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下农业信息化管理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农村建设下农业信息化管理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农村建设下农业信息化管理对策

摘要:从国计民生角度来看,农业是立国之本,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对于国民信息化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信息化管理中农业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现如今国家对于“三农”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解决当下农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国农业信息化的优质发展,在农业领域中属于重中之重。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信息化管理;措施

新农村建设提出以后,我国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讲,农业信息化发展至关重要,各地方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号召,近几年来在针对农村建设的发展上,积极履行发展政策,促进农村文化水平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然而国际环境变化以及国内信息化结构的调整难以预测,变幻多端的市场环境下,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的需求与压力下,对于当前农业信息化管理的问题需要仔细分析,探索影响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因素,结合新农村建设背景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性地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信息化管理在当前发展趋势下面临的弊端

1.1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村的信息化思想过于落后,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导致农村信息化发展受到阻碍,现代化发展实施得不到有效落实,不过近些年来我国对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于整体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细致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业的整体发展。传统的农业发展理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这是造成农业信息化措施无法传达和实行的重要阻碍,于是长期以来农业信息化一直处于滞后发展的状态,农村环境实现有效改善也比较困难。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在对农业信息化进行管理上缺乏意识,不管是管理层人员还是实际操作,人员管理意识都很弱。由于意识上的薄弱,相关人员对于农业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对于实行的新农业政策也没有全面的认知,于是在工作过程中对于农业信息化理解不够充分,所以农村管理系统在规划上不够全面,进而导致农业信息化管理出现了不科学不完善的局面,致使新农村建设受到严重阻碍[1]。

1.2未能推行规模化生产

社会的迅速发展除了促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外,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由于农村信息化处于长期落后的状态,城乡之间的居民生活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青年劳动力,无法在农村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于是只能背井离乡到城市务工,这是导致近些年来农村青年劳动力越来越少的原因,也是阻碍农村信息化模式转变的根源。另外受到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现如今在农村推行规模化生产和农场化、信息化模式非常困难[2]。

1.3专业管理缺乏

当前,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国家政策非常有利,不仅鼓励农村开办乡镇企业,建设突出特质的企业,还对当前农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只不过缺乏专业的人员指导,所以现有的农村企业开办基本上都是盲目跟风,没有系统的管理体制。不仅如此,村办企业在生产模式上过于单一,没有经营特色,这些企业很难达到理想的盈利效果,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竞争力十分薄弱。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专业的人员对其发展和管理进行指导,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无法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3]。

2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信息化管理优化策略

2.1完善农村信息化发展体系

从新农村建设现实需求的角度上看,需要对当前的农村信息化发展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使农村活动开展过程更加顺利,也是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农村信息化管理体系在优化过程中,一线人员对于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必不可少,应结合当地的发展特色的需求,建立与之相符合的管理体系。纵观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土地荒废、利用率不高、缺乏劳动力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当地政府可以从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角度来减少土地被荒废的情况,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过程中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水平是最关键的问题,因此农民与农业专家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至关重要,在与专家交流过程中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准,促进农产品销量的不断提升,为农业结构化的优化升级奠定基础[4]。另外,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也非常重要。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价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业信息化管理必须要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共同推动农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满足农业信息化的相关要求[5]。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活动的影响大大降低,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换让信息资源不再封闭,这对农业生产的高效性起到了重要保障。与此同时,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农业发展上也作出了宏观指导。各地的大数据中心和物联网建设逐渐提上日程,农业信息化发展逐渐走向信息化。

2.2优化农业信息化产业结构

在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导致农业发展受到影响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信息落后,所以如何掌握重要的市场信息,对于农业发展而言非常关键。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农业市场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要掌握农业市场信息、提高农业信息化效益,必须对农业信息化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6]。各地政府应鼓励农业工作者对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从而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多元化,如果是集约型农业生产,则鼓励人们尽可能地进行规模化生产,按照村镇的单位模式展开生产售卖,这将更有利于农产品的绿色健康发展。

2.3完善新农村建设的农业发展机制

单纯地依靠农民力量来建设新农村,这一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因此当地政府需要在新农村建设上为农民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障,让新农村建设有最基本的条件。完善农业发展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最核心做法,一方面各地政府应该对当地的土地流转制度进行优化[7]。另一方面,在农村发展集约型信息化模式是当地政府应该努力的方向。现代化生产过程中,传统的小农信息化模式,依然无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大规模发展是未来的主要方向,农业应该有更大的发展规模,集约型经营模式能够使农业实现最大化生产,有利于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在集中生产情况下开辟出精加工生产线,保证农业生产的高效便捷,在发展农村信息化的过程中,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2.4提升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科技装备水平

农民利益提高最直接的路径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因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销售农产品,当其获得更多农产品时即可收获更高的收益。因此,为提高农民收益,农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应通过引入现代化农业科技装备降低生产难度,提升农作物产量与质量,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与经营问题。同时还要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的增产与高产提供基本保障[8]。其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为水利工程与电力工程,二者可有效解决农田灌溉问题,而通过应用现代化机械可以改变灌溉方式,合理调控灌溉水量,从而优化农业生产产量。相关部门还应加强现代化农业生产与信息化管理人才,提高新农村对农业科技装备优化与升级的适应能力,充分发挥机械可持续性工作的优势,助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2.5进一步加强农民利益管理

农民利益是农业信息化发展关注的核心课题,也是农业信息化管理应高度重视的工作内容。当代农村经管工作应给予农民利益最大化问题更高的关注度,不断完善农民利益管理机制,有效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问题,降低农民的损失与生产风险,使农民的切实需求可以得到良好满足,从而更好地推动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与发展[9]。

2.6提高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科技机械水平

农业机械是当下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与设备,而开展农业机械化作业需要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农业机械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果,农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不仅要面向农民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普及与宣传,培养农民应用农业机械设备的能力,同时还要强化相关基础设备的建设,提高新农村对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水平,通过建设农业电网、输变电配套设备、农村道路网等,为农业机械化生产奠定基础。另外,相关部门还应出台完善的农业机械生产安全鉴定制度,规范化使用农业科技机械。

2.7健全农村金融服务机制

政策的倾斜与资金的支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农经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应加强资金的引进,推动农村金融的进步,为其获取更多的物质保障。因此,在进行农业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应制定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从而实现盘活农村资源,优化农村信息化水平的目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成立农村合作社的形式助力农民自主创业,应不断引进优质的农业产业项目,助力农村产业发展,还要为农民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不断延展农业现代化资金的覆盖范围,助力农业信息化的正向发展。

2.8推进农业信息化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农业技术的进步,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缩短农业生产周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给予农业生产科学正确的指导,全面实现农业增收。通过提高基层农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可以实现更理想的农业信息化管理效果,因此农经管理必须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其现代化水平。

3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3.1信息化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助力作用不容忽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加便捷快速地获取传播信息,加快信息流通的效率,通过大数据技术可精准大量捕捉农业信息化市场信息,对农业信息化体制的创新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必然走向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3.2持续发展趋势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方针,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与要求,是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必然发展方向。面对水平中下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仍需要通过改革与创新措施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在提高农业市场灵敏度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稳定的保护,同时兼顾农业信息化与生态保护,助力于农业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3.3工业化趋势

当下农业信息化发展已经初步体现出了工业化趋势,逐步与工业领域展开全面高效地融合开发,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投入市场,也促使农业信息化走向标准化与集约化生产的发展趋势。工业化发展趋势的农业生产会明显区分于传统农耕模式,可以极大程度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农民的产能与收入也会实现极大地提高。

4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信息化若想追寻高速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国家的指示与战略方向,整合当地农业发展资源优势,利用农经管理措施开展农业活动,在农业生产与经营中积极应用现代科技,不断优化信息化管理模式,重视信息化管理对于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形成完善的经管制度与成熟的经管团队,积极启用现代化技术性人才,推动农业信息化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助力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

作者:毕晓 单位:安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