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跨文化交际下中法称呼语差异分析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称呼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跨文化交际能够有效进行的火车头。掌握好称呼语的使用,谈话就成功了一半。称呼语使用错误,会造成社交语用失误,甚至会导致沟通失败。本文对中法两国称呼语进行分类比较分析,让读者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称呼语体系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称呼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差异分析
一、称呼语定义
“称呼语作为交际单位,是人们用于指代称呼对象、识别身份及在交际中定位人际关系的符号系统”,是人们发生交际行为时出现的第一个环节,它不仅能体现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还能体现交际者的社会文化思想观念。我们可以通过说话人使用的称呼语,来判断交际双方的关系和亲密度。然而,“称呼语是一种处于使用状态的动态的词汇现象,具有一定的非系统性、灵活性,”不是固定化、程序化的格式。影响称呼语选择与使用的因素很多,包括交际双方所处时代、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卫志强提到,说话者既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又要考虑跟自己的关系亲疏、情感深浅及说话场合等因素选择恰当的称呼。正确的称呼语可以使沟通顺利,而错误的称呼语则会使人感到不快,导致交际失败。
二、称呼语中的语用失误
当交际双方来自不同国家,拥有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语言、所处地理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时,跨文化交际往往会出现障碍,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误解甚至关系的破裂,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为语用失误。在世界大融合,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跨文化语用失误是近几年来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学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最早提出“语用失误”这个概念的是英国著名语言学家詹尼•托马斯(JennyThomas),在她看来“语法错误从表层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受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像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者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在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的沟通中常常会出现语用失误。例如,“老师”在汉语中是一个尊称,中国学生称呼老师,更愿意直接用“老师”这个身份称呼,比如“张老师”“王老师”。但在国外,“professeur”不是称呼,仅仅是一种职业,学生一般直呼教师的名字,或者使用“monsieur/madame”,再或者使用“monsieur/madame”加姓氏的称呼规则。
三、中法称呼语差异比较
法汉两语中的称呼语有许多相似之处,就其功能来说,称呼语在两语中都具备指明对话者和建立对话双方某种关系的功能,并且在其分类上也有很大的相似性。然而,受各自国家文化、国情、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两种语言下的称呼语又有其各自特点。就拿汉语中的称呼语来说,不同身份对应不同的称呼语,用法十分讲究,而在法语中,一个词往往就可以代表一群人。但总的来说,中法两语的称呼语都遵循各自的交际原则。在下文中,作者会从几个方面来对中法称呼语进行划分比较。
(一)亲属称呼差异
亲属称呼语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一套特殊语言符号。由于受到几千年的封建等级制度、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称呼制度较为复杂,用法也更为讲究。中国的亲属系统以男系为核心,大致可分为宗亲、外亲和妻亲。根据每个人的辈分、宗族、年纪和性别,而有特定的亲属称谓。父系亲属分别有“爷爷”“奶奶”“伯父”“姑姑”“叔叔”“堂姐”等称呼,相对应的母系亲属称呼有“外公”“外婆”“大姨”“舅舅”“表妹”等。在孙辈中,父系的叫作“孙子”“孙女”,而母系的则是“外孙”和“外孙女”。对丈夫的父母称呼为“公公”“婆婆”,而对妻子的父母则称呼为“岳父”“岳母”。但在法国,亲属称谓是用来称呼与本人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呼语,仅仅表明被称呼人的性别、辈分,而不在意被称呼人的年纪大小,在家庭中的排序,来自母系还是父系,在法语称呼语体系中,各类亲属关系比较模糊,没有很明显的亲疏远近之分,对家庭成员的称呼也更简单。仅用一个词“grand-père”就可以表示祖父外祖父,用“grand-mère”就可以表示祖母外祖母;与父母同辈的男性长辈可通称为“oncle”,女性长辈可通称为“tante”,而与自己同辈的亲戚,如堂姐妹,表姐妹可通称为“cousine”,堂兄弟,表兄弟可通称为“cousin”。在中法两国的家庭中,外姓对家族内长辈的称呼也不同,这里以法国电视剧Qu’est-cequ’onafaitauBonDieu为例。Claude和Marie有四个女儿。其中,第三个女儿ségolène和一个中国男人Chao结婚,在参加ségolène姐姐孩子割礼仪式上,Chao和Claude、Marie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Chao:Bonjourbelle-maman,bonjourbeau-papa.Claude:Ah,écoutezChao,jevousdéjàdit:évitezdem’appelerbeau-papa,çamecrispe.Chao:jesuisdésolé,excusez-moi,jenelereferaiplus.从上面这段对话,可以看出中法两国亲属称呼语的差异。中国人喜欢称自己另一半的父母为“岳父”“岳母”,或者直接称呼“爸爸妈妈”,如果直呼姓名会被看作大不敬,而在法国,情况恰好相反。
(二)拟亲属称呼差异
拟亲属称呼是指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以亲属的称谓称呼。这种称呼最初可能只是一种临时现象,但由于人们反复使用,并在社会普及,亲属称谓便有了泛化的用法。陈原在《社会语言学》中提到“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的客观存在。语言的模糊性同语言的含糊性不是一回事。实际上在人与人交往中,却要承认这种模糊性”。而拟亲属称呼语的出现与使用,就是利用语言的模糊性来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中国历来是一个重人情世故的国家,亲属称呼泛化的现象十分常见,如称呼比自己大的为“大哥”“大姐”“大妈”等,称比自己小的则有“小弟”“小妹”等,街坊邻居也可直接称呼为“叔叔”“阿姨”“大哥”等,在网络上,人们也常用拟亲属称呼来代称某个有特点的人,比如“凤姐”“春哥”。潘攀在《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总结了16个泛化较为成熟固定的亲属称谓词:姓+爷、姓+奶奶、姓+伯、姓+叔、姓+伯母、姓+妈、姓+娘、姓+婶(儿)、姓+姨、姓+哥/兄、姓+嫂、姓+姐、姓+兄弟、姓+弟、姓+妹、姓+姑娘。而在法国,亲属称呼语泛化现象虽然存在,但并没有向中国这样有多类名词。对于除亲人以外认识的人,法国人常以“Madame/Monsieur”称呼;同辈之间,不分年龄大小,大都直呼名字。以作者在法国租房的经历为例,房东是为年纪较为年长的奶奶,作者与房东第一次见面时,鉴于中国的称呼习惯,作者自然而然称呼房东为“grand-mère”,但房东听到这个称呼时感到很疑惑,甚至有些不高兴,作者问明缘由后,才得知自己应当称呼房东为“Madame”,而非中国人习惯的“grand-mère”。
(三)社会称谓差异
社会称谓是称呼语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主要指社会群体的人在互相交际时按对方的社会地位所使用的称呼,这个社会地位一般指对方的职务、职称、学衔或其他头衔。”在工作场合中,中国人往往不会直呼上司或者其他职位比自己高的人的名字,而是选择“姓氏+职位/职称”,比如“李总”“张副局”,在汉语中,绝大部分的头衔都可以作为称呼语来使用。除了头衔,中国人也习惯以“姓+职业身份”来称呼对方,比如“李老师”“朱律师”“王医生”。而在法国,我们比较常见用于称呼的头衔有“Président”“ministre”、例如“monsieurleprésident”,但对于很多职业,比如秘书、检察长、老师、店长、主管,无论年纪大小,法国人更愿意用“Madame/Monsieur”称呼对方。
(四)谦称与敬称差异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eech在1983年提出交际中的礼貌原则,是指谦虚和尊敬的言语行为。在汉语和法语中,称谓中的尊称和谦称也存在很大差异。尊称是说话人对受话人表示尊敬的语言形式。中国历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国人喜欢把那些德高望重,学识涵养极高的人称为“先生”,称呼对方家人为:令堂、令兄、尊夫人等。而在法语中,像汉语这样分类的尊称就比较少,往往用“Madame/Monsieur”就可以称呼很多人。谦称可以说是汉语特有的现象,法语的称谓系统中没有跟汉语与之对应的谦称。因此,就谦称来说,中法两种语言显示出了完全不对称性。在交际中,当谈论到对方或者与对方相关的人和事物时,中国人通常会采用敬称词语;而当他们谈及自身或和他们相关的人或事时,通常会使用谦称词语。比如称呼自己或自己家人为:“在下”“贱内”“犬子”,称自己的东西为“寒舍”“拙作”等等。而这些称呼对于强调个体意识的法国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
四、中法称呼语差异原因分析
美国语言学教授撒皮尔(EdwardSapir)曾经说:“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他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就语言和文化关系而言,L.KPalmer(柏默)的评价则是一语中的:“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每一个国家,因其生活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会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不同的民族文化又会促使这个国家形成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由此形成的民族的思维特点反映并象征着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如果我们要研究语言的特色和它的转化,就应该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一)社会性质不同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实行大陆文化,以土地为生,以农耕为主。农耕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不但要依赖于自然环境、生产技术,更依赖于人的互助协作,所以在中国,有血缘或姻亲关系的亲属往往会居住在一起,逐步组成几代同堂的大家庭。此外,中国还一直受封建专制及宗法制度的影响,十分重视血亲等级观念,“宗法血缘关系就成为社会政治关系的基础。”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汉文化就发展出了一套非常细致完善的称呼体系:血亲称谓和姻亲称谓界限分明,兄弟连襟,姐妹妯娌,伯叔姑婶等都有明确的等级区分。而像法国这类国家,通过海外贸易、海外殖民发展起来的海洋文化,经济发达独立,形成的是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契约组织,加之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影响,个人主义等观念深入人心。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体现在称谓上就是不区分宗亲内外,上下辈分,家族观念淡薄。法语亲属称谓语中“cousin”一词就最能体现这一点,这个词几乎涵盖所有平辈之间的亲属关系,而它对应汉语亲属称谓语中的“表兄,表弟,堂兄,堂弟,堂妹,堂姐,表姐,表妹”八个亲属称谓。
(二)文化传统不同
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注重精神层面,重人论,轻器物,所以中国人倾向于把家族以外非血缘联系的人际关系赋予类血缘关系的称呼,这也解释为何中国会有这么多的拟亲属称呼。在交友方面,儒家文化推行尊人卑己的社交原则,重视身份差别,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所说,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即本质上是一个等级社会。所以各种各样的尊称和谦称在古代社会和当代社会中都广泛被使用。而像法国这类早早进入资本主义的国家,他们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科学文化的特点是“重物质,轻人论”;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位。西方文化所提倡的“人人生而平等”思想,就是在告诉人们,只要肯努力,敢于奋斗,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这种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就是直呼对方姓名。
(三)价值观念不同
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以群体为本,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所以才会有严格的名分等级观念和繁复的礼仪传统,才会将称呼语严格区分长幼,辈分,亲疏和等级。法国则崇尚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注重独立和强调个性,对称谓的选择并不受到辈分观念的束缚,直呼对方姓名不仅出现在同一辈分的人之间,长辈称呼晚辈甚至是晚辈称呼长辈,都可以选择姓名来称呼对方。此外,中国人非常重视面子及面子工夫。林语堂曾说过“面子、命运、恩惠是统治中国的阴性的三位一体。”说到中国人的面子观,不能不提“礼”。礼与语言的关系在孔子的话中明白地显现出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即做事要师出有名,所以中国人在对别人的称呼上采用贬己尊人。西方人的面子观是建立在社会个体平等的观念上。他们不愿意依靠别人,也不想让别人过度依赖自己,有时甚至包括自己的亲属。他们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是“独立自主”。注重规则,强调在竞争中和谐,所以在语言表达方面更为坦率、直白。
五、结语
称呼语中有乾坤。了解称呼语,就是了解人性、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掌握言语运用的技巧和规律。尽管中法称呼语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但作为跨文化交际的语言学习者,应当明白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词语,而是学会把词与适当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多了解不同文化的风俗习惯,对语言要能灵活运用以降低误解,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作者:朱寒依 程黎 单位:吉林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