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学刊》(年刊)2014年创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特稿、佛典及教理研究、宗派研究、宗教比较研究、台湾佛教研究、文献综述
丛林教育之蠡测
原始佛教的僧团制度叙要
鸠摩罗什与后秦政权的关系
略述早期中国佛教的弥勒信仰
福州鼓山涌泉寺与近代僧教育
鸠摩罗什法师论“菩萨法身”义
鸠摩罗什舌舍利灵验之历史影响
论鸠摩罗什思想中的中国文化因素
鸠摩罗什长安译经处逍遥园之考证
佛教教育的当代困境及其改革路径
《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偈语研究
《禅林宝训》中僧人的自我教育之路
民国时期泉州开元慈儿院的三轨制教育
汉英译《中论》prapa?ca之比较
中国近代佛教教育兴办的背景及其类型分析
天堂地狱与轮回:明末天主教视野中的耶佛比较
律净双弘以身允蹈——北宋律祖元照的教育思想
鸠摩罗什的即心净土思想及其对禅净两宗的影响
“中道”与“言意”——《肇论》两层方法论探析
普陀山学院观音学方向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一些想法
佛教菩萨行教育如何达成众生与社会之适切的实践转化
鸠摩罗什所倡“念佛三昧”与道信“一行三昧”之比较
慧解脱道及其意义——从罗什译《坐禅三昧经》所传慧解脱道说起
学修相长,何以可能?——南传佛教国家现代佛教教育的问题和启示
龙树的净土念佛思想——以《大智度论》与《十住?婆沙论》为本的研究
政治、社会、丛林的地方互动:以四川佛学院为例(1923—1939)
“正直升天界,漏尽证涅?”——以涅?为“至善之境”的原始佛教伦理学
鸠摩罗什的一乘佛学思想——以《大乘大义章》中关于阿罗汉授记问题的讨论为中心
“圈内人”与“圈外人”,“学术”与“实践”:西方“佛学研究”与现代“佛教教育”的问题
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之“入不二法门”探讨——以僧肇、慧远、吉藏以及天台智?之理路观之
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
2、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规范,方便阅读,字数一般以2500-8000字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4、来稿必须附有100-300字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
5、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6、正文中图表主要是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图表应设计合理,先后分别给出图表序号
7、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
8、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9、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
10、若不能被录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处理方式的作者请转投他刊
11、本站并非普陀学刊杂志社和普陀学刊编辑部官方网站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
邮政编码:100009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邮编:100009。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