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风琴”校本课程品牌化建设的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双风琴”校本课程品牌化建设的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双风琴”校本课程品牌化建设的实践

摘要:面对新时代学校美育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立足于学生音乐素养和学校美育工作提升,在原有口风琴课程建设基础上,尝试融入电子管风琴(双排键电子琴),从为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构建高质量的双风琴课程体系的策略,探索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打造学校艺术特色品牌。

关键词:“双风琴”;校本课程品牌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继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之后出台的第二个国家层面的美育文件。五年之内连续出台两个国家级重磅文件,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文件提出“整体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加强分类指导,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为美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为美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新方向。

一、“双风琴”校本课程品牌化建设的内涵

(一)双风琴校本课程

双风琴是指课堂乐器口风琴和电子管风琴(双排键电子琴)两件键盘乐器,双风琴校本课程是指在学校原有普及口风琴课程基础上,融入电子管风琴(双排键电子琴),形成普及加提高的特色美育课程。

(二)品牌化建设

品牌化建设是指构建高质量的双风琴课程体系,形成学校美育特色品牌,在区域内发挥示范效应,在全市乃至全国形成较大影响。

(三)双风琴校本课程品牌化建设

双风琴校本课程品牌化建设就是指面对新时代学校美育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立足于学生音乐素养和学校美育工作提升,在原有口风琴课程建设基础上,融入电子管风琴(双排键电子琴),构建高质量的双风琴课程体系,探索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在区域内发挥示范效应,在全市乃至全国形成较大影响。

二、双风琴校本课程品牌化建设的意义

(一)提升学校美育工作和艺术特色

我校最初为一所农村小学,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艺术素养,从2004年5月就率先在学生中推广口风琴这一课堂乐器,经过多年努力,学校2016年被评为重庆市艺术特色学校(口风琴),2020年,学校划入高新区,进入发展新起点,我们发现,由于各类学校对美育工作的重视,课堂乐器基本普及,我校口风琴已进入瓶颈期,优势已不再明显,需要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升课程的品质与高度,要站在“新时代学校美育”的角度去建设我们的美育课程。通过梳理发现,我们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关注了普及,如何提高?关注了实施,如何形成体系?这个时候,建设双风琴课程品牌,对于提升学校的美育工作和艺术特色显得尤为重要。

(二)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

我国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提高学生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不能把智育作为检验和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不能只注重升学率而忽视德、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地域特色,设定教学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建设特色课程,打造学校品牌。因此,双风琴课程品牌是对传统教育的进一步拔高和延伸,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促进学校育人水平的整体提升

进行特色品牌课程建设,必须要求有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可以胜任特色课程的教师,本研究通过教师卷入新时代背景下双风琴校本课程品牌化建设,能够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促进学校育人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双风琴校本课程品牌化建设的前期探索

(一)摸清现状,理清思路

1.开展调研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我们开展了课程现状调研,主要通过日常课堂观测,通过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访谈的形式了解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需求,明晰了新时代双风琴校本课程品牌化建设方向。

2.梳理课题

学校先后进行了“小学口风琴教学曲目的开发与使用研究”“小学音乐口风琴校本课程实施的实践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口风琴校本课程建设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进一步梳理了前期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品牌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确定目标

汇总前期的工作,我们确定了建设目标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高质量的双风琴课程体系,构建普及加提高,有梯度、易推广的双风琴课程体系,开发完善双风琴课程资源;二是探索双风琴课程品牌化建设实施策略,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不断积淀、丰富和张扬艺术特色文化,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和个性特长得到培养和彰显,形成鲜明的校园文化风格。

(二)完善课程,提高质量

1.丰富课程资源

我们主要从普及与提高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把口风琴在全校进行普及,在之前的基础上借助自主编写已出版的校本教材《“123”口风琴乐学教程》,录制相关教学视频,帮助每一位专兼职音乐老师上好常态音乐课;另一方面,利用拓展课程、延时服务等时段,选拔优秀学生,成立电子管风琴(双排键电子琴)社团,搜集、整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电子管风琴课程资源,编写、排练双风琴演奏曲目,整合课程资源。

2.开展课例研究

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课例研讨。围绕“双风琴校本课程建设”这一主题,积极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研讨活动。各位音乐教师轮番上阵,分别针对双风琴入门、双风琴与教材乐曲、合唱教学、演奏习惯培养和表演训练等方面开展课例研讨活动。通过教学实践的探索与反思,逐步优化、选择和创新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或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打造特色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高素质发展,达到形成特色品牌课程的目的。

3.完善多方评价

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评价,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指学习态度、练习效果),确定标准,通过量表落实到每节课、每首乐曲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课程和老师的评价,主要通过日常听课、比赛,以及学生、家长的满意度等多方面来进行评价。

(三)多方联动,打造特色

1.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在原有的校园文化基础上,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包含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等多方面,凸显以美育(双风琴课程)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学校新建了电子管风琴智慧教室,购置了电子管风琴(双排键电子琴);制作了品牌logo;美化了表演舞台;每周三开设“心动旋律”栏目,选播名家名曲丰富孩子的欣赏体验。这些做法都亮出了特色,逐步形成自己学校的独特风格。

2.特色队伍建设

一是学生队伍,在普及口风琴的基础上,形成梯队,选拔优秀学生学习双排键电子琴,打造一支具有表演展示能力的学生器乐演奏队伍,我校“双风琴表演队”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进行现场展示;二是教师队伍,我们与重师音乐学院合作,引进高校优秀资源,丰富专业教师队伍,加大教师培训,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建立了一支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队伍。

3.特色活动开展

积极开展以双风琴为特色的艺术活动,搭建师生展示平台。一是每节音乐课课前三分钟的“心动小舞台”:以学生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展示活动,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二是每月一次在校门门厅处开展的班级表演的“心动舞台”活动:面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开放,由每个班级学生自愿报名,音乐老师参与节目的审核、指导和排练;三是每年艺术节的“班级口风琴展评活动”,主题为“同奏一首歌”,每个年级各班均演奏同一首曲目,由音乐教师在所在年级的音乐教材内容中选取,班主任协助排练,评委由各个年级每班一名家长代表和一名校级干部组成,每个年级评出一、二等奖,成为班级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双风琴校本课程品牌化建设的后期打算

通过开展“新时代背景下双风琴校本课程品牌化建设”实践,我校师生在市区级各项比赛中荣获佳绩,特别是学生参加艺术测评,成绩在区域内领先,学校的艺术特色品牌也逐步形成,后续我们还将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努力。

(一)向课题研究借力

借助已立项的相关市级课题进一步展开教学研究,邀请专家到校指导课程品牌化建设课题研究,参与课题论证,改进研究方法,及时调整研究思路,提高研究实效;组织研究人员学习、借鉴、消化已有理论成果,研究过程注重专业性、理论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提炼双风琴品牌课程建设成果集(含影视资料)。

(二)向同类学校借力

邀请区域音乐教师加入进来,成为我们的联盟校、实验校,把我们开发的课程资源进行实践检验,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策略,搜集教师教学个案,集合成案例群;并围绕双风琴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加强校际交流;加强课程活动宣传,引领区域学校发展,在全市乃至全国形成更大的影响。

(三)向专业人士借力

继续加强与重师音乐学院的合作,进一步完善电子管风琴(双排键电子琴)课程资源,编写《指尖上的舞蹈》课程纲要,开发相关课程资源;邀请市、区教研员到校指导,利用网络平台,共享我们的建设成果,接受更多业类人士的检验。

作者:黄燕君 单位:科学城西永第一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