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考古》(年刊)创刊于200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写。本书收录了该研究室在职科研人员和日本、美国、加拿大以及中国其他科研单位学者的论文20余篇,并刊载了“中原与北方早期青铜文化的互动”学术考察活动的笔谈。
《三代考古》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瓒爵辨
独立纹饰范的研究
小议青铜爵的功能
试析殷墟一座玉匠墓
论夏商文化的年代分界
殷墟墓地中的车马陪葬
鲁北地区商代青铜容器研究
陶寺遗址石器工业性质分析
偃师商城宫城建筑过程解析
略论周代铜甬钟的组合与演变
国保单位中先秦城址命名检讨
试析陶寺遗址的“毁墓”现象
二里头文化嵌绿松石牌饰的来源
商代商奄集团的青铜器特征探讨
海昏侯刘贺墓所出父乙卣之断代研究
偃师商城遗址出土青铜制品及相关问题
郑州小双桥商代青铜建筑饰件纹饰研究
论妇好墓随葬铜觚爵的配制及相关问题
论淅川楚墓铜器群的传世与其历史背景
安阳宜家苑墓地出土倒钩铜矛的无损检测
论宝鸡石鼓山M3的商器周用现象及其背景
形于艺而成于礼:关于铜壶起源问题的探讨
河南省安阳市辛店商代铸铜遗址发掘及学术意义
青铜时代和无纹陶器文化:韩国考古学的新成果
论新泰周家庄遗址春秋时期青铜礼器墓的文化因素
陕西省华县南沙遗址1983~1984年发掘报告
西周金文中的“西宫”“东宫”“南宫”及相关问题
关于中国失蜡法出现之学史讨论——关于东亚地区失蜡法出现与发展之研究序论
区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从社会史角度对关中地区商代考古学遗存的几点解读
殷墟青铜器铭文之字体差异与铸铜作坊——以花园庄东地54号墓出土“亚长”铭铜器群为中心
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
2、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规范,方便阅读,字数一般以2500-8000字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4、来稿必须附有100-300字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
5、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6、正文中图表主要是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图表应设计合理,先后分别给出图表序号
7、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
8、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9、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
10、若不能被录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处理方式的作者请转投他刊
11、本站并非三代考古杂志社和三代考古编辑部官方网站
地 址:北京东皇城根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717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东皇城根北街16号,邮编:100717。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