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林业类期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行业科技期刊如何在办刊中服务科学
长期以来,服务特定行业的科技期刊承担着传播行业热点信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责任。[1]也可以说,行业科技期刊是因行业的存在、延续、发展而举办,其命运始终与行业的盛衰紧密相连。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某个行业的内涵、管理机构与服务范围亦不断变化,行业科技期刊如何在遵循办刊规律、扩大办刊影响、提升办刊效益的同时,深度融入行业的科技发展、及时报道行业的科技创新、充当好行业发展的智库显得十分重要。《森林防火》作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主办的行业科技期刊,扮演好服务行业科学研究的角色是期刊不断提高行业站位、校准办刊方向、争取办刊资源、彰显办刊效率的重要途径,是刊物立足行业而走出行业、创立品牌的关键抓手。
一、捕捉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引导科学研究和成果的应用
我国《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述及基础设施装备落后时明确指出:“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资源管理、林业执法、有害生物防治等现代装备手段落后,协同创新平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严重缺乏,高新实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不足。”[2]为了引起森林防火的政府主管部门重视,结合无人机的开发与应用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进展,编辑部研究后认为,森林防火工作对于无人机技术将是一个重要的新成果推广应用领域,其结合实际的开发应用必定成为一个森林防火装备发展新方向,于是决定策划组织一批相关论文刊发。《森林防火》先后刊发了杜建华等撰写的《森林火灾探测扑救中的无人机技术及其应用》(2013年第4期),郭伟等撰写的《小型无人机林火监测与图像处理技术》(2014年第4期),周建等撰写的《关于无人机在森林防火中应用的探讨》(2017年第3期),李建有等撰写的《无人机在森林消防领域的应用概述》(2018年第1期)等一系列论文。由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设有森林消防学院,而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靠在学校,这一系列论文的发表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首肯,引起了行业专家的关注。防火管理部门及学校着手通过无人机研发应用的政策制定、机构设置、主办研讨会、组织实战演习、举办技能大赛等方面的工作引导相关研究,争取早出成果,出好成果。比如:2014年11月25日至27日,由国家森林防火办主办、丽江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承办的“国家森防办无人机飞行测试会议”在云南省丽江市召开;2018年8月1日至25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首期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驾驶资质及战法应用培训班在仙林校区开班,来自广东、贵州、江西、青海、湖北、湖南、福建、河南、江苏等省森林公安机关的32名学员参加培训;2018年4月27日,学校与深圳市科卫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无人机森林防火灭火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此外,2017年12月3日,森林消防学院举办第四届技能节暨首届“科卫泰”杯小型无人机森林防火技能大赛;林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4年5月4日组织了由南京钟山苑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福建农林大学老师、刑事科学技术系老师、森林消防系师生共同参与的小型无人机林火监测点烧试验和扑火实战演习,于2013年11月14日、2014年12月3日、2015年5月21日分别开展了以“无人机检测林火技术研究”“小型无人机在林火监测和扑救指挥中的应用”“基于SIFT(ScaleInvariantFeatureTransform)特征匹配方法的无人机遥感影像自动拼接技术”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以期刊主管、主办单位的无人机研发、推广活动为抓手,以期刊有关无人机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系列论文或成果的刊发为引导,在贯彻行业发展规划中起到了引导行业科学研究和成果应用方向的良好效用。
二、通过有效的选题策划聚集研究力量
行业科技期刊的选题策划可以有效地追踪行业的研究热点、报道重大的行业或学科研究项目、聚集新兴学科重要专家的成果、引领行业政策的关注与制定;同时,还可以针对行业的发展需求,引发基于某个方向或主题的特别关注和集中立项,不断推出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带动行业的高效发展,最终形成研究力量的聚集,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科技或管理瓶颈。比如,《森林防火》刊登的《关于加大森林防火行政问责力度的几点思考》、《用制度屏障构建森林防火责任体系》等论文,切入点在于讨论如何完善森林火灾的责任追究体系,稍远的目标是为国家防火指挥部制定相关督导制度提供理论依据。讨论成果的不断推出,引出了众多专家的建议与思考。这时,作为防火专家的《森林防火》主编,适时申请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立项,经过几轮专家研讨会以及遍布全国的各级森林防火机构的工作调研,最终形成了《森林防火督导暂行办法》这一政府层面颁布的具有行业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可见,行业科技期刊以持续推出行业科技新成果为主旨,以敏锐把握行业政策方向为引领,结合编辑部工作人员丰厚的专业素养,就能通过精准的选题策划,聚集具有明显行业优势的研究力量,形成为政府和社会服务的智库型资源。
三、利用丰富的产品信息提供或矫正研究方向
作为森林消防行业唯一的一本科技期刊,《森林防火》(季刊)的广告资源历来为广大生产与消防相关产品的商家所青睐。2017年本刊共72个版面的广告。广告的内容包括:森林消防水罐车、水泵,森林防火监控预警系统及相关设备,森林消防服装,森林灭火机具,森林防火多媒体智能调度平台,森林防火智能语音警示器,野外通信器材,无人机消防装备,应急处理信息化工作系统(包括电子沙盘作战指挥系统、智能野外巡护终端、北斗智能终端、航拍处理系统),林区入口监控及防火警示系统,森林火灾扑救仿真模拟系统,应急通信的空地联动解决方案等。比如,2016年底我刊收到一篇研究某型直升机吊桶洒水灭火效率的论文,审稿专家认为,论文中未给出最佳洒水灭火的高度数据,建议作者做进一步实验并修改论文。由于该论文的研究成果来源于高校、研究所、生产单位三方的合作项目,编辑部认为如果修改完善后刊发,对提升一线防火单位使用直升机吊桶洒水扑灭森林火灾的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而在此之前,某生产飞机洒水灭火用吊桶的厂家正好在本刊过一则广告,信息里包含了相关机型对应的最佳吊水量和洒水高度的范围值。因此,我部编辑就及时为论文作者与产品生产厂家牵线搭桥。最后,作者的单位在该厂家重新购置了标准的吊桶,并在厂方专家的指导下调整了研究方向再次实验,找出了该型直升机吊桶洒水灭火的最佳高度范围,成功在我刊发表了《吊桶洒水灭火效率研究———以K-32直升机为例》一文。可见,关键数据的求得往往决定了一项研究成果的水平,也成为论文是否符合发表标准的通行证,而源自生产厂家长期积累的产品信息资料,则很可能为相关科学研究缩短摸索时间、获取重要数据提供导航。
探寻林业科学技术发展方向
作者:杨胜莲 余志金 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海南新绿神热带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前言
森林是海南的生命线,是海南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涵养水源,贮碳释氧,吸纳粉尘,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也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生态保障。在近五十年的发展中,海南林业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沙漠化造林技术研究、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和海防林研究、天保林研究、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研究、生物组培技术研究等均获得重要的技术成果,为海南林业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献资料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指标,可以间接反映出科学研究结果和科技发展的轨迹。为了系统、准确地了解海南林业科学技术发展轨迹和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以海南林业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作为参考点,采用文献查询与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查阅关于海南林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文章,内容包括海南森林培育技术研究、海南林木遗传育种技术研究、海南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森林经营管理研究、海南林业信息技术研究、海南森林生态研究和海南林产工业及化工技术研究七大类。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分析,探讨海南林业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全面、系统的掌握海南林业的发展轨迹。
2海南主要林业科学技术文献检索结果
2.1文献整体情况和年度分布规律
以《热带林业》和《热带林业科技》期刊杂志为主要参考点,查阅在1962年~2006年期间,发表的海南主要林业科学技术文献,结合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海南林业科技”和“林业科技发展”为主题,进行系统检索,经统计,共计2000余篇文章。由于年限较长,因而,以10年为一个发展阶段,把文献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详见文献数量阶段分布图1。
2.2文献类型
知识服务的科技期刊编辑信息能力
知识服务是一种提供以内容为基础的组织产出[1]。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量巨大而知识量小,更突显出知识服务的重要性。科技期刊作为自然科学科研成果的传播媒介,原有的信息服务已不能满足国家、政府、机构及科研人员对知识的需求,科技期刊应从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更加密切关注国内外科研环境的变革、国家战略发展中心的变化以及所在行业的发展规划,通过对科技期刊资源、技术、人员等的调整与整合,发挥科技期刊的知识管理能力,提高知识服务效益,提升科技期刊在科技发展中的贡献度[2]。期刊编辑作为科技信息加工者,通过将繁杂、无序的信息转化为系统知识体系(期刊),具有提供知识服务的天然优势,应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能力,以信息管理和组织能力为基础,以信息获取和检索能力为保障,深入挖掘信息价值,通过目标明确的信息组织形成知识产品、提供知识服务,从而契合时代需求,在完善个人能力的同时促进期刊影响力和贡献度的提升。笔者结合自身所在期刊(以下简称“学报”)的工作实践,从以下3个层次论述科技期刊编辑面向知识服务的信息能力,旨在启发同行、共同进步。
1信息分析和管理能力
对海量信息的分析和管理是知识服务的基础。信息分析指对信息高度敏感,能够准确区分、分类信息,对信息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信息管理指将信息分类和归纳,按照一定规则建立信息网络框架,构建知识体系,且对该体系进行动态更新。
1.1信息分析
科技期刊投稿的稿件中包含多个维度的信息,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层次和时间、地点、人员、基金等。学报编辑部在收到稿件之后,首先从以下几个维度对稿件信息进行分类:在研究对象维度,稿件研究对象的分布和出现的频度、密度,可说明哪个研究对象受到重视,为把握研究重点和热点的变迁提供参考;在研究领域维度,判断稿件在昆虫学或植保学的哪个领域开展,是昆虫生理、生态、生化、遗传、分类或者害虫控制、昆虫毒理、资源昆虫开发等;在研究层次维度,判断文章是简单现象描述、初步关联性分析、深入因果关系探讨或是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理论或技术等。此外,稿件中还包括时间维度信息,如:试验的时间、试验持续的时间;位置维度信息,如试验的地理位置、作者所处的省份和区域;人员维度信息,如参与试验人员分布、研究生数量以及各级专业科研人员的分配等,以及作者中是否有合适方向和能力匹配的潜在审稿人;基金维度信息,如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行业及社会团体等项目支持。
1.2信息管理
将稿件中原始、新颖的信息构建结构化文档,根据上述1.1中分析出的特征对来稿中信息进行高度突出特征的标引,即在对来稿进行信息分类的同时完成对内容的语义化、细粒化的知识标引[3]。将这些结构化的基础性信息格式作为原生数据生成信息管理集约化平台,方便编辑部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获取关联数据,使得编辑部不仅对信息有充分把握和敏捷反应,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扩展功能;通过与第一手信息的密切关联,把握研究领域发展的脉络,及时发现新的创新点,为知识组织提供思路。在信息系统搭建的基础上,在单维度的信息间建立起联系,形成立体、网状、互相关联的网络框架,构建知识体系,并在日常工作中保持该体系的动态更新。同时,建立审稿人实时信息管理系统,对审稿人的基本信息如研究方向、单位、年龄、学历、学位等的掌握之后,持续追踪其研究方向、团队情况、团队核心成员情况、研究兴趣点转化等。审稿人作为科技期刊维持运营的中坚力量,代表研究领域方向最活跃的智慧力量,从信息组织角度对审稿人管理,可组织目标清晰的知识产品,或面对突发事件时可及时地沟通、联络,提出解决方案。
中国期刊网生物量文献统计
1引言
文献计量是一种基于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它以科学文献的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结构、特征和规律。目前已有众多学者通过文献计量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究学科发展的趋势、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2-3]。在植被生态学研究中,生物量既是表征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重要参数,又是反映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生态系统获取能量能力的主要体现,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形成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4]。同时,通过生物量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碳储量做好铺垫,甚至可以直接通过生物量近似估计碳储量的大小,尤其是大尺度的碳储量的估计基本上是采用生物量数据去估算。因此,生物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重视。但是各领域对生物量的研究呈现不平衡的特征。通过文献统计分析,把握国内生物量研究的演进历程、当前研究热点、扩展范围及发展趁势,并为生物量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2统计分析结果
2.1文献量年际分布
文献量是指某一学科研究者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发表的论文数量。文献量的多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学科的发展水平,因此统计分析中国期刊网生物量研究文献的数量来衡量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从图1可以看出,国内对生物量的研究历程可大致分为初期、发展、兴旺3个阶段。1975—1991年为初期阶段,该阶段研究文献数量极少,年均24.1篇。1992—2005年为发展阶段,该阶段文献量呈缓慢波动上升,2005年达到169篇,发展阶段年均文献量为110.77篇。2006—2015年为兴旺阶段,年均文献数量为441.7篇。从2006年开始生物量文献年均数量急速增长,发展速度迅速上升,2014年文献数量达到最多499篇。总的来说,1975—2015年间生物量研究文献数量的不断增加表示国内对生物量领域的研究呈现越来越强劲的势头。
2.2按文献类型统计分析
2.2.1硕博士学位论文统计分析
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和对策思考
[摘要]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展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广大地方农业科研人员和基层技术人员发表科研成果、交流学术经验的重要园地。本文以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从学科范围、出版周期、地域分布三方面视角,对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和国家级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以期为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突破发展瓶颈、探索发展新路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技期刊;地方期刊;国家期刊;学科;地域;出版周期
农业科技期刊是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是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重要媒介,在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中介作用。农业是我国三大产业的基础,相较于第二、第三产业,其发展较慢。因此,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机遇和社会关注度也较为欠缺。因此,探索适合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路径,是目前农业科技期刊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科技期刊可以分为国家级农业科技期刊(指国家级科研机构、专业性研究所、国家直属重点大学等主管、主办的农业科技期刊,以下简称“国家期刊”)和地方性农业科技期刊(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委、厅、局的农业行政部门或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专业学术团体等主管、主办的农业科技期刊,以下简称“地方期刊”)。对地方期刊来说,虽然其是展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窗口,但在办刊资源、经费支持以及社会认同等方面都远远不如国家期刊。因此,地方期刊如何摆脱困境、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摆在每一位地方期刊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文章在分析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地方期刊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以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在万方数据库中使用的数据采集方法为在网站首页点击“资源导航”,并在“期刊”页面找到“农业科学”;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使用的数据采集方法为在网站首页点击“出版物检索”,在“出版来源导航”下拉菜单中选择“期刊导航”,在“学科导航”内容中选择“农业科技”,数据采集时间为2020年9月15日至2020年9月18日。在数据处理方面,首先,笔者将万方数据库中“农业科学”栏目下的649种期刊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农业科技”栏目下的639种期刊进行汇总,删除重复、保留不同的期刊,得到的农业科技期刊共693种。其次,笔者对这693种农业科技期刊进行筛选和核实,剔除《交通运输研究》等非农业科技期刊,以及《广西农业生物科学》等已停刊的期刊,最终剩下的农业科技期刊共651种。最后,笔者再对每种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性质及其所在地区、出版周期等信息进行核查。另外,由于大学学报和农业科学总论都属于农业综合类,所以笔者在进行统计和分析时,将这两类并入农业综合类。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学科农业科技期刊情况统计
中文科技期刊结构式长摘要采用
1采用结构式长摘要的中文科技期刊
目前,采用结构式长摘要的中文科技期刊非常少,多为勇于创新的精品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年起要求英文摘要为扩展的详细长摘要,字符量以20个完整的英文句(约2000个英文字符)为宜。近年来要求中文摘要也为800~1000字结构式长摘要,英文长摘要内容与中文对应,具体见网站的“长摘要规范与范例”。据《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统计,《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年核心影响因子为1.848,核心总被引频次为4893,在“土壤学”期刊中排名第1。《林业科学》2015年起采用800~1000字结构式长摘要(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林业科学》2016年被美国《工程索引》(EI)、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收录。Scopus数据库给出的评价意见为:该刊虽然为中文期刊,但在Scopus数据库中有很好的引用记录;摘要分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阐述,这种结构式摘要极大地提高了其可读性,此外,图和表均以双语呈现,这使国际上的读者都能理解。《果树学报》从2012年起采用结构式摘要,要求英文摘要尽可能详细,其中研究论文英文摘要为800~1000个字,新品种选育英文摘要为500~600个字。《果树学报》在应用结构式长摘要以后,影响力显著提升,2014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为了提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优秀论文的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入选论文采用了1000余字的结构式中英文长摘要,助力中国优秀科研成果走向世界。
2中文科技期刊采用结构式长摘要的必要性
据《2016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数据显示:中文科技期刊由于语种传播的限制,与英文科技期刊相比,在国际影响力方面的竞争力逐年减弱。2016年中文科技期刊整体国际影响力较2015年有所下降,与英文科技期刊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入选“最具国际影响力科技期刊”的中文期刊数逐年减少(2014年80种占比45.7%,2015年69种占比39.4%,2016年56种占比32%),尤以工程技术类中文期刊减少为甚(2014年43种,2015年42种,2016年30种)。中文科技期刊面临国际影响力提升困难的发展困境。目前,大部分中文科技期刊采用传统的一段式摘要,一般150~250个词。采用结构式摘要的也多为简明的四要素型,极少有创新的摘要形式出现。有些国际期刊使用了更全面的完整型结构式摘要,但中国科技期刊目前还未见这种摘要格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化意识不够。中文科技期刊要提高国际影响力,在立足本土的情况下,应主打“展示窗口牌”。摘要是中文科技期刊进行国际交流、提高国际展示度的重要媒介和窗口。中文科技期刊采用结构式长摘要,有利于国内外读者阅读和检索,更容易引起国内外学术同行的关注和引用,Scopus数据库明确表示欢迎中文期刊采用结构式英文长摘要。
3建议
长摘要给作者和编辑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摘要写作方面,编辑部应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针对每个要素,给出具体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同时,请外籍人士或有相应专业背景的英文编辑严把语言关,保证长摘要的可读性。中文科技期刊不宜千篇一律地采用四要素结构式摘要,应加强对结构式摘要适用性和要素体系构建原则的研究,根据不同类型论文的信息表达方式,对摘要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探索适合自身特点、满足自身需求、符合国际规范的摘要结构体系,尝试增加一些能够促进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新要素。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大背景下,中文科技期刊应重视摘要的作用,帮助作者丰富和提高摘要信息质量,采用结构式长摘要,更好地展示中文科技期刊发表的学术成果,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林业生态文化建构状况及进展途径
我们的社会文明现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时代产物,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繁荣生态文化[1]。生态文化将是未来文化的主流,是全社会参与的一项重要工程,而林业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具有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林业发展正在经历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过程,2007年,国家林业局提出了要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2]。生态文化体系构建作为现代林业的三大体系之一成为林业重点工作任务。近年昆明市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都市林业,提高林业在昆明宜居程度上的贡献率,由此制定了打造“桥头堡’生态高地,大力推进“森林昆明”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林业展览馆、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旅游等生态文化建设措施。昆明生态文化体系经过5年的构建成效显著,其实践经验和今后如何快速发展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1现代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的范畴 1.1生态文化、森林文化概念 生态文化是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化,是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文化。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1]。生态体系与产业体系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而生态文化体系既是物质文明建设又是精神文明建设,更多为精神文明建设,属意识形态。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现代林业的建设起着引领、推动和保证的作用。森林文化是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3]。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文化是生态文化的主体,从属于生态文化。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研究现代林业的生态文化体系,必须研究它的内容,理顺它们的关系,以森林文化为研究主体,可以这样理解,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就要实现现代林业,现代林业必须繁荣生态文化,森林文化是生态文化的主体,森林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类,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又各包含了若干具体内容[3-4],如图1所示。图1是为了便于分析、叙述和理解而绘制。其实生态文化体系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体系,不能将其内容孤立和分割开来看,实际研究和应用中,生态文化体系的概念范畴、功能属性是相互渗透、互相交叉、很难分得清的[3]。例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既发挥着教育传播功能作用,体现精神文化,又提供了物质文化产品、设施,如树木花草、展览馆、标本、多媒体等。因此,图1分类是相对而言的。 1.2昆明市现代生态文化体系构建范畴 生态文化体系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就是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出发,将生态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生态意识和法制意识宣传教育,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培育和引导人们保护生态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树立环保节能的生产和工作方式,倡导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行为,即把生态文化融入到政府管理文化、企业文化和个人观念当中[5]。昆明生态文化建设要根据地域特色,围绕“森林城市”建设,把挖掘、弘扬森林文化作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抓好覆盖广泛的传播教育网,丰富生态文化产品,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完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好生态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森林展示展览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加强生态科技、林业信息化建设,健全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工作机制、投入保障机制、法律法规,为加快昆明现代都市林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2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现状分析 2.1自然地理类型和林业生态系统概况 昆明市位于云南高原中部,地处金沙江、南盘江及珠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之间,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大部分地区海拔为1500~2800m。全市土地中,山地、丘陵约占84.91%,平地约占15.09%。全市林业用地124.31万hm2,活立木总蓄积4039.62万m3。森林覆盖率46.05%,林木绿化率52.73%。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降水量为1035mm,年均温14.5℃。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温带针叶林、高山灌丛和草甸等不同类型的植被。主要类型有滇青冈林、黄毛青冈林、元江栲林、滇石栎林、高山栲林以及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破坏后形成的云南松林。天然林是全市森林资源的主体,全市现有天然林87.22万hm2,占森林面积的76.73%。昆明植物种类丰富多彩,植物群落类型比较齐全,主要种子植物有195科3170种,其中有乌蒙冷杉、黄杉、紫杉、翠柏等10余种珍稀树种。有陆生野生动物460多种。珍稀保护动物4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主要有金猫、穿山甲、猕猴等38种。昆明市目前记录有鸟类309种和亚种,占全省记录鸟类种和亚种数的28.9%。常见的鸟类有黑颈鹤、白鹭、池鹭、苍鹭、赤麻鸭、红嘴鸥等。 2.2昆明地域生态文化特点 认识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懂得地域文化特点,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的条件。 2.2.1生态特色 昆明自然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复杂多样性,造就了昆明四季如春,高原湖滨,人鸥同乐,轿子山生物圈等一道道靓丽风景。鲜切花生产基地云南山茶、兰花、杜鹃花、玉兰花、桂花、云南樱花名花叠翠,以及滇朴、冬瓜、滇润楠等乡土树种形成了春城特有的园林城市氛围,体现了昆明独特的城市个性和魅力,赢得了享誉天下的“春城”、“高原明珠”、“植物王国”、“亚洲花都”的美誉。地域生态特色为昆明建设多样化的生态文化提供了沃土。#p#分页标题#e# 2.2.2文化特色 昆明是历史文化名城,是诗歌的城市,舞蹈的海洋。众多古今文人骚客到昆客居游历,如诗人杨慎、冰心、地理学家徐霞客都留下了记述昆明景色的不朽作品,以及赞美昆明景物的大观楼长联、山歌调子、花灯、滇剧、双河秧老鼓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文化,使昆明生态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6]。昆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种民族风俗文化积淀决定了昆明生态文化丰富的多样性特征。 2.2.3森林文化特色 昆明传统与现代的森林文化特色十分鲜明,自古就有“螺峰叠翠”、“商山樵唱”、“五华鹰绕”、“坝桥烟柳”的森林文化景观;有“三月三、耍西山”的森林游览及庙会活动;有圆通山樱花赏潮,黑龙潭“龙泉探梅”的公园寺庙园林文化;还有金马、碧鸡山的传说等。现代有海鸥文化节、世博园、市花山茶,种植的油橄榄树,古树名木挂牌活动等。这些森林文化体现了昆明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特色。 2.3近年来昆明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2.3.1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效显著 自2008年提出建设“森林昆明”以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下简称“创林”)工作现已进入关键时期,至2011年底,昆明市森林覆盖率达46.05%,林木绿化率达52.7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34%,绿地率达38.69%,人均公共绿地12m2,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8.00%,达标率86.89%,乡土树种使用量占绿化树种的80%以上,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00%以上。主要硬性的量化指标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的指标要求。昆明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联合国宜居生态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宜居绿色生态城市”等荣誉。计划2013年创森成功。 2.3.2扩大媒体网络传播渠道 昆明市林业局创新宣传机制,成立了林业宣传中心,创办了《林度》双月期刊,全国公开发行。网站整改,面貌一新,信息丰富,更新及时,与民互动,点击率快速提升。加强了与主流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利用国家、省、市主流媒体的宣传平台组织宣传报道工作,加大力度做好森林防火、创森、野生动物保护等宣传活动。如与《昆明电视台》举办了“创森”的大型新闻互动体验活动,进行长期的森林防火公益广告宣传;在《云南日报》、《昆明日报》上作了创森专版专栏报道;经统计,2011年各类媒体宣传昆明林业的报道文章、音像视频宣传报道达4千多条(篇、次)。手机发送防火短信348724条。昆明市林业局还制作了《建森林昆明筑宜居城市》等4部林业工作宣传片,海口林场等单位制作了《守望辛福林》等3部优秀纪录片,在电视台多次播出。2011年昆明市林业局获得了云南省林业系统宣传工作第一名的好成绩。 2.3.3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专项活动 为让低碳生活深入人心,弘扬生态文化,昆明市林业局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宣传活动。如成功承办了第21届中国(昆明泛亚)兰花博览会;组织开展了“爱鸟周”活动,引导市民科学保护红嘴鸥;到西双版纳、海口林场进行“野生动物放生活动”;围绕海口林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开展了“科普周活动”,开展了有市民、学生、企业参加的“油橄榄认养活动”;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有奖知识竞赛;组织举办大型野生动植物法律宣传咨询活动。 2.3.4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果 昆明市林业系统建立林业生态展览馆(室)3个,海口林场昆明市林业展览馆,濒危动植物收容拯救中心的生态标本馆,森林公安局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展览馆。近年海口林场历史文化得到有效挖掘,荣获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十佳林场”、云南省第二批“三生教育”实践基地、“昆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昆明市科普精品基地”等荣誉称号,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凸显了教育基地功能,2011年吸引参观者共计6万人次。 2.3.5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富有成效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既能凸显游览观光、休闲、健身的功能,又具有生态环保教育的作用,因而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现昆明市已有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寻甸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市级)、双河—磨南德水源保护区(市级)、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省级)等各级自然保护区。全市已建成了4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即石林圭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山区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寻甸中灵山国家森林公园、宜良小白龙国家森林公园。梁王山正在申报国家级的森林公园。海口林场修建了油橄榄森林公园,并正在建设亚热带高原树木园;西山林场修建了眠山森林公园。 2.3.6林业行业文化广泛开展 全市林业系统不断繁荣行业文化,每年七•一建党节开展大合唱歌咏比赛、开展林产业行业文艺汇演;组织全市林业职工参加征文比赛,参加国家林业局组织的森林奖评选活动,参加省林业厅摄影比赛等;海口林场开展林区流动书箱活动、趣味体育竞赛等。森林公安开展了“铸警魂。树新风”主题演讲比赛。 2.3.7建立各类示范林基地 2011年东川区启动了“低碳公民示范林”建设项目,面积为6.67hm2,并开展公众认捐认养;海口林场、省绿色基金会与日本地球绿化会建立了“中日友好低碳示范林”;宜良县举行了“先锋林、法制林、行政林、民主林、劳模林”、“共青林”、“巾帼林”启动仪式。这些造林工程全民参与,达到了示范、宣传、教育的目的,这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p#分页标题#e# 2.3.8制度创新和林业科技取得新成果。 2010年申报市政府制度创新成果奖,《主要造林绿化树种苗木质量分级》获得“特等奖”;《昆明市突发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获得“二等奖”。据2011年初步统计,仅市林业局就完成制度创新46项。“昆明地区乡土树种营造景观林实验示范”成果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春兰杂交种子与细菌共生萌发方法”、“全自动气候控制系统育苗装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油橄榄种植技术规范》和《绿化苗木质量分级》2个标准化项目,获云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批准立项;“昆明珍稀植物保护发展基地”规划已通过审定;云南省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3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教育基地建设不完善 目前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教育基地虽已初具规模,但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海口林场“国家生态教育基地”的林业展览馆仅有140m2,规模较小,设施薄弱,离国家要求有差距,其他2个展览馆的规模和陈列都不够分量。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旅游基础设施简陋,管理制度不完善,发展面临较大困难。 3.2人才队伍不健全、观念意识淡薄 目前,生态文化工作从上到下都设在林业宣传部门,没有宣传部门的就放在办公室,人才队伍不健全,工作人员生态文化知识欠缺,素质有待提高。过去人们对林业的认识就是植树造林、森林防火、森林资源保护、执法等,包括部分林业职工对生态文化的新概念认识还不到位,建设的目的、意义不清晰。 3.3传播教育功能薄弱、生态文化活动影响力不够 就当前“创森”工作,市民知晓率、支持率和宣传量都不达标。因为林业部门有影响、深入人心的生态文化教育活动较少,缺乏品牌效应,传统文化开发力度不够,宣传氛围不够浓厚。目前一些有影响的生态文化活动并非来自林业部门,如海鸥文化节由五华区宣传部组织开展,孔雀文化节由野生动物园举办,蝴蝶生态园小人国文艺演出由公司创办。这些是林业部门应该学习借鉴的。3.4生态文化产业底子薄由于生态文化产业多为新兴产业,底子薄、产业小、产品少,一些林业产品产业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如油橄榄的核、叶艺术纪念品加工,“林家乐”、婚纱摄影开发等。 3.5文学艺术精品较少 尽管反映昆明森林景观的摄影、绘画不乏佳作,但反映林业的文学、影视精品还是寥若星辰。 3.6林区墓葬文化成新问题 墓葬祭祀是传统的民俗文化。但如今林地烧香祭奠、占林地建墓都是违背森林防火、林地管理规定的。因而如何改变陋习,建立新的墓葬祭奠形式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4现代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建设的发展对策 4.1完善基础设施 4.1.1改造、整合,完善现有示范基地、展示窗口、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要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教育基地、科普精品基地、展览馆等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整合,完善,使之内涵丰富,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品牌特色鲜明,发挥更大的作用。1)完善海口林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可考虑建立动植物活体标本园,增加娱乐互动效果。2)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可建立摄影、游乐设施,完善旅游功能。3)在有代表性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林区、湿地、泥石流和森林火灾受灾区,增设展示窗口,如博物馆、科技馆、标本馆、陈列室等,突出教化、警示功能。4)利用全市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野生动物园、树木园、植物园、城市公园、社区绿地等园区,或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和纪念林,设置大型生态公益宣传牌、标识、标牌、解说步道等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充分发掘其美学价值、认知价值、游憩价值和教育价值,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提供场所和条件。5)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积极融入生态文化内容,丰富和完善生态文化教育功能。 4.1.2大力实施主题森林公园建设 发展现代都市林业就是为市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为市民提供休憩游乐场所。因此要大力实施主题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各县(市)区通过新造林和现有森林资源利用,可新建主题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用“近自然”的生态绿化,即节约型园林绿化理念来创建,以体现野趣。 4.2加大传播教育力度 4.2.1加大“创森”宣传,提高市民知晓率要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开展一系列专题宣传活动,为实现“创森”目标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达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90%以上的市民知晓率和支持率。 4.2.2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与舆论监督作用 要特别注重发挥媒体网络传播教育及舆论监督的巨大作用,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博客等新兴媒体,全面深入系统地传播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科学知识,传播生态道德、生态科技、森林法规等重要内容。让先进的生态文化思想、森林资源保护的监督文章在媒体网络传播阵地中占据重要位置。 4.2.3把生态文化作为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重要内容 要突出抓好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教育,力争做到森林文化知识、生态道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文化、进户外实践。充分利用“三生”教育实践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科普精品基地、学生实习基地开展喜闻乐见、寓教于乐、寓理于事的教育活动,增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吸引力,通过启发式、体验式等教育方法,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培育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和情操,树立生态责任感。#p#分页标题#e# 4.2.4创新思路开展生态文化活动 围绕“森林城市”建设,开展媒体、游客、市民参与的大型专项活动,造声势,造氛围,造影响,从而加大传播、教育的力度。活动可创新思路,采取多种形式,如结合“植树节”开展万人植树活动,认养活动;邀请市民参加“饮水思源”水源区保护活动;开展创建“昆明森林文化博览园”活动;策划组织“绿游昆明”活动等。 4.3丰富文学艺术创作 要推出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生态文学作品。要突出抓好精品,鼓励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影视创作者、林业工作者走进林区、走进植被恢复的重点地区,亲身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创作灵感,创作出大量高雅和通俗的精品佳作,引领社会理念,普及生态知识。具体操作可成立市林业系统文联机构,在《林度》杂志开辟文学园地等。 4.4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 生态文化产业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一项有光明前景、广阔市场的朝阳产业,也是昆明林业的薄弱环节。 4.4.1发展森林物质文化产业 要依托昆明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品牌效应和丰富的森林风景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科学规划,开发旅游、休闲运动、探险、“林家乐”等特色森林旅游服务业。根据昆明生态文化特点,做强高原湖滨的山水文化,四季飞花的花文化,中国鸥乡的红嘴鸥文化,植物王国的药文化,名木古树的树文化等物质文化产业。打造“百草谷”、“百花林”等林下资源药文化产业,既有市场经济价值,又有旅游观赏价值。鼓励投资开发木、核等雕刻产品;竹、藤、柳等编织产品;花、草、蝶画框等工艺品;工艺家具等木材加工产品。并提高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要创新林地墓葬形式,发展“树葬”、“花祭”墓葬文化产业。 4.4.2挖掘森林精神文化产业 以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挖掘提炼长期以来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森林风俗文化,鼓励社会各界以文艺、影视、戏剧、书画、美术、雕塑、音乐等多种形式反映森林景观、故事传说内容,打造蕴含民族和区域特色的森林精神文化品牌;充分挖掘生态文化培训、科技、咨询、论坛、传媒、网络等林业信息文化产业。 4.5提高保障能力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与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统筹谋划、共同推进。2)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渠道,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多种资金齐投入、共受益的良好机制。吸引更多私营企业和老板加入到“五采区”植被恢复、郊野公园建设、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文化产业的开发中来。3)制定科学规划,编制《昆明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方针原则、推进步骤、制度保障、工作机制等,将森林文化建设纳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教育基地建设总体规划。4)抓好队伍建设,建设好专群结合的管理、服务队伍。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基层骨干的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