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卫生发展评估指标系统的价值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探索卫生发展评估指标系统的价值,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探索卫生发展评估指标系统的价值

作者:江芹 蔡仁华

发展各项事业,推动社会进步,提高民众福利,都需要有一套科学规划、实施计划以及评价体系。建立一个卫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以什么为中心?反思以往的卫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大多是“以供方为中心”,比如说一些常见的指标,每千人口床位数是多少,每千人口医师数是多少等等。但是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讲,对这些指标提升与否往往没有切身感受。每千人口有3个医生,和有4个医生,对于就医的人来说,有什么区别呢,又和他们有什么实际关系呢?这些每千人口指标提升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患者看病比以前更方便了,住院比以前更容易了?显然不见得。

在这个意义上,这些“以供方为中心”而提出的指标,实质上是行政主管部门的一种工作指标,或者说是事业规模指标,以之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无疑有失偏颇。“以供方为中心”的事业发展理念需要反思,进而转变为“以需方为中心”。老百姓的需求满足到什么程度,这才应该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指标。为了实现这些需方指标,相应的要求供方增长多少床位、多少医护人员等等。很多国家正在进行转变。比如,瑞典提出一个卫生发展指标是“0-7-30”,或称为“日、周、月”,其含义是伤风感冒、小伤小病等,当天就能得到医疗服务;一般的疾病,包括内科外科,一周内能得到及时治疗;而在一个月内,内科疾病得到确诊治疗、外科患者确保能动手术。这相当于政府代表卫生服务供方向老百姓许愿,各种不同层次、类型的医疗服务,相对应地,在日、周、月的期限内承诺提供。如果民众的合理医疗需求在承诺期限内没能得到满足,可以投诉。这就是卫生服务供给和发展理念的转换。

当然,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方法和指标,但是其理念值得借鉴,真正从需方要求出发,“以人为本”。而我们在制订、实施计划时,潜在的理念是我有多少资源,才给你提供多少服务。资源约束无疑是卫生发展规划、计划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卫生指标体系的构建中,确立“以需方为中心”的理念,提出一些“需方指标”,让老百姓合理的需求尽可能得到满足,同时让老百姓有清晰、简明、能切身感受指标来评价我们卫生服务的现实绩效并瞻望发展前景。我国以“五年计划”为主要形式的卫生发展规划已实施半个世纪,取得了显著成效和丰富经验,但严格说来,还缺乏宏观层面的“以需方为中心”的卫生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卫生改革和发展的绩效,使“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目标更具操作性,亟待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卫生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这套评价体系,意义深远,其一,它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对卫生发展的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基准;其二,该指标体系对全国和各地区的卫生发展或改革提供重要依据;其三,为我国卫生统计中增加一套体现卫生改革成效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指标体系。该评估体系研究卫生系统的目标、功能及政策策略,对于管理者由经验上升为科学决策,合理制订并实现卫生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随着考评考核指标的细化和完善,将会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指导,这正是探索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意义所在。

构建卫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要与卫生部门的职能相适应,各级卫生部门及机构依据各自所处的能级地位,在基本职能相同的前提下,具体指标应当有所区别。从全局来说,必须宏观统筹,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公平性和需方评价(用可及性为代表)为主要特色,除了以往卫生统计中常见的社会发展指标、人口结构与素质指标、健康指标、资源拥有量与配置、效率指标等,还应新增卫生保障指标、公平性指标和可及性指标。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反映缩小城乡之间健康水平、资源配置、医疗保障差距的努力。重在考察卫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能力建设。但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并不能一蹴而就,其中关键在于人才队伍建设,重视继续教育,不断发现和培养具有发展前途的复合型人才,形成各学科的带头人,使能力建设成为每个卫生人员的自觉行为,才可能为卫生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系统性原则:与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相配套,注重以人为本理念。观念更新是实现卫生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前提条件,坚持为民服务理念、创新发展意识,处处体现统筹与和谐的观念,才有卫生大系统内各系统、各部门、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才能集小成大,水到渠成。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建立和谐社会思想,必须在评估指标体系各个部分都有体现。

3、代表性原则:卫生发展评价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对一些枝节部分宜尽量简化和省略,力求突出重点,突出关联全局的、表明卫生系统特征的主要指标。

4、动态性原则:相关评估指标需实施动态管理,做到与时俱进。鉴于“十一五”规划是一个中期过程,对指标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可以前(“十五”)后(“十一五”)衔接,不断完善。实行动态管理也反映了事物不断发展变化,认识也应不断发展深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与时俱进,并不否定目前所确定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而是反映了其发展性和前瞻性。

5、可行性原则:充分考虑指标的量化,使指标具有可操作性。为使评估指标体系更科学、更具有普遍意义,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专家论证和实践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估体系指标进行筛选,在集中各方面意见后作出增删,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现阶段对卫生改革与发展的认识水平。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在贯彻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为:K=W×B=∑Wi×Bi式中,K为综合评价指标(为百分制得分);W为该层次的指标权重;Wi为该层次第I项指标的权重(i=1,2…15);B为该层次的指标得分值;Bi为该层次第I项指标得分值。

指标的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为基本方法,突出“以需方为中心”的思路,选取反映社会发展与人口指标、健康指标、卫生资源配置指标、卫生保障指标、公平性指标、效率指标、可及性指标和可持续发展指标等8个方面的有关指标,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并确定一个百分制的综合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合理与否,是综合评价的关键。作为推动和指导社会主义和谐卫生系统的水平评价指标,应反映“十一五”期间卫生系统改革的基本状况,并且可以进行量化比较。按照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通过对近10年国内外文献复习回顾,并对127位卫生领域相关专家、卫生行政官员的问卷调查,结合卫生改革和未来发展的特点,选取7大项36小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p#分页标题#e#

在初步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一、二级指标的权重约请卫生系统内专家、教授进行咨询,由每位专家独立判断指标权重的合理性。进而再根据专家评分意见,结合文献复习作适当修改,经三轮咨询,建立“十一五”卫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