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外国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有效策略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出国门,目前在我国的外国语学院建设中更加注重与国际进行交流与合作。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在国内的高等教育中不断地参考国外有经验的学科建设,而且相关人员更加注重交流,不断的深入探索教学以及科研领域。高等教育的外语学习,在国际上,应该不断的进行交流合作,实现外国语学院的自主创新,加强国际合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可以提高综合素质,在激烈的竞争下脱颖而出。基于此本文研究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以供参考。

【关键词】外国语;学科建设;对策分析

在语言学学习的过程中,我国大量的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但是在术语方面,相关的学者不会使用,很多专业的外语出版物上也没有标准的术语。但是对于语言学概念而言,我们可以在汉语领域中,发现在语言类的教科书中会提到相关的语言学概念,比如说汉语、英语、俄语以及日语等,但是目前存在的现象是只有极少数的语言学例子。

1.发展背景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开展很多年,各个高校也在积极地加强与国际的交流,目前日益频繁的国际合作,就会产生很多的信息,而且信息量非常巨大,就需要进行相应的信息资料管理。根据现在国际交流合作需求,之前传统的人工操作已经不再适应,需要加强信息化的管理探索。我国目前高校所处的现状是,相关人员通过手工操作实现了国际交流合作,目前这也是很多高校具有的管理方式。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因为人为因素导致出现很多问题。而且相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中,没有专业的人员,可能造成没有清晰的认识到管理方面的业务,所以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信息的建立,在建立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能因为个人因素导致不完善,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审查时,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在执行的过程中,效率不高。所以应该在这方面,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国际交流,加强外国语学院合作。为了实现更为统一化的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合理的系统,促进交流合作。

2.建设外国语学科的有效策略

2.1思想统一与协作分工

阅读全文

普通高校学风建设实践

摘要:

指出了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作为工科院校的文科学院,一直秉承“中外贯通、德业兼修”的院训,坚持以学生教育为根本,紧抓学院学风建设。在十多年的学风建设实践探索中成果丰硕,特色显著。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外国语学院学风建设的具体举措,提出了外国学院学风建设的几点启示,以期对其它文科学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文科学院;学风建设;武汉科技大学

1引言

学风是高校开展学术活动、展现教学内涵、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一直以来,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都将学风建设视为学院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学院在院党政领导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经过全院师生不懈的努力,在学风建设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2013~2014学年学院有8个班级获“优良学风班”称号,在全院所占比例为53.33%;2014~2015学年学院有10个班级获“优良学风班”称号,在全院所占比例为66.67%。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外国语学院连续十年荣获武汉科技大学“优良学风学院”称号,是武汉科技大学唯一一个连续十年获此殊荣的单位。探索外国语学院如何有效地推进学风建设,对其它文科学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外国语学院学风建设的具体举措

阅读全文

文明宿舍党建工作创建

润物细无声,为了更加积极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拉近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发挥广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我们应该探索出一种创建文明宿舍的新模式。2013年外国语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校党委的支持下,深入开展党建进学生公寓实践活动,成功实现了以党建推动文明宿舍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见党建进公寓工作已经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怎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党建进学生公寓工作是广大思政工作者所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而如何把党建与文明宿舍创建更好的联系起来更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一、现阶段党建进公寓的必要性

调查显示,如今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已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很多大学生政治观念淡化、对政治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存在不正确的价值取向,甚至缺失了原有的共产主义信仰,这些现象如果出现在学生党员身上则将直接导致我们的学生党员无法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这些出现问题的党员还会表现出死气沉沉,没有活力。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上述的结果,其中有一部分是来自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但还有相当部分是因为当前部分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使学生感觉厌倦,不能很好的激发广大学生的热情。而高校汇聚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优秀学子,又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更应该发挥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素养。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场所,还是学生学习、课余生活的主要阵地,更为广大学生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因此,要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广大党员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就必须要占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而抓好宿舍教育则是关键,外国语学院通过党建进学生公寓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党建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推进文明宿舍的创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党建进公寓的新途径

由西安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负责建设的第11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就是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推进党建进公寓的尝试。此次尝试按照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推进的原则进行。首先,通过前期广泛的宣传动员,按照一定的标准择优选拔优秀的学生党员担任第11党员工作站的站长、副站长,接下来进行站务委员的报名应聘工作,由于第11党员工作站所在公寓楼内的学生来自学校的各个学院,为了使党建进公寓工作落到实处,各个学院站务委员的数量按照学院人数比例产生,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可实践性。其次,为了使党建进学生公寓工作更好的贴近学生,进一步拉近党员工作站与广大学生的距离,第11党员工作站经过充分酝酿,制作了一份内容涵盖面广的调查问卷,鼓励公寓楼内的学生把自己对于党建的想法说出来,从而使党员工作站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党建,为下一步开展具体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对调查问卷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三、党建进公寓的形式多样性

在充分征求所在公寓楼同学对于党建的认识以及广大同学的建议后,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希望党员工作站能够更加贴近同学的日常生活,解决同学们的实际困难。同时,很多同学还希望党员工作站能够在解决同学学习困难上发挥大的作用,同学们希望党员工作站能够成为提高同学学习成绩的帮手。第11党员工作站依托外国语学院,具有很好的外语优势,站务委员在一次例行的宿舍走访中得知公寓楼内的很多学生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没有把握后,党员工作站立即邀请了外国语学院的相关专家为广大同学举办了针对四六级考试的讲座,此次讲座深受广大同学的好评,大家都觉得党员工作站为大家办了一件实事,与大家的距离一下近了许多。此后,第11党员工作站陆续又开展了几项活动。可以看出,只要活动贴近同学的学习、生活,能够解决同学的实际困难,那就会受到欢迎。开展活动不一定拘泥于一种形式,不一定要在教室或者学校安排的工作室进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主要以能够更好的贴近学生,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党员工作站定期会邀请学校人文社科志愿者深入学生公寓和学生面对面交流,这种方式比起上课会让学生觉得亲切许多,气氛也会相对融洽,同学也会在心情非常轻松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老师,从而真正起到党建进公寓的效果。

阅读全文

教育资源库系统设计及创建

一、引言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网络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实质上已经成为多元教育文化系统共存的缩影和映照,它们的沟通共享在较深层次上将渗透着文化因素的对接和互动。面对数以亿计的教育资源,还有每天不断产生的各国新闻、电视节目;使得对这些资源的管理与共享有一定的难度。上海外国语大学被列为国家教委“211工程”建设高校。是一所培养涉外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高水平、多科性外国语大学。拥有英语、俄语、德语等24个语言类专业;现有虹口、松江两个校区。虹口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占地254亩,是学校研究生高年级、留学生、培训生等的培养基地。松江校区位于上海松江新城,占地867亩,是学校本科生、研究生低年级的培养基地。学校教育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包括卫星地面接收装置、闭路电视系统、同声传译系统、语言实验室等设施。作为学校落实“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调研并考察了北外、川外、广外等全国同类外国语高校的资源库建设情况;分析了自身所拥有的卫星接收系统、学术活动丰富等特色资源分布情况;分析了国家标委会(CELTSC)推广的国家标准(CELTS)。从设计层面要达到使资源库完全兼容于国家标准(CELTS),其教育资源能够方便地与其他拥有教育资源库系统的北外,川外等同类高校共享与交换;达到建设一个既属于上外自己的教育资源库,又不要重复的资源库。教育资源库一期工程于2009年9月正式实施,并于2010年6月通过验收。从资源库验收后运行至今的成效上看,上外教育资源库充分利用了卫星接收系统、上外广播电台、上外有线电视台、博士生沙龙等学术活动产生的各类教育媒体资源等等特色资源,有效地解决了语言专业多、两校区距离远、跨文化交流频繁所带来的传统网络资源无法满足日常教学科研需求的问题,以及对教育资源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该怎样管理和共享的问题。

二、资源库的设计分析

(一)针对教育资源的定义以及上外自有资源的分析

参照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中对教育资源的定义,教育资源是以计算机或数字化存储设备为载体的视频、音频、课件、图片等资源。在上外的教育资源中,还有来自卫星接收器的卫星电视信号所产生的实时流媒体资源。来自于学术科研活动的实时流媒体、PPT演示文稿、参考文献资源等特色资源。上外教育资源库系统软件基于Web架构,采用B/S,因此上外教育资源库的资源来源为富媒体,这就决定了上外的教育资源库能够收录存储的教育资源包括但不局限于数字视频,音频节目,还包括流媒体、文字,图片,以及PPT文档。系统能够支持大多数媒体资源的在线访问,必须支持rmvb、rm、wmv、asf、mov、avi、mkv、flv、mp3、wma、dat、vob、mpg格式,并且能够支持高清媒体资源的在线访问;系统还能够支持doc、ppt、jpg、pdf、bmp、exe等文件的访问。针对上述的资源系统还需要做到可以按照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的元数据规范属性进行检索与共享;检索范围不单可以实现本校资源素材的检索,同时也可实现跨校际资源素材的检索。

(二)上外教育资源的来源分析

作为华东地区的重点211工程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已经建设了较为成熟的卫星技术系统,能够接收国外二十多个语种的卫星电视节目,如CNN,法国五洲台,德国之声,NHK等。这些电视节目传递着最新的外语类新闻,节目是上外教育资源库的重要来源及特色来源。上外已有的资源,大多以卡带,DVD光盘,电脑文件的形式存在于学校的信息资料室,资源总数约一万两千条,转换为数字资源后约6T的存储容量。将这些资源吸收进入资源库系统,作为可以进行交换共享的资源。北外,川外广外等同类外国语高校共享的资源。在上外教师手中的资源以及随着教学实践活动不断产生的最新资源。上外的资源库系统需要具备极强的来源接口以及格式兼容性,让教育资源来的最新,最广,最具有学术科研价值。

阅读全文

外国文学研究多元拓宽与趋势展望

中国外国文学研究自改革开放40年以来蓬勃发展,在外国文学批评方式“中国化”的革故鼎新中,研究探索新时代外国文学的发展新趋势对于推动该领域的多元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8月19日到21日,由《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新时代外国文学研究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来自全国170多名专家学者及青年代表围绕当前外国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1.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的历史回顾与趋势展望

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提出中国的历史语境和时代特征、中国的发展模式和独特经验是未来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方向。当代外国文学研究应努力将中华元素融入世界文明的发展大潮中,通过与世界各国文明的比较互鉴,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不断丰富拓宽,同时,更要推动并努力实现世界话语层面上的中国发声。21世纪的文学批评应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作家创作题材的可能转向。应通过理论反思的方式重回原点,以探索21世纪外国文学所蕴含的地域特征与跨国文化交汇的多元风格,多层次、多维度探索开拓新世纪外国文学发展的新趋势。四川外国语大学董洪川教授提出“科学主义”与“文学主义”是文学批评的两大主题,董教授以艾布拉姆斯的人文主义批评理念为切入点,从“共享世界”“人文话语”“历史关照”等多个层面充分阐发人文主义批评的内涵本质。中国人民大学曾艳兵教授则提出,当前外国文学在理论研究、比较文学、国别文学等领域均取得重要进展,理论深度和学术视野得以有效拓宽,优秀学术成果层出不穷。在总结回顾外国文学研究的累累硕果后,曾教授寄语外国文学研究要继续以弘扬国家意识、本土立场为主旨,凸显中国话语和中国形象。

2.新时期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论层面的研讨

北京外国语大学陶家俊教授以萨义德的跨文化连接论、帕特里夏•劳伦斯的跨文化文学关联网络论和卡萨诺瓦的文学世界体系论为例,指出通过跨文化视阈透视历史、文化、政治、民族、地理等多维度的文学关联理论,突破既定的文学本体论和文化本体论,推动文学研究从本体认知模式向关联认知模式的知识话语转型。湖南师范大学曾艳钰教授以斯坦福大学2010年所成立的文学实验室将定量分析引入文学研究为例,就大数据背景下文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做了主题发言,指出人脑与电脑在文本阅读与分析过程中可以有效互补。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提出以语料库为切入点的文学研究具有以下优势: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归纳文学语言和文学创作过程的规律性特征;对文学语言等共性特征和文学创作的独特风格均可探索;促进文学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有机统一。

3.外国文学领域新思潮、新文本的审视分析

闽南师范大学张龙海教授探讨了英国石黑一雄作品中的记忆与掩盖;苏州大学教授朱新福介绍了21世纪新出现的气候变化小说;南京大学何宁教授对苏格兰诗人克劳福德诗歌中的科学意象和苏格兰民族性进行解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克东对美国文学新秀阿莱克西《印第安杀手》中跨种族关系的职业伦理进行阐释;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通过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分析与展望;南京邮电大学王玉括教授对美国族裔文学中有关非洲黑人生活描写的文学作品进行讲述;复旦大学陈靓教授则关注了美国本土族裔文学批评家阿诺德•克鲁帕特,并就其所提倡的对话性的世界主义模式进行论述;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对激进艺术历史担当者辛巴•杰斯的诗歌特点进行剖析,指出其作品跨文类、跨文化、跨媒介的艺术实验以及面向未来的历史书写范例;山东师范大学王卓教授则就扎迪•史密斯小说《摇摆时光》中的地理空间意义与跨国文化书写等宏大问题进行启发性论述。同时,与会青年学者围绕“国家、民族与身份认同”“文学的共同体想象”“奇幻文学与技术书写”“文学空间”等四个议题展开广泛研讨。另外,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主编曾艳兵、《当代外国文学》主编杨金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主编陈勇、《山东外语教学》主编王卓、《外国语文研究》主编罗良功、《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副主编陈靓等五十余名专家学者就学术期刊办刊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包括选稿流程、学术热点追踪、专题设置、文风学风以及学术诚信建设等展开讨论,努力为当下外国文学研究营造更加良好严谨的学术氛围。本次学术研讨会对外国文学领域的发展态势与发展方向做出深入研讨与理性规划。与会学者提出的诸多启发性与建设性意见,必将推动我国新时代外国文学研究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发展。

阅读全文

王季愚期刊人素养新时代启示

摘要:梳理王季愚的编辑出版工作经历,分析王季愚作为期刊人所具备的素养,以期引发读者思考,并从王季愚及老一辈期刊人的办刊过程中汲取力量,启示新时代期刊人在时代的变化中不忘初心,明确肩负的责任,利用时代赋予的武器和条件,坚定地为党和国家守好舆论阵地的决心。

关键词:王季愚;编辑出版;期刊人;素养

王季愚是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创立者之一。王季愚的一生与编辑出版工作有着不可割舍的缘分,她所做的编辑出版工作,在相关文章中多有提及,但并未有专门、集中体现。文章从王季愚不同阶段的编辑出版经历着手,结合其受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分析其具备的期刊人素养,以期引发读者思考并从中汲取力量,使更多出版界同仁受益。

一、王季愚的编辑出版工作经历

(一)解放前———为抗日救亡而办刊。王季愚在解放前的编辑出版工作,有据可查的相关经历如下。1936年,译作《在人间》出版。1936年,加入地下党文委组织的上海作家协会,在上海多家杂志社参与多篇专栏的撰稿。1938年,参加党领导的“上海妇女”社,担任《上海妇女》编委,期间发表作品33篇[1]。1941年10月,抵达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编译室从事外文翻译工作,直至解放。在王季愚解放前的编辑出版工作中,对《上海妇女》杂志的创办和编辑最具代表性。《上海妇女》杂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女性刊物,主创人员是一群有号召力、有影响力、有话语权的女性知识分子,创刊于上海沦为“孤岛”后和上海妇女要求解放、自由的呼号下,冲破了日本侵略者的镇压和政府、重庆国民党政府的收买等重重阻碍,从1938年4月20日创刊和发行至1940年2月被迫停刊,共出版了36期,在联系妇女、团结妇女、发动妇女、推动妇女运动方面起到重大作用。王季愚是《上海妇女》杂志的发起人之一、编委会成员,也是主要撰稿人,在《上海妇女》上共发表了33篇文章,其中包括多篇讴歌苏联革命女战士、生产能手先进事迹的翻译作品,如首次进入中国语境的《苏联内战中的女骑兵———E·顾兹涅佐瓦自传》《从煤矿到战场———苏联内战中的女机关斐克鲁莎小传》《光荣的牺牲———苏联内战中的女英雄克赛妮亚小传》;《我的青春时代》《女教师》等重构了一组魅力四射的女英雄形象;《我们从黑海飞到白海》《在森林中》等关于苏联女飞行员等生产能手的文章。此外,王季愚专门撰写的《1938年的苏联妇女》和《苏联妇女与抗战》,号召“我国妇女此刻应该赶快起来效仿伟大的苏联妇女,用自己的血肉来争取我们祖国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的胜利”。在《蔡特金的一生》中,王季愚大声疾呼:“我们妇女,……赶快学习蔡特金一生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赶快团结起来,用自己的生命与血肉争取我们全民族的解放,以及我们妇女自身的解放。”这些文章对当时由宋庆龄、蔡畅、邓颖超等人领导的中国现代妇女运动的深入推进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不仅有“理论深度”,还有“实践温度”[2]。

(二)解放后———为学术建校而办刊。王季愚在解放后的编辑出版工作相关经历如下。1949至1964年,担任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后更名为哈尔滨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学)政治处主任、副校长、党委书记、校长,期间创办《俄语教学与研究》。1955年,出版“首届全国俄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全部文件的中文本———《外专校刊》5期《专号》。1957年,出版“全国俄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第一届教学研究会议会刊》,发行全国。1978年10月,创办《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1979年,成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在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时期,王季愚倡导“教学工作与科研理论相结合”,主持出版了《俄语教学与研究》,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绵延至今;支持编撰《俄汉详解大词典》,最终获得“国家图书奖”。改革开放初期,王季愚恢复了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职务,在注重教学的同时,大力强调科学研究,并切实推进“学术建校”思想,创办学术期刊《外国语》,成立外国语言研究所、外语教学资料中心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三个机构[3]。

二、王季愚的期刊人素养

阅读全文

中英语言学校教学对比

 

特色学校自上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不断深化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建设特色学校,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找到了一个坚实的,全局性和稳定的基础。   一、中英两国语言特色学校的兴起与发展背景概况   我国在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促进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公平得到较大发展的基础上,为了寻求培养多样化高质量人才及追求教育公平的解决之道,在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拨地发展,学校办出各自的特色。”中国特色学校的发展在《纲要》的指导下,走向了自主发展的道路。大多数学校在结合本校的本校发展历史与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教育理论,从不相同侧面发展特色学校建设。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原名石家庄市第43中学,创建于1994年。   1997年增挂"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牌,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重点中学",2000年增设幼儿园、小学,从而形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办学格局。2002年增挂"石家庄国际学校"校牌,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就读。2004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学校”。学校是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确定的“全国外语实验学校”、全国外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十五所理事学校之一、全国外语特色学校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校。英国撒切尔政府在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指出应结合国家课程的实施,鼓励学校多样化,整顿薄弱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加强教育公平,对基础教育尤其当时问题百出的中等教育进行改革。   1994年开始实施特色学校计划(specialistschoolsprogramme,SSP)。英国特色学校是在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办学过程中注重打造学校特色科目,同时向学生提供丰富且平衡课程的中学。特色学校与私营部门赞助者合作并得到政府额外资助。所有中学都可以从艺术、贸易与企业、工程、人文、语言、数学与计算机、音乐、科学、运动、技术等特色科目中,选择一个或两个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英国特色学校计划起初针对所有中学,后扩展到小学,所有学校都可以通过申请的方式成为特色学校,但是要获得“特色学校”称号,必须达到政府规定的标准,通过学校之间的公开竞争,获得政府的公开认可。特色学校在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把重点放在所选择的特色科目上,向所有学生提供丰富和谐的教育。   英国MALETLAMBERT语言特色学校位于英国英格兰约克郡东区大型渔港城市赫尔市(Hull),始建于1932年,学生年龄阶段为11--16岁,即从七年级到十一年级。学校于2001年成功申请取得特色学校资格,并在资格重新认证中通过,最近一次资格重新认证是2009年2月。   二、中国语言特色学校的课程与教学   中国语言特色学校在建设过程中的有着不同的路径,但主要特点是结合国家教育政策,突出外语特色课程与教学,带动其他课程的均衡发展。总体可以概括为:突出特色,均衡发展。以下将以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的发展为例,从以下几方面展示其课程与教学特点:   1、课程建设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开设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全部课程,文理并重,突出外语。外语课程现设有英、日、俄三个语种,学校常年聘请11名外籍教师担任外语口语教学。体育、艺术和综合实践的校本课程开设了26个专项,每个专项都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   2、课程开发委员会   课程开发委员会是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对课程建设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价的工作机构,由热心教育、关心支持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课程建设和发展、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领导组成,规划集团总体课程计划,指导各部门课程开发规划的制定及落实,加大各部门课程开发的力度,推进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促进学校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及其他有关集团课程开发相关事宜。   3、四环节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   21世纪初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反对片面追求知识教育,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注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培养,努力为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提出了以自主建构学习为理论基础,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素质和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包括项目设置——完成项目——交流展示——评价激励这样四个环节。   4、突出外语教学特色   学校外国语特色的突出并不是以抢占其他学科资源,片面强调特色的。而是以完成国家课程为基础,结合校本课程平台,平衡而和谐的突出外国语特色。学校结合外语学习特点,实施外语小班授课的形式,更容易创造语言交流环境,并充分关注每位同学对语言的应用。学校同时在英语课的课程编制上进行改革,开设每周至少一次的外语视听课和外教课,让学生在更真实生动的环境中将强对语言的认知。学校在教材利用上除市区范围内统一应用的教材外还自主开发和采用更强调语言应用能力的教材。   5、国际交流   学校利用外语特色优势,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先后同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俄罗斯、瑞典、韩国的10多所学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每年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互访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学习,一方面营造了国际性的文化氛围,使师生更真切的体会自己的教学与学习是以国际背景的,从而以更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为走出去学习和请进来切磋创造了更广阔扎实的平台。#p#分页标题#e#   三、英国语言特色学校的课程与教学   英国语言特色学校作为英国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从十余种特色科目中选其一的一类特色学校,既具有其他类特色学校普遍具有的特点,也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结合英国中等教育本身具有的特点,在课程与教学上的体现反映出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重视沟通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重视与社区的合作,重视与伙伴学校的合作等方面。下面本文将以英国MALETLAMBERT语言特色学校为例展示起课程与教学特点。   1、课程建设   学校结合新国家课程要求加强对英语、数学和科学课程等核心课程的指导。前三年在课程安排上,艺术与设计、公民教育、设计和技术、英语、地理、历史、信息交流技术、数学、现代外语、音乐、物理和科学、宗教、性教育和职业教育都是法定必修课。后两年则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大部分学生参加中等教育普通证书(GCSE)考试。另外,学校重视学生对社会适应技能的培养,提供选修资格证书考试及相应课程。   2、突出现代外语教学特色   英国特色学校得到政府额外资助的资金使用途径其中很重要的两项包括:一、购置信息与交流技术(ICT)需要的硬件设施,充分挖掘ICT在教学中的潜力,增加学生学习资源,提高便捷性,并增进学科间的知识融合。二、聘用更多助教人员,这其中既包括学生的个人指导教师也包括以学校所教授的现代外语为母语的助教人员,从而能够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以及语言学习环境的营造。   3、重视与伙伴学校分享优秀的教学资源   作为特色学校应承担的义务,学校与合作的小学保持紧密联系。学校的小学课程协调人给予合作小学以课程支持,并安排外国助教轮流到合作小学与那里的老师和学生密切合作,为与其他国家和文化交流提供切实意义上的纽带。通过语言领导者计划,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在当地小学准备和发表演讲获得鉴定和认证,这是不同学习阶段之间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纽带,也是一个不同阶段之间有效过渡的工具。   4、国际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整个世界越变越小,加强不同文化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言特色学校,给学生提供更多体验不同文化,感受不同文化价值成为学校不懈努力建立国际链接的目标。作为延展性课外活动计划的一部分,学校安排各种教育访问,并把语言与其他课程相联系。   四、中英两国语言特色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比较与启示   中英两国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特色学校的建设源于共同的国际基础教育改革大背景,但更取决于本国已经存在的教育背景和基础。英国语言特色学校课程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更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注重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所需实际技能的培养,并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在现代外语课程和教学中除具有以上特点外,更注重利用信息与交流技术,聘用外语助教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增设课外现代外语课程增加学习机会,并结合相应证书的考核,帮助学生在更多的时间以更好的成绩通过考核,同时与社区及小学伙伴学校的联系更体现了语言特色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为社会贡献自身力量的职责。语言特色学校在国际交流层面上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拓宽学生眼界的同时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理解。我国语言特色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虽然与英国有着不同背景,但却存在可以互通有无,互相借鉴的地方。本文鉴于篇幅有限,未能更客观详实的对两国语言特色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展开比较论述,但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或某个侧面对我国语言特色学校的课程与教学稍有启示。

阅读全文

高等教育理论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摘要:王季愚是我国一位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担任过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哈尔滨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院校的主要领导。从教35年来始终从事外国语教育和“学术建校”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王季愚根据多年教育经验并结合当时社会高校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率先试办研究生教育,1950年成立了研究室,就此开展研究生教育培养活动,为新中国建立后的高等教育建设工作培养了大批优秀高素质人才,也为现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高校办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发。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王季愚“学术建校”教育思想;高校办学治校理念

王季愚,新中国外国语教育的倡导者与奠基人,先后担任哈尔滨外国语学院院长、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等,是一位拥有远见卓识的红色教育实践家。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经济建设的大高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国家重视各类人才培养。50年代初期,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在多年教育实践中,王季愚校长坚持革命干部学校的办学传统,并促使其教育理念发展成为成熟的独具特色的办学经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当代高等教育新发展历程奠定了基础。

一、百废待兴,建国初期高等教育发展重心围绕解放区开展

解放战争之后,全国呈现胜利之势,当时的党和政府把培养大批管理干部的任务提上日程,提出了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他要求迅速而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和文化教育等事业与工作的干部,把大量人才造就成管理干部。然而造就管理干部的重要途径就是高等教育。由于东北地区率先成为解放区,是当时中国稳固的大后方,东北处于全国工业基地的重要地位,急于发展经济,所以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整顿和创办新式大学也最先从东北开始。1949年《关于整顿高等教育的决定》一经颁布,东北全面进入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时期,该决定在整顿一些旧大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些新式大学,包括培养初等、中等教育的大学,培养艺术类人才的大学,其中被放在重要位置的新式大学就是专门培养俄语翻译人才和师资的哈尔滨外国语专科(以下简称哈外专)。建国初期,各高校紧紧依托党的领导,发展高等教育。195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其中就规定了“大学和专门学院设立研究生部,修业年限为三年以上,招收大学、专门学院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与中国科学院及其他研究机构配合,培养高等学校的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早在50年代初,新式大学的俄语教学工作基本依赖于苏联人或是苏侨担任,当时中国高校教育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即外语教学上过度依赖外国教师。王季愚凭借多年俄语教育研究经验,在哈外专成立了属于新中国本土的研究室。1953年,国家高等教育部《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1954年,哈外专在王季愚的领导下已经可以顺利地培养属于自己的教师和干部,并且承担起全部办学工作。哈外专是新中国首个创造出研究生教育的外语学校,可以说,王季愚开创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二、日新月异,高校开展高等教育理论与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

当年的中国还缺乏办社会主义学校的经验,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封锁我国,在如此严峻形势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只能向苏联学习。通过输送大批人才出国留学和引进外国人才,我国建立起新的教学体制和管理制度,稳定了教学秩序,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势头强劲,王季愚认为高校培养人才要为全党全国的需求服务,不能过于自由地办学,也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或是凭借个人意向办学。为了顺利接替苏联和苏侨教师,她从长远利益出发,不断从学生中培养一批又一批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优秀教师与干部。直到中苏关系破裂,大批苏侨回国或迁居海外时,我国自己培养的研究生已经不下百人,从语言实践教学到语言理论教学等方面的人才应有尽有。王季愚对教育制度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选派等工作亲力亲为,从而使得师资队伍的过渡与交替工作平稳而迅速地完成。这时,王季愚又四处招揽人才,积极地创造物质条件,向全国各地的名牌大学学习先进的办学治校经验。黑龙江大学需要适当的教育转轨,在教学中,王季愚对教师与学生要求严格,注重教学质量,强调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重视应用与实践,鼓励教师遵循新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