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阿细的先基”史诗研究综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彝族“阿细的先基”史诗研究综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彝族“阿细的先基”史诗研究综述

摘要:口碑古籍即口传古籍,是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反映其社会历史发展情况的口碑历史记录,其类型主要包括古歌谣、创世史诗、神话传说等。彝族阿细支系所流传的创世史诗“阿细的先基”作为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存阿细人民创造的古代文明和文化成果方面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通过对文献的归纳总结,整理该口传史诗在流传版本考源、史诗文本内容、文化内涵、音乐本体以及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指出现有研究尚待完善的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述评和展望。

阿细的先基(以下简称“先基”),是彝族阿细支系的一部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口碑古籍,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弥勒市西一、二镇阿细人聚居地。“先基”主要包含人类起源、宗教信仰、生产方式、历法等丰富内容,还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作为阿细先民在历史上所创造的古代文明和文化成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史诗中还映射出阿细人对爱情的独特感受,展示出他们纯真的爱情观和对婚后现实生活的见解。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零星调查到之后的全面搜集及出版,“先基”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现梳理近一个世纪以来“先基”搜集、抢救、保护、整理的过程以及后续的相关脉络研究,为后续学者对史诗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一、《阿细的先基》史诗版本源流

对“先基”文本的收集整理,是进行后续研究的基础。“先基”是一部活的口头文学,在实际演唱的场合,史诗演述者往往会在演唱实践中随着演唱的环境和对象进行再创造。“先基”的搜集整理工作始于1942年,整理者为当时在路南中学教书的光未然。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到2009年,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目前笔者收集到5个版本的“先基”史诗版本,并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这些不同版本的“先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汉语意译的版本,共有两个版本;另一类是“三对照”版本,即在整理和翻译“先基”时,先用国际音标逐句标音,然后逐词直译,最后全句意译,共有3个版本。光未然版《阿细的先基》是第一个汉译本,由阿细青年毕荣亮演唱并逐句译为汉文,光未然再做整理,经“直译、改写、润饰、修改、伸展、补缀、删减”[1]七种方法润色后,于1944年9月定稿。全文共两千余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序诗、创世纪、开荒记、洪水记组成;第二部分包括谈情记、成家记。该版本由昆明北门出版社出版。1953年光未然又重新修订,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此次发行更名为《阿细人的歌》;1958年11月人民出版社再版。1959年,“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在收集整理罗多村潘正兴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集百家之所长,将《阿细的先基》重新发表,先连载于《边疆文艺》第7、8期上,后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诗共16章,5500行左右,除引子、尾声外分为“最古的时候”“男女说合成一家”两部分。在此次整理出版时,淡化了敬神意识,削弱了部分带有迷信色彩的描述;在汉、彝文对照翻译时基本遵循史诗中“借音格”的艺术特点,极富感染力。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予以再版;1978年10月云南人民出版社重版。采用“三对照”方法记录的有:1953年6月北京大学袁家骅搜集整理的“先基”,后以《阿细民歌及其语言》为题列入《语言学专刊》第五种。该版本用国际音标记下了毕荣亮所唱的“先基”原歌,所记与光未然不尽相同。全诗共1800多行,其中,除“序诗”“开天辟地”“垦荒”“洪水”“求爱”“成家”6部分外,又增“悲歌”。此书首次采用国际音标记录,逐字附有汉译,为研究民族民间语言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2003年10月,石连顺记录、翻译整理了中和铺村武兴明、卢惠香的演唱,该版本题为《阿细颇先基》,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1963—1964年间,李德君如实记录了弥勒县三家村盲歌手潘自力演唱的“先基”,该版“先基”分“说古”“求爱”“成家”“尾声”四部分,后该文辑录于2009年1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彝族阿细人民间文学作品采集实录1963—1964》中,并被收入《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丛书。“阿细的先基”是阿细人民宝贵的文化财富,上述“先基”各版本的搜集、整理、成文,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阿细的先基”的研究

1-关于“阿细的先基”的文本研究

文本研究是在“先基”研究中较早进行开展的。杨敏悦在《创世史诗<阿细的先基>初探》中,对“先基”文本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文中将“先基”中所涉及的“开天辟地”“人类起源”“洪水泛滥”“兄妹成婚”“自然崇拜”等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同时也与彝族其他支系所流传的史诗歌谣、我国不同少数民族的相关观点及国外所流传的故事进行了对比[2]。李明《谈彝族史诗<阿细的先基>》中,对“先基”进行了剖析,以分析阿细人民的生活繁衍方式、精神世界[3]。左玉棠主编的《彝族文学史》中,对“先基”的产生历程、主要内涵及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了分析[4]。左文站在文学的角度探讨了“先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现实写作意义。

2-关于“阿细的先基”的文化内涵研究

“先基”中蕴含着远古时期阿细先人对宇宙间万物的理解。阿细人民通过传唱史诗的方式,将本民族的历史传递给后人。史诗中无论是天地的形成还是人类的繁衍,都流露出阿细族的社会文化内涵。王东昕、邹华《从<阿细的先基>看人类早期的婚性问题》中,通过“先基”中描写现世人类祖先产生的经过及对其的分析,阐述阿细人早期的婚姻与伦理观念。文中指出:“‘兄妹成婚’并不是社会所允许的婚恋观念”,而“先基”中出现的“兄妹成婚”的故事是为了警示后人,“禁止发生‘杂交’和‘血缘婚’”[5]。邱家慧在《<阿细的先基>的哲学观》中以哲学为切入点,对“先基”中蕴含的宇宙观、唯物史观和唯物主义发展观等哲学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6],提出无论是对宇宙起源和世界本质的思考,还是物种起源、进化所引发的思想,抑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这些观念都融汇在阿细人的日常生活中。王晶在《彝族史诗<阿细的先基>超现实主义画面语境探究》中通过列举“先基”所叙述的故事,指出“先基”将阿细人的意识形态以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推理和想象对自然现象做出了解释,凝聚了阿细人的思想感情[7]。文伟在《彝族口传创世史诗<阿细先基>的朴素生态文化探析》中将“先基”史诗中所蕴含的朴素彝族生态文化归纳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动植物深厚的生态情意”三点,同时还指出“先基”中所蕴含的朴素的民族生态文化,对于维护好彝族地区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8]。

3-关于“阿细的先基”的音乐本体研究

“先基”的流传与音乐密切相关。在弥勒地区,“阿细先基调”是阿细歌手对歌、赛歌时的主要题材。“先基”的文本上下多为对偶句,音韵律格符合演唱的特性。庞迪蓉、周梅在《云南弥勒彝族史诗的艺术特色研究》中以“先基”的艺术特征为主要描写内容,从而引出对其音乐特征及演唱风格的简要概述[9]。田小书的《云南弥勒地区彝族阿细音乐研究》首先对“先基”进行了较为简短的介绍,而对“先基”的音乐特征分析则主要从“先基”的音乐本体出发,通过谱例分析、对比,认为“先基调”的演唱在弥勒各地以相似的结构加以大量的装饰性滑音为主要特点[10]。

4-关于“阿细的先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目前,对于“先基”的传承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传承方式、传承现状及提出传播对策等方面。施蓉蓉《彝族阿细人的民族文学传承》主要从民族文学传承的角度入手,在阐释了“先基”的艺术特色、价值和意义后,在文章最后着重强调了“先基”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11]。黄静华、苟正霞在《多元群体的协商和共享——彝族阿细人“先基”传统的当代传承》中对“先基”在现时语境中的传承空间、传承主体、传承方式、传承内容等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12]。文中指出,由于传承主体不同,传承方式、传承内容也大相径庭。由毕摩师徒传承的,需和祭祀仪式类型相契合的某种或某段“先基”,以师傅的口头讲唱为主,展开言传、身教和心授;而由“先基”歌手传承的有着固定、单一文本形态的“先基”,则以口头讲述、书面记录和录音文本的方式进行流传。钱颖的《彝族阿细人文化记忆的建构与传播研究》,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云南省弥勒市红万村“先基”的传播情况进行剖析,考察阿细人如何通过该史诗的保存与传播来建构其文化记忆,进而维系身份认同[13]。她认为,在当今多元文化环境中,不同的媒介虽拓宽了文化记忆的传播,但由于“先基”传唱群体老龄化且新一代阿细人看待“先基”的视角与祖辈已不再一致,文化记忆的破碎导致阿细人的身份认同也趋于破碎,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先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亟待解决。除了上述文章外,在一些学术专著中也零星可见“先基”的相关内容,但都以简单介绍的形式出现。综上所述,近年来对“先基”的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是自2003年“先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其在彝族文化中的地位、价值、传承状况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三、“阿细的先基”研究展望

尽管上述文献为“先基”在现时语境中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目前的整理研究情况仍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缺陷:在资料的收集整理方面,研究成果较为单一,大多是关于史诗的文本记录;在研究方面,目前缺乏对“先基调”的音乐本体研究。因此,今后“先基”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收集整理方式的扩展

地方传统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根植于遗产所有者的生活世界,其价值源于维系地方社会空间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目前,对“先基”的研究成果普遍来自不同人员、版本的史诗文本汇编,这种脱离了环境的汇编与田野中的活态史诗差距甚远,难以保证史诗活态传承的完整性及客观性。因此,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方面,运用录音、视频等记录手段,客观地将音频影像资料保存记录下来,整理出包括音乐、舞蹈等在内的丰富素材,对了解完整的活态史诗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近年来在国家层面推出“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后,以高质量的影音技术记录史诗文化,可以丰富“先基”的资料素材和形式,这对于多个层面的研究者来说是重要的田野调查资料。

2-研究格局的改变

21世纪初,口头诗学经由朝戈金、尹虎斌、巴莫曲布嫫等学者引入中国学界。随着口头诗学本土化实践的展开,中国史诗研究格局呈现出新变化,逐渐“从文本走向田野”“从传统走向传承”“从集体性走向个人才艺”“从传承人走向受众”“从他观走向自观”“从目治之学走向耳治之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第五条指出:“民间口传古籍传承人是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宝库、活化石,是活着的历史,对于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具有很大的历史和现实价值,是一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对“先基”的研究以书面范式为主,研究者应走向田野进行“先基”研究,按照口头诗学的研究范式观照一些被书面文字遮蔽的与史诗演述相关的诸多内容,确立田野与文本之间的关联,对演出群体、叙事语境、演述场域、流变与传承等进行深入分析,丰富“先基”的研究成果。

3-研究领域的拓宽

“先基”是活着的史诗,“先基”的传承离不开人的演述。“先基”是阿细语“歌”的意译,在本民族中其演唱曲调普遍被汉译为“先基调”。目前对“先基”音乐本体的研究属于薄弱环节。今后有关“先基”的研究可以从薄弱点切入,使得“先基调”的研究更为丰满、立体。“先基”的研究并非只是对音乐的研究,也可以更加系统、完善,从“先基”的内容、传唱形式入手,对彝族阿细人民的生活、社会意识形态等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总的来说,这部史诗融合了传说与现实,编织了理想和事实。“先基”作为彝族阿细支系的一部史诗,从侧面反映出该民族的现实生活,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该民族的历史文化及背后蕴含的历史底蕴。“一个民族之所以为民族,其最根本的标志就是独具特色的文化。”深入研究与发掘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作者:李澔玥 吴跃鹏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