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道教内炼养生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探讨道教内炼养生,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探讨道教内炼养生

教内养生的修炼步骤

在道教各种内修方术中,“守一”、“存思”、“养神”等,都属于“炼神”的功法。在“守一”、“存思”和“养神”的时候,需要配合导引或行气的功法,亦即辅之以某些肢体动作,并对呼吸有某些特定的要求,这就是“炼气”。与此同时,一方面上述炼养活动会引起身体的某些变化,另一方面也通过对身体的操作,而提升或加强上述炼养活动的效果。关于身体的操作,赅言即是“炼精”的功法。对于精气神的炼养,即是成熟的内丹术。

根据传统的内丹炼养术,在实际的操作上,就其主流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修炼步骤:

1. 筑基

“筑基”是内丹炼养的准备工作,也是内丹修炼的入门功夫。道门认为,先天之气,万事万理具足,十分圆满; 但自从人出生以后,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护养不足,或生命安排的方式不合适,都会对此先天之气产生损耗或破坏作用。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这种后天活动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而起心发愿,立志要通过后天的炼养活动而实现延年益寿或求道修仙,出于弥补后天不足的考虑,同时也为了弥补在后天的生命活动中已经造成的生命能量的亏空,为此后的炼养活动夯实基础,就需要进行“筑基”的准备工作。

要想做好“筑基”的准备工作,必须要清楚和把握两个概念,一个是“窍”,一个是“脉”。“窍”又被称作“玄关一窍”,且往往“一分为三”,即通常所说的“三丹田”。一般的说法,上丹田在头顶,叫“泥丸宫”,又叫“乾宫”; 中丹田在胸部,也就是“绛宫”; 下丹田在腹部,属于人体的正丹田,或者又称“黄庭宫”。但详细而言,关于三丹田的具体位置,文献记载十分模糊,且有相互龃龉的地方。有说上丹田在眉际祖窍穴,或发际百会穴; 有说中丹田在心下、脐上祖气穴,或脾胃之间,有说下丹田在脐下一寸三分,或脐内一寸三分。之所以会有这种种歧说,笔者以为,一方面是个人体质具有独特性,人和人之间具有差异性,三丹田的位置不可能一致; 另一方面是在师徒授受过程中,有一些神秘化或禁忌化的倾向,从而模糊了其具体位置; 第三方面则来自于前述内炼养生的理论前提,即“通天下一气”和“人气合一”的理论,因为气具有流动性,故而三丹田之间往往也会发生某种样式的“迁移”。但无论如何,其大致的方位是不会错乱的。这种大致的方位,也对应于内炼养生的“药物三宝”精气神,即“精”主要积聚于下丹田,“气”因为与人体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循环相关,主要积聚于中丹田,而“神”与人的思维活动和“属灵”活动有关,故而在上丹田。

由于“通天下一气”的流动性,三丹田之间或许会发生相应的位移,这就预设了、实际上也保证了“脉”的存在。“脉”是贯通三丹田,使其得以交流、沟通的“管道”。在道教内炼养生中,“脉”主要指奇经八脉,其中最重要的是任督二脉。督脉在脐后,起于会阴穴,沿背部经夹脊穴,上行至泥丸穴,至上唇兑端穴为止; 任脉在脐前,起于会阴穴,沿腹部上行,经檀中穴,至下唇承浆穴而止。

筑基功夫开始于打通任督二脉,这意味着通过意念的引领,行气于一吸一呼间,顺着督脉和任脉进行循环往复的运动。也就是说,“一吸”的时候,顺督脉由会阴穴至兑端穴,这叫做“进阳火”; “一呼”的时候,顺任脉由承浆穴至会阴穴,这叫做“退阴符”; 一呼一吸就叫做“通任督”,也叫“小周天”。其中,在“一吸”的时候,亦即循督脉上行的时候,有三第 2 期 张永宏: 道教内炼养生探究19处地方难以通行,被称作“关”,即会阴穴尾闾关、夹脊穴辘轳关以及脑后玉枕关,故而叫做“通三关”。如果能够在一呼一吸间打通奇经八脉,则叫做“大周天”。通过意念和气息在奇经八脉之间的循行( 主要是任督二脉之间的循行) ,可以贯通三丹田,使三丹田之间的精气神三宝得以迁移运转,发生交流沟通,实现炼神、炼气和补精的目的。这样,筑基功夫就可以看做是完成了。

2. 炼精化气

“炼”这个词来自于外丹术的术语系统,对应于一系列的古代化学操作程序: 垒起炉灶,架上鼎镬,在其中放置各种金石等药物,点火送风,并且在特定的阶段控制火量和风量,把握火候。如有需要,还要在特定阶段添加各种催化剂或辅加剂,从而使金石等药物发生变化,炼制成所需要的“金丹”。在内丹术中,借用了这套术语系统,把人体比喻成炉鼎,“神”作为“火”,“气”作为“风”,来对“药物三宝”精气神进行锻炼,从而获得“大丹”。

“炼精化气”在有些文献中也被称作“炼形化气”。这一方面说明“形”和“精”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精”和“形”的阶次高下。也就是说,在道门中人看来,“形”是一种较为粗糙的“气”,“精”是“形”的精华,是一种较为精微的“气”,和“形”相比居于较高的阶次; 但如果和“气”相比,则仍然显得相当粗糙,故而需要炼制其“精”,使其发生质的变化,提高到“气”的阶次,这就是“炼精化气”。

3. 炼气化神

这一阶段的修炼是在“炼精化气”的基础上,把“气”与“神”结合起来,进行合炼,从而归于“纯阳之神”。应当说,“纯阳之神”是相当精微的“气”。此时,修炼者的整个生命状态,已经进入一种相当精微高妙的境界。

4. 炼神还虚

这是内丹修炼的最高阶段,是内丹修炼者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炼神还虚”在有的地方也被叫做“炼神合道”。“虚”是“道”的相状,“道”是“虚”的本体。此时,修炼者完全实现了“天人合一”、“人气合一”,获得了对于宇宙的洞彻洞悟。#p#分页标题#e#

在道门中人看来,筑基属于“道术”阶段,“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属于“仙术”阶段。“仙术”阶段所分的三个次步骤,又往往被称作“初关”、“中关”、“上关”,或者叫做“百日关”、“十月关”、“九年关”。这种种说法虽是渊源有自,但有时候未免存在神化、夸张之处,借以言求道修仙之艰难。其中也有道教宗教神学目的论的色彩,因其既不能证伪,亦不能证实,作为今人阅读者,姑且一览,悉其大概,存而不论。

道教内炼养生的现代价值

在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尽管人类追求幸福、追求身心健康、追求生命质量的提高等尘世目标没有改变,但传统的道教养生文化一度遭受过怀疑和批评。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道教养生文化往往以宗教的身份出现,不可避免地有一些神秘性的成分。对于这些成分,今人应当持有的态度是批判接受。因为不能说神秘的文化就是错误的,但同时神秘的文化也不能说就没有错误,这有待于我们以审慎态度进行深入研究。第二方面,由于近现代以来西学东渐所形成的术语传统和话语霸权,或者也由于近现代国情的转变,而需求一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一套阐述世界和描述生活的符号系统,以文言文或传统诗词为符号系统的传统文献在现代社会显得有些突兀,往往使感兴趣者望洋兴叹,却而止步,这有待于我们严谨而细致的“语言转码”工作。第三方面则是当代国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同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大异其趣。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某种生活方式,如何从传统养生文化中开发出符合现代生活( 尤其是都市生活) 的实践功法,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关于道教内炼养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及其价值意义,卿希泰、詹石窗先生作了深刻论述。

“内炼”是对于人体内在的修炼,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步骤,从内向的角度对人体生命潜能进行激发、培育和锻炼,以达到人身的保健养护,从而使身心获得一种和谐平衡融乐的良好状态,并借以提升人的品格境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实现其现代化并不断为人类的健康和觉慧服务,是其应当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但内炼养生等道教养生文化在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遭遇了瓶颈。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实践,加以研究思考,发掘其延年益寿、觉慧人生、提升境界的人文价值,促成其在现代社会中平衡身心、和谐群己、利乐众生、融通天人的功能发挥,为人类文明和健康服务。

本文作者:张永宏 单位:四川大学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