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民族宗教类期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问题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体现了各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针对目前社会上关于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一些不同认识强调,一是要高度重视关于“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的教育,二是要切实加强中国共产党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的教育,三是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辩证关系的教育,要客观分析和辩证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和创造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及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教育;文化创新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的发展与兴盛,文化都是旗帜和纽带,是团结各族人民、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必须重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教育。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就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的语言环境、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形成了特色鲜明和风格各异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中,应高度重视关于“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教育,切实加强中国共产党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者和发展者的教育,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辩证关系教育[1],客观分析和辩证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和创造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及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
一、高度重视关于“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论断的宣传教育
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文化,它不是简单将56个民族文化相加的总称,而是各民族和各地区文化经过长期交流、交融、整合而形成的有机文化整体[2]。正如指出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关于中华文化的这一重要论断,是在立足于学理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中华民族文化进行的高度概括,既涵盖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整体,全面考虑到对中华文化统一性的把握,又平等对待了各少数民族文化,充分尊重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问题,十分简洁地揭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本质特征[3],对当前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要充分肯定少数民族文化对祖国文化宝库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一是对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就是中国古代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的总汇。战国时期的《楚辞》,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记录或整理的少数民族仪式歌、民歌。藏族的《米拉日巴传》和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我国各民族的大批创世史诗,如纳西族的《创世纪》、壮族的《密洛陀》、彝族的《勒俄特依》、苗族的《开天辟地歌》等,都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二是为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每个民族的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其独特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我国三大英雄史诗的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其长度超过世界上的任何史诗,是我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重要贡献。在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云南的丽江古城等,均占有重要地位。任何民族的生产生活、语言风俗、宗教信仰等,无不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成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我国各民族特色鲜明的音乐、舞蹈、乐器和戏剧等,在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的魅力。维吾尔族的大型传统套曲“十二木卡姆”,蒙古族的长调民歌,侗族的“大歌”,傣族的孔雀舞,佤族的木鼓舞,土家族的摆手舞,哈萨克族的鹰舞等,都享有盛誉,是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瑰宝。
2.不要回避华夏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中华文化形成中具有的重要作用。一是在政治文化方面,历代少数民族统治者都以中华主流文化为正统文化,采用历史上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崇尚儒学等,在治国方略中清朝对边疆民族地区采取的基本国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措施,都是孔子开创的儒家政治思想之一。二是在语言文字方面,各民族、各地区大部分都选择了普通话、汉字作为各民族共同交际的语言和文字。我们现在使用的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北京话,就是在融合了诸多少数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及以后的一段时间,中国北方地区持续动荡,各民族之间冲突不断,同时也促成中原各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吸收,逐渐形成元代白话、明清官话,最后演变为北平话。在文字方面,少数民族大多都使用汉字,即使在边疆地区也不例外。三是在文学艺术方面,中国历代王朝的主流文化也逐步渗透到大多数民族文学作品之中,如满、回、壮、土家、纳西、白等大多数的少数民族都基本上以主流文化作为本民族文学艺术创作基础,其中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的形成就受《论语》、《大学》的影响很大,在益智增知、养德修善等方面的思想,也与《论语》、《大学》等经典中体现的精神基本一致[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民族体育教育论文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民族体育开展的意义
1、实际意义:在全球化日益凸显和强大的西方现代体育发展潮流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导致许多民族传统体育在生存与发展路上步履艰难。本课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探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有利于整体提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地位,使其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稳步走向世界,在现代社会中得以振兴。
2、理论意义:本课题将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借助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担负起解释、指导和预测的理论责任。旨在建立起完善的保护体系与策略,形成坚实的理论基础,贡献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重、难点突破
1、拟突破的重点问题:从社会学视角去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课题将运用社会学的理论,通过定量与定性的分析,运用统计学的科学原理,挖掘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现状与面临的主要困境。通过深入探究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现代文化的发展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冲突、民族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滞后性以及政府决策与引导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等,以此来分析这些主要社会因素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影响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改革与变通。
2、难点问题:一是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由来已久,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广,对这些地方的民俗习惯与传统体育开展情况的搜集与调研将面临较大的难题,对搜集的众多资料的归纳与整理也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让这些资料实现科学化、精确化、实用化也是需要进行重点部署与考虑的,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统计与分析的过程。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审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相关的研究资料少,这是一个崭新的突破,在研究过程中将面临不少的难题。
中亚研究中英文学术期刊出版的比较
中亚五国地处欧洲和亚洲之间,是连接欧亚两大洲的桥梁,自古以来就与我国有很深的渊源。1目前中亚地区是我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向西陆路交通的第一站,其地缘位置极为重要。2013年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肇始。此后许多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学者都把目光投向了中亚国家。2中亚五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相继独立以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国家和社会制度,但目前还处于政治和社会转型期,民族宗教问题较为复杂,有许多跨境民族,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个国家与我国接壤,影响着我国新疆自治区和西部其他省份的安全与稳定。因此,中亚研究至关重要,对“一带一路”建设和我国国家安全都具有极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学术期刊是“反映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的平台,3连接着“作者、读者和评价机构”,4是学术研究体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一个学科专业学术期刊是该学科学术成果的最集中的平台,传播和评价该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该学科的发展和方向,5这些专业学术期刊的发展状况和变化是该学科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格局最直接的反映。中亚研究专业期刊是中亚研究成果发表和交流的平台,本文研究中英文中亚研究学术期刊的出版和发展,分析各期刊出版的定位、内容特点和主要的研究议题,探讨中亚研究学术期刊发展变化的原因,并通过中英文中亚研究学术期刊的比较提出对我国中亚研究期刊和专业学术期刊出版的有益启示。
一、中文中亚研究学术期刊
我国与中亚研究相关的学术期刊创办较晚,第一份期刊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学术的复兴时期,此后另外一些与中亚研究相关的期刊陆续创办。虽然最早创办的是中亚史研究专业期刊,但是总体来说中亚研究专业期刊以政治学中的区域国别研究期刊为主,整体数量较少。另外,学术集刊作为“与期刊互补的一种学术出版方式”,目前已经纳入了我国的学术评价体制,6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发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从2005年就开始收录学术集刊,因此本文将集刊与期刊同等对待,纳入本文的研究范围。中国的中亚研究刊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的中亚研究期刊,另一类是包含中亚研究方向的区域国别研究期刊。《中亚学刊》是我国第一个专业的中亚研究刊物,是由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创办的“不定期学术杂志”,7198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第1辑,第2辑增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为联合主办单位,此后一共不定期出版了6辑,发表了78篇论文。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成立于1979年,作为成员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国际中亚文化研究协会。为发挥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靠近中亚地区的地理优势,该协会于1990年在乌鲁木齐市设立秘书处,由新疆社会科学院代管业务,8《中亚学刊》是其会刊。该刊主编马雍是西域史专家,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文明史》的编委,陈高华和余太山亦是精研西域史、古代民族史和中国古代中外关系史的历史学者。《中亚学刊》所关注的古代中亚和西域之地理范围涵盖现在中亚五国的领土,9-109故该刊认定的中亚范围要大于如今的中亚五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大中亚地区,该刊所刊发的文章以西域、中亚古代史为主,同时包含古代中外关系史,多数论文偏重考据,涉及文化、语言、考古、艺术、交通、军事和政治等领域,季羡林、荣新江和刘迎胜等著名学者都在该刊发表过文章。自第六辑出版后,《中亚学刊》再未继续出版。1999年余太山教授又主编了另一个“不定期、连续性的学术刊物”《欧亚学刊》,到2018年底已经出版了18辑,每期会刊载若干研究中亚史的论文。《中亚研究》是另一本中亚研究专业刊物,由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主办,该所所长杨恕教授担任创刊主编。该学术集刊创刊于2014年,创刊时计划每年出版两期。2014年底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了第一辑,从第三辑开始改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目前共出版了六辑,每辑刊登10篇左右的论文。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是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下设机构,是以“国际政治学科为支撑”的智库,10因此该刊所发表的论文主要关注中亚五国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研究,兼及民族、历史与宗教问题和与中亚紧密相关的阿富汗等国及“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中亚研究》和《中亚学刊》都没有加入中国知网(CNKI)等期刊数据库,亦未被CSSCI收录,发表的单篇论文不易被检索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刊载文章的传播和期刊的影响力。还有两种以翻译和整理外国学术资料为主的中亚研究专业学术期刊,它们都以内刊或增刊的形式出版。由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主办的《中亚研究》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内刊。该刊的前身是1981年创刊的《苏联中亚研究资料》,1983年改为《中亚研究资料》,1985年出版过一期增刊,名为《中亚民族历史译丛》,1986年改名为《中亚研究》,以季刊的形式一直出版到1998停刊。从1981年创刊到停刊,该刊共出版60期,发表了近1000篇文章,包括论文、译文和资料等,总字数约700万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中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方面的问题。11改名为《中亚研究》后的12年间,出版了40余期,共245篇,1990年前以译文为主,1991年主编潘志平研究员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对刊物进行了改革,开始以发表原创学术论文为主,“同时兼顾国外资料的披露和信息交流”。12但因为该刊是内部发行,未被数据库收录,目前已很难找到。1983年创刊的《中亚史丛刊》,由当时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的项英杰教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翰笙教授题写了刊名,第1期以内部交流刊物的形式出版,第2期到第7期改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增刊》,从创刊到1988年终刊,刊发的文献约250余万字。《中亚史丛刊》主要刊登外国中亚研究著作的中译文,第一期刊登了苏联学者帕·波·伊万诺夫的著作《中亚史纲》,还刊登了《马克思、恩格斯论关于中亚的论述》、《日本中亚史研究动态》等文章。在出版的7期中,《中亚史丛刊》刊载了译自英文的中亚史研究著作6部,译自俄文的两部,译自日文的1部,还有13篇论文译自《不列颠大百科全书》和日文学术期刊《史学杂志》。13这份期刊亦未被期刊数据库收录,目前已较难查找。另外,有两种包含中亚研究方向的区域国别研究期刊如今仍然在出版。《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创刊于1981年,由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主办,创刊时名为《苏联东欧问题》,为双月刊,1981年出版了3期,以后每年出版6期,一直延续到现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相继独立,《苏联东欧问题》1992年第2期改为《东欧中亚研究》,继续保持双月刊,主要刊载研究苏联、俄罗斯和东欧中亚政治经济方面的文章,主要关注现实问题。1996年,《东欧中亚研究》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研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收录,1998年被CSSCI收录。2002年10月中国社科院东欧中亚研究所更名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东欧中亚研究》2003年第1期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3年第1期又改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一直延续到现在。该刊的内容主要以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为主,但俄罗斯政治研究的论文占大多数,比如2017年刊登中亚研究相关文章仅9篇,2018年有7篇,平均每期不到两篇。该刊目前是CSSCI扩展版(2019-2020)来源期刊,属于政治学类。《今日东欧中亚》创刊于1983年,原名《今日苏联东欧》,由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在1981年联合成立的苏联东欧研究所主办,14为双月刊。1992年改为《今日前苏联东欧》,1995年第1期又改为《今日东欧中亚》,主要刊载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评述性文章。该刊的独特之处是每期会有“研究资料索引”栏目,列出国内期刊关于东欧中亚问题研究的最新文章目录,供研究者参考。2000年该刊改为季刊,同年被CSSCI收录。2001年第1期改为《俄罗斯研究》,2007年改为双月刊,一直延续至今。虽然刊名中已没有中亚,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发展,该刊从2014年开始设置中亚研究专栏,每年会刊载一些中亚研究或与中亚相关的论文,2017年刊登了6篇,2018年6篇,平均每期一篇。这比改名前的状况有所好转,在改名前的1999年到2000年,该刊只刊发了两篇与中亚研究相关的文章。《俄罗斯研究》目前由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办,是中文核心期刊,也是CSSCI政治学类的来源期刊(2019-2020)。最后,还有涉及中亚研究的经济学学术期刊《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原名《东欧中亚市场研究》,1996年由中国社科院东欧中亚研究所创办,2003年第1期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4年第1期又改为《欧亚经济》。目前仍会刊发与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相关的文章,平均每期有一篇。还有中亚科技经济信息中心和新疆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的《中亚信息》杂志,主要刊登中亚各国经济贸易相关的商业信息,偶尔刊发研究型学术论文。这两个期刊已被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录,但没有被CSSCI等带有评价性的引文索引收录,所以影响力较小。总之,我国中亚研究专业学术刊物较少,其中大多数创办于“我国现行期刊体制形成”的1980年代,15当时随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学术生产力的提升,催生了专业学术期刊的产生和发展。16中亚研究专业学术期刊在创刊初期多以内刊的形式出版,以中亚历史研究和中亚各国情况和资料的介绍为主,中亚历史研究具有极强的学科导向,主要由老一辈学者完成。在苏联解体前,我国学者对中亚的政策性研究,“实际上是在对苏联整体研究的前提下,针对其中中亚部分的研究”,在中亚国家独立后,才转变为对中亚国家自身“内生性”问题的研究。17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中亚研究专业学术期刊和包含中亚研究方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绝大多数是政治学中的区域国别研究期刊,刊发的论文以中亚五国国别政治和国际关系等现实问题为主,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越来越具有学科导向。曾以历史文化研究为主的刊物都在不久之后停刊。好几种学术期刊(集刊)在创刊后由于稿源不足等原因改名或停刊,这也能反应我国中亚研究的学术成果产出量较低的现状。
二、英文中亚研究学术期刊
英文学术界的中亚研究有较为悠久的学术传统,学术期刊亦创办较早,二十世纪初就创办了第一份中亚研究专业学术期刊,此后各个时期都有学术期刊创办。大部分英文的中亚研究期刊为典型的区域研究(areastudies)综合性期刊,因为区域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集合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和方法,通常由各学科领域的学者合作完成,18所以这些期刊所刊载的文章范围也较为广泛,主要涉及政治、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学科。另外也有一些综合性区域研究期刊包含了中亚研究方向,也在本文的论述范围。英语学术界最早的两种中亚研究专业期刊都产生在英国。《皇家中亚学会学刊》(JournaloftheRoyalCentralAsianSociety)是英文学术界的第一份中亚研究专业学术期刊,由位于伦敦的中亚学会(CentralAsianSociety)在1914年创办。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俄对统治中亚地区的政策进行了调整,在政治上实行高压统治,经济上加紧了物资掠夺,19英国的中亚研究学会在这一年创办学刊更有特殊的意义。中亚学会创办于1901年,学会的章程中写到,鉴于当时伦敦还没有一个完全以“中亚问题”(包括政治、地理商业和科学各方面)为主题的学会和研究机构,因此发起者希望成立一个学会为曾到中亚旅行或对“中亚问题”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聚会场所。所谓“中亚问题”是指几乎整个19世纪,英国(英属印度)和俄国在中亚地区持续的政治和外交冲突,因此,中亚学会许多创始成员和核心成员都参与了英国和俄国在中亚的“大博弈”(greatgame)。20该刊原名《中亚学会学刊》(JournaloftheCentralAsianSociety),前身是中亚学会发表海外会员对所在国时事新闻报道和评论的报纸及发表来学会演讲学者演讲稿的不定期公报(Proceedings),1931随学会改名为《皇家中亚学会学刊》,一直延续到1969年。在此期间,每年出版三期,共出版了56期,主要发表研究中亚和整个亚洲的论文、研究综述和书评,比较特别之处是每期都会刊发一些极为简短的书评(shorternotices)。也会发表长篇的书评,原书的作者会做出回应,产生了几次极为激烈的学术争论。该刊出版后影响力逐渐扩大,获得许多学者和政要的好评,除会员之外订阅机构遍布全世界,1922年有11家机构订阅该刊,1948年增加到89家,1958年达336家(其中美国120家,中国31家,苏联17家,日本7家),1964年更是增至454家(其中美国135家,伊朗35家,印度23家,巴基斯坦25家,中国14家)。21但随着学会研究范围的扩大,1970年该刊改名为《亚洲事务》(AsianAffairs),不再是中亚研究专业期刊。《皇家中亚学会学刊》创刊初期,主要发表一些中亚及周边地区的自然、地理、农业和社会考察研究的文章和学术动态,此后逐渐转向关注政治、社会等现实问题。《中亚评论》(CentralAsianReview),创刊于1953年,由位于伦敦的中亚研究中心(CentralAsianResearchCentre)出版,该中心由著名的中亚史学者杰弗里·惠勒(GeoffreyWheeler)创办,并与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苏联事务团队(SovietAffairsStudyGroup)保持合作关系。《中亚评论》的全名是《中亚评论:苏联中亚和哈萨克斯坦发展动向季刊》(CentralAsianReview:AQuarterlyReviewofCurrentDevelopmentsinSovietCentralAsiaandKazakhstan),主要刊登苏联出版物文摘的翻译,以满足学术研究的需求,在当时由于地理和语言的原因,中亚研究一直被忽略,该刊的出版意义重大,“突破了知识障碍,填补了空白”。22从1953年到1968年,杰弗里·惠勒(GeoffreyWheeler)担任该刊主编,他是十九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英国最重要的两个中亚研究专家之一,出版过《现代苏联中亚史》(TheModernHistoryofSovietCentralAsia)、《苏联中亚的民族》(ThePeoplesofSovietCentralAsia)和《苏联穆斯林亚洲的种族问题》(RacialProblemsinSovietMuslimAsia)等著作。他曾在英国海外军队和情报机构任职多年,1961年到1965还担任过《皇家中亚学会学刊》的编委会主席,伦敦的中亚研究中心由他在1953年创办,并任主任。231968年杰弗里·惠勒不再担任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和《中亚评论》主编,该刊在第二年与该中心出版的另一个国际研究期刊《平衡》(Mizan)合并,已不再以中亚研究为主,后在1971年停刊。非西方国家的大学也有中亚研究期刊出版。《中亚》(CentralAsia)由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大学(UniversityofPeshawar)的俄罗斯、中国和中亚区域研究中心[AreaStudyCentre(Russia,China&CentralAsia)]主办,创刊于1979年,每年出版两期,目前已经出版了83期。该刊编委由来自巴基斯坦、美国、中国、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学者组成,24刊发的文章主要关注当今中亚五国及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等问题,因为巴基斯坦与中亚地区接壤,所以不少文章关注巴基斯坦与中亚国家的关系,每期十篇左右,篇幅通常在10页上下。虽然该刊未被国际期刊数据库收录,但文章已经开放获取(openaccess),可以在该刊官方网站下载2007年至今的所有文章。美国的第一份中亚研究专业期刊《中亚观察》(CentralAsianSurvey)创刊于1982年,每年出版四期,目前是位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的中央欧亚研究学会(CESS,CentralEurasianStudiesSociety)的出版物,不过现任主编和副主编都是英国学者,书评编辑是美国学者。编委中有8位美国学者,5位英国学者,同时有来自丹麦、加拿大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学者各1位。《中亚研究》是一份多学科期刊,涵盖政治、社会、历史、文化和经济多个方面,是北美洲第一份中亚研究期刊,创刊时针对中亚研究分散在各个学科的状况,该刊申明旨在“连接不同学科的中亚研究”,针对的阅读对象不仅是专家学者,还包括学生、政策制定者和对中亚感兴趣的非专业人士,25的同时还刊发书评,还会不定期设置专刊,比如2019年第3期(Vol.38,Issue3)就是“传统化在中亚的实践”(PracticesofTraditionalizationinCentralAsia)专刊。《中亚观察》主要关注中亚五国和南北高加索地区,同时关注中国新疆、蒙古和阿富汗等地区和国家及它们与中亚国家间的关系。该刊曾是全世界中亚和高加索研究领域唯一的一种同行评审(peer-review)的综合性期刊,2019年开始被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公司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还有一些中亚研究的期刊创刊时间比较短或已经停刊。《中亚研究学刊》(TheJournalofCentralAsianStudies)1996年创刊,由印度的克什米尔大学(UniversityofKashmir)中亚研究中心主办,目前为年刊,已出版24期。26该刊每期刊发五篇左右论文,同时刊发书评和研究评注(researchnotes),期刊主要关注中亚五国,旁及周边国家,主要关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议题。1996年,位于美国的高等中亚研究协会(AACAR,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CentralAsianResearch)27亦创办了名为《中亚研究学刊》(JournalofCentralAsianStudies)学术刊物。该刊原计划每年出版两期,由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地理学教授、中亚研究专家鲁埃尔·汉克斯(ReuelHanks)担任编辑,但是出版了7期后于2002年停刊。《中亚事务》(CentralAsianAffairs)创刊于2014年,是由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欧洲、俄罗斯和欧亚研究所主办的同行评审期刊,每年出版四期,目前已出版17期,每期发表五篇以上的论文和一两篇书评。主要关注以中亚五国为中心的大中亚地区当代的政治、经济事务。《中亚学刊》(JournalofCentralAsia)由巴基斯坦真纳大学(Quaid-i-AzamUniversity)的中亚文明研究中心创办,在1978年出版第一期,1997年停刊,一共出版了20期。《当代中亚》(ContemporaryCentralAsia)创刊于1997年,由位于德里的中亚研究中心(CentreforCentralAsianStudies)创办和出版,每年出版一期。从2004年开始由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研究学院下设的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CRCAS,CentreforRussianandCentralAsianStudies)主办,每三年出版一期,现已出版了18期,该中心每月亦出版研究通讯一期。28这些期刊除了印度出版的《中亚研究学刊》被数据库EBSCO和ProQuest索引外,都没有被国际英文期刊数据库收录,亦未被SSCI或A&HCI收录,所以影响力很有限。另外有一些多语种中亚研究期刊,会刊发英语的中亚研究文章。《中亚学刊》(CentralAsiaticJournal),创刊于1955年,由德国的哈拉索维茨(Harrassowitz)出版社出版,主要关注中亚前现代时期的语言、历史、考古和宗教等问题,近年也会刊登一些近现代中亚文化研究的文章,29每年出版两期,目前已经出版了61期,仍在继续出版,目前被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公司的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收录。该刊是多语种期刊,除了刊登英文和德文论文,还有中文、法文等语种的论文。《中亚研究国际学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CentralAsianStudies),由韩国的亚洲文化和发展研究所(IACD,InstituteofAsianCulture&Development)主办,1996年创刊,每年出版一期,目前已经出版21期,刊发英语、俄语和土耳其语等多语种论文,主要关注当代中亚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国际关系及中亚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问题。该刊大多数文章可以在官方网站下载。30最后,一些综合性区域研究期刊涵盖了中亚研究方向。美国中央欧亚研究学会主办的《中央欧亚研究评论》(TheCentralEurasianStudiesReview),2002年到2009年共出版了8期,发表了不少中亚研究论文,目前已停刊,但论文都可以在该学会的网站直接下载。31《区域: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区域研究》(Region:RegionalStudiesofRussia,EasternEurope,andCentralAsia),创刊于2012年,由韩国外国语大学(HankukUniversityofForeignStudies)俄罗斯研究所主办,每年出版两期,会刊登少量中亚研究文章。《东欧和中亚研究学刊》(JournalofEasternEuropeanandCentralAsianResearch)创办于2014年,是开放获取期刊,每年出版两期,现已出版六期,由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韦伯斯特大学(WebsterUniversity)主办,主要关注中亚商业和国家政治经济问题的基础性研究。32另外,剑桥大学蒙古与内亚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内亚》(InnerAsia)每年出版两期,每期会刊登不少中亚研究的论文和书评。33英文中亚研究的学术期刊较多,早期创办的期刊有东方学(OrientalStudies)的背景,目前以中亚区域研究的专业期刊为主。西方的区域研究是针对某个区域的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是以某个区域的问题为导向,不是以学科为导向的,34所以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主要关注现实问题,很多期刊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亚国家独立后创刊,绝大多数对中亚历史(特别是古代史)关注较少,《中亚学刊》(CentralAsiaticJournal)是唯一的例外,其他对中亚历史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历史类的期刊上。这些期刊主要由英国和美国的大学和学术团体主办,巴基斯坦、印度和韩国也有相关的期刊,但影响力较小。英文学术期刊的数量和刊发文章的丰富性反映出了英文学术界中亚研究的产量较大,同时主要关注现当代的中亚问题,很多文章是政策导向,具有较强实用性。
三、结语与启示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学术研究的支持,因此中亚研究极为重要。我国的中亚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专业学术期刊缺乏就是表现之一。与英文学术界相比,我国中亚研究的专业期刊较少,专业性不强,较有影响力的是政治学类综合性区域国别研究期刊,作者和编委皆为我国学者,关注焦点在中亚五国的政治、民族和国际关系问题。英文的中亚研究专业期刊较多,影响力较大的是中亚专业研究期刊,作者和编委遍布世界各地,论文研究关注的范围较广,涉及以中亚五国为中心的广大周边地区,关注的议题也较为多样,不限于政治和国际关系等问题。不过对当代中亚问题的关注是共同点,目前中英文中亚研究期刊所刊载的文章都是以现实问题和政策导向的研究为主。在中亚研究期刊发表的文章中,早期中国学者对中亚地区历史的研究是具有强烈的学科导向的基础研究,以后对中亚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也越来越具有政治学的学科导向,这首先是因为政治和国际关系是中亚研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有现实需要,同时还因为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是政治学学科下国际政治的一个分支(国内大多数中亚研究机构都附属于政治学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学科导向,中青年中亚研究学者主要受政治学的学术训练,而随着老一辈学者故去,中亚历史等基础学科的研究人才变得极为缺乏。这就形成了如今中国中亚研究期刊以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为主的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学科对中亚的研究。区域研究和学科研究之间的本身就存在“普遍化”和“特殊性”的张力,35区域研究注重对某个特定的国家或区域进行研究或深度描述,而学科的研究希望发现真理或一般性的结论。如何弥补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在于学者研究的自我取向,也需要学科设置方向和学术期刊定位来解决。虽然英文学术界区域研究的产生有冷战的特殊背景,是为了解决当时美国对非西方国家历史和政治认识不足的问题,36因此英文中亚区域研究期刊发表的文章多以问题导向为主,不过越来的越多的区域研究学者更为认同自己的学科身份。37总之,我国中亚研究的专业期刊较为缺乏,目前仅有国际政治类的集刊《中亚研究》一种。在学术期刊中,综合性期刊有其自身的优势,但综合性期刊主要与“本机构、本地区优势学科的作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38而专业期刊的学术联系范围更广,“传播目标更准确,传播频率(互引)更高”,39可以提供更丰富、更专业的发表平台,也更利于不同学术机构学者的交流。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亚研究可以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智力支持”,对“一带一路”建设、我国的国家安全保障和软实力(softpower)之提升都极为重要。40所以我国应该大力发展中亚区域研究,不仅限于政治、经济问题,更应该研究历史、文化等基础问题,相应的也应该创办更多的中亚研究的专业期刊(不限于中文期刊,还应创办英文和多语种学术期刊),为中亚研究学者提供专业和充足的学术发表和交流平台,也把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向世界传播和推广。
互联网中的三峡文化资源管理
1 三峡文化信息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其特点三峡文化是三峡地区各族人民在自身历史进程中创立的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形态。它具有自身的生成机制及结构形态,是一个包含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有机结构系统,包括三峡的人文地理、自然景观、历史文物、文学艺术、旅游生态、民俗等多方面的研究内容。三峡文化信息资源是在三峡特定区域、特定经济和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信息资源。全面了解网络环境下三峡文化信息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其特点,促进其有效的开发利用,对于加快三峡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1 互联网上三峡文化信息资源的分布状况调查 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包罗万象,数量大而庞杂,根据上述三峡文化的定义和笔者对互联网有关三峡文化信息资源的分布调查,根据信息资源获取途径,三峡文化网络信息资源可划分为以下类型: 1)联机联合目录。在因特网中,图书馆目录发展成为OPAC(OnlinePublicAccessCatalog,即联机公共目录检索系统),人们通过目标图书馆的URL,即可在自己的网络终端查询到世界各地的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中关于三峡文化的馆藏资源。凭借OPAC查询,可完成馆际互借、委托代查、文献传递等服务项目。 2)电子书刊。电子书刊指网络环境下编辑、出版、传播的书刊,广义的电子书刊也包括印刷型书刊的电子版。我们通过相关的出版社网站或网上书店:上海书城网上书店、当当网上书店、中国图书网、北京图书大厦等等查询到三峡文化相关图书信息,查询到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价格等信息。其中书生之家、e书时空网等网站除了查询到图书的出版信息外,还提供电子版本在线阅读的功能。网上还有印刷型期刊、报纸的网络版,如中国三峡建设,中国三峡工程报等,可阅览全文。 3)互联网数据库。数据库是互联网资源中最庞大的一部分,它种类繁多,包括科技数据库、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时事评论等方面丰富的题录、全文数据库。我们通过中国期刊网、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可以查询到关于三峡文化的丰富论文资料,此外,一些图书馆还自建了与三峡文化相关的数据库,4)通过综合性或专门性网站形式存在的其它类型信息,比如关于三峡文化动态性信息、社会公益性信息、服务性信息及娱乐性信息,包括以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新闻组、用户组等形式的动态信息。 如果从信息的来源划分,三峡文化信息资源网站可划分为政府机构网站、媒体网站、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公共图书馆网站、企业、商业网站和个人网站等类型。①政府网站公益性强,信息来源比较权威。网站信息类目较多但内容比较简单,资料搜集多为介绍性、概述性信息。②媒体网站利用其信息采集、编辑以及数据库积累的传统优势,在开发新闻信息为主要业务的基础上,拓展内容覆盖面,也逐渐成为一个三峡信息辐射点。媒体网站收集了关于三峡移民、三峡工程、三峡风光、生态环保、文物保护方面的新闻、图片及背景资料的详细信息,信息新颖、动态性强。③高等院校、公共图书馆的网站主要是提供关于三峡文化信息的数据库检索,侧重三峡文化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深层次开发利用,如自建三峡文化的专题数据库,资料较齐全、系统。④企业、商业网站以赢利为目的,围绕其主要业务而提供该方面的信息,信息、信息咨询或提供在线交易,主要有提供产品和服务两种类型。⑤个人网站主要收录一些版主感兴趣的知识及相关网站的链接,同时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以供网友交流。 如果按网站信息资源的内容划分,三峡文化信息资源网站大致分为综合性网站和专题性网站两类。目前互联网上主要的三峡文化热门专题网站。 1.2 互联网三峡文化信息资源的特点 (1)鲜明的地域性 三峡文化的相关网站大部分由鄂、川、渝等省的政府或企事业单位、专业研究机构及个人建立和。三峡文化信息资源是在三峡特定区域、特定经济和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信息资源。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三峡文化研究着眼于三峡区域的自然、历史和社会现象,包括这一地域的历史地理、政策经济、语言文字、民族宗教、矿产资源、水文气象等涉及这一地域并表现于各种载体形式的所有信息,如图书、报纸、杂志、图片、照片、影片、画片、唱片、拓片、表格、传单、文告、手稿等。 (3)三峡文化信息资源内容广度和深度不均衡 网上三峡文化的信息内容,其广度和深度有很大程度的差别,存在不均衡性,三峡工程、三峡旅游的信息多,研究的内容丰富、资料较深入齐全。三峡图片资料较丰富齐全。三峡文学艺术类的信息资源中,有关三峡奇石的专业网站多,信息较丰富,其它信息资源,如三峡民俗、文物、历史等多设在综合类,涉及的内容、研究资料不够深入。 (4)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专业化信息产品少,信息增值服务少 目前,各网站多利用自己手头上现有的信息,或者仅限于互相粘贴信息,各个节点信息重复率较高。当前互联网上三峡文化信息资源网站主要定位于免费信息服务。信息服务项目细分度低,没有针对不同的用户信息需求分层次地提供信息服务。信息增值服务主要集中在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图书馆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工、制作的专题数据库中,增值服务模式单一,效率较低。 2 三峡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及对策 2.1 加强三峡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2002年4月22日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其目标就是通过整合文化艺术资源,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加快各省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根据各省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需求,将重点补充地方特色资源。#p#分页标题#e# 因此,将三峡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纳入国家或省级的“共享工程”计划范围内,将有利于更好地建设和保护三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政府工程,以公益性为主,组织有序;“共享工程”采用数字图书馆资源内容组织与管理办法,建设增值的有序的知识库,信息资源管理有序,可避免信息资源重复建设[1]。 2.2 加强三峡文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和开发 2.2.1 加强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为更好地保护三峡文化信息资源,让更多的人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就能了解三峡文化,加快资源数字化建设,就成为当务之急。开发独具特色的数据库是当前三峡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关键。各级各类图书馆都有其自身的特色馆藏,那么对三峡文化传统文献的馆藏部分可首先建立书目数据库;再确立重点,建立一批专题型特色数据库;然后根据需求,有计划地逐步建立全文数据库。 2.2.2 加强信息资源的特色化建设 例如对三峡民间建筑及地域环境相关的信息资源开发。通过互联网上三峡文化信息资源分布状况的调查来看,三峡民间建筑及地域环境的专题特色数据库或其他形式的信息资源还非常缺乏。三峡民间建筑受其地理环境、气候、文化传统的影响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格,其装饰风格凝聚了深刻的三峡文化内涵,反映人居环境与整体环境和谐统一,非常有必要对此类型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整理。 2.2.3 加强信息资源的专业化建设 例如三峡民俗、文物、历史等信息多设在综合类信息中,涉及的内容、研究资料不够深入,有必要在进行三峡民俗、文物、历史深层研究的同时,将互联网上专题信息资源建设专业性深化建设和充实[2]。 2.3 推动三峡文化信息资源有效整合 上述调查阐明,互联网上三峡文化信息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因此需要进行有效整合,使三峡文化信息资源得到系统的、有序的展现。三峡文化信息资源整合主要是依据一定的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重新组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数字资源体系。 对三峡文化信息资源整合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进一步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将来源不同、结构不同、用法不同的各种数据库纳入统一平台,提供统一检索,以利于用户方便地获取信息;另一方面是各级各类三峡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单位应加强协调与合作,尽量用统一的标准建设有所分工、各具特色的数字资源库,以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三峡文化的信息资源导航库是信息资源整合的重要方式。建立信息资源导航库,是在收集和评价有关三峡文化信息资源的前提下,将分布在各网站上的有关专题的信息进行查找、筛选、分类和整理,对分散在网络之中的、原本杂乱无序的零散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提供服务,提高资源利用率。
民族历史名著英译思路
本文作者:邢力 单位: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13世纪的蒙元王朝为世人留下了一部千古奇书─—《蒙古秘史》。它是以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过程为中心,记述蒙古族从神话传说起源到13世纪40年代五百多年历史演进的一部“敕修”官方史书,同时也是一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永久价值的文学经典。它虽然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但糅入了一些神话传说来解释英雄人物的诞生和历史事件的关系,同时在写作和叙事方式上形象生动,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因此可以说,《蒙古秘史》在对蒙古帝国创业史的记述中表现出很强的文学传说和历史色彩,是一部历史文学著作和重要的文化典籍。杨义在《〈蒙古秘史〉:七百六十年祭》一文中称赞此书“不仅在蒙古族文学史、而且在整个中华文学史上是一部掷地有声的奇书”①,此誉绝不为过。从内容来讲,《蒙古秘史》包罗万象,涉及13世纪中叶前蒙古族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语言等多方面的珍贵材料,堪称反映古代蒙古民族生活的百科全书。就文本而言,《蒙古秘史》的畏吾体蒙文原文早佚,流传至今的最早形态是14世纪末出自明朝翰林院的汉字音写本,即以当时的汉字拼写原书蒙古文发音并附有旁译和总译的一个特殊读本,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价值。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魅力和价值,《蒙古秘史》引起了中外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六百多年来,它的流传和研究遍及多种文字。目前,关于《蒙古秘史》的研究甚至引发造就了一门风靡世界的专门学科———“秘史学”。不言而喻,在《蒙古秘史》走向国际的过程中,翻译尤其是英译(有鉴于英语作为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国际交流语地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国内翻译界对于有关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更没有联系到典籍翻译和翻译学的建设进行专门研究。另一方面,长久以来,我国民族学界对这部民族文史经典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史学、文学和蒙古文献学领域,对于其翻译研究价值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秘史》的英译研究更是从未有人问津。考虑到秘史学作为一门学科所要求的扎实框架和这当中英译研究的空白现状,本文拟对《蒙古秘史》的英译史进行纵向梳理,对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柯立甫译本展开微观评析,并对其英译的总体趋势进行分析和评判,以期从民族文学外翻的角度为秘史学甚而整个民族文学、翻译学建设提供新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视角。
一、《蒙古秘史》及其英译史
1、《蒙古秘史》简介
《蒙古秘史》(Mongqol-unniucatobcaan),意即“蒙古的秘密历史”,是蒙古文人史官记载成吉思汗孛尔只斤黄金家族出身和家谱的古书。多数学者认为其原文为畏兀体蒙古文,约成书于13世纪,成书地点在蒙古高原的克鲁伦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流域,作者佚名。《蒙古秘史》成书后,身为统治者的黄金家族将之视作“祖传家训”秘籍,“事关外禁,非可令外人传写”②。直到元亡明兴,此书落入朱明王朝手中,明太祖朱元璋为培养通达蒙古民情、军情之人以扫除漠北残余的北元势力,命翰林编修火原洁和马沙亦黑等以汉字音写其蒙古文并附有旁译、总译,以供学习蒙语蒙文之用,世人才有幸一睹它的奇书概貌。然而,遗憾的是,这部奇书其后只有汉字音写本传世,蒙文原本自汉译后迄今下落不明。也正由于此,《蒙古秘史》成为一部充满悬疑的“谜”书,有关的众多问题,如成书年代、原文形式、书名作者等,一直困扰和吸引着众多的蒙古族专家和文史学者。由于《蒙古秘史》的畏吾体蒙文原本早佚,“现存的《元朝秘史》,则是以六百余年前河北地域的汉字方音,译写《蒙古秘史》原文(当时尚存)的古蒙古语音而成者。”③换言之,目前对我们而言,《蒙古秘史》的存在源头就是一个包含了音译以及简单意译的汉译本,它在文献学上的地位堪比原著,其价值不言而喻。这个汉译本大约在明朝洪武初年(约1382年左右,有争议)形成,后有12卷本(正文十卷,续集二卷)和15卷本(明永乐年间收入《永乐大典》)分别传世。这两种本子在内容上完全相同,只是分卷有差别。
目前行世的主要有三种版本:15卷《永乐大典》本、12卷顾广圻本和12卷叶氏观古堂刻本。学术界研究和译注一般都是以错误相对较少的12卷“顾广圻本”或“叶德辉本”为底本的。1980年,额而登泰、乌云达赉两位《蒙古秘史》专家以上述三种版本中错讹较少的顾广圻本为底本,参照另两种本子进行校勘,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蒙古秘史校勘本》,这是目前比较权威的一个通行版本。现存的《秘史》由三部分组成:正文、旁译和总译。正文大字是用汉字音写的蒙语原文;旁译是附在正文每个词语旁的逐词训沽解释;总译则是指正文后面直译大义的汉译文。学术界为了研究方便,将明译正文段落(不一定是蒙文原文的自然段落)顺编序号,约定俗成,遂有了《蒙古秘史》共有282节之说。需要指出的是,《蒙古秘史》因翻译而衍生出了《元朝秘史》之名。《蒙古秘史》是原书名,而《元朝秘史》则是明廷译官在翻译后加上的题名。本文一般使用前者,只有在尊重史料引述原貌时,才采用后者。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5篇)
第一篇: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一、充分认识学院图书馆的作用,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图书馆是一个高校特色的重要体现和标志之一,是孕育智慧、启迪思维、催人奋进、塑造心灵的文化源泉。而这些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和形成良好校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载体,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联,是学院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精神面貌、良好学风和良好素质及特色的具体体现。在学院,图书馆被誉为“知识的海洋”,它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尤为密切。作为文化教育、知识信息、传播信息资源和传承文化知识为一体的文化资源中心,它以其特有的职能为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服务。作为引领先进文化信息最重要的学术中心,它是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人才的基地。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播者,它通过独特服务方式创造出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播者,更是校园人文精神的重要塑造者。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传播知识,传播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精髓,也是校园文化活动具体表现的一个重要环节。图书馆以丰富的资源、设施、环境等作为物质文化的具体体现,同传播知识和传播现代文化共同构成大学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环节。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不仅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也成为大学生潜心阅读、思考人生的一个重要场所,图书馆对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已经成为了他们今后学习的“良师益友”。
二、充分发挥学院图书馆资源优势,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服务质量
(一)利用丰富馆藏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保障
人们常说,阅读能陶冶人的情操,锻炼人的思维,丰富人的人生。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传承,在人类文化素养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人们认识和感知自然社会,形成具有思维判断能力,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方式。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可以为大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取,通过阅读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读物对大学生的个性养成、价值取向、情趣培育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新疆警察学院是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跨入本科教育行列的高等院校,为此,图书馆按照学院发展规划,从学院公安本科教育建设的实际出发,站在新的起点上,从高处、远处谋划未来,探索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改革方式,探索加强馆藏学科建设,优化文献资源结构,加大专业数字化资源建设,拓宽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和深化服务层次,满足实施公安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提出了新目标。
(二)加强图书馆的软硬件环境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