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安全保卫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医院安全保卫工作医疗论文
1.医院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问题
1.1具有开放性,治安情况较复杂
医院是一种开放性公共场所,人员具有流动频繁、结构复杂等特点,且服务对象的不确定性以及巨大的现金流量都造成了医院环境的不安全性。许多不法分子行骗盗窃时往往会盯住来医院治疗疾病的患者,因为这些患者为了治病往往筹集了大量现金,这些都成为犯罪分子实施不法行为的目标。另外,医院内毁坏医疗设施、偷窃非机动车辆、张贴小广告等事件对医院正常工作造成了严重困扰,这就需要保卫部门加强平时巡逻工作力度。以本院即安康市中心医院为例,由于我院车库正在建设当中,来院的车辆较多,停车位有限,加之金州南路取缔停车位给保卫科的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为此保卫科安排专人每天在医院各个路点指挥疏堵来院车辆,确保了院内车辆停放有序,车辆正常通行,即为应急医疗救治保障了救生通道,也为患者进出医院提供了便捷的绿色通道。
1.2易燃易爆特殊物品多,存在大量潜在隐患
医院往往会为了方便群众就医,将各项诊断、检查以及实验的场地集中在一起,目的在于缩短医疗流程,由于各种检测仪以及治疗仪比较多,再加上持续使用时间长、负载大以及线路老化等特点,使得医院中存在大量潜在隐患。而且医院保存有很多腐蚀性强、可燃性强的试剂或者药品,在运转过程中,也会存在大量隐患。除此之外,医院内部出于对供气、供电、供暖、制冷以及供氧的需要,往往拥有中心供氧、配电房以及锅炉房等重要要害部位,这些部分也极易发生爆炸、火灾以及其他一些人为破坏事故。
1.3医患纠纷频发,情况复杂
随着国家对法律知识的广泛普及和宣传,人们对自身权益的保护观念也越来越重,另一方面,一些医护人员由于自身繁重的护理和医疗工作,不排除个别医护人员会存在安全责任意识淡薄的情况,这样就极易造成医疗纠纷。当医患矛盾发生时,双方往往会因为调查取证难等问题通过协商来解决,但是一旦意见产很分歧,就极易引发矛盾进而发生冲突,最后演变为治安纠纷乃至刑事案件。医院保卫科应当合理进行人力、行为的处置,有效疏导或制止群体性闹事事件发生。安康中心医院保卫科就严格遵循工作规范,在2014年医患纠纷的处理表现良好,上半年共协调处理"三无患者"9名,处理尸体2名;追讨疑难患者欠费40余万元,遣送疑难患者8名以及协助处理医疗纠纷3起等。
大学生安全教育反思(5篇)
第一篇:大学生危机意识与安全教育探讨
一、当前大学生危机意识缺乏的表现
1、大学生失联事件频频发生
2014年全国多地发生多起女大学生失联、囚禁、遇害事件。江苏吴江19岁女大学生高秋曦在失联半个月后被确认遭抢劫并杀害、20岁的女大学生高渝在重庆“搭错车”不幸遇害、22岁的女大学生小金在济南被黑车司机绑架,囚禁四天,并惨遭殴打、性虐。这一例例的侵害事件不仅令人对受害者感到怜悯,对犯罪嫌疑人的恶劣行径感到愤慨,更在社会及高校引发了一场对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的大讨论,引发了社会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担忧。
2、大学生对公共危机缺乏警觉与防范
公共危机的祸因主要有六种,分别是自然灾害(包括火灾、风暴、地震、洪水)、公共安全突发事故、恶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疾病传播(即公共卫生问题)、自然环境恶化等。公共性危机的实质是危及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和生存空间,侵犯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无法根除这六种祸因,难免就会遭遇公共性危机。当前大学生对公共性危机缺乏警觉与防范意识,缺乏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力,掌握的应急知识与求生技能较为薄弱。通过相关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根本不懂得我国公共危机发生的情况,对身边潜藏的危机普遍缺乏警惕。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参加过类似危机事件的应急办法培训,具备基本的应急常识和处理技能。危机来临时,不能保证学生顺利脱离危险。
3、大学生对各种诈骗行为的甄别能力差
机械设计专业改革途径探索
【摘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1+X证书制度。论文以职业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探讨了1+X证书落实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团队能力提升和实训中心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途径,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1+X证书实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1+X;机械设计与制造;职业院校;改革
0引言
“工业4.0”时代,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制造业发展迅速,我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制造业迎来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这势必会引发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机械制造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支持,使命就落在了职业教育的肩上,同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需求。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创造性地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通过考核的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能取得毕业证书,还能取得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一举措提升了就业能力,拓宽了就业渠道。“数控车铣加工”“多轴数控加工”等成为第三批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职业等级证书。每种证书按照不同的难度,合理设置了初、中、高三个等级,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提供了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职业院校鼓励学生考取不同等级不同种类的证书,考核内容也与企业的要求相符,解决了目前制造业需求与职业教育脱节的问题。
1落实1+X证书制度遇到的问题
1+X证书作为一项创造性的制度设计,它的出现必然会对学生、教师、职业院校以及企业带来巨大变化。以“数控车铣加工”证书为例,高职院校中的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都可以考取。主要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汽车制造业等职业岗位。目前在1+X证书制度落实上,职业院校在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制度建设方面。1+X证书制度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是一个新的体系,需要学校建立相应的制度进行保障才能更好地实施。一旦申报成为试点院校和考核站点,从学生报名、考试费收取、考务工作,到安全保卫、设备管理、水电供应都需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第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面。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院校培养目标和规格具体化的文件,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的依据,其重要性毋庸赘言。现有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数控车铣加工”“多轴数控加工”等证书要求的内容并不完全一致,学生按照现有的课程学习后未必能通过等级证书的考评,易出现教与考脱节的情形。第三,教学团队建设方面。与本科院校不同,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1+X证书制度更是紧密地把实践能力同企业需求联系在一起。学生要想通过证书的考评,首先教学团队必须要对考核内容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操作,并且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部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内容较为传统,现代制造业迅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传统的内容固然基础且重要,但从企业用人角度来看,有些已经相对滞后了。这样与证书设立的初衷相违背,社会认可度也大大降低。2013年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削减了70%以上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数目,说明国家层面上也在淡化职业资格要求[1]。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部分硕士博士毕业生加入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中。部分青年教师不熟悉机床的操作、数控编程等情况。这样的情形对于“X”证书的教学与实训是非常不利的,需要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水平。第四,实训设施方面。职业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安排了大量的实训课程,对于机械制造与制造专业而言就更是如此:制图实训、普车普铣实训、数车数铣实训、加工中心和多轴实训、钳工电加工实训等等。但部分实训室设备陈旧损坏,实训内容也数年不变。加上近些年职业院校扩招,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设备台数少,操作时间变短,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2落实1+X证书制度的改革途径
侦查学教学体系创建研讨
作者:王守宽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随着我国的入世、国内外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与质量已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正在进行革命性的改变,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业已成为国内外高校之间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整体本科教学相互支撑的统一体系,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从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看,实践环节的意义更重要,它是实践理论、验证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关键。
公安教育作为一种特色职业教育,培养造就公安机关需要的专门人才,是公安院校的中心任务。公安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政治可靠、业务扎实、作风过硬、知识广博、体魄强健、具有创造力和较强适应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公安高等教育必须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除具备必要的人文社科知识和业务知识外,还要初步形成较强的公安岗位技能和公安岗位能力。因此,就必须全面推进公安院校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侦查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公安专业学科。侦查学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警察基本素质和技术技能,全面系统掌握侦查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机关等司法部门从事国内安全保卫、刑事侦查、经济犯罪侦查、计算机犯罪侦查等方面实际业务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实现上述专业培养目标,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应完善侦查学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适应公安实际工作之外,还应建立起基础性、操作性、综合性等不同层次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因此,构建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本专科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对侦查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要求,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建立一个符合教育规律并适应本学校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高起点、有突破,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侦查学学科特色。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1.目标性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2.系统化原则。必须遵循认识规律和教育规律,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按照组成实践教学活动的各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互相衔接,彼此连续的实践体系,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3.整体优化原则。不仅要做到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还要从人才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发展的要求出发,注意教学各环节的相互配合,注意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支撑和互相渗透,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4.规范化原则。在培养方案中要规范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要求。
(三)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根据侦查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遵循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军训、实验教学、模拟教学、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组成一个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与理论教学体系良好衔接匹配,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这种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不仅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培养和锻炼,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培养的毕业生成为素质全面、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对策
摘要:高校实验室安全是学校与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安全教育、实行实验室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责任制、做好防范措施、制订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等方面研究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策,以期有效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一、引言
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实验室建设。高校实验室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验技能培养、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高校实验室又是高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提供社会服务的必要场所[1]。建设安全舒适的实验室环境关系到高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是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望,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是学校与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与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职能的增强,实验室建设投资规模的大幅增加,实验室的设备种类、数量、开出的实验课程及科研实验日益增多。但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不健全,实验室使用过程管理和实验环节脱节,导致实验室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研究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保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已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现状分析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通常由安全保卫部、校办和实验室管理部负责。管理体制相对宽松,职责分工重复,容易导致安全工作责任不清的现状。部分实验室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安全责任落实不彻底,实验室未配备专职安全人员,日常安全管理浮于表面,应付检查,安全管理职责无法层层落实到基层[2-3]。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滞后,思想观念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或执行不到位。
楼宇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的问题
【摘要】论文阐述了楼宇智能化的研究背景,对楼宇智能化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楼宇智能化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相关对策,从而保证电气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建筑电气;安全防护
1楼宇智能化的研究背景
楼宇智能化在我国兴起时间较短,其发展远不及其他国家。其不足如下:①国内的智能化技术大多依赖于国外;②国内百姓对楼宇智能化的了解程度不深,国内现存的建筑中,智能化建筑并不常见。因此,深入探索智能化技术有利于推动智能化建筑的快速发展[1]。
1.1楼宇智能化的定义
楼宇智能化的定义是: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SAS)和消防自动化系统(FAS),外加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结构化综合网络系统(SNS),智能楼宇综合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MAS)组成,就是智能化楼宇。
1.2楼宇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作业成本法在教育成本核算中应用
[提要]高校教育成本,即高校日常运行费用的总计。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优化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控显得尤为重要。成本核算是高校优化预算管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自2019年1月1日起,政府会计制度全面施行,新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为高校成本核算指明新的方向。
关键词:教育成本;作业成本法;成本管控
一、高校成本核算现状
(一)缺乏成本核算意识。高校作为公益类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人才培养和教育科研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这使得社会及高校自身普遍忽视学校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平衡,注重资金投入数量而忽视资金的利用效率,加之过去各类财政拨款考核都是单方面考核预算执行进度、资金执行情况,很少有成本管控考核,对资金使用效率缺乏有效监管,导致高校缺乏成本管理的动力,工作重点集中于资金收付、预算执行、决算编报等环节,强调经费收支,成本管理粗放滞后,成本管控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财务人员自身成本意识薄弱,受传统“报账式”会计思维的约束,重核算、轻管理,财务人员短时间内难以实现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会计的管理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对高校成本管理的认知不够、重视程度不够,成本管控的理念较弱。
(二)缺乏合理方法,分摊不合理。成本分摊才能了解高校成本真实的构成情况,目前高校成本的分摊有失公允,许多业务部门承担的成本与自身不配比,造成成本扭曲、数据偏差,提供无效的成本信息,与成本核算目标背道而驰。直接成本直接用于特定业务的耗费,能够直接体现,直观且容易量化,间接成本是项目间接耗费的费用,构成相对复杂,难以量化。间接成本的承担主体多,而且每个消耗主体各自承担的业务不尽相同,特点各异,导致难以找到一致的标准,难以确定合理的分配率。比如,高校的水电暖费用,没有按照合理的比例分摊到教学费用、行政管理费用、后勤管理费用,往往是一刀切地计入后勤管理费用。部分教学行政“双肩挑”的人员,其人员支出也没有在教学和行政管理费用中分摊。此外,科研间接费用,如水、电、暖气、场地、管理人员等费用也缺乏合理的分摊方法,导致成本核算难以推进。成本分摊不合理,必然造成成本项目无法正确反映,该由教学承担的成本分配到了后勤管理,该由科研承担的成本分配到了行政管理,人为地降低了教学科研投入,使得教学评估、检查巡视等汇报的数据不达标。
(三)成本核算难度大。高校成本核算在实际操作上面临许多困难。高校人员数量多、教育活动多、成本项目多、经济活动复杂,导致成本核算工作量大。高校人员构成复杂,按照不同口径可以将人员划分成各个类别,可以按人员身份分为教师、学生,可以按工作性质分为教学人员、行政人员、后勤人员,还可以按教学层次分为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的人员对应着不同的成本信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高校规模扩大,高校人员数量逐年增多,普遍达到了几万人的规模,高校人员数量之大,也给成本核算增加了难度。高校成本项目种类繁多,有工资福利费用、商品服务费用、对个人家庭补助费用等,各种经济活动层次广、维度多,不同维度的经济活动对成本信息有不同的需求。此外,高校以学期、学年为运行期间安排教学活动,而高校因需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按照自然年度为一个会计周期,核算周期口径的不一致给高校成本核算加大了难度。另外,高校财务人员对于成本核算及缺乏实践经验,又缺乏理论知识,普遍没有掌握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进一步加大了高校成本核算难度。
(四)基础性工作薄弱。成本核算基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尽管已经实行政府会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但是目前高校采用的核算思路并未完全转变,核算方式仍然是依据收和支,应当按时计提的费用没有及时计提,仍然在付款时一次计入费用,当期应收未收的款项的不及时计入收入,等到款项到账时才计收入,收入费用仍然出现跨期入账,时间不配比,没有实现成本期间合理划分。高校的成本管理缺乏成本核算制度,对成本核算目标、原则不明确,成本核算对象、范围模糊。成本管理内控监督机制不健全,成本管理缺乏约束,缺乏监督环节,不利于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此外,成本管理不是财务一个部门的事,也不仅是行政管理部门的事,而是应当由全校全员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的任务,从行政管理到二级学院每个师生员工都应当树立成本责任意识。目前,高校的成本管理工作铺开面较窄,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责任感不足。
台湾侦查学课程特征及启发
作者:马忠红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设计图———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是培养目标的根本体现。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刑事警察学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①为例,探讨台湾地区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并结合大陆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分析两者之异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完善对策。
一、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目的
台湾中央警察大学成立于1957年,设有行政警察学系、刑事警察学系、公安安全学系、犯罪防治学系、消防安全学系、交通学系、外事警察学系、行政管理学系、法律系等系部,是培养台湾地区警察高级人才的最高学府。其中,台湾中央警察大学的刑事警察学系,与大陆地区警察院校的侦查系相类似,现设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多个层次,是培养台湾地区刑事侦查人才的地方。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下列专业能力与素养:刑事侦查能力,刑事鉴识能力,刑事法学素养,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治安对策分析能力。
二、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情况
以台湾中央警察大学为例,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分为侦查原理、侦查科技、侦查法学、现场侦查四大领域,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学术内涵。
(一)侦查原理侦查原理领域的课程组主要包括以下课程:犯罪侦查学、犯罪模式分析、犯罪剖绘、犯罪侦查案例研究、组织犯罪侦查、窃盗(盗窃)犯罪侦查、性犯罪侦查、谈判与危机处理、刑事警察业务、刑事警察勤务、行为科学、刑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侦讯与社会心理学、侦讯实务与笔录制作等课程。台湾警察大学设置侦查原理课程组的主要目的是:1.通过全面分析台湾社会面临的多种犯罪类型,运用比较全面、系统的犯罪数据库,分析各类犯罪模式及犯案手法,并寻求最佳的侦查对策;2.深化特殊重大刑案侦查管理的探讨,强化侦查原理研究;3.研发人力、知识、装备、侦查思维之间的转化,提升刑事业务与侦查勤务的统合规划,以推动犯罪侦查与防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