新理念。
五、结语
针对商科高校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导师考核机制不完善、交叉学科指导经验不足、产教融合不深等问题,本文以部分商科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为调查样本,编制胜任力问卷,考察现有导师的胜任力情况,建议在研究生导师的遴选过程中,重点考察导师的思想与人格特质、岗位责任感使命感,强化对导师专业学科背景、科研素养和学科知识结构理论体系的重视。基于能力本位的 0理念,设定基本考核标准,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搭建融合桥梁,运用大数据、5G、区块链技术实现新商科的知识能力体系重构,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新新商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推动新商科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卢尚坤 王宏彬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经济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