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月刊》(月刊)创刊于1957年1月10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是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推进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为宗旨,倡导学术探索与争鸣。在发扬哲、经、文、史优势的同时,加强对文化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及一些新兴学科的研究。主要反映国内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发表海外作者的学术论文及各类学术短文和综述,报道学术动态。
《学术月刊》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全球化当代学术走向、学林春秋、中青年专家网页
从小区到社区——社区“精神共同体”的意义重塑王冬梅
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测量与制度化郁建兴;关爽
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马静
西方比较法学研究范式的后现代转向及其限度朱淑丽
合理性的意义:政治与技术——以当代中国观念为例韩水法
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源:功利主义还是反功利主义葛四友
走向微观正义——一种城市哲学与城市批评史的视角陈忠
从“西学东渐”到“中学西进”——当代中国哲学学者的历史使命黄玉顺
剑桥资本争论之谜——实物还是货币、技术关系还是社会关系柳欣
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代思想世界新视野(上)王中江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协同治理——一个分析框架郁建兴;任泽涛
往返于直观与意义之间——梅洛-庞蒂的语言现象学研究唐清涛
公共领域与权力的合法性基础——西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孙承叔
中国发展的政治基础——以人民民主为中心的考察林尚立;赵宇峰
制度与文化并重:新时期利益格局调整的路径周怡;张江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究竟是不是循环论证韩立新
出入“有”“无”之境: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实相与命理袁祖社
改变世界的哲学何以可能(上)——从马克思到后马克思主义王南?
西方新无神论运动及其对汉语学界的意义黄保罗
发展战略、转型升级与“长三角”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刘志彪
中华古文化中的“超越”哲思:“轴心”与“转轴”陈启云
从可能到必然——贯穿普兰丁格本体论证明的逻辑之旅张力锋
事实与价值可分吗——以生态伦理学为视角陈嘉明
矛盾辩证法的两种解读——马克思与列宁的辩证法之异同张绍宏
人本与物本的融通——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合法形态肖士英
激进抑或保守——拉克劳、墨菲与理查德·罗蒂政治思想比较董山民
“自我”是什么?——前期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主体”概念解析徐?
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实践唯物主义——再读马克思安启念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四条路径及其评价王凤才;陈学明
人在场的本体论与马克思哲学基本视阈邹广文
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
2、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规范,方便阅读,字数一般以2500-8000字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4、来稿必须附有100-300字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
5、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6、正文中图表主要是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图表应设计合理,先后分别给出图表序号
7、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
8、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9、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
10、若不能被录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处理方式的作者请转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学术月刊杂志社和学术月刊编辑部官方网站
地 址:上海淮海中路622弄7号(乙)社联大楼4F
邮政编码:200020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上海淮海中路622弄7号(乙)社联大楼4F,邮编:2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