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安全工作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安全工作论文

促进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举措

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部分地区的高考录取率超过了80%,一些地区的本科录取率超过了40%,甚至更高。但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高校扩招的步伐,存在生师比过高、缺乏大师、教师来源单一且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这在一些省属本科院校的新办专业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比如南华大学的安全工程专业,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到目前为止全职专业教师才有10人,而安全工程系每年有毕业生120人左右,因此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任务繁重。此外,大部分教师都承担了一定的科研任务或者在职攻读学位,造成指导教师相对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指导深度不够,这在客观上也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2.学生认识不足

当前大学校园学生的学习风气普遍下滑,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加之受社会上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和片面追求利益、不尊重人才和知识的不良风气的影响,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学习热情下降,这在毕业班的学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如有的学生已经签了就业协议,认为所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与将来从事的职业关系不大;有的学生忙于升学的事情(如硕士研究生复试)或者准备各级公务员考试或者利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考取驾照等等,心思根本没有放在毕业设计(论文)上;也有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很简单,答辩前几周通过东拼西凑就能完成,对于指导教师的要求和进度安排不以为然。

3.教学资源不足

从严格意义上讲,指导教师也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教学资源,但是在本文中把师资单独列出来进行讨论。除此之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还需要专用教室、良好的图书资源和网络数据库、本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数据库、实验室条件(包括学生计算机机房)等教学资源。目前,除了艺术设计类等少数几个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没有专用教室,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是在宿舍中利用电脑完成。学校的中文文献和数字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是数字资源的下载有IP地址的限制,而外文文献资源相对比较缺乏。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经过几年时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大多数只能做一些验证性实验或者简单的测试,具有培养创新人才功能的综合性实验开展得很少。

阅读全文

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

摘要:为响应国家“强化实践教学”的号召,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专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构想。首先,利用“导学预案”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学生探究创新。其次,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管理以提高学生所需的不同方面能力。最后,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以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此次实践教学优化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需要经历长期实践的检验,进行持续改进。

关键词:安全工程;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综合能力培养

1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介绍

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安排独立设置和非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形式,构成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总学分的20%以上。该课程模块主要用于分析和解决复杂的安全工程问题,着重培养实验技能、工艺操作能力、组织协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其中,专业实验采用课堂讲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课程所学某个知识点,进行理论性验证,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学会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巩固理论课程知识。本专业开设实验课的基础课程有:物理实验、电工电子技术C、AutoCAD辅助绘图、机械设计基础B、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D、安全人机工程学、防火防爆技术等;专业特色实验课的相关课程有:地下工程安全技术、核与辐射安全A、核通风与空气净化等。本专业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可燃液体的闪点测定、声光反应时测定等。为适应安全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安全工程专业共设有四门课程设计,分别为:“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安全评价课程设计”、“建筑消防课程设计”。每个课程设计要求的完成时间为2周(10个工作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份5000字至6000字的课程设计书,内容必须概念准确,参数选择合理,符合设计手册与设计规范及相关参考书籍的要求,计算正确,计算书书写工整、清晰。设计合理,图表清晰,符合规范。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设计报告质量、学生答辩三方面综合评定成绩。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大类,共6学分。专业实习则分散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学院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集中实习为主”的方式组织进行专业实习。安全认识实习主要内容为参观各实验室,在实验室完成实验设备和模块的基础认识;参观认识实习单位现场,对不同厂矿企业生产现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危险源有初步的印象和了解,理解专业的作用,掌握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安全生产实习主要内容为深入企业一线,了解所处行业最新情况以及企业架构、管理方式、业务流程,理论联系实际,把平时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以完成从学习岗位到工作岗位的初步过渡,为毕业后从事相关岗位奠定职业基础;安全毕业实习主要内容是结合毕业设计的题目,制定出本设计的可行方案并且广泛接触实际、收集技术资料、了解行业动态。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是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分为研究论文类和工程设计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的题目来源于实际研发项目;毕业设计大部分来自于现场实际,学生毕业设计的条件、图纸资料和基础数据取自现场,其中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在企业中完成,由企业导师和校内老师共同进行指导。最后,毕业设计综合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和答辩教师评分三部分综合组成,每部分都有全面、详细的评分细则。

2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实施

2.1注重引导、启发式教学

在实践教学,特别是专业实验课、认识实习、产生实习的过程中,主要是老师或企业导师集中讲授后学生操作。并且在讲授时也基本是以本课堂的内容为主,很少联系理论课相关知识。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很有限,师生之间交流、探讨问题的时间更是微乎其微。多年的教学培养模式已养成了教师旨在传道授业,学生聆听教师的教诲、学习书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然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比灌输知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3]只有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实践教学更加可持续。为了能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对实验、实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引发学生自主思考,笔者认为可以为实验和实习设计“导学预案”。教师在导学预案中设置与每次实践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例如,针对实践内容中的关键步骤、注意事项等提问;对实验原理、实习目的进行提问;对实践情况不同的设想和可能性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探究、创新。实践课前收回学生提前完成的导学预案以帮助教师摸底了解学生对本次实践课的理解情况。哪些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部分还存在问题、哪些部分在认识上有偏差也就一目了然,老师在课上可以重点讲解、答疑,学生在课上可以相互讨论,继续完善学案。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学案节省出的时间多与学生交流、沟通,还可以将前沿知识补充到实践课中、将学科知识链接到实习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另一方面,学案使学生对中的要点进行了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良性互动。此外,通过对学案问题的相互讨论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和逻辑思维。这样有效的缩小了实践教学效果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带动了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实践课程中来。同时也为考核评定成绩提供了依据。

阅读全文

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中教师的重要性

1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的培养目标

1.1对安全工程(职业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

除了进一步考取研究生深造外,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绝大多数是到各类型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安全管理及相关工作。由于各学校行业背景不同,安全工程毕业生就业方向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说主要分布在矿山、石油开采、化工生产、建筑施工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各行业,就业范围相对较广。本科教育的培养类型主要包括:学术性本科教育类型、专业性本科教育类型、职业实用本科教育类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网,对本科教育思想、模式、方法的再思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主要定位于专业性本科教育类型。这种本科教育主要作为最终学历教育进行,也考虑后续研究生教育的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运用高深知识进行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训练,培养社会各行业技术骨干和业务骨干。结合目前社会需求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基础条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安全工程专业下又分设劳动安全管理、公共安全管理以及职业卫生等3个方向。其中职业卫生方向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两方面基础理论,具备事故伤亡损失和健康危害预防与控制基本技能,熟悉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应用型人才。着力培养能够将职业健康危害的医学机理与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工程控制及个体防护手段有机结合的职业卫生专业人才。

1.2对安全工程(职业卫生)人才培养的阶段划分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而对职业卫生的管理也逐渐纳入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部分。做好一名合格的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仅需扎实的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及方法,而且要具有过硬的与本企业生产过程相应的安全生产技术与技能。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学生4年的培养方案可划分为校内学习和校外企业实训2个阶段。因此,可将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同样设置成2个阶段。其中,校内学习阶段主要是给学生打下一个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使其学习并熟练掌握安全管理理论及方法,通过校内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由学校负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程的选择以满足基本的学分要求,一般通过3年时间完成;而企业实训阶段主要由企业为主导,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行到企业从事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实训过程中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相应的实训方案以及毕业设计等任务要求,在实训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与安全技术,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促使学生将前3年所学到的理论分析方法用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促使学生培养基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2“3+1”培养方案的设想

2.1实践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

阅读全文

双重引导的安全工程论文

一、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毕业设计中存在着质量下降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毕业设计过程各环节存在着一些不规范、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不够,就业考研压力大,前三年学习累积的综合反映等。以上问题是对西南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南华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调研结果。目前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模式上也存在一些共性不足:一是,选题较晚,一般在大四第一学期末,此时直接就业的学生正在找工作或已找到工作,毕业设计(论文)不能有效提高找工作时的竞争力;二是,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来源单一,自选课题占的比例过大,结合工程实际和教师课题的较少,不一定社会需要,创新性不足。三是,抄袭现象比较普遍。毕业设计(论文)从形式上做到了一人一题,但是内容上很多是雷同的,比如安全评价和人机工程方面的;而根据历年的资料进行统计,设计占的比重偏低(30%左右),而论文占的比重偏高(70%左右);结合工程实际和教师课题的较少,自选课题占的比例过大。四是,学生在选题方面比较被动,无法主动将自己的学习兴趣、可能就业去向兼顾起来。通过对全国部分高校毕业设计工作的调研,可以看到我校在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工作方面制度是比较完善的,措施是严格的,应该说已走在大多数院校的前列,但是由于我校开设安全工程专业较晚,我们认为,我校的毕业设计工作的主要问题出现在没能及时解决与应用型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内容设置、教师指导以及考核标准等的改革;没能及时采取对策减轻或降低就业、考研、出国等这些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对毕业设计的冲击和影响;没能充分考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工程训练对学生团队意识、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没能完全将毕业设计的一些工作环节规范化、标准化;没能从专业、组织的角度为学生毕业设计工作提供详尽的服务手段等。比如,在毕业设计程序方面存在不足:一是,没有毕业实习环节,不利于毕业设计联系实际;二是,毕业设计成绩,并未由非指导教师批阅毕业设计论文,并打分,答辩时指导教师也没有回避,反而参与了答辩并最终给出了综合成绩。这些都是制约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工作上台阶、适应新形势的瓶颈问题,我们应针对问题加以解决和改善。

二、社会需求和毕业去向双重引导毕业设计选题模式

1.改革毕业设计选题模式。

基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去向的选题原则,提高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和热情,在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选择上考虑学生去向和兴趣,在近年的局部试验已证明这一模式可以增强读研学生在研究生期间的竞争力,在很多高校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我校毕业生的科研能力较为突出。相信如果进一步改革,基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去向的选题原则,将有效的提高毕业生在职业生涯的竞争力。

2.建立来源于社会需要并不断更新的毕业设计题目库。

通过编制调查表,选择主要行业如化工、石油、消防、建筑、交通、煤矿、冶金等,在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开展调研工作,在对口的政府部门如安监局、消防队、应急指挥中心等,开展调研工作。组织教师对获取的调研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可选的毕业设计题目。

阅读全文

CDIO理念下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探析

一、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

安全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本科专业发展至今,国内众多学者就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究。当前关于该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培养通才式安全科技人才和培养行业性安全科技人才。前者要求毕业生掌握适用于各个行业的通用安全科学理论和实务处理方法,以适应大社会的需求;后者仅要求学生掌握某个特定行业领域的安全科技知识。鉴于历史原因,安全工程专业大多设置在能源矿业、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土木建筑等专业特色鲜明的工科类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少数文科类高校也有开办此专业。由于当前国内安全生产现状的严峻性及国家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全国现有130余所高校开办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培养模式上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理念,课程教学只注重相应课程知识点的讲解,未考虑该门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多门课程之间存在教学内容的重复,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评价、安全学原理三门课程的部分内容;多采取大班制生产实习方式,局限于认知层面的观摩与参观;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弱,普遍反映所学知识“泛”而不“精”。再者,现今的本科生都出自90后,多为家庭的独生子女,个性较强,团队协作能力欠缺。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有必要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加强该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安全类应用型人才。

二、CDIO理念下的安全工程教学改革

(一)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与专业培养模式息息相关,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安全工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在此,我院拟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核心,以未来职业规划为导向,基于CDIO理念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形成一、二、三级课程群。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见图2。其中,一级项目为安全工程导论课(安全科学发展动态)及毕业论文(设计),学生能够从中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系统训练。二级项目由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等组成,专业类课程又可以进一步归类为安全管理类、安全技术类;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联系,针对具体课程开设课程设计;三大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旨在促进安全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融会贯通。二级项目主要以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创新、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三级项目在二级项目下进行拓展,为加强核心课程与二级项目而设立的相应课程群,如安全管理类课程包括管理学概论、安全管理与安全法学、安全心理学、保险与安全经济学等。 CDIO理念下的安全工程课程体系区别于传统的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通过采取实验课程的研究性教学、特定专业课程设计的设置、创新创业项目资助来贯穿相应的核心课程,学生可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验课的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并确定与专业相关的课题开展研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从中吸收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实践活动。实验教学作为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现出综合性、直观性等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研究性教学理念引入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中,完全相符CDIO工程教育理念。安全工程专业的研究性实验教学内容可区分为基础性、综合设计性、创新性三大类。基础性实验教学主要为强化专业理论理解和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综合性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处理工程和前沿课题中的安全问题;创新性实验是整个实验教学的核心,由学生自发组建研究小组,围绕教师的研究项目或学术前沿课题,通过查阅文献、搭建实验平台、收集数据等,达到良好的实践效果。因此,CDIO工程教育模式要求高校应加大安全工程专业的综合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扶植力度。此外,高校应该大力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向全体本科生开放,为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自主实验、参与创新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供平台。开放性实验室可成为学生备赛的训练场,自己动手,积极性增加,也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学生借助该平台选定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备、拟定实验方案、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实验室开放、实验资料、解答实验问题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给学生创造一个研究型的学习环境。同时,实验室还为全校学生创造了一个交友的平台,许多获过奖项的学生在这里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高年级引导低年级,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必须加大相应的经费投入。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特色,设置安全系统工程实验、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工业通风实验、矿井通风与除尘实验、火灾爆炸实验、机械安全实验、安全检测实验、电气安全实验、锅炉与压力容器实验、地下工程安全防治实验、软件模拟仿真实验等。

阅读全文

成果导向的本科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构建

摘要:指出了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后一次综合性实践环节,其教学目标和方式与其他普通课程显著不同。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下,基于成果导向的理念和毕业设计的实施特点,秉承“过程管理、定量评价、持续改进”的原则,对毕业设计建立了课程目标评价体系。其主要实施逻辑流程为:确定课程目标;反向设计毕业设计实施环节和评价单元;制定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方式和成绩构成;计算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提出各评价单元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成果导向;本科毕业设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可持续改进

1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改革的意义

经历了4年专业知识的学习,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即将离开校门走向工作岗位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训练环节,是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1]。毕业设计质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主要依据。毕业设计的课程目标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的重要支撑[2]。课程是工程教育的基本载体,是支撑毕业要求达成,实现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3]。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下,为了支撑所建立的基于成果导向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需针对理论课、实践课建立 相 应 的 课 程 目 标 评 价 体 系。然而,在过去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中,由于课程目标不明晰、考评方式相对单一、缺少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因而不能有效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4]。所以,建立基于成果导向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对于完善学生的学业评价至关重要,是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本科一流专业建设中的一块基石。

2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构建框架

在我国,按照惯例,毕业设计(论文)都安排在第8学期,即从3月开学一直持续到6月直至毕业前夕。一般都安排有调研、开题、设计(或实验)、绘图(或撰写论文)、翻译和答辩六大环节。在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中,毕业设计的课程目标可承担多个毕业要求,比如: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工程与社会、个人和团队、沟通、终身学习等。因此,评价毕业设计的训练成果,需立足于“过程管理、定量评价、持续改进”的原则,从多目标、多角度、分阶段来实施。

2.1评价方法

阅读全文

安全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及实践教学体系

摘要:随着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各高校在专业认证的背景下,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了3种导向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调研和分析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一、安全专业认证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虽然我国各行各业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但仍然有许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在此背景下,安全工程教育需要与工业实际紧密联系,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科学的安全专业认证方法,以助力培养富有创新意识、能够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安全专业人才[1]。实践教学在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有严格的要求:与企业合作进行实习、实训,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毕业设计(论文)需要反映工程实际问题,并且有企业专家进行指导、考核,要求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分数不少于总学分的1/5。安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规定如表1所示。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使安全工程专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出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

二、高校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分析

专业核心能力是指学生具备很难被他人仿照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辅助学生发展未来美好的事业,是学生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动力[2]。由于安全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及覆盖范围较广的特点,因此,虽然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安全工程专业,但在高校自身情况、办学理念、培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下,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对核心能力的培养也存在差别。本研究重点分析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差异。

(一)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调研分析

阅读全文

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探索

摘要:

针对“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平台的构建,结合安全工程高等教育“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发展为例,阐述了其“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模式和内涵、初步的实践。该模式所取得的良好成效,为安全工程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政产学研用;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对现代企业工作流程和文化的了解、上岗适应慢、缺乏团队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刻不容缓的使命[1]。高校、研究所虽然拥有较强的科研优势,但由于产学脱节,使得高校、研究所处于科研成果脱离产业需求和有市场需求的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尴尬境地[2]。“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很多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始关注这一创新模式,从以前的“产学研”过渡到“政产学研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合作,代表了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所和市场五方面为了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所进行的政策服务、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是政府、生产、教育、科研、市场不同分工系统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游、中游、下游的对接与耦合,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模式[1-4]。安全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运用安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工程实践,它既与安全理论息息相关,又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4-5]。如何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高等工程教育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初步探析近6年来重庆科技学院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的安监部门、安全产业、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科院和企业集团五位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阐述了该机制的模式和内容,以及其实践成效,为我国工程高等教育及其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意义。

一、“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初步实践及成效

(一)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情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