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货币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金融货币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金融货币

货币运动与金融论文

一、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来自货币运动的考察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在物物交换时期,交易货币是一些贝壳、兽皮、布帛之类的实物。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与交换范围的扩大,货币的形态逐渐转变成了耐储存的金银等实物,它们是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中独立出来及较为固化的充当交换媒介的特殊商品。从历史上看,贝壳、羊、金银等都固定地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当人们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固定为金银的时候,一般价值形式就转化为货币形式。货币的出现激化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并带来商品内部矛盾新的表现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价值符号的最初出现是由于大量携带金属货币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银票之类的货币符号便顺势而生。当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商品交换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货币符号使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其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使得商品和货币的对立更加尖锐,便孕育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尽管生活在19世纪的马克思没有见到过高度发达的现代资本市场和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品,但已深刻地预示到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货币危机的发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在考察信用制度和货币流通关系时指出,信用货币成为货币的重要条件是其名义价值大小代表现实货币,当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为货币形式,进而表现为生产领域以外的东西,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货币危机。根据马克思的论断,商品生产的目的在于价值增值,不断增加货币或财富。在资本增值过程中,货币成为财富的创造起点和财富的最终载体,在货币转为资本的基本公式(G—W…P…W’—G’)中,G—W作为资本运动第一阶段,是指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即“买的最终目的是卖”;第二步是生产阶段,其公式为W…P…W’,这一阶段是生产资本向商品资本转化的过程,即“剩余价值产生过程”;第三步是销售阶段,其公式为W’—G’,这一阶段是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货币作为资本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的形态,往往成为了资本家最关注,甚至根本追求的财富形式。资本家进行生产投入的目的,不再是中间的生产资本或商品资本,而是获得更多的货币,追逐更多的利润,这就有可能促使资本家不顾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与实力,不顾一切地达到货币增值的目的。表现为纯粹的公式G—G’,即资本家更多地依靠信用促使货币增值。一旦资本主义信用发达起来,便有了一批疯狂投机的金融资本家,产生大量的信用泡沫,泡沫破灭,金融危机便会随之而来。马克思对金融资本家为狂热赚钱而不择手段的投机行为有过深刻揭露。他说到,“信用为资本家和被认为是资本家的人提供了一定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体现在支配他人的资本、财产以及劳动。批发商人进行投机的行为,就是拿其他人的财产冒险。”“信用导致一些投机者的冒险精神越来越强。”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信用下,一大批具有狂热赚钱动机的冒险家和赌徒,不仅拿自己的钱运作升值,而且拿他人的财产来冒险赚钱。

马克思描述到,当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一旦完善起来,货币市场就诞生了,在伦敦就出现了这样的典型市场。这种货币市场也是证券交易的平台,在这个证券交易平台上,投机者吸纳和集聚了公众的货币资本进行投机。马克思从货币运动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他对可能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的某些形式或类型也有深刻的预见和描述。马克思认为,商品和货币在价值形态上的对立,孕育了债务危机可能性。商品买卖的时空分离,意味着货币与商品之间的转化是不确定的。卖方存在货款不能同步的现象,例如,卖方可能先取得了物货交换中的货币,但是,商品的使用权的转让,可能出现了滞后,就导致了货币短时间内退出市场流通,但是,转让的商品却还在市场等待。在商品生产和价值实现过程中,商品买和卖的分离,孕育了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即存在交易中断的可能性,可能会导致危机的发生。在信用制度产生与完善后,商品的买卖不一定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出现了赊销的形式,当赊销达到一定程度,企业出现资不抵债情况时,债务危机就可能发生。在马克思的思想中,金融危机具体表现为单一的货币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同时发生的金融危机。他指出,商品市场上买与卖的分离孕育了危机的种子。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时,这种危机将会转化为货币危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货币危机是任何普遍的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应同那种也称为货币危机的特种危机区分开来。后者可以单独产生,只是对工业和商业发生反作用。这种危机的运动中心是货币资本,因此它的直接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财政。”马克思指出,之所以发生单独的金融危机,主要源自商品与货币的对立统一,即金融商品与货币的对立统一。当金融产品买卖分离时,金融产品很可能与货币产生绝对对立。在马克思研究商品和货币之间的矛盾时,将上述“绝对对立”视为两类金融危机发生的条件。

二、金融危机的现实可能:货币运动孕育的条件

在马克思的分析中,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之所以成为现实,离不开两大条件:一是商品生产过剩,即商品的生产量,高于有购买能力的需求量。生产过剩,不是突然出现,而是逐渐累积的,借助于利润率下降、信用支持、资本转移等逐渐扩大。在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时,会出现商品与通货的绝对独立,从而导致经济或者金融危机的发生。马克思同时还指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是经济危机的两大表现形式,但是当现实的买卖量超过了社会需求的限度,社会大危机就会发生。二是资本主义信用的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信用的发展是由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中的债务以及债权的延伸造成的。马克思指出,经济危机过程中的货币危机只有在支付锁链和抵销支付制度充分发育的背景下才会发生,此时,货币由观念货币变成现实货币。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时,其内在的矛盾就会暴漏出来。上述两个条件具备后,利润一旦随着市场价格下降,最终降到一个不能接受的程度时,危机就有可能产生。马克思指出,当利润即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下降到某一点时,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会发生混乱与危机,资本的周期性贬值扰乱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甚至生产过程会陷入突然停滞,这种生产过程的停滞,破坏支付锁链与信用制度,引发突发性的巨大危机。按照马克思的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种依靠高度发达的信用关系存在的经济,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和迅速膨胀的信用经济势必造成虚拟经济的无序膨胀。作为一种特殊的货币形式———信用货币,其本质上还是商品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非真正的货币,就产生货币转化的问题。马克思描述到,在经济危机产生时将会产生独特的需求,一系列的有价债券以及众多的商品,会通过各种渠道迅速转换成货币,而货币又通过交换转换成黄金。马克思还说:“社会性质的劳动,最终一旦通过商品的货币表现出来,体现为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会不可避免。”如上所述,金融危机的产生需要具备生产过剩和信用高度发展两个现实条件。在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化迅速覆盖的今天,更使得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关系日益密切,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可能会诱发金融危机的发生,也可能因为虚拟资本的过度背离实体经济而爆发。其中,虚拟资本的过度背离实体经济,很可能导致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爆发。

三、案例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

纵观资本主义发展史,货币越来越背离商品,虚拟经济越来越背离实体经济,成为金融泡沫、金融危机乃至全面经济危机的内在成因。

阅读全文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讨论

 

一、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规划   在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应该考虑其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然而,如何采用更好的方法来降低这种影响并没有统一的结论。   1.考虑资产价格的因素一种在执行货币政策时考虑资产价格因素的较为简单的办法,是将资产价格编制到价格指数中,如果央行达到了控制价格指数的目的,就可以认为央行也有效的控制了资产价格。Goodhart和Hoffman(2000)提出用一些新的方法来替代传统的通胀率的测量方法,比如说在测量CPI的时候可以包含房地产市场或者股票市场的价格信息,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可以用资产的价格来预测未来的通胀率。下面的公式描述的就是这样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未来预期的通胀率应该是CPI和资产价格的加权和:π=απCPI+(1-α)πAP其中α和(1-α)分别为CPI和资产价格所占的比重,其政策含义:即使通过传统方式测量出来价格指数处在较低的水平,但是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也会使得政府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   2“.适当忽略”资产价格的影响“适当忽略”的意思是货币政策应该只针对其最主要的目标—控制通胀率,而金融的稳定,可以通过市场自身的约束或者通过制定审慎的法律法规来实现。如果货币政策能够使通胀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那么他也能达到稳定金融的效果。这一结论是由Bernanke和Gertle(r2001)提出的,在一般情况下稳定通胀时,可以不考虑资产价格,除非资产价格有助于预测通胀或和通缩压力的大小。   3“.逆向干预”的方法这种观点(对资产泡沫进行“逆向干预”)是在最近发生了金融危机之后才慢慢被认同。即使当前短期内通胀压力并不明显,只要可能面临资产价格膨胀的风险就应该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其主要的批评主要来自于,无法清楚地判断泡沫破裂的准确时间以及危机爆发的严重程度。对于政策制定者最大的挑战在于他们必须要在事前区分资产泡沫是否会随着主体经济破坏而结束。   (二)政策传导中的不稳定性   金融市场是整个经济的核心,如果金融的稳定遭到破坏,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会遭到破坏,因此央行在制定政策时,有必要考虑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因素。政策是通过不同的渠道,影响市场中的不同变量,并最终影响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方式来进行传导。比如在第一阶段,货币政策会直接影响经济人的预期以及他们形成预期的方式,也会直接影响整个金融系统(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而金融系统本身也会受到经济人预期的影响。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对于研究金融稳定性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1.信贷渠道货币政策是通过信贷渠道中的两个主要部分来影响经济的:借贷渠道和资产负债渠道。政策通过前者可以影响银行的借贷数量,后者会影响借款者的融资能力。金融的不稳定性会影响货币信贷渠道作用的发挥,严重增加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的“外部融资溢价”(外部融资和内部融资的机会成本之间价差)。货币当局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时,非金融部门不一定就能从中获得需要的资金,因为金融部门很有可能会为了维持流动性而收紧信贷。   2.利息率渠道利率渠道是货币当局通过改变真实的利息率而影响家庭或者企业的支出决定。如果金融市场存在的不稳定的因素,那么这一渠道作用的发挥就会受到影响。首先,金融的不稳定,会使得货币当局很难通过政策来影响真实的利息率;其次,会导致人们的预防性储蓄上升,从而影响货币政策最初所设想的效果;另外,利息的改变也可能使资产价格出现异常波动进而难以预测,货币政策也可能会失效。   3.风险承担渠道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人对于风险的认识和承受能力会随着经济的变化而变化。风险承担渠道是一种与以往不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这种渠道至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发挥其作用:其一,如果安全资产的相对回报率过低,那么银行和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可能会为了达到合约规定的回报率而转投其他具有风险的资产;其二,低利率会影响资产的估值和价格的波动率,进而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况。由于GDP对信贷的供给(如房地产的投资或耐用品的购买)极为敏感,金融机构就能够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来影响GDP。   (三)在金融不稳定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实施   央行垄断了基础货币的发行权,它可以通过控制融资的成本来控制市场中的流动性。央行另一项基本职能就是充当其最后贷款人的角色(LLR),这也源于央行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根据LLR的经典理论(Bagehot,1873),央行能为受困的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来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因此,货币政策(更具体的说应该是流动性管理)和金融稳定性之间存在非常清晰关系。而银行体系风险上升不可避免的会对价格稳定性产生影响,从而严重影响货币政策对利率调控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央行来讲,比较可行的一种重要的政策工具是实施信贷政策,它通过提供到期时间较长的金融产品来刺激信贷,比如说购买公众的或者私人的债务凭证。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混淆了信贷政策和定量宽松(央行发行货币)这两种概念。实际上,信贷政策可以借助也可以不借助货币的发行来实现。定量宽松政策的目的在于稳定物价,而并非维持金融的稳定性。   三、宏观审慎管理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发现,货币政策和稳定金融市场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两种政策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已经有一些宏观审慎管理工具被提出来,比如:抵押贷款的批准率,保证金率和流动比率等。这些政策工具能影响信贷和资产的价格,从而很有可能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反过来,货币政策也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决策和资产的价格,并最终影响金融的稳定性和审慎宏观政策的效果。因此,在使用任何一种政策的同时应该考虑到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Angelinietal(.2010)发现当经济遭受供给或者需求的冲击时,货币政策能够带来好的结果;而当经济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时,审慎的宏观政策则更加有效。#p#分页标题#e#   四、结论   从上述讨论发现,在制定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金融稳定性的问题。因为,金融稳定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应该通过政策组合而不单单是通过货币政策来解决问题。比如,宏观审慎监管,法律法规手段,甚至是财政政策手段都应该被使用起来解决金融不稳定的问题。然而应该避免过度使用某种政策,特别是考虑到信贷增长和资产价格问题的时候,可能使货币政策实际操作起来更加的复杂,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

阅读全文

货币金融学课件设计革新

1现代教学理论与货币金融学课件设计的有机融合

课程学习者是大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热情易于激发,思维活跃,但在学习毅力、情绪稳定性、理解能力方面较高年级学生有所欠缺,而且尚未建立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基本上不具备金融学的基础知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特征给予充分关注,设计和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特征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考虑并利用学生个体之间在性别、性格和学习偏好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

1.1教学模式改革与课件设计主导理念的创新

教学模式作为沟通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决定着课件设计的主导思想。理论界提出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分别反映着不同的教育哲学观:一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作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这一模式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严格按教学目标的要求组织教学,但相对忽略了调动学生能动性,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单纯地充当具体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二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新一代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觉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有效的“建构”和领悟。在教学实践中,基于中国实际教育环境,以及作为课程学习者的低年级本科生的普遍特征,货币金融学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吸取上述两种模式之长,既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双主模式”,教与学兼顾,并以“学”为重。教师在教学课件设计中,首先应确立自身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培养学生主动地探寻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进而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货币金融现象的性质、运行规律以及金融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较为深刻的理解。课件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在此前提下,教师对关键知识点和难点作重点讲解,并对学生的学习路径和方法中出现的偏差进行修正。

1.2现代教学策略在课件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模式的确立为多媒体课件设计提供了主导思路,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通过各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加以实现。

1.2.1基于“教师中心”的教学策略

阅读全文

浅析金融创新与货币供求的关系

一、金融创新对货币的影响

金融进行创新时,大量涌现出一批新型工具,这些工具的货币性非常强,如MMMFs、MMDAs、CD等,这些工具不仅具有支付能力,还具有变现能力。这些账户的出现,使得人们的流动性需求得到满足,M1的收益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对M1货币的需求成功;金融创新使得金融向电子化方向发展,并且支付清算系统也得到改革,使得现金使用范围缩小,M1也被缩小,对M1货币的需求也极大地下降;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达,并且向证券化方向发展,资本与货币市场之间相连接的金融工具逐渐增加,这些新工具的产生,就是对金融市场原有的一些要素的重新整合,这样使得支付方便,提高了投资的回报,支付手段与储蓄手段之间进行转化的成本也有所缩小,持币机会增大,这样使用者将会减少货币的持有量,而是对一些非货币形式的金融资产进行持有量的增加。最终导致对货币的需求减少,货币的比重也相对下降。其次,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降低。其一,金融创新使得人们持币的动机发生改变,使得货币需求的结构发生变化。交易性以及预防性的动机逐渐减弱,投机性的动机逐渐增强。货币在媒介商品中的使用,在劳务交易中的使用都逐渐下降,但是进行投机获取利益的货币有了很大的提升。商业领域的货币需求通常是受规模变量影响,规模变量在短期间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商业领域的货币可以被预测,相对其它货币来讲较为稳定。金融领域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受到机会成本以及个人预期等影响,往往会因为市场利率的变化,人们心理预期特征的变化,使得金融领域的货币需求比重发生变化,通常会出现上升现象,严重影响货币需求的稳定。二是,金融的创新,使得决定货币的因素更为复杂多样,货币需求的函数表达形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更加不确定,使得货币需求变得不稳定。如,进行金融创新后,市场的利率变化受到严重影响,且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也逐渐增多,使得人们无法掌握货币的流通情况,造成微观与宏观的货币需求变得不稳定。

二、货币供给受到金融创新的影响

1、金融创新后,需要进行供给的主体增多

在金融创新中,对货币的供给者不仅有中央银行、进行货币存款的银行,那些不能进行货币存款的银行也发展成为货币的供给者。金融的创新,使得金融的业务逐渐增多,向综合方向发展,金融结构也逐渐向同质化方向发展。使得商业性的银行,其它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使得金融机构的货币功能得到混淆,没有了本质上的差异。金融市场的逐渐发展,证券化程度逐渐加深,电话存款、电子账户、可转让存单逐渐被完善,使得货币的创造不仅仅在商业银行中,一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也具备创造货币的能力。对金融进行创新以后,货币供给主体由原来的两类发展成现在的三类,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以及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2、金融机构对货币的创造能力提高,货币的乘数也有所增大

任何国家,任何时刻的货币供应量都可以用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的变量乘积来表示,因此,当基础货币已经确定时,货币的供给量将有货币的乘数变化来控制。货币乘数的变化受到通货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定期存款比率、银行超额储备这四个要素影响。金融创新后,这四个要素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下面对存款比率以及通货比率进行分析。通过存款的比率降低。此比率指的是持有通货与活期存款的比,比率受到影响的因素有机会成本、可进行支配的收入、金融相关制度的发展情况,还受到一些非经济性的因素影响,如公众的支付习惯以及偏好等。此比率与货币的乘数所形成的关系时反比例。金融创新通过一定的形式使得比率下降,从而提高了货币的乘数。定期存款的比率发生变化。此比率指的是所有者持有的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此比率与货币乘数的关系成反比。金融创新后,金融市场得到快速的发生,金融工具多种多样,除了银行存款外的其它金融机构的资产发展起来,流动性与安全性极强。银行中定期的存款额度下降,使得定期存款比率也下降,这样便使得货币乘数增长。若金融创新时,银行的金融工具也逐渐发展与创新,存款的额度增加,在活期存款不变的情况下,存款比率变大,那么货币的乘数也就变小。

阅读全文

货币金融发展的历史研究

作者:杨薪燕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一、明朝的货币金融制度与政策

在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货币金融在各个方位都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货币本身的变革运动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反映,是社会是否发达或者发达程度多高的外化物。在明朝建立的初期,明太祖朱元璋鉴于以往朝代的经验,发行了宝钞,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建立一个宝钞货币金融体系。为了保证这一整套的货币制度与政策的不断推行,也为了保证制度实施的顺利,这个时期,国家开始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政策和相关措施。但是这个时期国家的努力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大明宝钞贬值的速度很快,慢慢地退出了货币流通的领域。与此同时,在唐朝宋朝以来就实行的货币,也就是白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又逐渐地活跃起来,慢慢地成为明朝的主导货币,这个时候,明朝国家就迫不得已地颁布相关法律,在法律上承认了白银货币的合法地位。唐宋以来就取得一定货币地位的白银经过一段时期的蛰伏后崛起,最终成为主导货币,明代国家不得不以法律形式承认白银的合法地位。白银货币化的完成导致社会商品经济、价格衡量尺度和货币信贷等方面均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如钱庄、信用票的普遍出现和兴起,这些新的变化最终导致国家与社会在诸多方面都随之发生深刻变动。货币金融制度,也可以叫做币制,主要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用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的一种组织形式[1]。通常意义上,货币经济学认为国家货币制度主要由确定货币材料、确定货币单位、确定流通货币种类、规定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管理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等要素构成,具体到中国的货币流通的主要组织形式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关货币金属的规定、有关货币单位的规定、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等。

二、明朝货币金融发展变迁

1.明朝货币金融发展的第一阶段———大明宝钞。明代的货币形态繁多,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货币形态,明代基本上都存在。其中最重要的、流通范围最广且占据主导货币地位的货币形态主要有三种,即大明宝钞、铜钱和白银。在国家发行大明宝钞之前,也没有颁布具体的法律法规来证明元钞已经废除,还是在一段时间内被使用。在洪武七年,明太祖已经开始计划着印发大明宝钞,在这一年的九月份,朱元璋开始设置宝钞的提举司机构,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个机构配置了管理人员。铸造大明宝钞主要是因为明初国家鼓铸铜钱铜料不足,需要民间输铜助鼓,甚是劳民。明初铜料匮乏是决定造钞的重要原因。另外,频繁发生盗铸私铸现象。还有铜钱制作材料比较粗重,携带不方便,使一些远程贸易受到了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以往的历史上,宋朝和元钞都出现过印制纸钞的现象,也可以效仿。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建国的时候,国库的金银相对比较匮乏,财政开支比较窘迫,印制纸钞可以弥补金银的空缺。如果站在货币金融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就是大明宝钞———纸币是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只有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才会产生纸币,纸币的产生、流通都需要有充足的状态。大明宝钞与元钞的宝钞一样都是纸币,就纸币本身而言没有任何价值,但是这两种宝钞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元代的宝钞是可以兑换纸币的,主要是丝银为准备金[2]。但是,明朝的宝钞这种货币,没有建立任何形式的准备金,是在国家强制下进行发行和使用的。在性质上,元钞属于管理货币,大明宝钞是属于不可兑换纸币。不论是铜钱还是白银,它们本身属于商品,具有一定价值,在性质上是商品形态的货币。

在大明宝钞发行的初期,并没有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主要是考虑到国家的财政问题。于是,在国家强制力的情况下,宝钞在一定时期内的流通得到了短暂的稳定。在稳定了大约二十年左右,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限性条件以及以财政为中心的明代国家货币制度中纸币制度本身存在的不可克服性缺陷,大明宝钞行用不久就出现贬值的情况。而大明宝钞出现的数量最为巨大的时候在永乐年间,这个时期的国家财政支出主要是军事方面,比如,郑和七次下西洋,还有北京城的营建等等,这个时期的货币支出数量巨大。此外还有国家大兴土木的费用以及供皇帝贵族享乐的费用等等。这就可以说明,这个时期的货币金融是为满足军事性开支的需求而发行的一种不兑现性纸币,而不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商品经济对货币的真正需求。历史证明,基于国家财政需求发行的不兑现纸币没有不发生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的。从货币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明朝初期的这种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都是财政型的,也有一定的信用型性质。而明朝的统治者根本没有经济方面的理念,也不明了货币金融方面的原理,调整物价的政策违背了基本的经济规律。

2.夹缝中生存的货币———明代铜钱。在明朝,国家流通的铜钱主要有三种:制钱、古钱、私钱。在铸造“大中通宝”之前,朱元璋曾在至正十七年铸造过银钱“应天通宝”,面值为一两至一钱不等。随后有“大中通宝”,这个货币在历史上流通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却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这种货币的面值在中国货币金融历史上是比较奇特的一种,在计算的时候是四百为一贯,单位的换算一直令专家和学者费解。有专家猜测是因为这种面值规制大概与当时铜料缺乏有关,因此采用短陌计值。之后,在洪武元年铸造了“洪武通宝”,但是这个时候并不表明“大中通宝”不再流通,一直到洪武四年才结束。在货币上,有的是成套的那种方孔圆钱,但是大小都不一样,种类也比较多,版式也不相同。自洪武皇帝铸造“洪武通宝”至弘治朝,明代国家为了维护大明宝钞的流通一度中断铸钱。除此之外,明朝还存在一些较少的金银钱,但是其主要的用途是陪葬品,一般不进入市场流通的领域,主要承担着通贷的功能。明朝国家制造钱币的数量比较有限,在金融市场上流通较多的就是唐宋的铜钱,铜钱参与金融市场的流通,就表明了明朝在铸造钱币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明代国家一直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铸造制钱铜料缺乏。铜料缺乏这种情况,在吴王时代铸造大中通宝钱时就已经存在[3]。在明朝中期之后,民间私自铸造钱币的现象比较盛行,国家相关机构铸造铜钱的材料相对缺少。虽然在万历年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于货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国家铸造铜币的数量跟着增加,但是,这期间国家铸造的货币仍旧是有限的。明朝每一个皇帝在铸造本朝制钱时,均规定与先朝旧钱相兼而行,以旧钱济本朝铸钱铜料之不足,形成明朝货币政策中的传统政策。明朝期间在使用铜币的时候,民间私自铸造铜币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私铸问题,国家一直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有效的处理措施,在一些情况下只好任其发展。明代国家官铸制钱滥恶不堪,给民间私铸树立了示范效应。明代前期,制钱铸造精少,私铸现象明显较为少见。嘉靖以后,制钱质量滥恶之极。虽然如此,明朝的铜钱在整个国家货币金融体系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事实上,这个地位又相对比较尴尬。在宝钞盛行的年代,铜钱一直受到压制,甚至还在一段时间内被禁止。宝钞被废除之后,铜钱使用开始恢复正常,但是这种状况很快又被白银打压下去。因为铜钱本身的价值相对比较有限,这一特点就决定了铜钱在金融市场上只能充当数额较小的贸易的币种,而民间私自铸造铜钱不断地扰乱国家货币金融体系的运行,这样一来,铜币作为辅助的货币的功能也在不断地降低,这就导致铜币很难成为国家的主要的货币形态。#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浅论货币金融学课程的问题设计

一、问题设计的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

自主学习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通过知识与认知主体在建构活动中的行为相冲突或者相顺应时才能建构新的知识。在设计问题链时,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对于学科专业的认知是不全面的,因此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水平,问题不要嫩通过太深,也不要太浅,应在“原有水平”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既能有效激发求知欲,又能让学生通过思考得到飞跃。

2、分层化原则

问题链的设计应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至繁、层层递进,逐步展开问题的探究。问题链的上游往往先设置一些要求学生进行粗略思考的问题,然后逐步向下游深入和细致。对于知识群核心问题的设计,可以首先从策略意义上设计问题,以明确解决问题的大方向,体现思维的“定向性”;其次从方法意义上设计问题,以确定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思维的“选择性”;最后从技能意义上提出问题,完成解决问题的运作过程,体现思维的“具体性”。

3、探究性原则

在设计问题链时不能使问题过于浅显,其解决方法和问题结果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吸引学生主动探究。设计问题链的本质就是加强对金融问题探究的过程。货币金融问题的探索强调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意识,参与解决金融问题的学习方式,在结果方面,不一定期待学生能做出完整准确的结论,也不一定要求具有独到的见解,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已知的信息,将思维引入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阅读全文

论货币金融政策机制的完善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金融体系的现状

(一)金融体系不健全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的原因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如金融结构类型偏商业银行机构、银行所有制结构偏国有银行,银行贷款对象结构偏国有大型企业贷款等,金融体系建设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致使利用金融市场这条途径传导货币政策的渠道受限,导致金融水平低下,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能。

(二)金融监管不到位

金融监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理念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监管内容和范围狭窄,缺乏有效金融监管的条件,对货币市场的监管还处于事后监管的阶段,金融监管的总体水平不高。另外,我国货币市场的监管者同时也是经营者,监管过度与监管空白并存,难以体现监管的客观性以及有效性,影响了金融监管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运作的效果。

二、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对货币政策机制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金融体系的现状,完善我国货币金融体系的政策可以从统一货币金融市场、健全货币金融体系和加强货币金融监管三个方面入手:

阅读全文

影响货币政策的金融学论文

一、金融创新及货币政策的概述

(一)金融创新概述

20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4,69-70]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新生产方式或者技术的采用、新市场的开拓、新资源的开发和新的管理方法或者组织形式的推行。熊彼特创新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广义的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对于金融创新的定义,学界尚无统一的说法。这既由于不同学者关注金融创新的侧重点不同,又因为金融创新本身仍处于不断演化之中,必须动态地对其进行跟进研究。综合已有文献的观点,并结合当代金融创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本文将金融创新界定为:在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和技术条件下,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机构基于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对其机构设置、业务品种、市场结构及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的持续创造性变革和研发活动。金融创新主要体现为: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机构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

因此,我认为金融制度创新可被定义为:引入新的金融制度因素或对原金融制度进行重构。这包括:(1)金融组织变革或引进;(2)新金融商品被引入;(3)拓展新市场或增加原金融商品的销量或市场结构的变化;(4)金融管理的组织形式创新;(5)金融文化领域的创新。

(二)货币政策概述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现状

阅读全文

上一篇护理学范例

下一篇档案学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