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运用舒适护理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静脉注射运用舒适护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静脉注射运用舒适护理

 

静脉输液是迅速而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护生的心理素质较差,部分患者不理解、不配合,对护生的不信任,加大了护生操作时的紧张感,从而影响了静脉输液操作的质量。1998年台湾华杏出版社总裁萧丰富提出“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1]引起了护理界高度重视。所谓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乃至灵魂上均达到最愉快的状态,可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指导护生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静脉输液中,最大限度地弥补了由护生静脉输液带给病人的不适,同时,也增强了护生临床实践的信心,在护理服务和护生带教方面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就护生在静脉输液中的舒适护理应用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4~6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静脉输液病人100例。年龄19~76岁。一般输液3~7天。文化程度:小学至大学。职业: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和干部。所选病人均意识清楚,感觉及语言表达能力正常,穿刺部位均在手背浅静脉。   2护生带教方面   对护生进行心理卫生培养和舒适护理的指导,进行人生哲学和价值观的教育。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高无痛穿刺技术,树立自信,战胜紧张、焦虑心理。   3护理   3.1静脉输液前的舒适护理   3.1.1环境的舒适   病室内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适宜的光线和温湿度、整洁的被褥、软硬适度的床垫都能缓解病人紧张情绪,提高病人的舒适度,达到心情舒畅。   3.1.2心理的舒适   指导老师带领护生主动热情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详细询问病情、有无过敏史和特殊要求等,用药中加强巡视,起到语言安抚的作用。同时,向患者讲解输液方面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顾虑,营造良好心态,让患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下完成治疗。   3.1.3卧位的舒适   穿刺前要鼓励病人排便、排尿。在输液过程中,在保护好肢体的情况下,护生可协助病人适当变换体位,以减轻卧位的不舒适感。如侧卧的病人,可在肘下、膝下垫一软枕;睡眠质量差的患者,可在穿刺侧上肢穿上衣袖,上臂置于被外,保暖的同时,以免因观察穿刺部位,频繁移动患者手臂,而影响其休息,增加舒适度[2]。   3.2静脉输液时的舒适护理操作方法   护生在操作前应主动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同意后方可进行输液,帮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护生进行静脉穿刺时,应快、准、稳一针见血,对于较细的血管,要求20°角进针;但对较粗直的血管,可采用60°角进针,这种进针方式角度高,通过真皮层时间少,可以减轻疼痛[3],有效减少了穿刺刺激带给病人的不适,将输液各个环节引起的疼痛降低到最小程度。   3.2.1前后持针法行静脉穿刺   患者取非握拳姿势,操作者选择静脉消毒皮肤、输液器排气后,操作者左手拇指压住静脉使其固定,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柄前后沿,和皮肤成较小角度(10°~30°),快速刺入皮肤,然后再变较小角度,并在血管上方横穿至静脉清晰点,再抬高针尾,缓慢穿刺血管,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4]。前后持针法易掌握进针力度的大小,既有利于针头与皮肤夹角的改变,又有利于掌握进针时用力的大小及静脉回血的观察。   3.2.2输液过程中舒适护理   细心观察患者病情,按时巡视,注意液体输入是否通畅、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有无渗漏、不良反应等情况。对于年老病人,控制好滴速,嘱其家人不得随意调节滴速,以免发生意外;对于病情较重的病人,应带领护生给予全程监护,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有无药物反应。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协助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取舒适体位,嘱咐病人注意保暖,冬季可以盖毛毯,对于好动的患者,可上夹板,固定输液部位,防止针头脱出[5]。   3.3静脉输液后的舒适护理   3.3.1拔针舒适   患者输液完毕,向患者说明拔针注意事项,采用新拔针法(输液完毕,快速拔出针头,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进行拔针,可减轻甚至消除拔针时的疼痛[6]。并教给病人正确的按压方法:即顺进针方向沿血管走行按压,时间3~5min,防止血肿形成,对行动不便的病人,护生应主动为其按压,直至注射部位不再出血[7]。并告知病人在1h内不要除去穿刺部位覆盖的无菌棉球,2h内不宜洗手浸泡局部,以防穿刺处感染。   3.3.2不良反应的观察   拔针后告知患者床上休息30min,确定无不适情况发生,方可离开病房。对输液疗效的观察,尤其对首次用药的患者,还要询问用药的反应,并详细讲解有关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提高对输液治疗的认知[8]。   4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感觉舒适的有86例,对护生静脉输液的满意度为86%。5体会舒适护理理论的产生和实践提高了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提升了护生的工作信心,整体护理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更加充分地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