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必然要实现文化振兴,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文化的建设。建立健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有效地保障农民最基本的文化需求,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对于物质文化的需要,从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对于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分别从转变村民主体思想、完善相关的设施以及构建完备专业的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等方面来发力,完善我国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活动日益丰富。[1]”可见,党和国家对社会文明文化的重视态度之高。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上,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对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农民的思想境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1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增加文化自信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能潜移默化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本地区优秀的乡土文化相结合,促进村民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村中青壮年离开农村到城市里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农村空心化程度加深。因此,很多优秀的乡土文化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比如由音乐人小河发起的“寻谣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老童谣的活动,他通过对很多地区的老人进行访谈,与他们耐心的沟通,寻找在老人们记忆中的童谣。“寻谣计划”收到良好的反响,大家普遍认为童谣如《火萤虫》《糖糖糖》唤起了自己童年美好的回忆,唤起了自己对家乡深沉的爱。小小的一首童谣都带有自己所在的乡村独特的腔调,更不用说植根于本乡村的优秀乡土文化对于农民精神世界的丰富作用。大量乡村的年轻人流向城市,乡土文化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一些不良思想和快餐文化入侵,导致乡村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微弱。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够帮助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和技艺,从而挖掘别具一格的乡村资源,提高乡土文化传承力度,促进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1.2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弘扬和谐文明乡风
目前,很多农村在重利轻义的价值观的影响下,出现了大量如乱倒垃圾、不爱惜公物、出口成脏等不文明的行为,如日常生活采取打牌、看电视等娱乐方式,在生产上为了眼前经济利益而乱砍滥伐。在大力倡导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利用书籍、影视宣传以及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保护政策和农村地区的实际状况。在思想上让村民真正地意识到健康文明习惯的必要性、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从而自觉地保护生态,共同建设美丽宜居家园。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转变会带来行动的转变,村民逐渐改变一些生活中的恶劣习惯,不乱扔垃圾、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不胡乱排放污水等。
1.3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兴旺
农村文化公共服务有利于助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关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1]”近年来,我国对于乡村的发展问题高度重视,各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整体村民文化素质的提升,相关的文化产业也随之兴起。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一方面可以结合乡村特有的、具有开发意义的自然资源,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加以利用,挖掘乡村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当地乡村优秀的文化资源,大力推动特色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结合国家给予农村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大量的青年们回乡就业创业以此带动经济的发展,实现产业兴旺。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面临的困境分析
2.1村民主体话语权缺失,文化服务供需不平衡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把主体人的生产实践当作自己文化观的理论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提出,不仅要把现实的人当作他们文化观的出发点,而且把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确定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2]。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是社会劳动实践,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因此,在乡村公共文化生活中,村民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应该由村民通过社会实践来获得,而不是政府的粗放式供给。“因为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的行政化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3]”,大家的思想观念转变不及时,政府不能明确自己的文化定位,仍然实行的是单一的对村民输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活动方式等,未考虑文化服务的精准性、地域特色以及村民的实际需求。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文化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是村民们在需求的表达方面存在着短板。一方面,从上至下的行政传达方式,忽视与接受者的沟通;另一方面,农村公共文化主体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的现象,对于新的事物不知道如何接受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
2.2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文化基础设施决定了形成什么样的文化意识。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是保障村民获得最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在文化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有待改善。如,从学习阅览设施来看,村里基本上都设有图书收藏室,但是空壳现象严重。一方面是因为学习文化站虚名化,很多地区与乡镇政府设立在一起或被征作他用,长期未开放;另一方面,学习阅览室的书籍和刊物不符合村民实际生活的文化需求、更新换代不及时,阻碍了村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从体育运动设施来说,很多地区受到山地地形的影响,村寨分散,居住不集中,体育运动设施的建设存在难度,尽管部分乡村设有体育活动广场,却存在着场地面积小,工作人员维护不到位,设备老旧,甚至活动场地被占用的现象,未发挥服务功能。农村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严重影响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有序进行。
2.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紧缺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强大后盾是人才,然而,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公共文化的参与人员和公共文化的服务人员都紧缺的现状。首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学习机会以及工作环境,农村出现“空心化”的状态,大量的农村精英流向城市。留守乡村的人则以老人和青少年为主,他们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对于公共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限制了他们对于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同时,乡村基层政府的公共文化单位发展欠缺,农村的工作待遇和福利与城市相比较,无法吸引和挽留住合适人才,很大程度上造成农村文化人才的缺乏。尽管我们农村有村支两委的班子成员,还有文化站的人员,但是也面临着身兼数职、精力不足的情况,导致农村文化建设缺失专业人才。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农村传统的民间文化技艺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农村文化服务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3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繁荣
3.1强化农民主体,完善相关表达机制
农民是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晴雨表,必须要强化农民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参与度,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机制。第一,建立组织化、系统化的村民需求表达机制,准确了解农民的需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受到资金、基础设施以及传统方式等影响,村民文化表达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积极性受挫,导致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效果差。因此,在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的相关部门加强与村民的沟通,设身处地站在村民的方面思考问题,多方位了解村民的实际情况,真正地做到服务为了群众。如“精准服务最早应用于信息科学领域,主要目的是通过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和算法,为客户提高准确的服务信息,从而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4]”通过对精准服务理念的借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坚持精细和准确的理念,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切实地提高双方的沟通效率,保障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第二,公共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建立健全扶持机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的全过程。鼓励农民学习传统手工技艺,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相关公共文化产业,继而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反馈来搜集村民们的需求和建议,如微信小程序、门户网站等线上开放平台。政府充分收集民意,建立多样的、系统的、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表达机制,促进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
3.2加强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投入必不可少。第一,加大对如图书馆、村民广场等基础设置的建设。此类的基础设施是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相应的政府机构要统筹城乡的发展,加大城市对农村的文化帮扶,以城市带动乡村的方法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农村基层的覆盖和延伸。第二,对于目前农村现有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资源进行整合。部分地区的文化服务站选址不合理,距离村民住址远,影响村民们开展文化活动。在方便村民参与活动的地区建立文化活动中心,形成农村十五分钟文化圈,降低文化活动参与的成本。针对部分地区的图书室存在的图书更新滞后、书本内容不符合村民实际需求的情况。应及时更新书籍和报刊,广泛征集民意,购买青少年读物、老年读物以及养生类读物,提高图书室的利用率。文化活动室加大硬件设施财政投入的同时,丰富村民们的文化活动形式。不同层次的群体,可采取不同的公共文化活动形式。对于青少年,以传承传统技艺的活动为主;对中老年群体,以开展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为主。最后,鼓励村民主动积极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在村民中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委员会。
3.3重视人才,加大人才队伍的培养
建立高素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重中之重。首先,政府设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适当增加相应的工资待遇与农村补助,鼓励在外务工的、经商的以及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从事公共文化工作,形成科学合理的、有人情味的人才引进机制。比如,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务工人员回乡学习传统技艺,并且发展相关的文化产业。在榜样的力量和就业机会的作用下,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归乡发展。其次,发挥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对他们进行教育,定时开展交流学习、院校学习等。不定时地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深入农村进行短期培训和现场指导,以此提高服务人员的水平。最后,充分利用当地“新乡贤”的作用。“新乡贤是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涌现出来的,具备较高道德认知水平,能够运用新知识、新技能推动农村新发展的新群体。[5]”“新乡贤”一般是指退休的教师、退休的干部、道德模范等群体,他们充满厚重的乡土情怀,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家乡建设付出力量。他们在村民中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在他们的号召下,农民们能获得天然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村民们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提高。此外,他们当中大多数是退休教师、干部以及文化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才能,能够协助公共文化服务,而且能够帮助当地的农民展开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活动。
4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农村问题仍然是重中之重。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有创造性的变化,只有正确地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症结,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对于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要进一步加强,提升我国农村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修养,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作者:乔梦瑶 冯林叶 单位:吉首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