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考

摘要:铸牢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复兴。高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现实要求。因此,高校要通过加强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的知识传授,深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形成共育格局;开展特色民族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共情氛围等路径,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

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任务。从2014年总书记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2017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正式写入党章,再到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1]这标志着我国民族理论的不断创新,也表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的重要性。大学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推动民族团结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思想观念影响着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引导大学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筑心灵深处,并将其延伸转化为实际行动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因此,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正确认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其融入高校教育教学中,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意识到民族团结对国家统一稳定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坚定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砥砺奋斗的决心。一方面,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现实要求。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追逐利益是激发人们自由活动的内在驱动力。高校是培养符合党和国家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前进方向的时代新人的主要阵地。高校重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中华民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的认知,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在思想上更加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是56个民族中的优秀人才,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缔结真挚的友谊,使他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过程中凝聚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从而在思想上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筑牢中华民族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共同体的思想观念;在情感上,认同中华民族是一脉相承、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坚定地团结在以总书访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在行为上,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视为最高核心利益,坚定与各种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势力作斗争的决心,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爱国情和报国志投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去,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立德,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3]立德就是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高校要培育大学生对国家、民族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责任感,成为有爱国情怀、有理想抱负、有担当、有德行,能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树人”的思想,最早出于《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树人就是要培养人才,高校要肩负起传道、受业、解惑重任的同时,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他们成为有才能的实干家。立德树人,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在情感上深刻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行为上,激发他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之中,为推动中华民族在更高层次上的大团结大进步贡献自身的力量,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知识的传授

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是一部各民族同甘共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的文化底蕴。因此,发挥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的育人作用,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指导意义。首先,加强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大学生掌握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有利于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共同体的认知,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祖国的灿烂的历史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维系、谱写的。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交流思想,从而加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的认同。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红色纪念馆、举办红歌会、红色情景剧表演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一路成长的艰辛,加深他们对历史的认知,从而担负起传承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的重任,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想观念,不断凝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信仰。其次,加强“四史”教育。“四史”是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大学生对“四史”的共知,有利于帮助他们站在民族发展和复杂的国际形势角度,重新审视近代中华民族艰辛探索的发展历程,从而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个人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坚定为国家和民族事业不懈奋斗的决心。可以通过回顾历史的方式开展“四史”教育,帮助大学生在回顾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过程中,树立民族国家的概念,理解民族团结对于振兴民族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爱国情怀,从而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最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在不断发展、融合的历史进程共同汇聚而成的,正确认识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有关中华文化的相关课程、举办有关中华传统习俗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及传统习俗中,认识到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力和同化力,不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对各民族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的认知和体验,增强大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理解。

三、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作用

高校可以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各学科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形成共同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格局。一方面,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扎实学术素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过程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相结合,使大学生明白各民族都是历史的创造主体,中华民族历史是由各民族一同创造的;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让大学生掌握我国国情和民族政策,结合民族地区的发展,使他们认识到民族政策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帮助大学生知晓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从而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的归属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概论”,运用推动民族团结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和历史故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增强他们的情感认同,使他们肩负起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分析有关民族宗教的社会热点问题、各种社会思潮以及对比国内外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的现状,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通过这些课程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坚定他们的爱国情、报国志。另一方面,发挥好各学科课程思政的辅助作用。由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涉及诸多领域,因此需要各学科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融入各专业教学中。各门课程可以以本学科的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向大学生灌输各个学科的最终指向都是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还可以通过发挥专业实习、实践的优势,将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寓教于乐,通过组织各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知,引导他们深刻体会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使大学生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认知延伸转化为对中华民族的现实情感,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四、开展特色民族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应重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开展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以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从而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首先,举办具有仪式感的活动。象征仪式对增强群体凝聚力、加深情感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升旗仪式、入党仪式、纪念日仪式、传统节日仪式等象征仪式活动,以庄严肃穆的布景、统一的着装服饰、激昂的音乐,刺激大学生的五官感受,使大学生在这种直观形象的仪式活动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调动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其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次,推动各民族大学生互学互动。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可以通过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互动学习,相互学习各自的优秀文化,从而使他们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友谊。如,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或者在庆祝民族节日时,组织各民族大学生共同参与,帮助他们互相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从而帮助各民族大学生深刻理解民族文化是平等的,增进对中国民族是一个共同体的认同。再次,凸显革命文化为校园文化铸魂。革命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奋发图强的历史进程中艰苦奋斗、团结一致、不怕牺牲的精神特质,将革命文化融于校园文化中,有利于发展有独特个性的校园文化,让大学生在红色文化氛围中深切体悟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公告栏,介绍有关革命文化的相关知识、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文化基地、举办研讨会等方式,让大学生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校园氛围中,凝聚爱国情感,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最后,创建校园“互联网+”平台。运用互联网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要求,能够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思想动态专栏,及时推送阐释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政策大事和重要会议精神等相关内容,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打造学校的网络平台,在学校官微、公众号等线上平台中发布有关民族政策的解读、推送讲解民族节日的风俗习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鸣,在了解和吸收知识的同时,不断加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

参考文献:

[1]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20-09-27(0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4.

[3][春秋]左丘明.左传译注[M].王珑燕,译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32.

[4]黎翔凤.管子校注[M].上海:中华书局,2015:45.

作者:刘伟杰 卢姿悦 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