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I理论中医学中西汇通实践能力提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SECI理论中医学中西汇通实践能力提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SECI理论中医学中西汇通实践能力提升

摘要:基于seci理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中西汇通”实践能力提升路径的研究,旨在促进中医学专业学生知识水平和临床技能全面发展、中医学专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改革传统的中医学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临证能力为目标,以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中西汇通”,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临证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SECI理论;中医学专业;“中西汇通”

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中医原创思维难以保持、方药性能不易领悟、临证实践技能较差、重知识和轻能力现象普遍存在、中西医并存却不能有效汇通等,导致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受到严重制约。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推进“四个回归”,尤其要推动教学方式改革,实现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转变,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改善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同时,重视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力争“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这是当前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亟待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专业开设已经有六十余年,结合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借助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树立“以中为本,以西为用,中西汇通”的教育理念,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及手段,加强师承教育,加强校内外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提升了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临证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现介绍如下。

1中医学实践教学现状中医学教学的灵魂

在于实践。实践式教学方法的形成和发展有坚实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它的实用性、多样性、灵活性、客观性和培养人才的能动性非常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的要求。实践式教学是将传授中医学理论知识与各类实践训练结合起来,通过动物实验、中药识别、模拟接诊、经方实训、临床实操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使其在实践中领悟、掌握理论知识。中医药知识是巨大的医学宝库,世代传承,具有典型的隐性知识特征。如何有效开展中医药临床实践教学,提升中医传承的效果,是中医教育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中医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1)实践教学资源日益丰富,但是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课堂讲授模式;(2)临床实习重西医轻中医、学生高分低能等;(3)学生实践技能较差,临床实践学习时间不足,技能培训个性化不足;(4)教育过程脱离实践,理论学习和临床学习内容脱节。当前,各级各类医院对学生临证能力、“中西汇通”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仅靠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的传统教育方式,显然已满足不了目前的需求,因此,开展教学改革和实践尤为必要。

2基于SECI理论的中医学实践教学思考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1],可以用规范化和系统化语言进行表达与传播的知识为显性知识[2],而隐性知识是隐藏在人们的头脑里面,难以编码或者不能编码的知识,但能作为技能、诀窍、洞察力、技巧、经验和群体成员的默契等很好地体现出来[3]。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建立了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型,阐述了知识的创造是不断自我超越、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见图1。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称为“潜移默化”或社会化,属于个体之间经验的分享。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称为外化。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合称为融合化。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称为内化,它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通过“汇总组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通过吸收、消化升华成隐性知识。SECI模型准确地概括了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即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通过共享化、概念化和系统化,并在整个组织内部进行传播,才能被组织内部所有成员吸收和升华[4]。中医学传统观念认为“医者意也”[5]。知识分类中隐性知识的特征与中医学“意会”的特性相契合。中医学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阴阳五行学说指导,应用六经辨证、脏腑经络辨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学知识体系从理法方药等诸多方面表现出隐性知识的内隐性特征。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大量的隐性知识蕴含于其中。中医药学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和社会科学属性,且具有古代传统哲学之特性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之特性,是经验科学,医者仅仅掌握显性知识是不够的,只有把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转化成自身的临床经验,才能胜任临床工作。实践教学过程就是带教教师将隐性知识外化和显性知识融合,形成学生能够掌握应用的知识。
3基于SECI理论中医学专业“中西汇通”实践能力提升路径

在中医学的教学过程中,讲授中医理论和临证用药的同时,重视传播现代相关的诊疗研究成果,可以使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成长的学生能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将在课堂学习的显性知识充分应用于将来的临床实践,快速而有效地转化为隐性知识,即临床诊疗经验和技术。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高效快速转化,符合现代临床医疗的客观要求。教学中在保持“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的基础上,中西汇通,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3.1创新课程体系,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高校目前的中医实践教育课程,仍是根据教学大纲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往往以课程教授为主,多数实验是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偏少,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缺乏主动性;课间实践、毕业实习仍以传授知识为主,专业能力锻炼较少,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缺乏实践技能操作的机会,最终导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尽如人意。本课题组坚持中西医整合、中西汇通、守正创新的原则,提出以人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和谐而全面发展,培养创造性、个性化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在课程中渗透“中西汇通”思想,注重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培养。高等医学院校应以目前的课程体系为基础,通过对中医学专业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师资培训、课程资源等进行中西整合、加强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改革,重视实训课程,实现显性知识的内化。中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实践性、多样性的原则,既要加强中医学生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实践训练,应与实习、见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临床教学无缝对接。

3.2优化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确保医学人才质量的主要手段。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临床实践教学,在中医学生的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临床实践教学的直接执行者———临床带教教师,其教学能力和水平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临床实践过程是知识内化的重要过程,是教师创新发展的基础。组织教师深入临床一线,加强实践锻炼,强化专业技能,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前沿知识与技能,提高“双师”素质。强化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全国各类教学工作会议、申报教改课题、撰写教研论文、参加中西医技能培训等,不断提升临床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从而能够胜任理论授课及临床实践教学,使中医临床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当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在临床教学方法的改革,多措并举探索教学新手段、新模式,如PBL教学法、CBL教学法、TBL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使隐性知识高度外化。另外,我们还十分重视第二课堂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重视网络教学和模拟操作等。

3.3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并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医学院校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还要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目前,学生的实践教学依托于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临床实习医院等,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供优良的实践教学环境,同时加强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医院的合作,逐步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学生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根据《本科中医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与各类实习医院、社区医院制订科学的实践教学大纲,整合优化临床科室设置,合理配置教学门诊和教学病床,创建并完善教学体系,采取跟诊、科室轮换、听讲座、访谈、讨论病案、一对一指导等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强化基础技能训练,开阔学生视野,着重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增加学生自主练习时间

我校突破目前传统的中西医课程实训、实践项目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实践教学模式,本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西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中医与西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实训、实践条件,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训课程,改变以往中西医课程各自独立、单一分散的教学模式,以实训中心为平台,有机整合为系统的、整体的、综合性实训,使中西医实训、实践教学在同一时间、同一实训载体上完成,既实现了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使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预后“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又积极探索找到临床切入点,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互相借鉴、补充,共同提高,体现了中西医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结合。同时,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开设公共开放时间,实习生可以在网上预约自主练习时间,中心提供临床技能操作所需设备设施,循环播放相关教学视频,以突破以往校园学习空间、时间的限制,提高学习效率。

3.5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可以锻炼学生的智力和意志,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实践平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技能的灵活性和熟练度以及临床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通过学科竞赛,各高校学生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展示风采,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专业素养,培养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品质以及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对未来职业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积极出台相关规章制度,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3.6有效开展师承教育模式

“师徒制”是古代中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在古代中医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中医学之所以传承、守正、创新、发展,“师徒制”功不可没。中医药的理论知识体系、独特的诊疗技术以及中医前辈的临证经验,通过师傅言传身教传承给弟子,使中医流派学术思想得以传承。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不易传递。而“师徒制”是实现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桥梁,“师徒制”为中医隐性知识转移提供了实践机会,是我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师承教育模式古往今来成就了无数名医大家,与其注重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医德与医术并重密不可分。在谈及自己的成才之路时,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曾指出,中医是一门实践医学,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传承方式宜通过师徒授受的“师徒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优势。在这种面对面的授受过程中,徒弟参与临证诊治的过程,既有对中医知识的直观感知(这里很多东西是师傅无法说出来的),又有很多真实可靠的病例来帮助徒弟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医高等教育体系得以建立,但传统中医继承人才仍然匮乏,不能有效满足临床。因此,有关教育部门正逐步探索在中医院校教育中有效地融入师承教育。中医实习医师与西医实习医师有所不同,他们不仅要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培养中医思维,还要具备西医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6]。我校针对中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机会少,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学习枯燥乏味,中医的望、闻、问、切等诊疗技能仅靠书本知识获得,不能活学活用的问题,创立了“跟师制”实践教学模式。“跟师制”教育运用“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理念,在学生进行学院教育的同时,经过双向选择,采用一对一“跟师制”,让学生早日进入医师角色,在学生临床见习之前与导师对接,可以尽早地了解教师的思想,通过跟师出诊、口传面授等方式,深刻体会教师望、闻、问、切等诊疗技巧,处方用药原则,施针持刀等诊疗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诊治经验,激发对中医的兴趣,树立对中医学的信心,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这样既能巩固课堂知识,又能增强临证能力。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继承其仁心仁术,培养临床能力强、品德优秀的中医人才[7]。

4教学成效

内蒙古医科大学是一所西医学、中医学、蒙医学并重的综合类医科大学,地域特征明显。近年来,在中医学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尝试与努力,效果尤为显著。首先,中医学专业开设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方实训课,强化并延伸经典课程的学习,使经典课程融入临床,强化中医思维,筑牢中医经典功底;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重视经典著作中理法方药的临床运用;探索微课、慕课等教学新技术、新方法,重构经典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知识;开发了丰富的临床带教资源,培养了学生学习经典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形成重视经典、回归经典、钻研经典的良好学风。其次,中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均采用“双师型”教师,逐步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形成学习、创新、实践的综合体,带动了中医学专业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为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保障。最后,以中医学专业为示范,实施中医“师承”教育改革,选拔积极好学的优秀学生,通过双向选择,与“双师型”教师达成拜师协议,晨间诵读中医经典,研习中医传统文化,跟师出诊,整理医案,访谈名医,定期撰写论文、交流心得、整理名家医案等。暑期在西医各科室轮转实习,增强现代医学基本实践技能。近年来,通过加强一系列实训、实践课程的学习,中医学专业学生的理论成绩逐年提高,进入实习期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与学习,得到了临床带教教师的好评。

作者:任存霞 史君 丁鑫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