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以德养生思想成因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论语•述而》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何晏注曰: “道不可体,故志之而已。”“德有成形,故可据。”朱熹说: “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可见,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用,事物产生的本体依据是道,事物得之于本体的内在属性为德。道是产生万物的本原和依据,是事物运行的法则和规律,在宇宙本体论问题上道教继承了道家哲学,所以“道”是道教的根本信仰,而长生久视、羽化登仙是道门中人的终极追求,贵生、重生、长生、保生成了道教徒终身践履的行为方式。那么,“道”和“生”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 《太上老君内观经》中说: “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 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老子想尔注》: “生,道之别体。”道教把“生”提到“道”的高度来体认。也就是说,“生”和“道”是共生共存,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生命的消褪,意味着体道的载体不存; 道的隐逝,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道与德是体与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道与生是合二为一的关系,在这种逻辑背景下,德与生也自然可以建构某种关联。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曾明确指出: “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德可以养生、助生、济生、利生,因为德源于道,所以“以德养生”,就是“以道养生”。生道合一,决定了“以道养生”即“以德养生”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道德形而上学视阈下的生命诉求
先秦儒家的道德形上学隐而不显,宋明理学家建立了非常完备的道德形上学,但这种儒家式的道德形上学是以“天道人伦化”为特征的。承续老庄的道教建立了更为完备的道德形上学,这种道教式的道德形上学是以“人伦天道化”为特征的。前者以人伦为基础,后者以天道为依归。老庄哲学在表面上看似乎是反道德的,如《道德经》第 5 章中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 18 章“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但是联系老庄的整体思想和运思理路,我们会发现其实道家并不是反道德的,他们所提倡的是“上德不德”的“德”,“大仁不仁”的“仁”,是超道德,而非非道德; 是源道德,而非流道德。他们是要教导世人能够自觉地自然而然地处于“道德”的生活当中,当然,这种道德并非单纯的儒家式的伦理道德,而是与终极本体相契合的道德,是随化自然、无心为之的与道合一的大道大德。道教继承了道家道德哲学这种人伦天道化的特征,即通过向大道逆衍的方式将人伦道德进行天道的提升,并赋予终极的形上意义。
以净明道为例,净明道是一种符箓派宗教,更是一种伦理型宗教,在其教理、教义上首推忠孝,以致有“忠孝净明”的称呼。忠孝在净明道首先是一种儒家式的伦理道德的修养,该派立教之旨就明确提出,“净明”之道在于“扶植纲常”。《净明忠孝全书》说,“忠孝,大道之本也,是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有不务本而修炼者,若太匠无材,纵巧何成?”[3]633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净明道是作为道教的一个流派而出现在历史上的,即使对其他思想流派多有吸纳,也必然要服从于道教的根本信仰,即修道成仙的宗旨。所以它所提倡的伦理道德不会拘泥于日常的世俗伦理道德。《玉真先生语录内集》称: “忠者,忠于君也。心君为万神之主宰,一念欺心,即不忠也。”
这里净明道强调的是心的主宰作用,超越了一般的伦理道德。与“大忠”相对应的是“大孝”。在道的本体建构下,世间万物都是秉于道、源于道、根于道而存在的,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无论是自然界的还是人类社会的。所以在终极层面上,道才是人生命的源泉,人的“父母”。当然在现实层面上,是父母给予了人的生命。《玉真先生语录内集》谓: “人子事其亲,自谓能竭其力者未也。须是一念之孝能致父母,心中印可,则天心亦印可矣。如此,方可谓之孝道格天。”人孝敬父母是怀带感恩的情愫,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神圣的生命,以此推根溯源,阴阳、五行、天地、鸿蒙、大道、浑沌更是我们生命的终极依据,人们同样也应该怀着感恩的情怀来面对大道的造作,自觉地素朴自己的心灵,从而达到与“天心”相印,与“大道”契合,实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所谓“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体皆爱”,净明道对生命的解读,对形上之道的体认正是通过这种大忠大孝而体现的。
宗教道德与世俗道德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不但来源于终极,最终依然指向和复归于终极。《太上灵宝净明法序》进一步扩展了“净明”概念的内涵,认为这是包罗万象的玄理枢要,该书指出: “净明者,无幽不烛,纤尘不汙,愚智皆仰之为开度之门、升真之路,以孝梯为之准式,修炼为之方术,行持之秘要,积累相资,磨砻智慧,而后道炁坚完,神人伏役,一瞬息间可达玄理。”无幽不烛的净明境界,纤尘不汙的生命状态正是道教生命伦理对世俗伦理的超越。
此外,有必要指出的是,道教虽然重生、贵生,但这里的“生”不是单指人的肉体生命,也包括人的道德慧命。早期道教重视祈福驱邪、祛病禳灾,重视金丹大道的炼养以保养外在的形体,以求延生永命,但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道教自身的发展,道教徒越来越认识到肉体永生的荒谬,于是他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人的精神层面,注重内外合一,性命双修,试图在人的内在精神,道德涵养等更深层的意义上提升生命的品质和质量。在洒扫应对中与道合一、随化自然,体合性命之真、生命之美成了成熟阶段后的道教的追求目标。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善恶报应观
因果自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善恶到头终有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几大宗教几乎公认的结论。道教也不例外。#p#分页标题#e#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 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石音夫功过格》称该功过格是“修行入门捷径。……欲修还丹,先积阴德。阴德既优,自能入悟。既悟则可以长生出世。”道教将伦理道德作了极具世俗性、极具诱惑力的解释。在我国古代,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导致的生活窘困,专制体制导致的政治压迫,使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常常感受到来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人们在这种异己力量面前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渺小和脆弱,在人们心灵深处,自然渴望有一种神圣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摆脱现世的苦难。道教的劝善伦理应运而生。它强调人只要能够端正心态、积德行善、广结善缘,即可得道成仙。即使不能最终修成正果,神仙也会赐予善人很多世俗的好处,如福、禄、寿等。
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渴盼,不一定能够带来真实的结果,主要看人们是否在现时生活中真正的积累功德,广结善缘。如果世人恶行昭著,神仙会对之施以严厉的惩罚。在一定的时候司命神会将个人的善恶行为告知具有赏罚能力、掌人生死寿夭的神灵,如玉皇大帝、文昌帝君、东岳大帝、真武大帝、丰都大帝等。神灵如何安排个人的命运全根据此人一生所积累的善恶数量来决定,他们随人的功过作出相应的奖惩。《感应篇》中有: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因此,只要人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多行善积德,自然能够得到神灵的保佑而延年益寿; 相反,如果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作恶多端,就会遭到神灵的惩罚而短命夭折。出于对生的眷恋和对死的恐惧,人们多会选择多行布施、与人为善。这也是从最现实层面提出的道教“以德养生”的依据问题。
心理健康有助于延年益寿
现代医学观点认为,人的心理精神状态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人们面对生活中的巨大压力而焦躁不安、心烦意乱、情绪失控时,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随之受到影响。精神活动失调之后,常会出现失眠、烦闷、多梦、呓语、头痛、食欲减退、少气懒言、头发脱落、皮毛枯槁等症状。许多疾病的患者如若发生较为剧烈的情绪波动,都可能导致病情急剧恶化。比如高血压患者遇事恼怒,可使肝阳上亢,血压迅速上升。发生眩晕甚至昏厥,重者则引发中风,导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心脏病患者也会因情绪波动而加重病情。
《黄帝内经》根据“五行”生克理论,提出“以情胜情”的治疗原则: “怒伤肝,悲胜怒; 喜伤心,恐胜喜; 思伤脾,怒胜思; 忧伤肺,喜胜优; 恐伤肾,思胜恐侧。”可见人的七情六欲、心理状态对人的健康有重大影响。“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如何调试身心性情,抑制自己的奢欲,保持内心的平和宁静便被提上了日程。对生命的珍视与渴望使道教徒在养生实践中就积极吸收医学成果,也使得很多高道大德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医学家。唐代药王孙思邈在总结其长寿经验时指出: “性即指善,内外百病皆不悉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说: “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羽化登仙并非实践能够检验的,但是通过德行修养而延年益寿是完全有可能的。“长生永命”是道门中人的永恒追求,在这种心理机制驱使下,道教徒在长期的宗教实践中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心理保健卫生方面的知识,抛开其中荒诞神秘的成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它们的科学性。
道教的“以德养生”思想,内涵丰富,义理精深,既包含人道之基,又指涉天道之极; 既在现实层面上为人们指出了心灵修养的途径,又在终极问题上为人们指出了天人相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既方便道门中人的修炼,也方便俗世人群的修养。总之,对道教的“以德养生”思想,我们既可作现实功利的理解,又可作终极形上的升华,而无论哪种情况,对于现实中的人们缓解精神压力,提高心理健康都是大有助益的。
本文作者:郭敬宇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哲学与宗教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