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区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对策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年来,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发展势头强劲,有效地提升了游客对该地区文化的深度理解,增强了游客体验感。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研究视角,以乡村节庆为研究内容,聚焦渝东南地区,总结归纳了该地区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应具备的四项特征。研究发现: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呈现出政府部门主办、目的性多元化、文化体验感强的特点,该地区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应注重载体、服务、品质和空间四个方面的优化,以期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独特文化内涵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乡村振兴;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
乡村节庆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在助力乡村振兴、活跃乡村民俗风情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各地对乡村节庆的举办热情高涨。而如何使乡村节庆繁荣区域经济和文化,打造持续性的节庆效应成为了普遍关注的话题。渝东南地区的乡村节庆办节历史悠久,形式丰富,促进了当地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和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此,以举办乡村节庆为重要支点撬动乡村振兴,探索更好的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1是推进渝东南环境优化的重要步骤。乡村节庆与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人文环境是一对矛盾关系。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人文环境不仅符合国家对于渝东南生态功能区与生态涵养区的发展定位,对于提高渝东南乡村节庆品质也具有重要作用。同样,节庆活动的发展也会推进渝东南环境的可持续性。
1.2是促进渝东南文化繁荣的必然举措。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乡村节庆展现渝东南地区的历史性与文化性,传播并发展地区文化。借助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节庆,游客可以体验、感悟与欣赏渝东南文化。各色节庆活动集中展示地方形象和传统文化的同时传承与创新了传统文化。
1.3是提升渝东南经济品质的关键环节。乡村节庆是促进当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举办节庆能深入挖掘乡村发展潜能、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加快各地区之间交流、交往、交易的速度,提升乡村产业整体实力,实现渝东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发展的现状
2.1总体状况。渝东南地区是指位于重庆东南的黔江、秀山、酉阳、武隆、彭水、石柱6个区县,辖内乡村节庆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人口占该区域总人口半数以上,受当地独特自然环境与人文因素影响,形成了较多的乡村节庆活动。渝东南地区地处高山地带,环境、人口、设施等因素制约着渝东南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渝东南地区各地政府对乡村节庆的发展给予巨大支持,现有黔江武陵山民族文化艺术节、秀山花灯文化艺术节、酉阳桃花源休闲旅游文化节、中国土家族摆手舞欢乐文化艺术节、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黄水消夏旅游节等知名节庆活动。“节庆+旅游”能激发游客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增强乡村节庆的生命力,有利于打造国内重要的民俗节庆目的地。
2.2主要特点
2.2.1政府部门主办。表1中6个渝东南节庆活动均为政府部门主办,影响力大、可信度高。其中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区域政府合作数量多。秀山花灯文化艺术节举办届数最多,主办单位为县级政府。
2.2.2目的性多元化。渝东南地区以造势名扬、推介营销、招商引资、打造品牌和项目建设搭建为重要目的,寻找地方经济发展突破口。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汇聚更多的客源、信息、商品、人才,扩大信息交流,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2.3文化体验感强。渝东南地区具有独特的民俗资源和浓郁的乡村文化,大力发展主体为民俗民族风情、客体为满足现代旅游需求的体验创新式的渝东南乡村节庆,增强了当地乡村节庆的文化体验性。
3渝东南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
乡村节庆是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吸引力,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1]。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提出实现乡村产业功能拓展与价值发掘,需要在载体、服务、品质、空间四方面进行优化。渝东南地区针对乡村节庆的可持续发展,从精品载体优化、当地服务优化、节庆品质优化、区域空间优化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路探索[2]。
3.1注重载体优化。乡村节庆活动的载体优化是指对活动举办地环境的优化,包含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环境作为节庆的表现载体,影响乡村节庆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乡土文化与地区生态充分契合,发挥渝东南地区自然和人文优势,活化乡土文化资源。在少数民族较多的石柱、酉阳、秀山、彭水县的节庆活动中融入土家族、苗族等民族特色,结合渝东南自然生态,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节庆活动。
3.2注重服务优化。乡村节庆活动的核心是人。优质节庆目的地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服务需求。石柱、彭水、黔江的特色餐饮,武隆的自然景观、秀山的田园景观、酉阳的民族风情,突出每个区县具体的服务特色。此外,景区环境、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整改也不可忽视,如提高道路建设、公共场所、厕所整改、车(人)流监测、住宿登记等方面的服务质量。
3.3注重品质优化。品质是乡村节庆的生命力,包含精品、品牌、效益三个方面[3]。节庆举办者深挖和提炼渝东南地区民俗文化、自然景观等资源,办出特色化、差异化,设计符合渝东南节庆的品牌形象,如生态绿色、民族特色、区县美食等,提高节庆和城市影响力,打造专属于渝东南的乡村节庆目的地。同时在节庆经营过程中,节庆经营者树立正确的节庆品牌意识,提高各行业服务指标,带动节庆相关产业发展。
3.4注重空间优化。节庆经营者将渝东南地区的节庆作为一个发展整体,进行区域资源整合,形成区域空间板块。节庆开发者通过打组合拳的方式定位、开发、建设和推介节庆活动,消除渝东南各地区间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壁垒,使得节庆影响力持续升温。黔江、秀山、武隆、酉阳、彭水、石柱城市节庆活动进行跨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客源互流,打造渝东南区域旅游一体化,实现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
4渝东南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
4.1“优化环境”的载体策略
4.1.1加强节庆环境保护。良好的乡村环境是支持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发挥乡村文化的独特性、维护乡村人文与生态底蕴、构建和谐乡村的基础[4]。一是将节庆环境的保护开发与村民自身利益联系在一起,让村民自发形成对节庆环境的保护意识,改善与维持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创造出洁净、优美、舒适的生活空间,满足游客对乡村生活的想象,提升游客体验感。二是景区开发者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优先保护乡村环境,充分尊重自然、村庄、历史的规律,对环境进行系统的可持续开发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1.2注重节庆文化体验。乡村节庆吸引力是节庆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提高渝东南乡村节庆在全国节庆活动中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吸引更多潜在和重游游客,重点在于营造节庆氛围。一是景区充分挖掘渝东南乡村文化底蕴和自然环境,对文化潜能进行开发,将文化带入环境,用文史、人物、传说、民俗等方面的亮点充分展示节庆文化,创造多重文化体验,提高游客对乡村节庆活动的体验与认知。二是景区根据自身优势和区县特色设置多种活动。酉阳、石柱、秀山围绕少数民族文化,还原土家族、苗族生活场景,让游客亲身体验不同民族生活方式,展现节日气氛的同时引起游客心理共鸣,增强节庆吸引力。
4.2“提升质量”的服务策略
4.2.1注重节庆服务质量。节庆服务质量是现代服务业的内在属性,是衡量乡村节庆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5]。一是乡村节庆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景区管理者提供合理的工作保障,引进优秀策划、实施、管理、创新的乡村节庆人才,同时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服务质量和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二是注重各个区县的特色服务,石柱、彭水、黔江着重发展餐饮文化,武隆突出自然生态,秀山展现田园休闲,酉阳开发民俗民风,同时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改善各个区县的餐饮、娱乐、住宿等方面服务,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4.2.2注重基础设施完善。乡村节庆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游客参与乡村节庆幸福感指数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和市场监管,督促景区在交通通讯、民宿环境、卫生食品、环保排污等方面的建设与完善,提升渝东南地区乡村节庆的整体效能与服务质量。二是景区重视对服务设施规范与等级评定,响应政府深化公共服务改革和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完善对游客服务中心、车辆管理、集散中心、标识标牌、星级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乡村节庆旅游的整体质量,提高游客对乡村节庆活动的满意度。
4.3“突出特色”的品质策略
4.3.1加强节庆品牌建设。节庆品牌化可增强乡村节庆生命力、持久力,最终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为文化交流、人才涌流、商贸洽谈、产品销售带来更多机遇。一是节庆经营者准确定位节庆品牌,根据渝东南少数民族分布广、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渝东南民族、绿色、生态等的形象定位,为生活在钢筋水泥、空气污染重的城市居民,展现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二是节庆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加强对节庆品牌运用的意识,让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在节庆品牌打响之后,做好游客关系管理,保持游客对渝东南乡村节庆一定程度的忠诚度、信任度、好感度。
4.3.2注重节庆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乡村节庆活动的核心。求新、求异、求变的创新理念是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不败之地,满足游客追求娱乐、新颖需求的法宝[6]。一是节庆经营者充分借助多种媒体平台,宣传渝东南地区生态自然与民族风俗两大主体特色,利用网络媒介优势直击游客需求,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内容”的创新发展。二是节庆经营者充分挖掘和创新渝东南乡村民俗文化,通过“节庆+民俗”擦亮酉阳、彭水、石柱、秀山等区县的国家非遗文化招牌;“节庆+产业链”培育创新民俗节庆,聚力拉长渝东南地区产业链;“节庆+创意”搭起时尚文化节庆新舞台,全面增强渝东南乡村节庆魅力。
4.4“区域联动”的空间策略。整合区域优势资源,保证区域节庆资源开发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协调性,加强区域内节庆的相互协作和配合。一是渝东南各区政府指导各乡村节庆发展的规划建设,立足于全局,促进各区域节庆资源协调配合,避免资源的浪费与争夺。二是各区节庆经营者打组合拳的方式共同开发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物产餐饮、自然景观,加强乡村节庆间的关联度,促进联动发展和区域重点发展,形成相互区分、联系、互补、融合的跨区域模式。三是联合区域水陆交通,将渝东南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节庆目的地离不开对空间总体的布局与发展规划,形成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区域间的互补互济。四是景区经营者根据发展需求以乌江航运为主要水路,联动区域内其他支流水路,并以渝怀铁路和渝湘高速公路为主要陆路,联动区域内其它交通陆路,形成东西—南北向的水陆发展网。五是节庆开发者建设南北中走向的节庆目的地,进行有区分、有重点、有层次的发展,如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为主题的总部板块、黄水消夏旅游节为主题的北部石柱板块和桃花源休闲旅游文化节为主题的南部酉秀板块,最终构筑起渝东南联动发展的空间框架。
作者:章钿甜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