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以宋代饮食探讨山家清供的学术贡献,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养生思想在饮食选材中的体现
1.食材简单,素食为主《山家清供》一书,南宋林洪所撰。所谓“山家”,是指山林乡间居住的人家,“清供”,泛指清淡的饮食。全书两卷(上卷47节、下卷57节),广收博采,记载了104种饮食及其烹饪方法。其中素食有88种,以山野所产的自然、无污染的米谷、果蔬为主,没有奇珍异品,都是平常百姓家寻常之物。如:粳米、芹菜、菘菜(白菜)、生菜(莴苣叶)、苜蓿叶、笋、桔叶、韭菜、蕨菜、苣荬菜、蕈(菇)、山桃、橄榄、莱菔(萝卜)、绿豆粉、白扁豆等。民间素有“食,不可无绿”的饮食观念,作者对绿色素食情有独钟。“山家三脆”中描述“嫩笋、小蕈、枸杞头,入盐汤焯熟,同香熟油、胡椒、盐各少许,酱油、滴醋拌食……笋蕈初萌杞菜纤,燃松自煮供亲严。人间肉食何曾鄙,自是山林滋味甜”。从当今营养学角度来看,绿色素食富含天然叶绿素、维生素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果胶等,对现代人的“富贵病”和“文明病”有非常好的预防作用,且有利于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
2.喜食豆类和豆制品“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作者选用豆芽、豆腐、绿豆粉、黑豆、赤豆、白扁豆、豌豆苗叶等作为食材,记载了11种含有豆类食品或豆制品的饮食。豆芽被称作“大豆黄卷”,早在东汉《神农本草经》就已有记载,而在宋代,它作为食物广为流行。书中有“以水浸黑豆,曝之及芽,以秕(糠秕)寘(铺盖)盆中,铺沙植豆,用板压,及长,则覆以桶,晓则晒之……洗,焯以油、盐、苦酒(醋)、香料,可为茹(菜)。卷以麻饼,尤佳。色浅黄,名鹅黄豆生”,介绍了豆芽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法。诞生在汉代的豆腐,在此或油煎、或酒煮“(东坡豆腐”)、或与花同羹“(雪霞供”),颇受欢迎!还有“豆粥”:“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美味可见一斑了!豆类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营养价值接近于动物性蛋白质,是最好的植物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俗话说“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很多营养学家都呼吁,用豆类食品代替一定量的肉类等动物性食品,是解决城市中人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双重负担的最好方法。
3.花卉果品入馔我国食用花卉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前,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宋以前花馔很少列入食谱,多散见于本草类的医书中,而《山家清供》选用梅花、桂花、芙蓉花、菊花、莲花、松花粉、茶糜花、牡丹花、棕榈花苞、文官花等,记载了15种花馔,可以说是开花卉入食谱之先河。如:以稀面拖油煎栀子花的“薝卜煎”;和米舂粉,炊作桂花糕的“广寒糕”;以茶糜花煮粥的“茶糜粥”;以蜜蜡包封梅蕊花苞的“汤绽梅”;以松花粉和蜜作饼的“松黄饼”等等,美不胜收!还有18种果馔,选用了山桃、橄榄、大李子、荸荠、橙、胡桃仁、栗子等果品,颇具特色!花果入馔,不仅增添色、香、味,使饮食赏心悦目,而且补充营养。有文献报道,鲜花中富含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脂肪、糖类、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药食同源,寓医于食该书选用了许多药食两用食材,如:山药、黄精、栝蒌、麦门冬、百合、地黄、菊花、枸杞子、莱菔子、旱莲草、莲子等等。纵观全书,延年益颜滋补的饮食有“青精饭”、“蓬糕”、“松黄饼”、“麦门冬煎”、“黄精果”、“土芝丹”“玉延索饼”等等,还有“百合面”:“最益气血”,充分体现了“食能养人”。如:“金饭”和“紫英菊”,都采用茎紫黄色的正品菊花,能清肝明目;又如“沆瀣浆”:“止用甘蔗、白萝菔(萝卜),各切方块,以水煮烂而已。盖蔗能化酒,萝菔能消食也,酒后得此,其益可知也。”还有“酥琼叶”:“化痰止食”;“牛尾狸”:“肉主疗痔病”,“地黄馎饦”:“治心痛,去虫积”等等,体现了“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
养生思想在饮食烹饪中的体现
1.荤食素作,讲究真味提倡素食,但也不乏选用血肉有情之品,记载了以鸡、鸳鸯、兔、羊肉、牛尾狸、螃蟹、虾、鲫鱼等为食材的13种荤食。但这些荤食的制法多是白水煮、蒸,即荤食素作,制作简易,调料也简单,依然是清淡原味,不觉油腻。如“酒煮菜”:“纯以酒煮鲫鱼也,……鲫,稷(粮食)所化,……‘细微霑水族,风俗当园蔬’”。又如“莲房鱼包”:“将莲花中嫩房,去穰截底,剜穰留其孔,以酒、酱、香料加活鳜鱼块,实其内,仍以底坐甑内蒸熟。”还有“山煮羊”的做法:“羊做脔,寘(置)砂锅内,除葱、椒外,……只用槌真杏仁数枚,活水煮之,至骨糜烂”。作者喜居山林,讲究食料的自然之味。如“持螯供”:“以清醋杂以葱芹,仰之以脐,少俟其凝,人各举其一,痛饮大嚼……庸庖族丁非曰不文,味恐失真。”还有“黄金鸡”:“燖鸡净洗,用麻油、盐、水煮,入葱、椒。候熟,擘钉,以元汁别供……有如新法川炒等制,非山家不屑为,恐非真味也。”清醋拌蟹、白水煮鸡,原汁原味!尤其在饮茶上,作者认为“茶,即药也。煎服,则去滞而化食。以汤点之,则反滞膈而损脾胃……今世不惟不择水,且入盐及茶果,殊失正味”,强调煎茶,品茶的本味,体现了重视自然、追求本真的饮食观念。
2.合理搭配,协调平衡食物和药物性能一致,也有性、味、补泻等,作者也讲究合理搭配,协调平衡。如“太守羹”中描述:“茄、苋性俱微冷,必加芼姜为佳耳。”体现了讲究饮食平和之性。还有“持螯供”中:“(蟹)有风虫(寄生虫),不宜同柿食”蟹与柿子同为寒性之品,不宜同食,从现代医学来看,蟹肉的蛋白质较丰富,而柿子含很多鞣酸,蛋白质遇到鞣酸后会凝结成硬块,积在胃肠里会影响消化功能,可有腹痛、呕吐、腹泻的反应。#p#分页标题#e#
3.品种繁多,全面膳食全书饮食取材广泛,米谷、豆蔬、花果、畜禽、水产等,正符合《素问•藏器法时论》所说的“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莱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谷、肉、果、菜各有其功,共奏养生之效。饮食种类以米饭和面食为主,饭、面、饼、糕、馄饨、馎饦(汤饼)、饺子等多达30余种。米面食历来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不仅是人们能量的主要来源,而且延年益颜。还有各种粥、羹、粉、酒、腌菜、卤菜、凉拌菜、果脯等,作者还重点描述了煎茶和酿酒,适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全面膳食。
养生思想在饮食寓意中的体现
该书不仅记载饮食,还穿插文人韵事,引用诗文,夹叙夹议,借助饮食谈论世态人生,赋予饮食深刻的文化意蕴,其中也饱含修身养生思想。
1.清净养神《素问•上古天真论》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清净养神的保健意义,作者也有此思想。如“蓝田玉”中描述:“要知长生之法,当能养心戒欲、虽不服玉,亦可矣……今法:用瓢一、二枚,去皮毛,截作二寸方,烂蒸,以酱食之。不须烧炼之功,但除一切烦恼妄想,久而自然神清气爽。”可见,作者反对古人炼丹、服玉的养生观,认为戒除私欲、调养精神就能长生。
2.书中大量诗文典故都体现了作者对贤德的崇尚。如“真君粥”中“……闻董真君未仙时,多种杏。岁稔,则以杏易谷;岁歉,则以谷贱粜,时得活者甚众。后白日升仙,世有诗云:争似莲花峰下客,种成红杏亦升仙。”歌颂种杏树做善事的董真君,表达了作者提倡为人贤德的生活态度。“太守羹”:“梁,蔡遵为吴兴守,不饮郡井,斋前自种白苋、紫茄,一位常饵。世之醉醲饱鲜而怠于事者,视此得无愧乎?”讽刺为政者只顾骚扰百姓,大吃大喝而工作马虎。“大耐糕”是向家取先辈“大耐官职”之意,表达有意于继承文简相传的精神,作者记载这个糕点即景仰先辈为国奉献的精神。纵观全书饮食,处处蕴含着作者对于为政、做学问、为人处事等方面的主张,寓意深远。
纵观全书,《山家清供》这部饮食著作在饮食的选材、烹饪、寓意方面都渗透出修身养生之道。素食养生、寓医于食,又蕴含着调神养德的养生思想,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本文作者:孙晓生 刘冰 徐峰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