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下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建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思政下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建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思政下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建构

摘要: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建构具有非常突出的价值意义,有利于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发展,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反思、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学生回归实际社会,是大思政视野下建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基本要求。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科学建构,应该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思政教育的实用性、开放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教育环境、开阔学生视野和眼界。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校;实践育人模式;大思政

引言

大思政视野下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建构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在当前社会环境复杂性不断增强,外部价值观念不断渗透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而大思政作为新时期教育理念下形成的一种新的实践育人模式,充分结合了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发展背景,对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加强对于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建构及其价值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建构的价值审视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就是结合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思政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反思,既能够帮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还能够实现对于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具体而言,有如下价值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不断深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重点逐渐发生了转变,要求高校加强对于人才全面培养方面的重视,着重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情况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得以凸显,不仅要求思政教育具备一定的理论性、包容性,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和适用性,确保在培养的过程中,能够切实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而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模式,作为一种以实践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当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措施和途径,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实际生活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个人发展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并且随着学生发展和培养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思政教育方式也会得到不断完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将会得到更好的落实。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发展

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压力不断加大,因此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社会竞争压力日益激烈,对于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大学生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社会、在工作岗位有更好的发展。大学生需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能力,同时也需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应只关注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同时还需要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而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科学应用,就是将实际社会生活与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学模式,以此实现对于学生专业能力及思想政治观念方面的综合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并提前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

(三)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同时也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据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要重视对于学生理论知识方面的传授,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思政教育方法和策略,有着多元化、趣味性特点,而且思政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进而提高思政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反应、积极性、态度以及相应的教学成果,进一步加强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并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已然不适用于当前综合素质培养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教育模式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与当前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及人才培养需求之间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对于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二、大思政视野下建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基本要求

(一)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反思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建构的首要环节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反思。由于思政教育其本身的特点,导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相对单一,而且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学生多属于被动学习,难以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都相对较差。高校为改变这一情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引入了教育实践育人模式,以避免教学过程中过于枯燥乏味的情况,并借助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思考和感受,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实用性。同时,通过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在亲身经历和感受后,不仅能够总结积累相应的经验,而且经过教师的良性引导,还能够促进学生对实践过程进行思考和反思,以此不断完善并提升自己,强化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此外,经过相应的社会实践和亲身体验,学生也能够逐渐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应用相应知识和经验,以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无论对于思政教育还是对于学生个人发展而言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建构的核心环节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念的培养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传统的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强调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往往缺乏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导致思政教育工作成为高校人才教育过程中被忽视的内容。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学生的价值观念与主流价值观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不仅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相对较低,而且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及行业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到了学生的个人发展。此情况之下,素质教育理念应运而生,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正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主要措施,科学高效的思政教育实践课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同时还能够在实践课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还能够提高其对于事物的辨别能力,并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行事准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种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甚至对大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避免大学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也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和方向[2]。

(三)促使学生回归实际社会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建构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回归社会。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高校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过于强调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导,很多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导致实际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情况严重。但事实上,教育本身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积累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而且很多知识也都是生活经验积累之下的结果,而单纯的理论教学和说教,是难以实现对于学生思想上的引导的,甚至可能会使得学生产生逆反情绪。而通过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则能够将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联系在一起,并借助相应的实践教育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回归社会生活,并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属于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真正意识到思政教育对于自身成长和生活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个人价值。

三、大思政视野下建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策略选择

(一)整合教育资源,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

根据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当前很多高校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虽然在逐渐提升,但是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对于当前学校内部及外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充分运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而通过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应用,能够有效实现对于当前教育资源的整合,进一步促进理论教育与实践应用的有效结合。在实际建构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过程中,高校为保障教育模式的有效应用,需要对相应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处理,确保素质、文化以及思想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减少资源浪费,充分发挥教育工作的效果。而且大思政视角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需要加强对于不同教育资源之间的分析和研究,充分了解不同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发展契机,进而有效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之间的科学融合,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综上所述,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资源整合,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质量[3]。

(二)优化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相比,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应用主要改变的是高校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在新时代大思政教育理念及素质教育的影响下,高校思政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高校教育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以更好地保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长期枯燥、强制性的教学方式,还易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导致学生进入“学习只是为了完成教师要求的任务”这样的思想误区,无法明确学习对于自身发展及生活实际的意义和作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而通过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则能够实现对于传统教育方式的优化,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自身生活的意义。相较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实践育人模式有着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实践形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感和参与度,确保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有效保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开拓思政教育,提升实用性和开放性

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保障教育工作的实用性,确保其能够在学生的发展以及未来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而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则是新时代教育理念下的产物,该教学模式不仅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而且提高了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新时代的育人理念,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范围,不仅有利于校内课堂的教学,还借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亲身体验,例如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博物馆、瞻仰烈士陵园,组织思想政治相关的演讲、辩论等多元化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使其更加坚定自身的信仰。通过将思政教育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有效避免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假大空”的印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思政教育,并使其能够在学生实际生活中发挥积极的功能和作用,有效消除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实际作用,同时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还能够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开放性[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价值意义与基本要求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建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应该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思政教育的实用性、开放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教育环境,开阔学生视野和眼界。相信随着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深入实施和科学应用,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和效果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必将培养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罗佳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