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近代史学科的专业学术研究刊物。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严谨切实的文风,提倡学术问题的自由讨论,鼓励探索创新;除约请享有盛名的海内外专家学者撰稿外,特别注意鼓励和扶持在学术上富有开拓精神的年轻学者,发表他们的论作;策划和组织了许多涉及重要的理论方法和专题研究的讨论。实行特聘专家匿名审稿。
《近代史研究》主要发表中国近代(1840─1949年)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的论文、专史以及史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学术质量为选发稿件的唯一标准,不发人情稿,关系稿,不看作者名气大小,不收版面费,努力提高编校水平,在学术界赢得极高的声誉,成为近代史研究学界引领潮流的一流名刊。曾多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评比一等奖和优秀奖。
专题研究、书讯、问道于器:中国近代的物质文化与社会变迁、专题论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笔谈、读史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研究、问题讨论
“体温表”与“试金石”:青年党的军事活动(1923-1935)李翔
苏区革命后赣闽边区地方公产处置研究游海华
从排诋佛教到提倡佛教——以清末民初张謇为主的讨论徐跃
“艺术”内涵的近代衍化——文化交流向度的语词考察文韬
1886年李鸿章、拉德仁天津会谈与中、俄朝鲜政策陈开科
历史研究的碎片化与现代史学思潮王晴佳
非碎无以立通:简论以碎片为基础的史学罗志田
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界的平民意识郭双林
“权力外移”与晚清权力结构的演变(1855--1875)王瑞成
从党权政治角度看孙中山晚年的司法思想与实践李在全
从绿林首领到市长——清末民初革命中的李福林何文平
康梁在孔教能否为国民义思想上的分合彭春凌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笔谈辛亥百年遐思章开沅
"靖乱适所以致乱":咸同之际山东的团练之乱崔岷
国民政府时期四川县级司法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吴燕
伊罗生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兼析同盟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陈锦?
无奈的选择:中苏同盟建立的曲折历程(1944—1950)沈志华
“左”“右”之间:北伐前后虞洽卿与中共的合作与分裂冯筱才
何以心系中国——基督教医疗传教士与地方社会(1835-1911)胡成
谨严弘毅铸我学魂——我所感受的近代史研究所学风李长莉
时代精神、主体地位与中国近现代史书写蔡乐苏
北伐时期的地缘、法律与革命——“反革命罪”在中国的缘起王奇生
"九·一八"事变后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系统传入与影响郑大华
从引证看中国近代史研究(1998-2007)徐秀丽
二马圣经译本与白日升圣经译本关系考辨赵晓阳
走向"团结"——国民党五全大会前后的与西南罗敏
五四前后北大学术纷争与胡适"整理国故"缘起王天根
中国国民党六届临时中全会之研究(1948.4.4-4.6)刘维开
从插曲到序曲:河间赈务与盛宣怀洋务事业初期的转危为安朱浒
由脱序到整合:清末外省财政机构的变动刘增合
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
2、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规范,方便阅读,字数一般以2500-8000字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4、来稿必须附有100-300字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
5、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6、正文中图表主要是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图表应设计合理,先后分别给出图表序号
7、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
8、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9、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
10、若不能被录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处理方式的作者请转投他刊
11、本站并非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和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官方网站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
邮政编码:100101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