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哲学类期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社科学术期刊的学科结构与关联
1.基金经费流向、创新基地建设与学科发展水平的多维度分析
科研经费流向、学科门类分布、学术成果质量与数量,这三个指标能够大体描述某一学科门类及下属的一级学科的基本发展水平。创新基地作为优中选优的学科组织,以此为参照进行分析,能够体察当前中国最具发展潜质的一流学科的学术资源配备情况。之所以做这样多维度的匹配分析,一是因为国家社科基金基本上流向了高等学校(高等学校获批立项的比率在过去10年的均值达到了80%以上),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则是依托于高等学校的学术组织,即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二者共同指向的主体是以高校为单位进行学术活动的科研人员。二是因为项目基金流向与创新基地建设能够展示当前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科水平。在前期调研阶段,我们曾对2010—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进行过分学科、分级别的统计,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2010—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新闻学与传播学立项之数据挖掘》?的研究报告。由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的分类标准依据的是一级学科名目,而创新基地的学科分类同时涉及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且151个创新基地的学科分布又较为分散,所以本文拟采用学科门类的统一标准,将基金经费流向与创新基地建设情况做一个相关性分析。考察2010—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的学科流向,将一级学科的学科立项率加总(此处的立项率指某学科门类的立项项目数量占当年全部学科门类获批项目总数的比率),可得出表3。由表1可知,不同学科门类的创新基地数量以法学、经济学、文学、哲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的顺序递减。由表3可知,国家社科基金的学科门类立项率的排序在2010—2012年中没有发生改变,从高到低依次是法学、文学、经济学、哲学、管理学、历史学、教育学。通过对比还发现,国家社科基金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创新基地在以学科门类为单位的资源配置上存在差异。国家社科基金流向代表的是一定时期内不同学科在解决社会性课题时被寄予的期望值,基金立项审批每年进行一次,以此为依据的学科门类排名,可能在某个年份会有所浮动、调整,未必具有推广性。教育部人文社科创新基地则是本着一流性和唯一性这两个原则遴选、建设的,其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学科组织机构,反映了目前我国一流学科的学术平台的分布情况。国家社科基金与教育部社科创新基地建设作为反映学科发展水平的两个维度,虽然二者在资源配置时针对某些具体学科的优先性排序有所不同,但这种序列上的不完全吻合同时有可能在客观上避免由于学术资源过度集中而造成的“马太效应”。鉴于此,我们认为,国家社科基金流向与教育部创新基地建设,二者分别按照各自的逻辑进行学术资源的分配,在反映学科发展水平上各自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且二者在学科建设层面上具有一定的协作性。
2.社科学术期刊的学科结构
叶继元曾对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创新基地认定的2770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2005年数据)做过学科统计,具体见。除去社科综合性期刊(含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将中各一级学科进行学科门类汇总后发现,学术期刊的学科分布为:法学(含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471种、经济学(含统计学)459种、教育学(含心理学、体育学)406种、管理学(含图书情报学与文献学)264种、文学(含语言学、新闻与传播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193种、历史学(含考古学)98种、哲学(含马克思主义、宗教学)47种———人文经济地理、环境科学、军事学、艺术学不在本文的考察范围内。下面将根据学科门类对社科学术期刊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描述。由可知,法学类学术期刊数量在所有学科门类中居于首位。但考察学科门类下的具体学科分布情况发现,471种期刊中政治学类的学术期刊多达324种,占比68.8%。相比之下,作为一级学科的法学仅有66种学术期刊,同为一级学科的社会学只有39种期刊。由表1和表3可知,法学学科门类不仅拥有最多的创新基地数,而且连续3年(2010—2012年)的社科基金立项率也位居榜首。从总量上来看,法学学科门类拥有数量最多的学术期刊,这与其创新基地数、基金立项数是吻合的。但从结构上看,政治学类学术期刊在法学学科门类学术期刊中占据了半数以上比例,而其在国家社科基金中的平均立项率仅保持在3?94%(根据2010—2012年政治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率平均数而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作为一级学科的法学,其2010—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平均立项率保持在8.54%。法学在社科基金立项率方面远高于政治学,但在学术期刊数量方面远远低于政治学。也就是说,社科基金立项率与学术期刊数量在学科门类层面上是匹配的,但在一级学科层面上并不匹配,即构成了课题总量上的匹配与相应期刊结构上的不匹配。在对学术期刊的学科结构进行细致考察后发现,其学科分布与国家社科基金的分布是极不匹配的。更具体地说,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基本方略,国家社科基金流向、教育部创新基地的学科布局对法学都有所倾斜和侧重,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隶属的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并未与之同步。
可知,经济学类期刊数量仅居法学学科门类学术期刊之后,在一级学科归类上并没有按照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类别进行细分。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无论是在创新基地建设还是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方面都备受重视,其在2010—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中的平均立项率达到15.61%,仅次于法学和文学。可知,统计学作为经济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以该学科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期刊仅有13种,在整个一级学科群中属于数量较少的学科。而统计学学科2010—2012年的平均立项率约为1.19%,在国家社科基金23个一级学科中的排名同样是倒数的。由可知,在教育学类的406种期刊中,作为一级学科的教育学学术期刊数量高达340种,是该门类期刊的主要组成部分。由表3可知,教育学学科门类在2010—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中的平均立项率仅为3.06%,排在七大学科门类的最后一位。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最少的教育学学科门类,却拥有数量仅次于法学、经济学的学术期刊,这一不匹配现象的成因有待进一步考量。由表1可知,管理学学科门类只拥有8个创新基地,这在所有学科门类所拥有的创新基地中排名最后。由表3可知,管理学类学科门类在2010—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中的平均立项率维持在12.01%,仅高于历史学与教育学。而作为一级学科的管理学,其立项率是非常高的,2010—2012年均在8%以上,在23个一级学科的立项率中仅略低于应用经济学和法学。也就是说,作为一级学科的管理学受到较高重视,但作为学科门类的管理学,则未受到特别重视。管理学所拥有的学术期刊数量与排名前三的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有着明显差距。
可知,文学学科门类的学术期刊有193种,其中包括语言学类的77种,新闻与传播学类的73种、中国文学类的32种、外国文学类的11种。与这一学科结构形成参照的是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分布。2010—2012年,文学学科门类在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中的平均立项率维持在20.7%,总体排名仅次于法学。文学学科门类中的语言学类基金项目这3年的立项率基本保持在6?7%左右,新闻与传播学类基金项目这3年的立项率基本保持在3.14%,中国文学类基金项目这3年的立项率基本保持在8.1%,外国文学类基金项目这3年的立项率基本保持在2.72%。也就是说,在文学学科门类中,国家社科基金的学科分布与学术期刊的学科分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无论是创新基地建设、国家社科基金还是学术期刊的分布,历史学都处在诸多学科之后,这与该学科目前的社会需求度不高有关。
可知,哲学学科门类的学术期刊有47种,其中包括3个一级学科类期刊:哲学类的18种,马克思主义类的17种,宗教学类的12种。可知,哲学学科门类的创新基地有18个,在所有学科门类中排名第四,而哲学学科门类2010—2012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率达到14.69%,仅次于法学、文学、经济学类的基金项目立项率。在国家社科基金的分学科立项统计中发现,哲学门类细分为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宗教学4个小类,而综观2010—2012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率,作为一级学科的哲学是该学科门类中立项率最高的(6%以上),而宗教学的社科基金立项率仅维持在2%左右?。而哲学学科门类的学术期刊分布并没有如国家社科基金的分布一样有着学科内部的层级差别,而是较为平均化。以上只是对各学科门类与个别具有代表性的一级学科做了描述性分析和匹配性考察,由于并没有考虑中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情况,所以只是针对单学科性学术期刊的情况做了粗略分析。分析发现,社科学术期刊的学科结构与国家社科基金的学科分布,二者无论是在学科门类的排序方面,还是在一级学科的结构性配置方面,都不具有显著的匹配性。特别是,作为学科发展水平较为一般的教育学门类从总量上拥有较多的学术期刊,呈现出期刊学科结构的冗余性;而作为一级学科的法学、社会学类学术期刊,虽然其总体数量尚属可观,但若从重大社会性议题应当倍受关注的层面来讲,其数量显见不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科学术期刊的学科分布呈现出一种结构性失衡。造成学术期刊这种学科结构性失衡的成因,固然有其历史原因,但值得重视。
蒙古文学术期刊的数量与种类
蒙古文学术期刊是我国蒙古族聚集地区用本民族语言文字交流和传播科技、信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互联网时代,尤其移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期刊的传播力必然成为评价期刊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高校蒙古文学术期刊,理应看到互联网技术带给期刊界的巨大变革,有必要改变传统观念,拓宽传播途径,扩大期刊的传播速度与范围,提高期刊的影响力。然而,蒙古文学术期刊的网络化传播平台建设进程较滞后,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数据库包含的信息量小,数据库的各种功能还处在陆续研发实现中,关于蒙古文学术期刊互联网传播途径的相关论文甚少。这对广大基层作者、读者乃至教研工作者造成了诸多不便。从互联网上获取丰富的科技文化信息是每一位读者的需求。他们购买蒙古文学术期刊的主要途径仍然是靠出版商或书店、邮政系统或快递服务来完成。由于充分利用不了海量的网络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查阅新近的科研成果和相关学术动态,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步伐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因此,迫切需要利用互联网和各种电子终端,创建蒙古文学术期刊的多元化传播平台,用于扩展蒙古文学术期刊的受众面,满足各层面蒙古族读者的阅读需求,进而提升蒙古文期刊的影响力。这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科技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内蒙古地区蒙古文期刊的数量与种类分析
内蒙古地区有151种期刊,其中自然科学类65种,哲学社会科学类29种,文教类17种,综合类14种,文艺类21种,少儿类5种。内蒙古地区蒙古文期刊有48种,占总期刊的31.8%;高校蒙古文学术期刊有10种,占蒙古文期刊的20.9%;高校蒙古文学术期刊中双月刊约占20%,季刊约占50%,半年刊约占30%。由此可见,蒙古文期刊尤其高校蒙古文学术期刊存在刊发周期长,内容更新迟延,传播速度缓慢等问题,这对期刊的时效性传播和受众面的扩大有着很大影响,很难满足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求,迫切需要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传播信息量大的互联网多元化传播途径。作为高校蒙古文学术期刊,我们根据自身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建立属于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分析,发现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热点问题,给作者及早提供科研动向和热点问题的相关资料,并利用现代化移动互联网手段,创建编者、作者、读者三位一体的互动平台,实时收集反馈信息,提高作者的学术论文质量,根据受众关注的聚焦点针对性地组稿或约稿,不断提高蒙古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论文质量。
二、蒙古文学术期刊的互联网传播现状
蒙古文学术期刊的传播途径较为单一,除了传统的邮局发行和交换外,主要依靠中国蒙古文期刊网、维普网和超星期刊网等三大数据库的互联网传播。
(一)中国蒙古文期刊网
中国蒙古文期刊网是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创办的蒙古文学术期刊网站,本数据库把蒙古文期刊的全文内容以PDF格式的形式上传到互联网上,满足了读者随时随地网上查阅蒙古文期刊的需求,也为蒙语教学和蒙古语言文字的科研工作者搭建了便捷的交流平台,并制作了蒙古文字检索引擎,填补了我国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中国蒙古文期刊网现全文收录12本用蒙古语言文字出版的优秀学术期刊。收录内容包括蒙古文期刊的PDF格式全文内容以及蒙汉英论文题目、中文提要、关键词、刊名等。本数据库全文收录的12本优秀学术期刊是《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文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中国蒙古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医药学蒙古文版)》、《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蒙古文版)》、《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西部蒙古论坛》、《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和《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中国蒙古文期刊网基本涵盖了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的蒙古文版学报,在全国数据库中最为权威完整的蒙古文期刊信息资源的服务平台,目前提供免费下载全文的服务,真正做到了蒙古文期刊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互联网传播功能。中国蒙古文期刊网有比较成熟的检索功能,有基本检索、高级检索、汉文检索、蒙文检索和英文检索等功能,单一条件的基本检索和同时满足多个条件的高级检索给读者节省了大量的查找时间,蒙文检索是有别于其他网站的独特功能,数据库的日均访问量逐步上升,给广大蒙古族学者提供了丰富的蒙古文字版的科研成果,也在蒙古文期刊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国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水文化研究至今,学术界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准确掌握我国水文化研究的新动态、新形态、新业态,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检索对象,采用高级检索方式,对检索出来的关于“水文化”的论文,从学科分类、发表年度、文献来源、关键词、研究机构及论文影响力诸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期为构建“水文化+”研究范式提供理论基础,推动水文化研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传工作会议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应大力开展水文化研究。①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建设、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知识,对检索到的水文化论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水文化研究的学科分类与发展轨迹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有13个学科门类,110个学科大类。水文化归属哪一个学科?经检索发现,文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文献比较集中,教育学、理学、法学、历史学居中分布,管理学、艺术学、哲学分布的较少,农学、医学、军事学没有相关文献,文化及水电工程是关注最多学科。在上述学科门类中,排本学科门类首位的是:文学是中国文学33篇,工学是水利水电工程239篇,经济学是工业经济119篇,教育学是高等教育19篇,理学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5篇,法学是民族学13篇,历史学是考古10篇,管理学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10篇,艺术学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8篇,哲学是中国哲学6篇。除上述研究领域文献较多外,还鲜见于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林学、中药学、医学技术、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由此可知,水文化研究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史哲人文学科内容,而且还有理工类自然学科,同时还有经管法等社会学科的内容,属于新兴的文理交叉学科。我国水文化研究历经开展宣传研究(1989—2003年)、服务水利实践(2004—2006年)、政府倡导推动(2007—2010年)和规划专项建设(2011—2014年)阶段,基本上与年度发表文章数量趋势相吻合(见表1)。特别是2011年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来,《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和《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点)课题相继立项,国内学者的水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遗产、水文化资源、水工程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传播等方面。从表1可知,1989—2001年,水文化研究的论文较少,年均不足6篇,低于年均篇数的年度为1989年、1992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尤其是1993年和2001年分别为0篇,这说明水文化研究处于萌芽阶段。2002—2006年,论文数量呈平稳缓慢增长态势,平均每年约20篇,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进入2007年后,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8年、2010年达高峰期,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趋向稳定和成熟。从2011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年均为86篇。2011—2016年篇数占所有论文的53.4%,说明此阶段是我国水文化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1989—2003年,没有研究生以水文化选题作为学位论文。2004—2016年,学位论文共39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37篇),学位论文数占所有论文的4.06%,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位论文中,最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2004年艾菊红的《傣族水文化研究》②,最早的硕士学位论文是2005年刘虹弦的《水脉相连气韵横生———水文化在现代城市形象中浸润和延续》。在水文化文献中,主要来自《治淮》《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水利发展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中国水利》《江苏水利》《水利天地》《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涉水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在水文化研究中,涉水行业高等院校期刊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等成为主要学术交流阵地。尤其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自1985年创刊就设有“水文化研究”专栏,成为全国期刊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高的特色栏目。此外,《北京水务》《中国三峡建设》《山西水利》和《城乡建设》这四种期刊数量也位居前列,说明水文化研究与水利建设也紧密相连。
二、水文化研究的热点、焦点与团队分布
文献分析表明,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还没有刊发与水文化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历史类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刊发水文化研究文章更少。在水文化研究论文中,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论文较少,《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收录论文屈指可数。这说明,水文化研究期刊层次和期刊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焦点。水文化研究出现频率极高且排在前列的关键词有“水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遗产”“人水和谐”和“水文化建设”。这说明,以上述词语为关键词的文献相对比较集中,是水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同时,频率在4次以上的关键词主要有“建设”“水利风景区”“保护”“内涵”“水文化教育”“水景观/开发/保护利用”“教育/水资源/水利院校/城市发展/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传承/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播/和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水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水文化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如水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承创新、水教育传播、人水和谐等成为水文化研究新态势。通过分析研究机构,可以了解我国水文化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分布格局。水文化研究发文排在前3位的全部来自高等院校,分别是河海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其中,河海大学38篇,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3.94%;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发文章分别占总数的2.07%、1.87%,这与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文化研究中心都是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密不可分。上述研究基地已经成为水文化研究、水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地。
社科类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管理
社科类学术期刊在中国文化科技领域有着独特的引领带动作用。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在社科类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一、收稿环节
收稿是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第一步,现阶段各个学术期刊社的收稿形式主要是在线收稿,其中又可以分为以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3.0版为主的网络采编方式和以电子邮箱、QQ为主的网络采编方式。但是不论以什么方式进行的收稿活动,都包含收稿后的审核周期和是否严格执行三审等问题。
(一)制定适当的审稿周期
收稿后的审稿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确定稿件的价值以判断是否刊发以及是否需要退修。目前各个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审稿时间有长有短,短的三个工作日以内就可完成,长的会需要两个月。审稿制度执行得越严格,需要用的审稿时间越长。如果审稿时间太短,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本期刊的审稿过于草率,期刊质量值得怀疑;如果审稿时间过长,一些急于发表以保证基金项目最后结题时间的作者就会选择其他审稿快、出刊快的学术期刊。通常核心期刊的审稿时间都会很长,需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投稿才能见刊,这种出刊频率无疑保证了核心期刊的出版质量,但同时也会使很多有时间要求的作者望而却步。对于大多社科类学术期刊来说审稿时间不宜过长,但也不宜过短,最好控制在一到两周,即五到十个工作日。这样既能保证出刊时间不会过晚,也可以给人留下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认真审核稿件、尊重作者劳动成果的好印象。对于特别专业的稿件,需要外审的,往往审稿时间要相对更长,要与作者及时沟通,以免因超出承诺的审稿时间引起作者不满。
(二)严格执行三审制度
学术期刊的审稿制度与图书的审稿制度大体相同,都是在收到作者稿件后先由编辑进行初审,再由编辑室主任进行复审,最后由总编或社长进行终审。如果是特别专业的稿件,就需要请外审帮助把关。三审制度是必须要严格执行的,因为它决定了稿件的取舍,一旦三审把关不严,就会造成一系列的后续问题。比如,在后期的稿件加工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作者的观点有问题,如果是局部问题还好些,可以与作者沟通,让作者及时进行修改,最终可以通过修修补补刊发稿件;但如果是整体性的观点问题,那么只能退稿,而通常这个时候距离收稿时间已经过了至少半个月甚至是几个月,作者通常会埋怨期刊社耽误了他们的宝贵时间,没有及早地进行沟通。
学术期刊及其评价研究
一、学术期刊及其评价
学术期刊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评价机制,其学术功能和社会角色经历了历史性的演变,它不仅是学者进行学术发表、知识交流和知识产权确认的重要载体,更是一种由点到面的学术社会生产网络,是汇聚学术共同体和引导知识生产方向的关键性要素。学术期刊评价是学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评价领域要建构科学合理、公正权威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发挥学术期刊的学术引领、学术共同体凝聚、科研诚信监督的作用,激发学术创新力、引领学术风气。在评价政策方面,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1];2018年2—7月,中办和国办相继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这些文件对期刊评价提出新要求,着力解决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实行差别化的分类评价,体现“破四唯、分类评价、关注差异、鼓励特色发展”的精神。这些指导性文件指出开展期刊评价要充分发挥同行评议的作用,论文引用榜单和影响因子排名等仅作为各类评价的参考。期刊评价方法主要有自上而下的行政评价、同行评议、量化指标评价和综合性评价[2]。但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文献计量学的发展,量化指标不断生成,并成为期刊评价的主旋律,例如引用率、转载率、影响因子、自然指数、H指数等[3]。期刊的定性评价法主要是同行评议,即同一学科研究领域或同一研究方向的专家,按照一定的学术标准,对学术期刊的研究成果、人员和机构进行评价[4]。一些学者指出了期刊量化评价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政策手段面临的困境,“以刊评文、过度量化、行政主导、功利性、同质化、忽视差异性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等”[5-7],认为合理的评价应以学术共同体主导的同行评议为主,辅之定量和定性数据作为支撑。而所谓的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综合评价法,是将同行评议引向一种定量化和技术性的维度,由专家对评价对象进行打分,将打分结果进行统计,并进一步提出同行评议质量控制的方法,如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8-9]。这种量化倾向往往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和学术评价的社会文化环境。量化框架下的同行评议在期刊评价中处在辅助和边缘地位,还需建构完善的定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框架。
二、期刊评价研究进展
学术期刊作为知识生产的一个特殊部门,具有深刻的政治性、社会性和情感性,学术期刊与社会转型的关系决定着期刊特点与发展方向,这也决定了学术期刊评价的复杂性。期刊评价是对期刊上发表的学术成果的优劣、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编辑部的管理运营能力、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等进行的综合评价,如利用影响因子高低核定期刊等级,确定核心期刊分布;通过同行评议来识别优秀成果形式[10]。期刊评价是学术活动和学术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导向作用是推进我国学术评价伦理化、合理化的路径之一。期刊的定量和定性评价体现了质化和量化研究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现阶段,对期刊评价两种方法主要集中在同行评议和科学计量法。同行评议法是主要依赖专家问卷的定性评价法,科学计量主要是影响因子类指标法,它主要是依赖于论文高被引的定量评价法。对期刊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主要有三大理论脉络。第一,沿着科学计量中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框架,文献计量学家侧重于期刊评价的量化方法和具体技术的研究,不断细化和推进期刊量化评价方法。遵循引文分析法的理论路径以影响因子为核心,深化拓展期刊影响因子类指标的设计,从影响因子到H指数、G指数、Z指数和HC指数的推进[11-12]。以及开始探索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模糊集的分析方法,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将文献计量法应用于内容评价,建构矩阵检验、权重分析和综合判断[13]。在定性评价的同行评议法方面,文献计量专家采用专家问卷的打分排名法,利用分值量表和等级量表等对评价结果进行层次分析,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和一致性检验。对科技类期刊的同行评议则将其引向一种量化方法技术路线,研究质量控制方法,如控制时间、成本、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处理[9]。也有一些文献计量学者关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的关系,并集中讨论同行评议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从纯技术手段对比两种方法在科研评价中的作用[14-16]。文献计量学的期刊评价法仅是量化评价的一个的维度,它更侧重对评价的技术方法层面的探讨,现阶段,期刊的量化评价仅停留在简单量化阶段,纯粹的技术主义路线不能解决学术评价中的问题,它忽视了中国学术发展特点和学术评价的社会环境。第二,一些人文学者开始从方法论角度批判期刊量化评价的弊端和问题,他们认为“量化评价扼杀了人文学术”[18],它是一种功利性的评价,不是一种学术批评和评判[19],期刊评价的分裂和异化在于评价主体的分裂、评价定量和定性方法的二元对立,特别是评价主体归于评价机构后,以文献计量学家为主的定量评价盛行,这致使学术共同体丧失了评价主体的资格[20-21]。人文学者还指出评价机构评价人员大多是文献计量学家,他们缺乏学科专业背景,不了解数据的价值和数据背后的社会意涵[6],他们设计的通用性、纯量化的指标抹杀了不同评价目的对评价方法和标准选择的差异性,掩盖了个性化的数据,扭曲了定量评价。一些研究站在学术评价的视角审视期刊评价,认为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应相互补充,合理、科学的评估应该使用多种工具组合,围绕研究目的实现定量与定性的结合。科学计量学在学术评价中虽然存在局限和缺陷,但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工具以及数据的提供具有其意义,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指标的价值和内涵,以及评价工具使用的社会情境性。学术评价的困境体现为两种方法存在内在的张力,没有完美的方案,应坚持定性为主、定量评价为辅的方法[3]。这些研究从哲学方法论层面,对现今以文献计量为主的期刊量化评价法进行批判,它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是,一方面,探讨评价方法大多停留在对期刊简单量化评价的批判上,而对社会科学的量化方法的内涵讨论并不充分,因为文献计量为主的简单量化评价仅是定量评价的一个维度。另一方面,这些讨论集中在哲学思辨层面,在评价方法上并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方案,可谓“只破不立”。虽然他们提出期刊评价要回归学术共同体,采用同行评议法,但缺乏对其方法论和具体操作方法的探讨。一些文献计量学家针对人文学者的批判开始探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特殊性,提出定量与定性评价两种方法要结合[22],他们渐渐认识到文献计量法不能进行不同群体的比较研究、不能处理个体和历史经验层面数据,他们也开始探索优化的科学计量方法,将学科差异和社会属性纳入量化分析,关注不同研究成果的测量层次、不同学科的知识集中和分散规律,解决评价同质化标准的差异性和可比性问题。在数据分析过程加入社会人口学属性的控制变量,关注科研成果相关的复杂因素:年龄、职业生涯周期、性别、研究领域、合作范式等变量[23-25]。但这些研究并没有跳出量化研究的框架,也没有提出具体的定性研究方法。第三,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下关注同行评议过程,它从知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层面切入,关注期刊评价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角色,这对期刊评价的研究具有启发性。评价涉及到价值和伦理层面,我们可以从知识的特性和知识传播的特点关注期刊评价的政治性、社会性和情感性。特别是对同行评议的社会学研究,从评议体制角度研究学术生产体系和学科文化对评价的作用,关注评价的社会情境性、认知建构性和反思性[26]。关注同行评议的社会文化和价值层面,揭示同行评议制度中权力关系和认知文化。进而建构知识认知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关联,揭示学术生产、评价体系和学科文化的特点。综上所述,现阶段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纯技术和哲学思辨层面,文献学派注重于评价方法的技术路线,侧重在技术层面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考虑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这种技术主义路线缺乏从方法论层面关注两种期刊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内涵。在期刊评价方法体系上,这种对评价方法的在理论基础和方法框架方面,都未触及期刊评价过程中的学科文化和评价文化。人文学者的哲学思辨层面的批判,缺乏对方法论和评价方法的具体研究,总体来说,量化和质化研究方法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相对比较滞后,期刊评价研究需建构一种中观层面的理论和方法框架,在定性评价方面需要探索质化研究体系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建构期刊评价的定性研究的方法论框架。
冯友兰研究创新成果产出及期刊源分布
中国现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冯友兰,一生著作颇丰,其学术研究主要是围绕以哲学史为中心的东西文化的全方位比较,对中国思想史、中国学术史、中国哲学史很多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被学界称为新一代儒学大家。一直以来,广大科研工作者对冯友兰有关理论思想的探讨、挖掘的脚步从未停息,经过潜心研究,产生了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发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更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冯友兰理论思想。然而,学者对冯友兰研究领域的相关学术成果的年代产出分布情况如何?研究成果的传播媒介有何特征?基于此,本文以情报学理论为指导,选择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与理论,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作为数据来源,以冯友兰研究领域科研人员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论文年代总体分布和期刊来源进行分析与总结,通过定量研究找到其内部发展的规律,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客观的反映冯学研究事业科学的发展态势,以期对国内广大冯友兰研究领域内的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智力参考。
1.数据的获取
选取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样本时间截止到2019年,选择“题名”检索字段,输入检索式“题名=冯友兰”,数据期刊类型来源为“全部期刊”,“模糊匹配”,确定检索。将获取到的题录数据全部下载并导入到NoteExpress软件中,利用软件功能剔除一稿多投的重复数据以及非学术性论文,最终确定用于统计分析的数据789条。根据研究需要,对论文年代产出、核心区域期刊等计量指标进行统计,并得到初步结果。
2.论文年代产出情况
科学交流的规律研究一直是科学计量学研究的热点,随着复杂网络研究的兴起,对于科学交流规律的研究更加深入。在国内外学术界中,学术论文的发表被公认为是科学交流最主要、最直接、最便捷的表现形式,其论文产出数量是评价某一主题研究和发展的状况的重要指标。一段时间内,任何学科的繁荣程度和发展态势主要受外因(社会的需要和认可)、内因(学科自身发展所处的阶段和水平)这两方面因素所决定。通过对CNKI收录冯友兰研究领域内的789篇学术期刊论文的年代产出分析发现,有关冯友兰研究的学术期刊论文较早的文献是1981年复旦大学的文献《论公孙龙的违反辩证法——与冯友兰先生论“白马非马”》,从辩证法的角度与当时冯友兰教授探讨“白马非马”的哲学相关问题。截止到2019年,国内对冯友兰研究的相关成果的产出情况,每年的发表的论文虽也在增长,但相对比较稳定(趋势线y=1.2259x-0.7619,R2=0.6132),总体呈现“震荡式”的增长模式,见图1所示。此外,789篇学术期刊论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冯友兰不同主题研究的学术地位在国内得到了稳固和提升,学术研究创新成果的社会意义和学术影响受到了国内学术界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3.期刊来源特征分布
3.1整体论文期刊的种类和数量。通过对CNKI收录相关冯友兰研究领域内的789篇学术期刊论文的来源期刊数据统计结果显示,789篇学术论文主要集中分布在341种学术期刊。其中,被目前国内核心期刊(主要指北大中文核心、CSSCI和CSCD)收录的共计122种,约占全部期刊种数的35.09%。122种核心期刊总的载文量为386篇,约占全部论文总数的48.92%。由此可见,从计量角度上国内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对以冯友兰为主题的相关研究中的学术成果期刊分布表现出整体研究质量较高,且高质量学术期刊成果的数量几乎占据“半壁江山”的局面。
对人文社科期刊编辑工作的认识
迄今为止,我国人文社科类期刊已经达到3000多种。在网络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媒体公众平台盛行,对期刊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期刊的发展要求办刊者熟悉期刊发展规律,它体现在编辑对时代问题、专业前沿及动态的把握上,体现在编辑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眼光、综合素质之中,更体现在编辑与作者、读者的互动里。当今中国和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文社科期刊事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1人文社科期刊发展规律与时展要求
人文社科期刊要形成中国风格和中国立场,必然要摸清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做出适应时代与国情的调整与变化。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期刊整体经历了一个恢复、发展壮大、特色化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是步调一致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处于起步和恢复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倾向是向西方学习,但由于西方理论话语排山倒海而来,一时遮蔽了我们自身的理论传统和学术话语。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人文社科期刊发展有了全新的变化:期刊数量大增,逐渐回归了专业性,回到专家办刊的轨道上来,编辑队伍和素质大为提高,排版印刷迎来爆炸性变革,数字化也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且行业组织出现,促进了行业发展和编辑学研究[1]。人文社科期刊的发展必定要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同步,这是办刊的基本宗旨和如何定位的要领。“当代中国,就是要从人类文明成果中吸取营养,在总结中华文明历史遗产和现代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现代学术理论、观点、理念和和话语体系,从而跻身于全球化多样性的现代世界文化学术舞台中心。”[2]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些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用来说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而当下,国际社会亦是出现了不少误解“中国道路”的声音,基于此,我们仍须清醒地认识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知识体系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任重而道远,这也是对人文社科期刊当下发展的时代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旨在引领和服务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文化自信打下坚实基础[3]。
2人文社科期刊的使命与作为
人文社科期刊要依托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开拓特色化办刊的思路,明确自身的作为。需要把握当下、面向未来,确立文化自信;需要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具有高度自觉的编辑思想。人文社科期刊要深刻认识到自身对社会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自觉承担人文社科期刊的使命,架起思想研究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作为公共媒介,人文社科期刊需要在内容生产机制、传播评价机制上着力,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启示与思路。当然,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办刊人始终保持开放的视野与学习创新的态度,期刊的创新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是“阐旧邦以辅新命”,是从“照着讲”到“接着讲”,这也必将成为发展所遵循的法则。在时代快速变革、读者群快速分解、转化的今天,期刊编辑不能守着“老面孔”吃一辈子,不能无视期刊市场的变化,内容策划和营销经营等都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保持常办常新。
3做好人文社科期刊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3.1培养并提升办刊意识是做好人文社科期刊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