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下教材的内涵和建设原则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三教改革”下教材的内涵和建设原则,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三教改革”下教材的内涵和建设原则

摘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职业院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为抓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材,它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基本要素。职教新形态教材建设是职教改革的需要和发展趋势,阐述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的内涵和特征,并从围绕国家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组建校企双元合作团队、突出教材职教特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探讨新形态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三教改革”;新形态教材;教材建设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快速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机遇,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其中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的规划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意见[1]。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其中提出了要深化教材与教法改革,推动课堂革命[2]。全面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以下简称“三教改革”)是职业院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教材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基本要素,是培养人才的载体,其承载着立德树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任,基于“三教改革”推进新形态教材的建设顺应了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1新形态教材的内涵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近些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教材的建设高度重视,对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教材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提出新要求。“职教20条”及2019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从国家层面规划了职业教育教材的建设,并倡导开发新形态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并且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3]。2020年9月教育部等9部门发布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要创新教材形态,推行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4]。由文件的发布以及目前出版的教材看,我国新形态教材的类型有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式3种形式。

1.1活页式教材的内涵及特点

活页式教材是将教材以活页的形式装订出版,其有“工作活页”和“教材”的双重属性。“工作活页”属性是指教材采用活页的方式进行装订,具有模块化、灵活性、重组性的特点;“教材”属性是指其主体内容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知识而编写的,具有引导性、过程性、专业性[5]。活页式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置各种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点与技能点,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落到实处[6]。活页式教材创新了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上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结构体例,强调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打破了传统教材的出版形式。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以根据情况调整教材的内容顺序;学生在使用教材时,可以将笔记和作业等内容记录在活页式教材中,形成完整的过程学习资料;开发者在编写修订教材时,可以根据产业升级和发展情况对教材中的内容单独更新和优化,解决了传统教材更新周期较长等问题。目前对活页式教材的研究开发还处于探索的阶段,已有院校积极探索开发了活页式教材,如李丹等[7]对《药物检验技术》立体化活页式教材的建设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重构设计学习任务内容、如何通过教材活页的灵活“拆—装”重组实现教材应用“活页化”,展示了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新范式。又如吴士宝[8]结合本校专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品牌包装策划》传统教材存在的问题,融合现代职教理念,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开发活页式教材,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教材配套资源。

1.2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内涵及特点

企业的工作手册是一种指导性、专业性、实用性的文件,设计目的是指导员工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工作手册式教材是一种借鉴了企业工作手册特征的教材,吸收了手册简洁、实用性的优势,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以职业岗位活动为中心,基于流程化的操作和具体的方法指导,呈现出职业岗位活动及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引导学生建立整体的工作逻辑,具有较鲜明的企业烙印[9-10]。该类教材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提供简明实用的“应知应会”信息,指导学生的实训操作,引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学生使用教材的过程就是“做中学”的过程,能让使用者借助这些内容独自完成某项任务。工作手册式教材更适合于实训课程的教学,比如在实训基地开展项目化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不适合基础性、通识性、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11]。开发工作手册式教材必须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才能编制出操作性较强的教材。刘晓燕[12]详细阐述了《配送管理实务》工作手册式教材构建模式的研究思路和实践,介绍了如何选择与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分析配送工作管理流程和操作要求,设计典型配送岗位和工作任务清单,分析具体工作流程,形成“工作流程图+操作手册+操作视频”三位一体的工作手册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符合学生自主思维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实践技能。

1.3融媒体教材的内涵及特点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新媒体技术愈发成熟,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各种媒介载体优势互补,社会进入了融媒体时代[13]。融媒体教材是将传统纸质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种新形态教材,能实现传统教材和新媒体的优势互补。传统的纸质教材大多以学科知识体系编写,结构完整、逻辑性强,但表现形式单一,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够生动形象甚至很难理解,可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展现教材内容,如采用视频、动画、仿真等不同的方式呈现教材的内容,使抽象知识点形象化、生动化,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互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可根据学习者的情况随时随地学习教材中的内容,学习方式更加方便灵活,但是数字化的资源多是碎片化的,在整体性和逻辑性上有所欠缺。传统教材和新媒体技术融合实现了二者的优势互补,使教材内容充分服务于教学,满足信息化和个性化的教学需要。融媒体教材使传统的教材以一种新的形态呈现,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方式,积极推动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唐天赋等[14]阐述了媒体融合在教材出版领域的创新应用实践,探索了“金课”教材建设的一套全新出版模式。新兴数字媒体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教材、教法的改革。

2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的原则

不同形态的教材其内涵和特征有所不同,其适用性也不同,在教材建设时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不同形态的教材,但在编写开发教材时都应遵守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2.1围绕国家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新时代的职业教育除培养学生的技能外,更加关注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它承载着“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要任务[15],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养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所以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要培养严谨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及劳模精神;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思政教育元素应贯穿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要明确思政教育不单单是思政教师的事情,其他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也应进行思政育人;教材的编写者也需要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材编写的全过程,但是将思政元素与学科专业内容有机融合并非易事,教材的编写者首先要树立课程思政的意识,其次在编写过程中要梳理出本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形成课程思政的教育脉络。另外,课程思政要避免空洞说教,要多采用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的案例和多融入一些反映行业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等的内容,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2.2组建校企双元合作教材团队

职业院校要培养具有职业岗位能力的学生,其在培养过程中所用的教材要体现职业性和实用性,紧跟产业发展需求和行业人才需求,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让教师实现“走出去”“请进来”[16],组建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构建、优势互补的校企双元的教材编写团队。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了解产业需求,熟悉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但其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有所不足,企业的技术、案例不能直接用于教材中,需要通过学校的教师精心设计将企业的就业需求和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案例转化为具体的教材内容和适当的教材形态,才能实现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可适用性。在所有探索实践开发新形态教材的过程中,特别是专业类的教材,实践者都强调了要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教材开发中的重要性,所以在新形态教材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组建双元的教材编写团队,要将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吸收到教材的建设中,让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企业实践经验专家共同参与到教材的建设中,提高教材的编写质量。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新形态教材开发和设计能力。

2.3突出职业教育教材职教特色

“职教20条”中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所以职业教育教材编写模式应和普通教育教材编写模式不同,要突出其鲜明的职教特色。在编写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教材要打破学科体系框架、知识本位的束缚,避免将本科教材简化或删减为职教教材,而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以及职业领域工作能力的要求,加强与实际生产的联系,融入职业岗位标准、引入企业典型案例,突出职教特色。近年来职业教育的教材编写体例也发生着变化,出现了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式教材,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这些新形态教材支持了教法的改革。对于一些文化课、基础类的课程,则不宜完全照搬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建设模式,学科式的教材结构仍有其合理性,不能全盘否定,对于这种类型教材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融入新媒体技术,通过增加思政教育元素等来增强教材的职教特色。

2.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兴趣与能力、自我管理意识等方面相对欠缺,所以在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将现代的信息技术融入新形态教材建设中,如声音、视频、动画、虚拟仿真等技术,通过丰富灵活的信息化资源将抽象变形象、枯燥变生动、静态变动态、单向变交互,增强教材的趣味性,使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同时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将纸质教材和配套的数字资源融合,为学生提供“纸质教材+课程资源平台+二维码+移动学习终端”的立体化的学习环境。这种模式可突破传统课堂的束缚,使纸质教材和线上数字资源一体化,推进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广泛应用,同时也方便学生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有效促进教材和教法的改革。另外,通过信息技术快速方便的特点,及时更新一些数字化资源,及时呈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弥补纸质教材更新缓慢的不足。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式教材在使用和内容更新上都更加方便,它不仅是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助推剂。新时代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在内容更新、职业能力培养、推动教学改革中都具有很大的优势。要编制形式多样、满足不同教学方式的创新教材,需紧紧围绕国家教育培养目标,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材的编制质量,有关部门和职业学院对教材的编写要加强配套保障和激励制度,保障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要准确理解新形态教材的内涵和特征,根据培养目标和需求选用合适的教材形式呈现内容,不能一概而论,这样才能真正编制出适合职业教育、具有职教特色的教材,才能使职业教育教材改革更好地服务于现代职业教育。同时,教材的改革要和教师、教法改革同向而行,才能促进职业院校高质量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者:周芳 杨海峰 曹鹏飞 卢军锋 张建 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