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医学教育制度等对策建议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完善医学教育制度等对策建议,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完善医学教育制度等对策建议

作者:凌保东 李春平 单位:川北医学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教育部研究启动了未来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教师的培养计划。其中卓越医师既包括能够在大医院解决疑难病症的专科医师,同时也包括能够进社区、下农村的全科医师。卫生部等六部委又联合印发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支撑要求。那么,这些相关政策的出台背景与现代医学发展有什么样的关联?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医学教育该如何应对?

一、影响医学发展的背景变化

1.疾病谱的变化。以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已经被慢性病所替代,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免疫与遗传疾病等已逐步成为人类的主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三项慢性病死亡人数就已占到了中国目前因病死亡人数的63.4%[1];另一方面,急性传染病已被控制甚至消灭,但是SARS、AIDS、H1N1、NDM-1(超级细菌)等仍然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所以,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需要从传统的传染病、普通病,转变为新的传染病、慢性及退行性疾病以及心理疾病上来。

2.人口谱的变化。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2%[2]。随着人口寿命的明显延长,老年卫生保健将成为重大的医疗卫生任务,探讨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机理及其防治已经成为医学发展的重大课题。

3.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发生频率增加,这些客观压力导致身心经常处于应激、疲劳状态。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评价也在发生变化,我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另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的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对此,医学界应将工作的重点从单纯的防病、治病转到关注健康,把70%的亚健康人群争取到健康队伍中来[3]。

4.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因素,正在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加之现代生活的节奏快、压力大、应酬多,饮食结构不均衡,劳动与运动量减少,更易引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诸多慢性疾病。中国疾控中心2006年的《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我国近3亿人超重,1.6亿人血脂异常。

5.健康观念的转变与卫生保健需求的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健康观念的转变与卫生保健需求的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提出了身心健全要与环境和谐的健康概念。不同时期对健康与保健的主要要求是:温饱时期:有医有药,防病治病,生存兼发展;小康时期:预防保健,身体健康,以发展为主;中富时期:身心保健,延年益寿,发展兼享受;富裕时期:身心健全,环境和谐,以享受为主,追求身体、精神与自然、社会的健全完满与和谐状态。

二、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的分析

1.现代医学对科技进步的依赖性增强。医学属于应用科学,没有技术、方法、手段的革新和应用,就不可能有医学的发展提高。20世纪医学迅猛发展的原因是现代科学的发展[4]。当前,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医学获得日趋细微、高效、简便的手段和技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医学研究和疾病防治的水平[5]。当今掀起的新技术革命使得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进入医学领域,现代医学对科技进步的依赖性也日渐增强。

2.现代医学更注重多学科的交叉整合。随着时代步伐的行进,在医学科学内部的不同层次之间以及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如基础与临床、医学与生命科学、医学与信息科学、医学与工程技术科学、医学与材料科学等均已朝向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整合,推动了新兴学科群的形成,引起新的医学革命[5]。因此,医学内部各学科、医学和其他学科呈现交叉与重新构建趋势,并向系统、立体研究发展。

3.医学的任务将从以治病为主逐步向以提高生命质量为主转变。1977年,美国精神病学家恩格尔教授第一次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medicalmodel)的见解,揭示了心理作用、社会作用同生物作用三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生物学变化的内在机制[6]。现阶段,常规的药物和手术治疗不能根治糖尿病、肿瘤这样的复杂性疾病,我们可以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入手,采取对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强调健康维护,控制疾病发展。医学发展从注重城市医疗卫生研究到全面重视城乡社区医疗卫生保健,医学工作的范围将从“出生到死亡”扩展为“生前到死后”。尤其是要求医学服务形式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要求医学服务模式从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向的转变。

三、医学教育的应对

现代医学背景的新变化与发展趋势,对医学工作者提出了必须适应转变的更高要求,这些要求涉及到医疗主管部门、医疗保健的实施者和受者,当然也涉及到高等医学教育。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高等教育的共同规律,也有其鲜明的特殊性。因此,现代医学人才必须具备全方位的知识智能构架,即除了注重医学专业知识,还要融合文学、艺术、伦理、法律、心理、社会学科的知识,着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1.培养医学生宽厚扎实的多学科知识。医学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内涵必须依据医学发展的变化进行改革,主要课程设置,应从传统的基础、临床课程向多元化、多学科融合转化,课程内涵以提供卫生服务、医疗决策、健康教育、社区保健为目的。将循证医学、老年医学、社区医学、康复医学、医学材料学纳入医学教育的主干体系。我国的医学院校学生,主要来源于理科,存在知识面窄,无法适应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所以,我们在重视医学课程教学的同时,一定不能偏废了其他学科的发展,这是保证学生将来发展的强大后盾。有了学生宽厚扎实的多学科知识作为奉献“爱与责任”的基础,才能保证医学教育的高水平发展。

2.教导学生传承“仁爱”。医学自诞生之日起,“仁爱”就是它最为显著的标志。“仁爱”是尊重生命、关怀万物。古今中外,医学被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然而审视我国目前的医疗现状,不断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有的医生过分地关注躯体问题、“过度诊疗”而忽视病人的情感与人文关怀;有的医务人员缺乏自身修养以及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给医患双方及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以上现象的根源就是医学丢掉了“仁爱”精神。无论多么先进的医疗仪器,如果摒弃了对患者心灵的呵护,就只能带来令人生畏的冰凉;无论多么精良的医术,如果缺少了对他人苦难的关怀,就会失去人性的温暖。怎样把医学人文科学溶入医学课程计划,要做的事是把人文科学具体化起来,把人文科学当作一种阐述道德问题的途径[7]。人文科学将为医疗卫生人员尽可能主动地、自觉地和体贴地实践他们的公众角色,使学生将“仁爱”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熔铸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人生道路上的座右铭。在“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职业生涯中,用自己的“仁爱”之心呵护生命的尊严,用自己的“仁爱”之举为患者解除病痛。#p#分页标题#e#

3.指导学生勇于实践。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既有前辈丰厚的理论沉淀和经验积累,更有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新理论。医学从注重城市医疗卫生研究到全面重视城乡社区医疗卫生保健的发展,决定了今后医学生的就业主要面临两个方向:要么到大型的城市中心医院,要么到社区或农村基层医院。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农村定向免费培养项目,国家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补贴。要求全科医学学生提前参与实践,增强对基层、社区的适应性;同时,促使其转变思维模式,即从以往单纯的生物医学思维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和社会的新综合思维模式,加深对新的模式的理解。因此,要指导医学生到实践中去体验,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将知识内化为素质。总之,我们应根据当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具体特点,认认真真地研究,扎扎实实地探索,立足国情、校情,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中国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