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融媒体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融媒体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实力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在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融媒体的运用,创新文化的传播路径,增加传统文化的受众,提升我国传统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为了解决传统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现以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为研究对象,对如何利用融媒体发展传统文化提出几点建议,并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使更多人了解我国历史,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与载体。在融媒体时代下,运用多种不同的媒介与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使优秀文化走出国门,有助于增强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如何发挥融媒体的优势,推动传统文化发展?本文就此展开分析。

一、目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现状

1-传统文化传播意识薄弱

在融媒体时代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与载体越来越多,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得更多信息。在其他文化的冲击下,群众的视野与文化认识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需要人民群众与职能部门共同合作,通过多种措施,减少其他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让更多人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并积极参与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很少主动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此外,部分人对我国传统文化存在抵触心理,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会影响新文化的发展[1]。在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需要转变基层群众的思想观念,使其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效果,促使传统文化更好地发展。

2-文化传播方式单一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带来了更多动力,突破了以往单一的文化传播与传承方式。通过对当前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部分职能部门仍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将传统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而忽略了传播载体的创新。在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明确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还要结合时代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对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方式进行创新,以保证文化传承的效果[2]。但是,当前我国职能部门并没有将人民群众的需求和传统文化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导致文化传播效果不理想,无法为文化走向大众提供支持。

3-传统文化内容缺乏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展示出中华文化的魅力,保证传统文化的时代性与先进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不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魅力[3]。对此,可以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而满足大众的需求,实现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目的。但是,通过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仍有部分与时代、大众需求不符的内容被传承。若是传统文化传播仍以传统内容为主,将会影响文化创新与发展,不利于文化的传承。

二、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对策

1-加强对融媒体的运用,创新传统文化内容

为了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需要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创新与改革,融入更多现代化的信息,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使传统文化更加贴合现实,进而为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内在动力。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融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将传统文化以多种方式呈现给人们,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升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效率。因此,在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融媒体的利用,借此创新传统文化内容,提升传统文化传播的速度与效率,使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在利用融媒体对我国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保留传统文化优秀的内容。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内容是值得传承与弘扬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因素。在传统文化内容创新的过程中,应保留好的内容,对不好的内容进行创新,或者融入与时代发展有关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传统文化的先进性与时代性[4]。第二,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创新。与传统媒体相比,融媒体具有受众多、信息传播迅速、可以与大众互动的特点。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应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利用融媒体对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影响范围,促使传统文化更好地发展。以河南卫视组织的端午文艺晚会为例,《端午奇妙游》这一模块共有《祈》《龙舟祭》《兰陵王入阵曲》《唐印》《医圣传人》《粽横一面》《丽人行》7个节目,这些节目以歌舞的形式展现,却用奇思妙想将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缅怀屈原、饮雄黄酒等习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藏于其中,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让观众既能学习传统文化,又可追思先贤。其中,开场舞《祈》取材自曹植《洛神赋》,舞者通过水下舞蹈,把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姿呈现出来,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水随舞动,衣袂翩跹,在节目播出后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传统文化与融媒体的融合使传统文化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将与端午有关的传统文化以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创新文化传播载体,拓展文化的影响

范围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以传统媒体为载体的传播方式,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促使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以往的文化传承中会利用电视、报纸或现场演出的方式展示传统文化。这一方式虽然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是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因此,需要对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与传承方法进行创新,利用融媒体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力,增强其与人们实际生活的联系,以此提升文化传播效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打下坚实的基础。融媒体是当前人们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段,与人们的生活、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文化传播与融媒体的结合,可以为人们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便利,提升文化传播效果,让不同年龄段的群体了解传统文化,形成文化传承与弘扬意识[5]。例如,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人民群众了解不同类型的文化,海淀区文化馆组织了“月圆京城情系中华”——“品鉴民俗巧手绘梦”中秋主题线上文化活动,活动以内画鼻烟壶为主要内容。内画鼻烟壶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品种,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小巧而别致、精美而典雅,于方寸之间巧夺天工,给人以非常美好的艺术享受。又是一年月圆时,明月千里寄相思。在线上活动中,由专门的内画鼻烟壶非遗继承人进行教学,并为线上观众提供材料包。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观众可以感受到内画鼻烟壶的文化魅力,并学会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从而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6]。

3-构建传播平台,推动传统文化发展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平台的建设,可以为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载体,解决传统文化发展途径单一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融媒体,构建线上信息传播平台,拉近传统文化与人们生活的距离,使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获取传统文化信息,推动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首先,开设专门的电视节目用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覆盖不同年龄段的群众,为其了解传统文化提供平台支持。其次,将新媒体软件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可以在新媒体软件中渗透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将其与新媒体主体内容结合在一起,使用户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传统文化,并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以此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最后,建立专门的传统文化传播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将其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媒介,为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提供平台。对于新时代大众来讲,传统文化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可以增加其与大众的信息互动,从而了解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将其作为创新传统文化内容与传播方法的载体,使人民群众在学习中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7]。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效果,还可以拉近传统文化与生活的距离,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以汉典网站为例,汉典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字典,容量巨大,收录了八万多个汉字和二十万个词语,看起来似乎和艺术不沾边。但该网站除了字、词典功能,还有书法、诗词和古籍栏目。用户在网站中查询汉字时,会看到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五类写法,每一类写法都有各书法名家的墨迹示例,可以让观众了解更多与汉字有关的内容。汉典中收录了从先秦一直到近代的各位名家的书法作品,用户可以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法作品欣赏。此外,网站还有书法知识和古诗词的介绍,包括书法史、字体、纸、握笔姿势等内容的详解,以及经史子集等内容。这一平台的建设,在解决用户学习问题的同时,为用户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信息资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融媒体的发展,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解决了以往传统文化传播形式单一、内容落后的问题。若想提升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价值,需要坚持正确的文化传承道路,提高人们对文化保护的重视,运用融媒体技术,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促使文化更好地发展。在传统文化未来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融媒体时代应发挥舆论的作用,对传统文化进行积极引导,促使传统文化改革创新。在新时代下,舆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升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能推动传统文化发展。因此,在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中,应发挥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推动传统文化发展。

第二,加强精神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传承。随着时代的创新与发展,部分文化内容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需要被摒弃,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传统文化的魅力,促使文化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中精神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运用,将其与时代发展有机融合起来,在实践中探索与创新,以此减少不良文化对群众的影响,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素质。

第三,立足传统文化,以全面发展的理念,对文化进行传承与改革。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应避免出现简单、肤浅、片面的传播理念,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将其全方位地传播给大众,以保证大众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准确性。若是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过于强调某一内容,忽视文化整体性的传播,就会影响大众的认知,无法保证文化传播的效果。因此,需要坚持全面性的原则,对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内容。

第四,以受众实际为基础,将复杂难懂的内容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保证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性。传统文化的传承涉及不同年龄段的群体,需要我国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部分群体因为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不足,并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8],若是传统文化中出现低俗的信息,将会对受众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所以,在文化传承中,需要做好文化内容的筛选工作,为受众呈现积极、正能量的内容,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受众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文化的创新与改革提供了支持,促使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融媒体的运用,创新传统文化内容与传播载体,利用融媒体平台传播传统文化,将其以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的生活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时代发展的特点,加强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借此提升文化传承效果,促使中华民族文化更好地发展。

作者:刘芸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