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学模式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医学模式下的医患关系论文
1.机械主义医学模式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推动了科学进步,也影响了医学观。当时用机械观来解释一切人体现象,人们认为疾病就是机器某部分的机械失灵,医生的任务就是修补机器。这一医学模式忽视了人的生物性、社会性以及复杂的内部矛盾,因此这是以治疗为主的机械医学模式。在这一时期医患关系仍是处于领导和被领导的阶段。
2.生物—医学模式
18世纪下叶到19世纪,医学家开始广泛地采用先进的技术对人体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促使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有了新的认识:健康是宿主(人体)、环境和病因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便会发生疾病。这就是生物—医学模式。在这种医学模式下,医生是关注的是对疾病的处理和技术的运用,而患者则是被动地遵从医生的判断和决策。随着各种诊断设备的不断完善,医生诊治疾病越来越多的依赖这些设备所提供的检测资料,对患者的关注就越来越少,医患感情日渐削弱。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和消极影响逐渐暴露出来,新的医学模式也应运而生。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逐步成为人类的主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这时人们发现生物医学模式在这些疾病面前显得束手无策。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即综合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影响的医学观。
3.1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医疗纠纷预防与医学模式的关联
作者:江珊 崔晶微 刘晓瑞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现代医学正处在一个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医学模式的转换必然引起医患关系在各方面的变化,也给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和产生的特点带来新的变化。在这个特殊时期,医院的医疗纠纷及医疗诉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在医疗界引起了关注,而且在全社会也引起很大关注,已成为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符的主要因素之一[1]。
1现行的医学模式及其特点
在医学的发展史上,大体存在过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以及现在正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推崇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Model)是指建立在经典的西医学基础之上的医学模式。由于其重视疾病的生物学因素,并用该理论来解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以及制定健康保健。19世纪以来近几百年的时间里,这种医学模式在医学界一直占统治地位,它主要用机械论和还原论的思想来解释人的生命过程和疾病现象,人被看做单纯的生物体。即只注重人的生物学指标的测量,忽视病人的心理、行为和社会性。它认为任何疾病都能用生物机制的紊乱来解释,都可以在器官、组织和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形态、结构和生物指标的特定变化。简而言之,生物医学模式就是:就病医病,只识“病”,不识“人”,只治“病”,不治“人”。这种模式只关注患者的身体状态,对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关注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需求的增高,这种模式下的医患距离越来越疏远,医患感性越来越消弱,医患关系越来越被物化。在现行的医疗实践中遵循的医学模式调查中,笔者通过对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200份的随机问卷调查后发现:有163人认为当下的医学模式为生物医学模式,占81.5%;有16份选择不清楚,占8%。有173人认为现在医患关系紧张与现行的医学模式有关系,占86.5%;有89人认为现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为对患者的社会属性关注不够,占44.5%;有97人认为与医疗质量有关系,占48.5%。这从一定层面上反映现在的医学模式还是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导,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辅助的状态。医患关系紧张的很大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医学模式中对患者的社会属性关注不足引起的。
2现在的医患关系特点要求新的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由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首先提出。1977年其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TheNeedforaNewMedicalModel:AChallengeforBiomedicine的论文,提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他指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有社会设计来对付疾病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即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2]。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这一认识最早是在1981年的第一次全国医学辩证法讨论会上被介绍到中国[2]。随着社会发展,国家法律体系的完善,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现在的医患关系已演变的越来越激烈。据统计,2007年至2010上半年,全国约有15.1%的医院发生了医患纠纷,有5.6%的医院发生了“医闹”事件,全国共发生医患纠纷6.9万起,“医闹”事件2万余起,由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5540余起,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3]。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医生对患者的关注度不够。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显示,在各种医疗纠纷中,因医疗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而80%的原因是由于语言沟通、服务态度等方面的问题[4]。所以,现在急需一种更加科学全面的医学模式来指导行医。在医生心中理想的医学模式调查中,我们发现:选择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问卷有129人,占64.5%;有30人选择不清楚,占15%。可见,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经得到大部分医务工作者的认同,但要使之真正在临床指导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思考与建议
预防医学类不同实习形式的比较
作者:王婷婷 邵红 吕新 姚雪梅 王丽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预防医学观念的比较
A模式、B模式、C模式在树立学生预防医学观念的问题中,认为预防医学是群体观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模式优于A模式,其它未见统计学意义,见表1。
2对实习内容效果的评价
A模式、B模式、C模式在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C模式优于B模式,收集资料的知识掌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模式优于A模式,在使用统计软件上三种模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模式优于A模式,见表2。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培养21世纪新型医疗卫生人才的需要,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了一系列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从理论课、实验课、第二课堂到临床毕业实习,逐步深化和提高医学生预防医学观念和技能[3]。根据表1结果,A模式、B模式、C模式这三种模式学生树立预防医学观念的比较中,认为预防医学是群体观念B、C模式优于A模式。认为在实习中能确立疾病预防为主的观念以B模式最优,认为预防医学是群体观念的B、C模式优于A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建立比较中A模式(89.1%),B模式(92.3%),C模式(88.2%);疾病的三级预防的掌握B模式最优;综合比较树立预防医学观念中B模式为最优模式,C模式次之。原因基于B、C模式的实习学生能够有机会在社区或社会调研中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B模式中实习学生进入社区,面对面接触居家住户,预防观念整体较强烈,C模式中学生直接参加社会调研,也比A模式中学生单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的感受明显。群体的预防必须建立在个体预防的基础上,也只有做好预防才能保证个体健康。B模式的实习学生能以社区为范围,以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指导等实践活动,实习效果明显。
实习期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实习模式[4],有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从内容上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预防专业学生通过参加三种不同模式的实习,普遍树立了预防为主观念和主要的预防医学基本技能。根据表2结果,在实习内容效果的比较上B模式、C模式比例明显较高,参加C实习模式,实习内容中对学生作用最明显的是能基本进行课题设计达97.10%,这些差异可能与C模式的学生,一方面投身到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实践工作中,加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带教老师通常以日常工作为基础让学生自行设计课题,带教老师以疾控工作为主,在课题的指导时间低于专职教师,锻炼了这部分学生自行设计课题的能力,几乎所有学生能基本进行与疾控相关的课题设计,更加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统计软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资料的知识掌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模式优于A模式,B模式在参与社区实习,到人群中去实践之后这跟学生参加了教研室实习或自身所选择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课题密切相关[5]。到社区后其交流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加之在教研室有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其收集资料的方面也有其优势的一面。社区或社会实践方式,必然有不同的实习要求,带给学生能力和知识方面的掌握重点就有所不同。参加实习后,学生了解和熟悉最多的内容是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和正确搜集资料的方法达90.60%,其次是学会撰写科研论文88.60%。除此之外,通过调查学生认为,通过实习收效甚微的是掌握现场调查的基本技术[6],原因如下:(1)学生是根据已有数据来进行课题设计和选择的,在论文撰写的全过程中基本不会涉及到与课题相关的现场调查内容;(2)需要进行现场调查的课题开展时,因学生没有接受过调查员培训或不具备相关素质故由指导老师亲自代劳;(3)由于部分卫生单位对学生科研课题的不了解和对科研工作的不支持,现场调查工作艰难重重。通过访谈,学生普遍认为急需改进的方面有抓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分别为加强语言文化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合格的带教老师。其中,在培养合格的带教老师一项强烈要求改进的是参加过B实习模式的学生,这表明社区预防医学专业合格带教老师的严重缺乏,也体现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在社区实习这种模式发展还不够成熟。参加B实习后,除上述急需改进的方面外,学生希望能结合工作实际开设案例讨论课。进行论文的设计及撰写讲座一项,A模式做的及时完善,其它两种模式都需要加入此实习内容并及时改进。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论文
1加强临床医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现阶段,国内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医疗人力资源的结构也开始发生改变,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得到较大提升的同时,仍然有部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首先,我国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员在总体数量上较少,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其次,医疗卫生人才结构不合理,总体布局不够科学,卫生医疗工作人员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经济落后地区的医疗工作者不足;再次,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员专业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地区以及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最后,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存在严重失衡现象,东部地区人力资源丰富,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贫乏。
2临床医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2.1创新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实行四段式教学
我国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通常借鉴的是西方国家的“解释工厂型”教育,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参考了前苏联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将两种类型进行混合,其中,前苏联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占据主要位置,按照10个学期进行划分。部属医学院大部分采用的是“5+5”教育模式,然而,其他地区医学院校则多应用的是“8+2”教学模式,在前8个学期,学生需要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其余2个学期则到各大医院进行临床实践。目前本院采用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将生物-医学模式作为理论基础,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基础与临床脱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将学科作为基础,未能形成良好的逻辑连贯性,很难适应目前的医学模式转变现状,不利于促进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院校必须要深入挖掘当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对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医学院校应组织相关学者和专家负责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制订适合本地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积极探索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开展相关实践工作。医学院校应构建“基础学习-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知识强化”四段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并分四个阶段贯彻执行。第1~5学期为第一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基础学习,在医学院校本部开展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同时进行专业基础课以及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第6~7学期为第二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临床见习,组织学生到直属型医院以及协作型附属医院开展专业课程学习,并完成临床见习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疾病,并在见习过程中接触不同类型的患者,实现临床接触。第8~9学期为第三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临床实习,组织学生到各个附属医院进行为期12个月的临床实习。第10学期为第四阶段,该阶段主要对所学医学知识进行强化提升,学生返回医学院校,投入各种培训、专题讲座,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丰富专业知识内容,巩固所学医学知识。
2.2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设置
合理增加与人文社会科学内容有关的课程,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德教育应遵循“五年不断线、各段有侧重”。学生在学习基础医学知识时,主要采取的是课程教授方式,临床见习过程中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的现象感受,学生参加临床实习时则主要表现为准医生的亲身体验,对临床医学知识的强化提升主要讲究凝练内化。利用这种持续递进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德,进而培养一批医德高尚、医术高超、乐于奉献的优秀医学人才。医学院校应充分发挥综合性高等院校特有的优势,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选修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的力度,促进医学专业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注重外语教学以及计算机教学,坚持五年连续教育,尤其需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的提高。通过增设必要课程,并删减不必要的课程,调节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和比重,实现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在增设课程中,要注重增加那些具有体现现代医学科技发展作用的代表性科目,例如分子生物学以及组织工程学等。学校可以合理增加一些选修课,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次,针对中学阶段学习发生重复的教学课程,例如普通生物学等,应及时进行删减。医学院校应不断删减适应性较差并且验证性内容过多的教学科目,促进课程结构的简化和优化。最后,重视专业方向需要设置的医学课程,如眼耳鼻喉科学、肿瘤学、社区医学、老年医学等科目,应采取措施不断进行加强。针对综合性试验课程,如机能学实验课程、形态学实验课程以及临床技能学实践课程等学科,要增加教学比重,给予高度重视。
中西医结合人文教育研究
摘要
人文教育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本文针对中西医结合教育模式中人文教育存在的人文课程设置不足、中国传统人文意识薄弱、临床实习重业务轻人文、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出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大临床实习中人文素质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从教育模式中改变人文教育的现状、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等解决途径。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人文教育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西医的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是认识论的互参,是方法论的互补。中西医结合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医学以及中医和西医所涉及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的传授和教育。广义的中西医结合教育是与社会文化相联系的,是对中西医学及两种不同文化、精神的教化与培育。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与时俱进、符合时代需要和中国社会特点的医学人才。但是,现在中西医结合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无论是从学科建设上还是培养人才模式上都需要积极探索和完善[1]。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更加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在医学模式发展上的重要作用[2]。因此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亟需加强人文教育,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1人文教育在中西医结合教育中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又称为人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其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国内医患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的特色医学,尤其是中医的尊重自然、天人合一思想,赋予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特殊的人文精神。
临床医学改革教育探索
作者:王玉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在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历经百余年。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正面临着新的考验,主要表现为“三个不适应”,即医学教学不能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课程的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学科的融合、交叉与拓展;培养的医学人才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新的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世界医学高峰会议提出“为21世纪重新设计医生”的战略决策,不仅是对医生的重新定位,更是对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指导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方法手段的重新确立。为了主动适应科学创新体系构建的需要,教育部已将改革医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列为面向21世纪的重点改革计划项目之一。这些将对临床医学创新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1临床医学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临床医学教育要做到“五个面向”,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经济社会、面向市场,进而树立明确的科学发展观、人才培养质量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因此现行的教学将面临来自四个方面的挑战。
1.1“第三次医学革命”的挑战
人们将医学模式的转变,即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称为“第三次医学革命”。其意义在于改变根深蒂固的传统医学教育观念;改变经验医学的“习惯性”、老专家几十年一贯制的“权威性”和医学生的“附和性”;改变应试教育的被动性与对创新能力的压抑性。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医学生不能理解新模式的深远意义,专业课程教学中缺少“社会学”“伦理学”等人文科学内容,这些“隐性学科”急待增添。
1.2医学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挑战
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分析现阶段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期为相应的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医学研究生管理及相应的培养政策的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随着当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理念与模式不断变革,医学教育中最为典型的变革表现为对人文医学教育和医学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视[1]。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均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临床医学导论、医学史、卫生法学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相应的医学人文实践教育[2-3]。但相对于临床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因教学、科研、临床任务重及师资欠缺等多方面原因,致使其在校期间医学人文教育与目标尚有一定差距[4]。医学研究生已逐步走向临床医疗岗位,对于医药代表、医患矛盾、诊疗伦理等现象有自己的认识,如缺乏适当的医学人文教育很容易使医学研究生对现实的医疗环境产生误解。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培养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是医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5]。本文分析医学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医学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管理及相应的培养政策修订提供参考。
1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
虽然医学研究生在读期间所修课程并不多,但相对于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学制短,科研、临床等其他培养任务更重。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仅有一年理论授课,教学内容多为医学统计学、科研方法等医学研究方法课程,或局部解剖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类课程,对于伦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较少涉及;专业型医学研究生授课时间更短,在读期间需系统地接受临床医学技能训练,没有安排医学人文课程的授课时间。而经过系统的临床医学实践,相对于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往往对临床医疗的特点、医患关系、患者心理、诊疗伦理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医学职业精神往往有自己的理解。但在这一阶段却缺乏医学人文教育,无法引导医学研究生深入探讨职业精神与医学中的人文属性。
1.2具有临床医疗实践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师相对匮乏
加强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人文教育的途径
摘要:
医学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注重学生临床技能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还十分重视人文素养与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在医学临床实习阶段,一定要加强人文教育。文章在分析医学留学生人文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阶段人文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医学留学生;人文教育;临床实习
医学教育是国际通用性、可比性较强的学科专业领域。根据国际标准规定,21世纪合格医生除了具有与时俱进的知识储备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意识、人文素养等。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必须重视人文教育。
一、医学留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模式基于生物医学模式,对人的心理与社会要素进行了广泛关注,其内涵包括人文素养。其主要表现为心理查诊、社会保障、法律权利、尊重患者伦理等[1]。所以,为了满足医学模式转变需求,医学院一定要加强对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突出人文教育,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达到现代医学的要求,更好地开展医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