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机构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卫生事业机构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卫生事业机构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作者:朱晓英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财政收支方面的改革。随着公共财政、非税收入、国库集中支付等改革措施的推进,作为非盈利性组织的公共卫生事业单位获取资金的渠道、服务的对象、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我区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由前几年实行的收支两条线,单位支出主要靠财政拨款,单位预算外收入填补财政经费的不足,过渡到现在的单位收支脱钩,支出财政全额补贴,财政只对非税收入实行绩效考核。因此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应与新的财政体系相适应。现结合几个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寻求的对策,探索内部成本核算的具体操作方法,试图为当前基层事业单位的实际工资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一、基层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1、会计核算的单一性。事业单位一般采用预算会计,由于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也无需承担较大的经济责任,所以支出的随意性比较大,对经费支出效益不够重视。

2、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虽然财政每年发文清理单位固定资产,但很多单位早已丢失、报废或私人长期占用的固定资产,以及一些磨损严重、毫无使用价值弃之仓库的固定资产尚未做清理、报废处理,账面上反映的仍是原始价值。

3、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对收入和费用按照货币资金收付日期确定归属期,虽然能够适应预算管理考核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需要,但费用负担和受益对象不匹配,因而不利于费用与成果进行比较核算。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等库存药品和往来货款结算比较多的单位,不能适应成本核算的需要。

4、普遍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在现行的资源配置机制下,从管理层到财会人员和普通职工普遍缺乏成本效益观念,缺乏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动机。在事业单位活动中不仅不注重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而且有成本最大化倾向。

5、收支脱钩。财政部门虽然对基层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每年收缴财政的非税收入有一定的考核指标和相应的奖惩措施,但也不是以经济回报为目的。鉴于此,我认为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应在不违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基础上,在单位内部推行一套满足内部管理需要的成本核算制度,认真进行单位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科学计划经费支出,按规范控制经费运作,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努力提高资金使用率,从而优化单位支出结构,节约财政资金,提高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实力。

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的对策

1、培养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实施单位内部成本核算,首先从领导到职工思想上树立商品意识和成本观念,懂得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发展卫生事业、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唯一途径,是开展预防保健、医学教育与科研活动的质量保证;其次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并需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可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通过单位广泛宣传、组织学校,把意义、办法交给大家,把责任、政策交给大家,把危机、困难交给大家,讲清成本核算和费用控制的目的和意义,让全体职工增强经济意识;还可以把内部成本核算工作与正常工作联系起来,与奖惩挂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绩效工资落到实处。只有全体员工参与,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在政府投入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保证量入为出,并在政府赋予的权限范围内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能共同完成成本控制的目标。

2、建立成本核算的专业队伍。成本核算应贯穿单位运行的全过程,它不仅是管理人员的职责,更是全体员工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及协调,建立一支思想品德好,有一定专业技术的成本核算专职队伍。因此,要选拔好成本核算专职人员,对其加强政治素质的培养,并狠抓业务素质的提高。可以开展“补缺、更新、扩展知识”为主题的培训,采取在职学习、外出培训、进修参观、邀请专家学者讲课、召开工作报告会及研讨会等办法,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分别进行培训。同时加强人才的交流和引进,不断改善人才结构,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步伐,提高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水平。如单位内部可以成立成本核算工作的领导小组,单位正职领导担任组长,财务主管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各科室配备成本核算员,负责本科室财产物资的领用管理,每月向财务部门提供科室物资消耗的资料并与相关部门核对准确;财务部门设专职核算员,每月根据各科上报的资料进行数据收集汇总、计算分析和监督检查。

3、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的组织管理体系。公共卫生事业要充分重视成本核算的作用,调整会计工作的组织结构,以消除现行会计制度的局限。会计核算工作分两级进行,其中一级严格按照事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以满足事业单位统一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汇总的需要。另一级的核算按成本核算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按权责发生制进行成本核算。在现实条件下,成本项目可以定得相对粗些,对一些公共性的开支,可以通过公用经费科目进行归集,然后按一定的方法分配,最后把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通过经济分类科目归集到各科室,实行科室成本核算。为了简化核算,可以采用单式记账或采用登记台账的办法,也可以在原来的财务软件中重建一账套核算。两级核算之间应进行定期对账,以防在核算中出现项目遗漏。

4、制定科室成本核算管理办法,归集部门成本费用。成本费用的归集包括收入、支出的归集,间接费用的分摊方法,成本核算考核的指标和考核方法,制定各种消耗定额、内部服务价格等,不能盲目追求收入总额的增加,应强化收支节余的管理。如何计价又是进行成本核算的关键。针对单位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分类计价的办法,例如:(1)疫苗等生物制品类:按每批生物制品的实际进价,实行先进先出法,每个季度对生物制品进行盘点,与财务科进行核对,计入科室成本。(2)设备类:按照资产原始价值和单位的统一折旧率,按月计算折旧额,按照谁使用、谁负担的原则,将折旧费计入科室成本。(3)难以明确由某一部门专门使用的共同设备,可按工时计算分摊折旧费。(4)供水、供电要按表计量,依据使用数量分摊费用。(5)各种消耗性材料、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等,按内部价格和领用数量计入科室成本等。#p#分页标题#e#

5、全面的清产核资。由于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实行全额预算,每年财政拨款除基本支出外,单位还可以争取部分专项业务经费、设备购置专项经费等项目经费,造成单位经营上没压力,拼命争项目,但疏于管理,家底不清、情况不明,账、卡、物不符,损坏丢失严重。成本核算如果没有准确的数据就难以顺利实施。针对部分单位资产数量众多、基础工作做得不够完善、资产明细账不健全、成本核算缺乏最根本的数据基础的现实,在成本核算前进行彻底的清产核资,摸清家底。资产清查要成立由一名主管领导负责的清查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下设办公室,负责清查领导工作,由各职能部门抽专人对各部门的财产物资包括房屋、固定资产、医疗药品、消耗物资等实物资产进行登记、界定、确认、核实、入账,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如盘盈盘亏设备、需报废设备、不需用设备,由清查领导小组写出报告,提出处理意见交由领导会议研究决定;确实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按财政规定填写报废清单报财政审核报废。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单位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质量考核部门要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定期报表制度,加强实物支出的管理和控制,使成本核算真实、准确、完整、科学、连续。

6、严格控制内部成本。成本控制具有全面性、全员性、科学性、预防性的特点,包括采购、储存、消耗等各个环节,对药品、材料物资、固定资产的采购行为,应按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严格建立授权批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度,并有效实施。储存消耗环节,应注意降低储存量、缩短储存期,加速存货周转速度,对各种人才物的消耗,应制定适当的消耗标准,严格控制无节制的浪费行为。具体包括:(1)单位不能只注重实物资产的管理,还要加强用人成本的考量,各部门应根据自己业务性质,合理配备人员,实行满负荷工作制,减员增效,合理分流富余人员,尽力压缩人员成本。(2)要加强设备物资和生物制品、药品的管理,设备、办公用品节约采购,减少中间环节,大型设备不要盲目投入,严格把住进价关,做到事前控制、事中管理、事后监督,提高设备使用率,压缩折旧费用。设备和药品应集中公开招标,杜绝物品回扣。(3)加强仓库管理。物资购进前申请领导批准,购进时要经过验收入库。日常消耗物品应总务科统一购置。科室领出时,各科室要填制领用单并有科室负责人签字,凭单到仓库领用。仓库保管员必须建立库存材料明细账,对物资的收、发、存进行明细核算,并按月汇总,交财务科进行成本核算。每半年由财务科对仓库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发现账账不符、账实不符,查明原因,如是主观原因造成的经单位领导批准酌情赔偿。(4)提高员工成本责任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减少浪费,如对单位的电信费、水电费、交通费、业务接待费等公用经费的开支制定出有效的费用控制措施,成本核算到各科室,同时与绩效工资挂钩,实行节约有奖,浪费严惩,让每个员工都来参与控制成本,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提高单位经营管理绩效和市场竞争能力。

7、合理的分配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查,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绩效工资分配作为成本核算的一部分,内部分配的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既要体现统筹兼顾、公平合理,又要奖勤罚懒,在执行同一政策的前提下,使劳动报酬同劳动质量和强度相结合,减少内部矛盾,促进团结协作。对不同的劳动采用不同的分配,充分体现劳动的差别。同时要对节约成本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全体员工进行节约成本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