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关键层破断规律和矿震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研究关键层破断过程对预防矿震和冲击地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石拉乌素煤矿221上08工作面关键层变形失稳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主关键层悬露面积达到极限时,主关键层将发生破断,释放大量弹性变形能。主关键层厚度较大,离地表较近,因此容易在地表处形成强烈动载,引起采空区矿震。煤矿开采过程中,随着工作面推进,采空区悬顶的面积不断增大,悬顶面积不断增大的过程中,直接顶、老顶逐渐垮落,采动影响到主关键层,主关键层下方的岩层与主关键层也将逐渐发生离层,最终主关键层也将破坏。主关键层破坏会导致上覆岩层弯曲下沉和破坏,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巨大的能量,引起矿震。以石拉乌素煤矿221上08工作面12月20日发生的矿震为背景,根据地质条件判断主关键层,研究矿震中关键层移动变形规律及主关键层的断裂方式,建立力学模型得出主关键层的极限悬露面积。
1.矿井概况
221采区西北部以221上19工作面胶运顺槽为界,西南部以一正在施工油气井保护煤柱为界,东以输油管线为界,南、北以井田边界保护煤为界。采区南北长7.6km,东西宽2.8km~4.9km,面积约23.6km2。工作面面长289m,推进长度胶运顺槽3243.7m,辅运顺槽3233.7m,平均3238.7m,面积935984.3m2。
2.关键层判别
首先对采空区顶板岩层的进行关键层判别。根据K55全钻孔综合柱状图,将221上08工作面顶板岩层结构划分如下,并根据《石拉乌素煤矿一采区、二采区2-2煤煤层及顶底板冲击倾向性鉴定报告》中顶板岩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顶板岩层关键层判别。根据关键层理论,计算煤层顶板上方的第n层岩层对第一层关键岩层影响,所形成的载荷表达式为:式中,E1,i为岩层弹性模量,h1,i为岩层厚度,γ1,i为岩层体积力。假设某一岩层为第一层关键层时,则下一层岩层成为第二关键层必然满足:同时,按照式(2),还需满足关键层强度条件,即:关键层判别结果如表1所示。
(1)亚关键层1为2-2煤的直接顶,其破断后作为垮落带填充采空区,根据垮落带发育高度的经验公式可知,垮落带发育高度小于亚关键层1岩层厚度。因此,亚关键层1控制了垮落带岩层的移动变形,也是构成垮落带的唯一岩层。
(2)亚关键层2是裂隙带范围内的唯一关键层,控制了裂隙带岩层的移动变形。
(3)亚关键层3及以上岩层位于弯曲下沉带。其中亚关键层3、亚关键层4为单层关键层。
(4)距离2-2煤层顶板上方340m左右的厚硬砂岩组互层之间形成复合效应,构成组合主关键层,组合厚度可达260m,且极限垮落步距可达418.4m。由于岩层极限垮落步距较大,因此容易和下位岩层发生离层,形成悬板结构。由于主关键层厚而坚硬,且与地面距离较近,因此其破断失稳极易影响至地表,与地面产生共振,形成高能量矿震事件。因此,弯曲下沉带内的组合主关键层是本矿井的矿震关键层。
3.矿震关键层移动变形规律分析
由关键层判别结果可知,本矿井的矿震关键层位于弯曲下沉带,距离2-2煤顶板约340m,常规微震、应力、地音等监测手段已难以对其移动变形规律进行有效监测。为监测弯曲下沉带内岩层的移动变形及离层规律,在221上08工作面布置了3个地面直通式离层水导流钻孔,并对工作面推过钻孔后进行了孔内电视成像。根据1#导流孔与3#导流孔的孔内电视成像结果,可以分析得出弯曲下沉带内岩层的移动变形情况。1#导流孔分别在工作面过钻孔94m、135m、203m、280m和364m进行了孔内裂隙探测;3导流孔分别在工作面过钻孔124m、144m、203m、260m和294m进行了孔内裂隙探测。分别绘制两组导流孔内离层裂隙的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由图2分析可知:
(1)从钻孔内裂隙发育的初始位置来看,1#导流孔在距地面约338m处监测到横向裂隙,表明覆岩出现离层,该段位于主关键层以下30m,亚关键层4以上16m,这表明221上08工作面实体段回采后,弯曲下沉带出现破裂离层位置已达到亚关键层4以上位置,但尚未影响到主关键层。
(2)3#导流孔在距地面约325m处监测到横向裂隙,表明覆岩出现离层,该段位于主关键层以下16m,亚关键层4以上30m,相比1#导流孔,覆岩离层层位有向地面发展趋势。根据1#导流孔与3#导流孔的相对位置分析可知,随着221上08工作面回采范围的增大,覆岩离层的层位将进一步向上发展,但仍未影响到主关键层。
(3)从钻孔内裂隙发育的终止位置来看,1#导流孔在工作面过钻孔94m后可探测到距地面520m处,距煤层顶板上方约135m,但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孔内变形严重,最终仅可探测到距地面384m处,距煤层顶板上方约270m。3#导流孔可探测到的位置距地面平均为400m处,距煤层顶板上方约254m。
(4)221上08工作面实体段回采后,从裂隙发育情况来看,弯曲下沉带岩层亦可人工分为3个区域。①无裂隙发育区:位于地表以下,主关键层以上,其移动变形规律受主关键层控制;②微裂隙发育区:位于主关键层以上,亚关键层4以上,其移动变形规律受亚关键层4控制;③强裂隙发育区:钻孔变形严重不可探,位于亚关键层4以下,亚关键层3以上,其移动变形规律主要受亚关键层3控制。
4.覆岩空间结构演化及矿震孕育过程
根据石拉乌素煤矿工作面采掘情况,根据上文的分析结果,模拟221上08工作面回采期间由实体煤段过渡到一侧临空段时,上覆岩层的破断过程如图4所示。根据各级岩层的移动变形规律可知:当221上08工作面由实体煤段过渡到一侧临空段时,两采空区弯曲下沉带底部之间的离层裂隙相贯通,因此达到主关键层的极限垮落步距,主关键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会逐步弯曲、下沉,释放大量弯曲弹性能。由于主关键层自身厚度较大、强度较高且距地面较近,当主关键层发生大面积悬露并组合破断时,会在近地表处形成强烈动载,引发采空区矿震显现。221上08采空区与221上06A采空区贯通后,主关键层将形成大悬板结构。根据弹性薄板的“O-X”型破断理论,主关键层以下的岩层无论是否一侧临空回采,都将发生多次周期性的“O-X”破断,当主关键层经过一侧临空段时将首次发生破断。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主关键层还将发生周期性破断失稳。
5.高位主关键层破断力学机制探讨
为进一步研究主关键层破断的力学条件,首先建立一侧采空条件下,沿工作面倾向主关键层的破断模型,如图3所示。设主关键层厚度为D,所受自重及上覆岩层载荷为q,覆岩离层带累计高度为H,采空区宽度为L,主关键层极限垮落步距为l,岩层移动角为β,一般取70°~85°。极限垮落距在关键层计算时已求出,为418.4m,则达到主关键层极限垮落步距时的临界采空区宽度L可由下式(4)求出:
6.结语
(1)221上08工作面上覆岩层中存在5层厚硬关键层,其中260m组合砂岩层为主关键层,也是本矿井的矿震关键层。
(2)根据离层水导流钻孔内裂隙发育情况的观测结果,弯曲下沉带岩层可人工分为3个区域:无裂隙发育区、微裂隙发育区和强裂隙发育区。221上08工作面实体段回采后,不足以使主关键层发展为强裂隙发育区,在主关键层以下,由于层间变形的不协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覆岩离层。
(3)“12.20”矿震发生机理为:221上08工作面由实体煤段过渡到一侧临空段后,两采空区弯曲下沉带底部之间的离层裂隙相贯通,达到主关键层的极限垮落步距,主关键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逐步产生“O-X”破断,释放大量弯曲弹性能,由于主关键层自身厚度较大、强度较高且距地面较近,因此在近地表处形成强烈动载,引发采空区矿震显现。
(4)当采空区倾向长度达到480m,沿工作面推进方向长度达到311m时,主关键层可达到“O-X”破断的条件。由矿井实际采掘情况可知,221上08采空区与221上06A采空区贯通后,其倾向采空区宽度可达600m,当前工作面回采距离超前221上06A切眼408m,已达到了主关键层破断的临界条件,主关键层将发生“O-X”型破断。取H=350m,β=85°,解得,L=480m。由矿井实际采掘情况可知,221上08采空区与221上06A采空区贯通后,其综合采空区宽度可达600m,已达到了主关键层破断的临界采空区宽度,故主关键层将产生“O-X”型破断结构。
作者:顾颖诗 马梦想 单位:内蒙古昊盛煤业有限公司 安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