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体育学报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体育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现状与优化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推出,这是针对团体用户推出的一项微信用户订阅服务。2014年5月百度数据显示,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科学网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80%的科研人员希望通过微信平台关注学术期刊的信息。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使手机阅读成为社会大众常态化的阅读方式,文化传播被推进了微时代。随着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及自媒体等新媒体的出现,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的缺陷和不足就逐渐凸显:按时按期出版,页码固定,纸质刊物的发行范围越来越窄,发行量越来越少,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等。而新媒体的优势显而易见,开放性、互动性、无地域性的限制,带来的是学术成果的即时推送与传播。因此,学术期刊陆续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助力学术成果的传播。目前,一部分体育学术期刊也适时地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提供开放存取、稿件查询、学术动态信息推送等服务,吸引了体育科研人员的关注并通过追踪相关文献进行深度阅读。本文通过了解体育学术期刊的微信传播现状,发现传播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为优化微信传播提供建议与策略。
1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现状及问题
1.1微信公众号是主要传播方式
目前,在40余种体育类学术期刊中,共有11种期刊开通了独立的微信公众号,分别为《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中国学校体育》《体育与科学》《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JSHS》)《沈阳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学》,平台类型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种,且以订阅号为主。另有几种刊物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微信新媒体传播:有的通过刊物所隶属学会或学院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例如《体育科学》通过“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微信公众号推广,《体育学刊》通过由刊物的主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创办的“体育启点”微信公众号推介,该刊自2017年起,开设了“体育学评论”微信公众号;有的通过其他微信公众号推送,如《北京体育大学学报》通过“体育文化”微信公众号传播,《体育成人教育学刊》通过“运动科学论坛”微信公众号推介,《湖北体育科技》通过“跨越论文学识馆”;也有的通过刊物编辑个人微信进行传播,如《军事体育学报》的编辑刘卫忠利用个人的微信,通过发朋友圈这种点对面传播的方式,推介刊物的动态及相关学术信息。以上刊物都在主动顺应微信新媒体的变化趋势,在传播层面尝试并应用新媒体。
1.2微信传播内容与纸质期刊大部分重合
调查发现,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的体育类期刊大都表现出微信传播内容较单一的特点,且与纸质期刊的内容大部分重合;此外,期刊微信公众号大多开设“期刊在线”“稿件管理”“精品推荐”“关于我们”4个菜单,可点击阅读微刊,进入刊物的在线采编系统,或通过跳转的方式,链接期刊网站,实现对稿件的管理,还可获得刊物某一期的重点推荐文章,并实现编作(读)互动。但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些菜单下的微信传播内容,主要是刊、库、网内容整合后的“微”化。分析原因,主要因为几乎所有的编辑部都缺少专人维护,仅由编辑在编校工作之余,在微信平台上传整期刊物或单篇文章的电子版。
1.3微信公众号更新不及时,微信交流平台整体互动性较弱
体育教师教育研究展望
摘要:
以我国现有体育教师教育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对我国近年来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研究主要包涵体育教师教育的现状、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体育教师教育发展史和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等领域,通过总结分析当前研究的成就及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了我国未来体育教师教育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体育教师教育;研究;回顾;展望
1前言
体育教师教育事关体育教师的质量,对于体育教育改革至关重要。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教师教育(PhysicalEducationTeacherEducationPETE)是成熟的专业,世界各国皆有教育改革之政策。与之相比,国内体育教师教育发展还不成熟。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体育教师教育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体育教师教育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对当前学界关于体育教师教育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分析,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推动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为体育教师教育提供理论支持,进而促进体育教师质量的提高,对保障体育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回顾
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价现状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影响力成为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网络传播影响力反映的是学术期刊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情况,网络学术影响力则是学术期刊在网络传播时,学术期刊载文被下载量和引用频次,其是评价学术期刊质量的指标之一。网络传播影响力常用评价指标有web即年下载率、web总下载量、web上网文献数、web浏览数、web访问量、web影响因子、web扩散系数等量化指标[1],也有通过文献计量法研究期刊官方网站建设水平[2]、网络传播、网络出版[3]、版权贸易[4-5]等来扩大纸版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通过对学术期刊网络传播数据的分析和解读作者及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创新纸本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和编辑工作,建构纸本学术期刊在融媒体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纸本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的学术影响力,重塑其竞争力和发展策略。因此,在媒介融合发展背景下,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价研究是对以往的文献计量学视角下的学术评价的重要补充。对期刊发文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宏观上,是找准定位,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办刊方向的重要途径;在微观上,可为选题策划、发现高被引论文作者和把握学科研究趋势提供参考。因此,本研究在体育学术期刊网络传播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影响力评价现状,为体育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提供理论参考。
1网络传播影响力已成为评价学术期刊的重要指标
在我国现有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衡量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指标在北京大学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和武汉大学版《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评价(RCCSE)》中均有所体现。北京大学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中,web即年下载率、web总下载量是体现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2个指标。中国社会科学院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6]的A刊评价报告中主要从吸引力、管理力与影响力3个一级指标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在综合评价的3个一级指标中,均包含关于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开放获取、下载量、网站建设、线上投稿系统、微信公众号、网络显示度等三级指标可体现学术期刊网络传播情况。武汉大学版的《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评价(RCCSE)》也已将Web即年下载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由此可见,网络传播影响力已成为评价学术期刊的重要指标,见表1。由表1可见,随着学术期刊信息化建设,学术期刊出版和传播方式的数字化程度日益加深,媒介融合发展渐成学术期刊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体现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已被部分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先后采用,作为衡量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和信息化建设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
2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和互联网传播现状
在体育学术期刊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和网络传播的过程中,随着体育学术期刊信息化程度加深,作者的投稿方式、体育学术期刊审稿方式、读者检索和阅读文献的方式在转变,体育学术期刊通过数字化出版和网络传播、自主型网站建设、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实现了纸本期刊出版与网络传播的融合发展,形成了融媒体网络传播模式。
2.1体育学术期刊自主型网站建设
在自主型网站建设方面,多数的体育学术期刊经历了从创建链接网页到自主型网站建设的发展过程。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为例,2002年该编辑部在中国知网上开设网站,但因是只具有宣传和推介作用的单一功能网页,不具有编辑与作者进行线上互动的功能,因此,《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网页浏览量十分有限,被关注程度不高。同时,由于当时的互联网普及程度不足及部分体育学术期刊沿袭以往的邮箱投稿,许多作者囿于当时的互联网不够便捷及对互联网的熟悉程度不高,从而导致中国知网上开设的学术期刊网站多处于闲置状态。部分体育学术期刊鉴于办刊宗旨、期刊发展目标及顺应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为了实现与作者的线上交互,建立了自主型门户网站,并与专业的信息技术企业合作,采用了网络投稿系统。例如《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是较早建立门户网站的体育学术期刊,在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方面具有示范作用。《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等也陆续建立了门户网站,采用了网络投稿系统,搭建了作者线上投稿、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部线上审稿的互动网络平台。网络投稿系统较早显示出来的优势之一便是加快了审稿进度;优势之二是快捷的线上投稿及快速的审稿反馈速度,激发了作者的投稿积极性,进而吸引了更多的自由投稿,从而扩大了稿源;优势之三是网络投稿的无纸化,为体育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ssci目录
本目录根据中文社会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的来源期刊收录的原则方法经讨论后审定,拟收录25个大类的学术期刊535种,按学科代码顺序分类排列。
温馨提示:快捷查找期刊方法,按Ctrl+F 输入期刊名称即可
管理学(29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 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大学商学院 3 科研管理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等 4 科学学研究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5 管理科学学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 6 中国软科学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7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 8 研究与发展管理 复旦大学 9 公共管理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10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 11 管理科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 管理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 13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等 14 管理学报 华中科技大学 15 管理评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6 中国行政管理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17 预测 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 18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19 科技进步与对策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20 中国科技论坛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21 科学管理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软科学研究会 22 软科学 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23 系统工程 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 24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5 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6 系统管理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 27 华东经济管理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28 宏观经济管理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 29 管理现代化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12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 2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 3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4 国外理论动态 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5 社会主义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6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等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 8 高校理论战线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9 邓小平理论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 10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11 科学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12 理论视野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 哲学(12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 哲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3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4 道德与文明 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 5 世界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6 伦理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7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8 现代哲学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9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山西大学、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10 系统科学学报 太原理工大学 11 孔子研究 中国孔子基金会 12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宗教学(3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2 宗教学研究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3 中国宗教 国家宗教事务局 语言学汉语类(1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 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语言大学 3 当代语言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4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 5 语言科学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6 语言文字应用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7 汉语学报 华中师范大学 8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9 语言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 10 古汉语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11 语文研究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语言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类(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民族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语言学外语类(1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 外语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 3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上海外国语大学 4 现代外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5 中国翻译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等 6 中国外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7 外语学刊 黑龙江大学 8 外语教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9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大连外国语学院 10 外语电化教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11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 外国文学(6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外国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2 外国文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3 外国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4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5 国外文学 北京大学 6 俄罗斯文艺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文学(16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 文艺争鸣 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3 当代作家评论 辽宁省作家协会 4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 5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现代文学馆 7 南方文坛 广西文联 8 中国比较文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9 新文学史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 10 文艺理论与批评 中国艺术研究院 11 当代文坛 四川省作家协会 12 小说评论 陕西省作家协会 13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14 鲁迅研究月刊 北京鲁迅博物馆 15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16 明清小说研究 明清小说研究中心 艺术学(20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音乐研究 人民音乐出版社 2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 3 民族艺术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4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音乐学院 5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上海音乐学院 6 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家协会 7 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8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 9 当代电影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 10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武汉音乐学院 11 人民音乐 中国音乐家协会 1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南京艺术学院 13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天津音乐学院 14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西安音乐学院 15 世界电影 中国电影家协会 16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 17 艺术百家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18 中国电视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 19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四川音乐学院 20 美术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历史学(26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2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3 中国农史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 4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5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陕西师范大学 6 抗日战争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 7 当代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8 史学月刊 河南大学 9 中华文史论丛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古籍出版社 10 史林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1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12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13 安徽史学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14 史学集刊 吉林大学 15 世界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16 民国档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17 文史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18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19 西域研究 新疆社会科学院 20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 21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22 历史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23 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社 24 文献 国家图书馆 25 东南文化 南京博物院 26 历史教学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 考古学(7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文物 文物出版社 2 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3 考古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4 考古与文物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5 中原文物 河南博物馆 6 江汉考古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7 敦煌学辑刊 兰州大学 经济学(73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所 3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4 经济学(季刊)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5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6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7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8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9 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 10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11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 12 世界经济文汇 复旦大学 13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14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等 15 国际经济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16 财贸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17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18 世界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19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社科学术基金会 20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云南财经大学 21 国际贸易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2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23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会 24 现代日本经济 吉林大学、全国日本经济学会 25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 26 当代经济科学 西安交通大学 27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上海财经大学 28 农业技术经济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等 29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0 产业经济研究 南京财经大学 31 国际贸易 中国商务出版社 32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33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34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35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大学 36 财经问题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 37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38 南方经济 广东经济学会、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39 宏观经济研究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40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4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 42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大学 43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44 证券市场导报 深圳证?交易所综合研究所 45 商业经济与管理 浙江工商大学 46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山西财经大学 47 改革 重庆社会科学院 48 经济与管理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49 财贸研究 安徽财经大学 50 审计与经济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 51 政治经济学评论 中国人民大学 52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央财经大学 53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广州金融学院 54 经济纵横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55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河北经贸大学 5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7 城市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58 经济问题探索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59 国际经贸探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60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 61 现代经济探讨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62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杂志社 63 财经论丛 浙江财经学院 64 当代经济研究 吉林财经大学 65 亚太经济 福建社会科学院 66 金融论坛 城市金融研究所、中国城市金融学会 67 城市问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68 上海金融 上海市金融学会 69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江西财经大学 70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71 经济经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72 现代财经 天津财经大学 73 价格理论与实践 中国价格协会 政治学(39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2 政治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3 当代亚太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等 4 国际观察 上海外国语大学 5 国际政治研究 北京大学 6 东北亚论坛 吉林大学 7 美国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8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9 外交评论 外交学院 10 国际问题研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11 求是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2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江苏省行政学院 13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中共中央党校 14 欧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15 青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16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室 17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国家行政学院 18 公共行政评论 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等 19 国际论坛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 理论探讨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21 妇女研究论丛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妇女研究会 22 德国研究 同济大学 23 南洋问题研究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 24 东南亚研究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25 日本学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华日本学会 26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27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 28 求实 江西行政学院 29 俄罗斯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30 南亚研究季刊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31 台湾研究集刊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32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研究会 33 探索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34 党史研究与教学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35 新视野 北京行政学院 36 理论探索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 37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上海行政学院 38 南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中国南亚学会 39 理论学刊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法学(2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会 2 法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3 法商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 中外法学 北京大学 5 清华法学 清华大学 6 政法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 7 法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 8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西北政法大学 9 现代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 10 法学 华东政法大学 11 法制与社会发展 吉林大学 12 行政法学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13 法学评论 武汉大学 14 知识产权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15 环球法律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16 比较法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17 法学论坛 山东省法学会 18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华东政法大学 19 政治与法律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20 法学杂志 北京市法学会 21 当代法学 吉林大学 社会学(9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2 中国人口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3 人口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4 人口学刊 吉林大学 5 社会:社会学丛刊 上海大学 6 人口与经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7 人口与发展 北京大学 8 南方人口 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 9 西北人口 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 民族学与文化学(14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民族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民族大学 3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广西民族大学 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中南民族大学 5 中国藏学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6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中央民族大学 7 广西民族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问题研究中心 8 西北民族研究 西北民族大学 9 世界民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10 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 11 青海民族研究 青海民族大学 12 民俗研究 山东大学 13 文化遗产 中山大学 14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民族大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15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编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2 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3 新闻大学 复旦大学 4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科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5 国际新闻界 中国人民大学 6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中国传媒大学 7 出版发行研究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8 编辑之友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 出版科学 湖北省编辑学会、武汉大学 10 科技与出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11 中国出版 新闻出版报社 12 中国编辑 中国编辑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 13 新闻记者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等 14 当代传播 新疆日报社、新疆新闻工作者协会 15 现代出版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等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0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图书馆学报 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 2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京大学、高校图情工作指导委员会 3 情报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等 4 图书情报工作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5 图书情报知识 武汉大学 6 情报理论与实践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等 7 图书与情报 甘肃省图书馆 8 国家图书馆学刊 国家图书馆 9 情报科学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吉林大学 10 图书馆建设 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黑龙江省图书馆 11 情报资料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 12 图书馆杂志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 13 图书馆论坛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14 情报杂志 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15 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学会 16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17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协会等 18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学会等 19 档案学研究 中国档案学会 20 档案学通讯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学(37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2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京大学 3 高等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等 4 电化教育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 5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 6 开放教育研究 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电视大学 7 中国电化教育 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8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华东师范大学 10 教育与经济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 1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等 12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教育报刊社 13 教师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14 教育研究与实验 华中师范大学 15 教育发展研究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 16 教育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 17 远程教育杂志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18 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19 教育科学 辽宁师范大学 20 复旦教育论坛 复旦大学 21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22 课程.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23 全球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 24 现代大学教育 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南大学 25 高教探索 广东省高等教育协会 26 江苏高教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27 现代教育技术 清华大学 28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会 29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高等教育出版社 30 中国大学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31 中国特殊教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32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33 现代远距离教育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等 34 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35 大学教育科学 湖南大学、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36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37 研究生教育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体育学(10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体育科学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体育学院 3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 4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西安体育学院 5 中国体育科技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6 体育与科学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7 体育学刊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8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 9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 10 体育文化导刊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统计学(4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2 数理统计与管理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 3 统计与决策 湖北省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4 统计与信息论坛 西安财经学院 心理学(7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心理学报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 3 心理科学进展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4 心理科学 中国心理学会 5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6 心理与行为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 7 心理学探新 江西师范大学 人文、经济地理(7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旅游学刊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2 经济地理 中国地理学会等 3 城市规划学刊 同济大学 4 人文地理 西安外国语大学 5 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6 旅游科学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7 地域研究与开发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环境科学(5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等 2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自然资源学报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 4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等 5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综合性社科期刊(50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2 开放时代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3 学术月刊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 社会科学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5 文史哲 山东大学 6 社会科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7 学海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8 江海学刊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9 江苏社会科学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 10 甘肃社会科学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11 浙江社会科学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2 读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3 求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14 东南学术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5 贵州社会科学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16 学术研究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17 国外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18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社会科学院 19 南京社会科学 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 20 浙江学刊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21 江西社会科学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22 江汉论坛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3 广东社会科学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4 学习与探索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5 东岳论丛 山东社会科学院 26 社会科学战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27 东疆学刊 延边大学 28 人文杂志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29 思想战线 云南大学 30 河北学刊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31 云南社会科学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32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3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34 科学与社会 中国科学院学部等 35 学术界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6 探索与争鸣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7 北京社会科学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38 山东社会科学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9 中州学刊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40 学术论坛 广西社会科学院 41 宁夏社会科学 宁夏社会科学院 42 社会科学辑刊 辽宁社会科学院 43 河南社会科学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4 天府新论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5 学习与实践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46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47 湖南社会科学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8 江淮论坛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49 青海社会科学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50 新疆社会科学 新疆社会科学院 高校综合性学报(70种)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大学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大学 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 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 5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清华大学 6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南京大学 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山大学 9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 10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复旦大学 1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师范大学 1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师范大学 13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厦门大学 14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 1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大学 16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科技大学 1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 18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南大学 19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湘潭大学 20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南开大学 2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师范大学 22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农业大学 2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 24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大学 25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海大学 26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大学 27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地质大学 28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天津师范大学 29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东北师范大学 30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师范大学 3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 3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东大学 33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大学 34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武汉大学 35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 36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大学 37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 38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农业大学 39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商大学 40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 41 求是学刊 黑龙江大学 42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大连理工大学 43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暨南大学 44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大学 45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东北大学 4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东南大学 4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四川师范大学 48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首都师范大学 49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大学 50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 51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西大学 52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新疆师范大学 53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大学 54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 55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安徽师范大学 56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安徽大学 57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 58 北方论丛 哈尔滨师范大学 59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郑州大学 60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武汉大学 6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2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同济大学 63 齐鲁学刊 曲阜师范大学 6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烟台大学 65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 66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理工大学 67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海洋大学 68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海南大学 69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藏大学 70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新疆大学
体育学术期刊知网网络首发调查
摘要:为提高体育类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研究了13种体育类学术期刊的网络首发状况。8种期刊的网络首发是整期汇编定稿后的电子版提前上传,5种期刊实现了单篇首发。影响网络首发的因素有期刊办刊自主权部分缺失与自身重视不足、DOI录入格式不适用、录用定稿首发论文质量难保证、编辑部人员配置缺乏以及首发环节繁琐等。提出了完善期刊管理制度、探索新的DOI录入格式、坚持保障首发论文质量的原则、优化首发操作环节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网络首发;体育类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中国知网;期刊出版
为了促进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规模化转型升级,中国知网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网络首发平台,顺应了“互联网+”发展的趋势,这一战略举措被认为是中国学术期刊迈向新时代、展现新思路、谋求新发展、开启新纪元的标志性起点。CAJ-N是英文ChineseAcademicJournal(Net-workEdition)的简称,中文全称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主管单位为教育部,主办单位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出版单位为中国知网。网络首发(OnlineFirstPublish)是指先将论文网络出版,按出版网址和时间确认论文首发权,之后将论文全部或其根文献在期刊印刷版出版的出版方式[1]。截至2020年11月1日,加入知网网络首发的期刊已经达到1895种[2]。网络首发的相关研究[3-9]阐述了其实践情况、对期刊发展的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等,不可否认其在时效性和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帮助编辑部吸引更多优质稿源,最大限度地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对推进我国科研论文的传播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中文体育类学术期刊加入网络首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以加入网络首发的13种中文体育类学术期刊为例,整理这些期刊网络首发的具体情况,研究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为提高体育类学术期刊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完善网络首发的相关内容提供借鉴。
1体育类学术期刊知网网络首发的现状
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首发出版系统[2]公布的网络首发期刊统计得出,目前只有13种体育类期刊加入了网络首发,而这些期刊都是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通过网站调查与统计得出这13种体育类期刊的网络首发及相关情况(见表1)。
1.1出版周期。13种体育类期刊中有9种是双月刊,4种为月刊。其中,《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中国体育科技》2019年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
1.2DOI格式。13种期刊除了《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外都有DOI,多数期刊DOI的后缀都是出版年(4位).出版期(2位).论文目录中的排序(3位);《体育科学》DOI的后缀是把中间的“.”去掉,其他同上;《中国体育科技》DOI的后缀是7位稿件录用编号;《体育学刊》《体育学研究》采用了两种DOI著录格式,整期汇编定稿文章的DOI后缀和多数期刊一样,录用定稿和排版定稿DOI的后缀是出版年月日(8位).序号(3位)。另外,《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和第2期DOI的后缀是出版年(4位).出版期(2位).论文目录中的排序(2位)(DOI不是中国知网申请的页面不显示),从2020年第3期开始DOI的后缀改为8位稿件编号)。
体育教育拓展训练应用
摘要:
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对增强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对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极为不利,因此,职业院校必须采取措施革新体育教育模式。拓展训练以其丰富的形式和独特的效果,逐渐受到职业院校的重视,成为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首先分析了拓展训练的特点,又指出了拓展训练在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具体的运用途径。
关键词:
拓展训练;职业院校;体育教育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飞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中职教育也越来越关注。体育教育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效率,是当前中职院校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拓展训练综合运用组织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特征设计课程,在自然环境或模拟环境下,组织学员参加设计的课程活动,进而增强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挖掘学生潜能。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合理引入拓展训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体能,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
1拓展训练的特点
从本质上而言,拓展训练其实是一种体验式培训。要求学员通过亲身经历掌握相关技能。同时,学员在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拓展项目后,可以获取更加丰富的教育感受。拓展训练要求学员全身心投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训练价值。此外,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备一定的难度,需要学员不断地挑战自身的心理极限,经受各种心理考验,进而挖掘自身潜力。与此同时,拓展训练还强调团队力量,鼓励学员相互配合,在合作中增强学员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拓展训练最初多针对企业客户,借助这种训练方式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形成一种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氛围。调查显示,拓展训练对企业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经过不断地完善和调整,目前,拓展训练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训练模式,训练项目也更加多样化,可以被广泛应于各个领域。
职业院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改进
【摘要】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我国教育部门对体育事业的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健美操在我国职业院校中得到了普及。健美操作为体育事业中最有活力的一个项目,带给人们美与健康,使人们的身心愉悦、又能塑造形体美。在职业院校,健美操一直很受广大师生的喜欢。对职业院校健美操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使健美操也在跟随时代的步伐,发挥着它的作用,让广大学生成为受益者和实施者,进而推动全民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职业院校的健美操教学的改革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职业院校;健美操;教学改革
一、引言
健美操是一项集音乐、舞蹈、体操为一体的艺术体育。欢快的乐曲,轻松的情绪,非常适合广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因此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健美操也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很有必要对职业院校的健美操教学进行改革研究[1]。
二、职业院校健美操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
高校体育专业教师职业素养探讨
摘要:对高校体育专业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心理素养、审美素养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探究。体育专业教师要积极提升教育思想素养,形成先进的教学思想,并创新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方式,使教育方法多样化,做先进思想的带头人,充分展现出教师对体育事业的热忱。体育专业教师要有崇高的体育事业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要积极克服体育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艰难险阻,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要想具备专业素养,体育教师就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知识等,系统掌握体育专业理论体系。体育教学中的突发安全事件较多,体育专业教师的心理成熟性和稳定性更能给学生带来安全感。体育专业教师的动作示范要标准、正确,争取每个动作都能做到熟练、动静结合、有感染力,符合体育运动的健康美、速度美和力量美,使学生在欣赏示范动作的同时可以受到运动美的熏陶。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教师:职业素养
1教育思想素养
先进的教育思想素养是体育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它对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来说意义重大。高等体育院校作为培养体育专业教师的根据地,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到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时刻注重自己的体育教育思想素养。要想成为具备先进教育思想的体育专业教师,要有事业心、责任感、严谨的教学态度以及奉献精神。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体育专业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专业热情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打造出符合学生学习成长的教学场景和教学条件,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在体育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体育专业教师要积极提升教育思想素养,形成先进的教学思想,不断用专业知识来充实自己。教师要创新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方式,使教育方法多样化,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优秀榜样,做先进思想的带头人,充分展现出教师对体育事业的热忱。体育专业教师要能够正确评估自己的个人价值,并对他人的劳动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尊重,做好与其他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
2职业道德素养
职业道德素养是体育专业教师最重要的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就是在从事相关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培养体育专业人才队伍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来帮助学生认识和热爱体育事业。体育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体育专业教师要有崇高的体育事业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要积极克服体育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艰难险阻,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3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