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和中药调节特点的异样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针灸和中药调节特点的异样,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针灸和中药调节特点的异样

作者:曹新 余芝 徐斌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实验室

针灸双向调节效应特征

1双向调节是腧穴效应的个性体现,以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为基础关于针灸的双向调节作用,以腧穴的双向调节作用报道居多。如足三里既能治疗胃轻瘫,又能治疗胃痉挛导致的胃痛,对胃肠运动的相反病理状态有双向调节作用。腧穴作为针刺作用的施术部位,既是脏腑病变的外在反应点,也是传病之所,乃脏腑之气所发,有沟通表里、联络脏腑、调整阴阳虚实的作用。针刺作用于腧穴,其主治包括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近治作用是所有腧穴的共有特征。远治作用是腧穴脏腑经络属性的体现,即经络所过,主治所及。针刺特殊作用是指针灸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有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临床报道较多的有双向调节效应的腧穴有足三里、内关、合谷、三阴交、天枢、百会、少泽等,主要为肘膝关节以下和腹部的特定穴。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多为五输穴、下合穴等,腹部的穴位为募穴。这些腧穴与所属经脉有关,同时为它经交会穴或与脏腑有直接联系的腧穴,不仅能治疗本经的病证,同时可以治疗它经病证或有直接调节脏腑的作用。足三里是胃经的腧穴,五输穴之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灵枢•五邪》有记载:“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其主治包括脾胃之有余不足诸症。现代实验和临床均充分证明,足三里穴对胃肠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笔者认为腧穴的主治功效与其本身经络脏腑属性密切相关。由于某些穴位具有多种特性,故主治体现在对机体多层次、多途径的多效调节,双向调节即为多效协同下的特殊表现。腧穴的主治与腧穴与经气的关系和腧穴的脏腑经络属性有关。腧穴与经气的关系和腧穴的经络脏腑属性又与腧穴的位置有关。故腧穴的双向调节与腧穴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是腧穴功效个性化表现,不是所有的腧穴都有双向调节特征。临床上,腧穴的双向效应是在辨证论治指导下,明辨病变经络或脏腑之证所在,通过一定的针灸方法作用于腧穴上而发挥。临床腧穴的选择,不是拘泥于某一症状,而是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辨明病证之所在,辨经选穴和辨证选穴相结合,调其经,和其证。当机体状态得到调整后,则表现为有余或不及的某些症状可随之而愈。

2针刺的双向调节效应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刺的双向性效应,不仅与腧穴的位置有关,而且与机体的状态、穴位的配伍、针刺的方法密切相关,是四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机体的状态是针刺双向调节的基础。关于足三里的针刺效应,临床有三种不同的报道:①针刺足三里穴以促进胃运动为主。针刺健康人的足三里穴多数胃张力增强,胃蠕动频率加快,蠕动波幅增高[1]。②针刺“足三里”穴能抑制胃肠运动[2]。③针刺足三里穴有双向调节效应。陈慧群[3]报道,针刺“足三里”穴,对胃动过缓及胃动过速的大鼠胃电有双向调节的效应,能使胃动过缓的大鼠胃电变快,胃动过速的大鼠胃电变慢。在上世纪50年代Wilder氏提出原初值定律(lawofinitiatevalue),该定律认为,当机体受到刺激(含药物)时,如果当时的机能状态处于兴奋时(即原初兴奋水平较高),则对兴奋性刺激的反应较小,而对抑制性刺激的反应较强;反之,原初兴奋水平较低时,则对抑制性刺激的反应较弱,而对兴奋性刺激的反应较强。笔者认为针刺足三里穴效应的差异,与患者的机体状态有关。胃肠道的机能状态不同,机体对刺激的反应性也有差异,通过中枢的整合,对相同的刺激产生的反应也不同。故足三里对健康人和胃肠运动低下患者以促进胃运动为主,而对胃肠运动亢进的患者则表现为抑制效应。针灸文献中,双向调节多表现为单个腧穴的特殊作用,实际上,穴位的配伍表现出的双向调节效应在临床更加常见。如应用中极、膀胱俞、阴陵泉、三阴交等穴治疗小便不通和小便过多。穴位的配伍可以纠正机体向正常平衡与稳态状态方向调节,与腧穴间相互协同和拮抗有关,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针刺的方法同时也影响针刺效应的发挥。用万能毛细血管镜观察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第四指甲床毛细血管变化,发现浅刺合谷穴毛细血管收缩甲床变白,如进一步深刺时,随着针感的出现,毛细血管立即扩张,数目增多,甲床颜色变红[4]。针刺深浅与效应的差异,可能与针刺激活的感受器的种类不同有关。针刺的深浅不同,皮肤感受器种类也有差异。不同感受器传递的信息不同,故能产生不同效应。

3针刺双向性调节效应是多向整体性调节的特殊表现整体调节是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之一。从空间与时间看整体性调节,又包含有双向性特点[5]。现从针刺足三里穴的效应特征,探讨针刺的双向调节特点。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和胃的下合穴,对胃肠运动有特异性的调节作用,现代大量文献报道针刺足三里穴可以治疗胃痛、胃胀、胃轻瘫、腹泻等胃肠动力低下或亢进的胃肠道动力障碍疾病。足三里穴对胃肠运动的调节机制与针刺作用的整体调节有关,其机制涉及到神经、体液和胃肌本身电活动等。实验研究证明,“足三里”穴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中缝大核、蓝斑、孤束核、弓状核内多部位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周围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同时可以调节局部胃动素、胃泌素和胃电起搏区cajal细胞电活动,其作用特点表现为多途径、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体调节。因为针刺的作用途径不是单一的,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调节,故针刺足三里对消化系统能产生兴奋或抑制的双重作用,即双向调节。双向调节效应是针刺的多向、多效协同作用表现出来的,实质是,双向调节是多向整体性调节的特殊表现。

4针刺调节效应的模式以趋中性调节为主针刺对人体的调整,是激发自身的整体调节功能,纠正病变部位功能的良性调节。其主要调节方向是趋于生理状态,即以趋中性的调节为主。如针刺天枢治疗便秘,主要是促进胃肠运动而起效,和大黄比较,针刺的促胃肠运动不会使患者出现腹泻。针刺的趋中性调节是以机体的自身调节为基础,由整体纠正局部,整体性强但调节能力有限。

中药双向调节效应特征

1中药双向调节效应的发挥是建立在药证对应的基础上中药的效应特征表现为药性,即四气和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中医药性、药效的确定,不是通过实验室物质组分分析、药理特性观察,而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而确定的。其临床应用是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虽然疾病不同、症状各异,但只要表现为相同的证,则可用同一种方药和方法来治疗,也即中医的异病同治。临床选方用药,须辨明疾病本质,如药证对应,则能起效迅速。如气虚推动无力的便秘和气虚湿阻的泄泻,同证而症不同,而黄芪补气健脾,对气虚所致腹泻和便秘均有较好疗效。但如果是热结津亏出现的便秘运用黄芪,则会加重病情。中药对相反病症的双向调节效应,主要是由于中医证的表现之多样性,所以说中药双向调节效应的发挥是建立在药证对应的基础上。从中药作用对症的角度来说,很多中药能对相反的症状具有双向调节效应。但是从对证的层次来讲,由于中药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属性差异,使得大部分药物都存在药物偏性,多数中药表现为只有一方面的调节作用。若药物性味、质地、升降浮沉等性能阴阳属性不一致或本身即不明显者,即可有双向调节作用。中药对证的双向调节,是由于药物本身所具有的阴阳属性所决定的[6]。#p#分页标题#e#

2中药产生双向调整作用是以所含的拮抗性成分为物质基础,同时与药物配伍、炮制、剂量及机体的状态有关每一种中药都是一个小复方,可能含有药理作用一致的多个成分,也可能含有一定数量的药理作用相互对立的化学成分,即相互拮抗的成分。中药所含的拮抗性成分为其产生双向调整作用的物质基础[7]。药物的配伍和炮制通过改变中药组分,实现有效成分的相互拮抗。如平性血分药蒲黄甘平,生用性滑,长于行血;炒用收敛,兼能止血;出血兼有瘀血内蓄者,可生、炒各半用。药物的剂量与双向调节作用有一定的联系,有些药物在不同浓度下能产生相反的疗效。如服用大黄0.05~0.3g容易出现便秘现象,1g以上多呈泻下作用,可能与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有关。双向效应作为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不仅与药物本身拮抗性成分有关,也与人体体质和机能状况有关。人体体质和机体状态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就不一样。如:关于人参对血压的影响,有3种不同的报告。一是认为人参有降压作用:人参对高血压、心肌营养不良、冠状动脉硬化、心绞痛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减轻各种症状;二是人参有升压作用;三是认为人参既能升压,又能降压: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精神病研究所对133名服用人参制剂者进行观察,其中有的人感到精神兴奋,血压升高,也有少数人表现为抑郁,出现低血压。从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看,人参功专善补,是治疗虚劳内伤第一要药,人参对于大多数人和高血压早期实证患者能升高血压,但是如果高血压病程较久,病情属虚,服用人参则可以降低血压。

3中药的双向调节效应是多向整体调节的特殊表现中药药效是多种化学成分与机体互相作用的结果,药物成分含量的多少与机体的受体和酶的活性不同都会使中药表现出多效性。与西药成分比较单一相比,中药作用途径和靶点相对比较复杂,对机体的各个系统均可能产生兴奋或抑制的效应。如果中药含有药理作用相对立的化学成分,则作用于机体后对同一病理器官可能产生双向性效应。但不是所有的中药都含有药理作用相互对立的化学成分,所以双向调节是中药整体性调节的特殊表现。

4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模式包括趋中性调节和偏离性调节中药起效依赖于药物特定的化学性质,调节病变部位功能,纠正机体失衡状态。其双向作用模式包括:(1)趋中性调节,即振奋不足,抑制过亢;(2)偏离性调节,即通过使机体暂时偏离正常状态来恢复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如:大黄对发热性疾病引起的便秘,可通过改善血管通透性,使机体腹泻来改善便秘症状,使邪去正安。其作用特点即局部纠正整体,针对性强,易损伤正常功能。

小结

双向调节,现代医学赋予其丰富内涵,包括治则、治法、疗效等不同层次。由于针灸和中药治疗疾病都是在中医整体思想和辨证论治的思想指导下,通过调节机体气血阴阳、脏腑虚实、升降出入等使机体恢复平衡,故针灸和中药的双向效应发挥,都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是多向整体性调节的一种特殊表现,与机体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针刺作为一种物理刺激通过作用于特定的部位,依赖机体的自身机能而发挥作用,而中药作为一种化学刺激以本身的特定性质作用于靶点而对机体进行调节。由于治疗性质和作用途径的差异,使二者的双向效应的基础不同。针刺双向性效应的发挥以机体的状态为基础,是腧穴的位置、穴位的配伍、针刺的手法共同作用表现出来的结果;中药双向调节是以药物本身拮抗性成分为基础,与药物配伍、炮制、剂量,机体的状态有关。同时,针灸和中药作用于机体后,其作用模式也有差异。针灸主要表现为趋中性调节,中药则表现为趋中性调节和偏离性调节两种。其模式的差异与二者治疗性质和作用途径的不同有关。针灸作用于机体,主要依赖于机体的自稳调节,以内治内,通过整体调节局部,整体性强但调节能力有限,人类长期进化形成内在的高度和谐的结构与功能为基础的自稳机制,使针灸的最终效应是趋生理性的,即趋中性调节;中药作为多种化学成分的小复方,与机体相互作用后,由局部调节整体,以外治内,针对性强但易损伤正常功能,可以暂时改变机体正常生理来祛除病邪,使机体恢复正常,故能表现为偏离性调节,其调节力度大。双向调节是针灸和中药作用的特征之一。本文从针灸和中药作用于人体后的效应特征着手,探讨二者双向效应差异,为进一步阐明二者双向效应规律及机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