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发展情况及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公共卫生发展情况及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公共卫生发展情况及策略

作者:曾新华 单位:吉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现代高科技的兴起与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类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生活质量的改善与生命质量的提高,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IV与结核菌双重感染等许多不断涌现出的新的公共卫生问题,使得人们对公共卫生越来越重视,面对这种新形势,笔者试图根据公共卫生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今后发展的思路与措施,旨在促进公共卫生的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1“预防为主”成为当代医学的主题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或地区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水准如何,是反映现代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公共卫生工作的发展,把“预防为主”作为卫生工作方针的第一方针,将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视为卫生工作的唯一宗旨,仅数十年的时间使我国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如死因构成中传染病死因已从解放前的第1、2位下降到目前的第8、9位,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得到有效控制或被消灭。在儿童中普遍实行了计划免疫接种,城乡“十四苗”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婴儿死亡率由解放前的200‰降至目前的20.8‰以下;一些严重威胁人民生命的非传染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在病因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人均期望寿命已由解放前的35岁延长到目前的73岁。实践证明,“预防为主”的方针是符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正确方针,从发展的眼光看,这个方针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主题,世界卫生工作的走向。要小康先健康,WHO曾定义“健康不等于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健康是指在躯体、精神以及社会适应这几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这种新的健康观无疑推动了预防保健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人们从生物、心理、社会以及个人、家庭和社区的维度上去研究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显而易见,这种整体的健康观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来说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其科学内涵,而且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可谓是一切以研究环境与人、社会与保健为标志,并为人类不断寻求新的保健措施的医学革命,这个革命的主题是“预防为主”。

2公共卫生的现状

今天,我们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比任何时候更需要用预防医学的手段来加以探索和解决。如发展中国家的传染病,据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仅腹泻病2000年全球达40亿例;同年全球传染病死亡高达1700万人,作为当今十大“杀手”之一的乙型肝炎每年在全球导致110万人死亡。我国是肝炎大国,乙肝平均感染率达60%,曾感染过该病者近6亿人,HBV携带者有1.2亿。又如,近年来像瘟疫一样流行的性传播性疾病正在死灰复燃般地迅速蔓延我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性病患者已突破170万人次,而且呈上升趋势。结核病全球呈现出回升趋势,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统计,我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高达450万、传染性肺结核病人15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13万人;一些地方病,寄生虫病尚未有效控制;一批新发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戊、己、庚型肝炎,莱姆病、O-157、疯牛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IV与结核菌的双重感染等,将对人类健康带来新的威胁。在发达国家正面临着急剧上升的非传染病和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卫生问题,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意外事故,已构成当今最重要的死因;此外,日愈严重的吸烟、酗酒、吸毒、自杀、滥用药物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等,都迫切需要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家们尽快提出有效的控制办法与预防措施。作为预防医学工作者,既要看到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巨大成就和积极向上的世界趋势,又要看到我们面临的严峻现实。冷静思考一下,公共卫生与国民经济增长,与群众健康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滞留或萎缩的势头,这与其肩负的使命很不相衬的,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2.1对公共卫生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和把握目前,由于不少疾病的病源或发病机制被阐明,疫病已被控制或基本消灭,很多地方政府领导对公共卫生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和把握,误认为不再需要在公共卫生领域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甚至有的领导根本不知道疾控中心是干什么的,把疾控中心(卫生防疫站)推向市场,削减人员,削减经费,导致经费紧张,设备陈旧,突出地表现在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统计不准确,反应不快,应急准备不足。

2.2长期受到落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不尽人意,同长期受到落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是分不开的。千百年来建立在个体经济上的传统文化比较注重现实,看不到长远造福于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重要性,只有当个体患上某种疾病时,才会领悟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同时,这种落后的文化意识还将社会文明引向某种歧途,导致对健康追求的错误走向。笔者一项调查表明,在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地区,特别是经济状况改善之后的农村,人们所追求的除了改善必要的居住条件(造房)和一般性文化娱乐(电视、音响)外,把相当部分的富余资金用在求神拜佛,建造寺庙、祠堂、办红白喜事活动,祈祷所谓的未来幸福与安康;地方政府部门则突出地表现在大兴土木工程,大造楼堂馆所,大建寺庙、滥建纪念场所,搞所谓的旅游景区,而对改善卫生环境,疾病预防即显得吝啬和漠不关心。

2.3普遍存在重治轻防的意识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尤其是某些基层和经济不发达的农村把疾病控制机构(卫生防疫站)视为半行政半业务的办事处,或者将它作为应付中心工作的突击队;甚至认为防疫工作者不是医师,因此在用人上滥竽充数,使相当部分的非业务人员进入。据哈医大的一份报告提示:目前我国卫生防疫部门无正规学历者占36.89%,中专学历的占46.32%,而大专以上者仅16.79%,在某些县无学历者甚至高达50~60%,严重地影响着防疫工作的质量。

2.4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和经济投入不足在我国,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而城市卫生资源80%又在大医院,而在占人口80%广大的基层和农村地区仅占20%,卫生经济学家们称其为“倒三角”。同时,近年来地方政府卫生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出现逐步下降的趋势,1982年为3.27%,1992年为2.19%,1999年为2.10%,2007年则为2.00%甚至以下。而卫生防疫经费在卫生事业费中所占的比例又如何?现以经济状况较好的浙江省为例,1993年该省卫生事业费用占全省财政支出的4.23%,而卫生防疫经费又占其中的11.7%;如果再按城乡8:2的比例分配,农村防疫经费更是零头。那么在经济状况较差或差的省份或地区,就可想而知了。虽然目前中央政府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但由于上级管理层的层层盘剥,专项经费不能做到专款专用,致使卫生防疫机构经费短缺程度,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工作的开展,可以说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和经费投入不足,是造成公共卫生事业萎缩或发展缓慢的最主要的原因。#p#分页标题#e#

2.5卫生防疫专业人员待遇偏低,专业队伍不稳定由于各种原因,卫生防疫专业人员的待遇长期以来一直偏低,导致专业人员队伍不稳定,人才外流,已严重影响到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

3公共卫生的发展思路与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我们应该在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紧密结合我国实际,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道路,具体措施如下:

3.1认准我国国情鉴于我国地广人多,人群整体文化水平、卫生水平不高、经济与科技发展不平衡,传染病仍占“重头戏”,非传染病、意外伤害事故等问题也日愈突出的客观现实,应在继续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的同时,扩大非传染病的防治规模,提高防治质量,在三级预防上下功夫、花力气。

3.2对于疾病控制体系和模式,既要吸取国际上的精华,不可完全照搬,也必须考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事实上我们还没有完全走出以控制传染病和影响其发展的环境卫生时代,诸如预防接种、饮用水和住宅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等还存在不少问题。

3.3公共卫生事业是一项宏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参与。而这种关心、支持和参与又与社会文明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提高全民,特别是广大农村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和健康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需要花大力气宣传、教育、引导,要做好这类工作,仅仅有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积极性还远远不够,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每一个公民真正认识到公共卫生事业是保障他们健康的切身事业。

3.4增加防疫经费和资源投入,调整分配比例,这是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迫切问题。WHO曾提出:“到2010年各国卫生经费应占各国GNP5%~10%”,而目前我国只在3.6%~3.8%之间徘徊,相距甚大!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目前卫生费用,已占国内GNP的12%~14%左右,就连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共卫生一年投入就达100亿以上港元,当然我国在短期内还难以做到,但适当增加投入比例也是可以做到的,同时,在卫生资源分配上改变“倒三角”的现状,加大对基层和农村卫生防疫机构的投入,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近10亿多人的农村仅占20%,这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3.5提高基层卫生防疫专业人员的待遇,稳定专业队伍。基层卫生防疫专业人员直接从事疾病控制工作,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细菌、病毒及各种有害物质,因此提高基层卫生防疫专业人员的待遇,改善基层卫生防疫专业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包括晋升晋级方面的政策倾斜,使基层卫生防疫专业人员在基层用得上、留得住,稳定专业队伍。

3.6继续加大公共卫生人员的预防医学领域的教育改革力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从我国目前实际出发,首先,在教育上强化卫生防疫职能部门决策者的专业意识;其次,重视和加强在岗人员的继续教育,要讲究队伍的质量而不在于数量,尽快改变无学历、业务水平低、知识老化的现状,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使我们队伍中的每一员都能适应现代预防医学工作要求,其三,加强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培训,造就一大批本领域的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