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水产养殖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水产养殖论文

水生植物水产养殖论文

一、材料与方法

1.选择本市各辖区10个池塘循环水养殖单位,主养面积5874亩,净化区面积540亩,主养品种分别为河蟹、青虾、翘嘴鲌、银鲫、青鱼、草鱼等。净化区分为池塘、沟渠两种类型,分别种植浮萍、水花生、空心菜、菖蒲、美人蕉、芦苇、轮叶黑藻等浮水、挺水、沉水类水生植物。根据包含的水生植物种类的差异,细分为单一型(单一类型)、双组型(两种类型)和复合型(三种类型),根据种植密度的差异,按30%以下、30%~70%、70%以上密度划分。净化区除种植水生植物外,还放养一定量的鲢鳙鱼、黄尾鲴、螺蚌等水生动物。

2.选择长荡湖网围养殖户3个,养殖面积55亩,主养河蟹,套养鲢鳙鱼、黄尾鲴、螺等,种植浮萍等水生植物。

3.主养品种放养规格、密度、饵料投喂、疾病防控、增氧换水、养殖管理等均按各自模式不变。

4.在8月初持续高温季节,对池塘循环水净化区净水口与网围养殖区进行抽样,委托检测机构检测pH、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亚硝酸盐等指标。

5.在9月初,对池塘循环水养殖单位、长荡湖网围养殖户及其周边养殖单位(户)高温损失情况进行统计;在11月,对池塘循环水养殖单位和长荡湖网围养殖户产量、产值、效益情况进行测产统计。

6.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表中数据以M(平均值)、SE(标准差)表示。

阅读全文

中职微生物水产养殖论文

1实验用品的购买

充足的实验用品是确保实验开出率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我校首先加大了对微生物实验室硬件设备的投入,购进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如照相数字显微镜、立体式高压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生化培养箱、空气恒温摇床等,为实验的开出提供保障。其次加强了对实验室日常工作的管理。主要有实验员在每学期结束后都要对本实验室中所有物品,包括仪器、药品、玻璃器皿及其它一些辅助用品进行认真清点,分类登记,并认真整理好《有毒有害药品使用情况记录单》、《易耗品使用情况记录表》、《仪器设备损坏及维修情况记录单》等,为下学期的工作打下基础。开学后实验员将结合任课教师所报的实验教学计划,班级、人数、分组等情况,整理出本学期要开的实验课所需的全部用品。再通过与上学期清点物品情况对比,就可准确地制定出本学期需购实验用品计划单,上报科室,由科室统一购买。另外,对那些不能提前购买的鲜活水产品,可按照实验计划随用随买。

2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

一堂实验课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前准备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我们对实验教学运作模式进行了改进,也使课前的准备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

2.1改进前的课前准备。

多年来我校的水产微生物学教学一直选用大学课本,其实验内容安排通常是先进行微生物的染色及形态观察,再做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微生物的分离、接种和培养;海水中微生物的检测等。由于实验课的学时有限,大量的实验用品都由实验员在课前准备好,在课堂上,学生只管用现成的菌种、试剂等来完成指定的操作即可。例如微生物的染色及形态观察这个实验,不论是细菌的单染色法还是革兰氏染色法,实验员需准备的物品主要有:

(1)菌种:制备菌种是个复杂的过程,首先要制备培养基(称量药品→融化→调PH值→过滤→分装试管→加塞→包扎→灭菌→摆斜面),然后再进行接种和培养,24小时后取出放入冰箱中保存备用。

阅读全文

工厂化企业水产养殖论文

一、提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责任重如泰山”,安全生产是一条不能触碰的红线,这都是对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提出的要求。企业法人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贯穿于每个生产环节,制定岗位职责时必须包涵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把安全生产责任同相关岗位职责挂钩,实行“一岗双责”,责任到人,做到要履职有责,要工作有力,要落实有方,做到对安全生产事故不要心存侥幸,对工作职责不要模糊不清,对安全隐患不要习以为常。也许有人会认为工厂化水产养殖离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远着呢,安全生产问题与我们不沾边。其实不然,电源、火源就在身边,自然灾害、养殖病害的多发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员工对生产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各项生产设备检修维修保养情况,对时常湿滑的养殖生产场地的警示防护,养殖投入品质量管理,防偷防盗,强化值班巡查等等,都离不开平时的重视,需要制定各种可能出现的事故的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从企业负责人到每一位员工,都必须保持高度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并把制度落到实处,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

二、提高安全生产操作技术技能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全体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员工队伍,全面提高员工生产操作技术技能。培训的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水产养殖知识、养殖技术规范、生产操作规程、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职责、突发应急情况处置等。鼓励激励员工自学,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熟练掌握相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要求员工认真细致,不马虎应付,遇到应急情形,能熟练应对,有效处理。各项生产操作技能规范娴熟,就能有效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损失,就能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小意外、小过失做出正确判断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小意外小过失变成大损失。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员工队伍,不仅对生产、对企业必不可少,也对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提高员工自身收入水平大有益处。

三、提高生产设备安全运行可靠性

工厂化水产养殖企业虽然不象装备工业企业那样有大型的复杂的生产设备,但每一项关系到养殖生产过程的必备设备的安全可靠使用,是保证养殖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是取得养殖效益的根本。如工厂化养殖密度大,离不开增氧设备,为提高养殖对象生长速度,低温时段需要加温系统等等。因此,采购、安装生产设备时应把质量放在首位,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建立设备运行使用、巡查、检修、保养制度,针对设备运行中可能出现的管理不到位、操作方法不当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熟练程度低而容易导致设备故障等问题,要有完善的应急预案。日常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杜绝人为操作失误而引起故障,一旦设备发生故障要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按规程处置,不要盲目指挥、盲目操作。准备充分的应急材料、备用设备或加装故障报警装置,要有专业维修人员的联系方式,以便必要时及时获得指导或抢修。

四、提高养殖投入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

阅读全文

水产养殖学教育革新思索

本文作者:李文红 程光平 马瑞宁 单位: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课改概况

在考察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设置效果方面,鲁东大学[3]的实证分析发现:学生对基础课中的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大学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动物学等课程较为重视,但对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关注程度较高的课程包括鱼类学、水产动物胚胎学、鱼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海藻学与海藻栽培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学等8门课,对水生生物学、水环境化学、生物饵料培养、水域生态学等4门专业基础课关注程度较低。广东海大、海南大学和鲁东大学开始关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出要加强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水生生物学和水环境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强化专业基础课程在水产养殖学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地位。其中海南大学[4]以“水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为例,积极探索水产养殖学专业基础课的专业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认为水产养殖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应该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事例,结合培养逆向发散思维的失败案例分析并辅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探讨与职业化接轨的引导式教学方法。逐步改变学生“上课、笔记、复习、考试”的传统学习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理想、培养学生逆向发散思维和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上海海洋大学[5]利用行业网站中国水产频道作为专业教育平台,构建由渔业专业频道、渔业应用系统、交互式网络平台和虚拟学校等四个相互交织的层面构成的开放式教育服务体系,探索一种开放式的水产知识传播与信息资源共享的水产教育模式。目前全国开设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的院校约48所。2000-2011年间,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23所院校共发表27篇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改革论文,其中理论课程改革17篇,实验课课程改革10篇;涉及15门理论课和7门实验课。各院校的课改主要通过更新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改革考核方式等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目前大学课堂教学对信息技术的反应大多局限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没有更深入的探讨信息技术对学习情境和学习文化的影响,尚未形成更适合信息时代的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调查显示,目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中讲授仍占最大比重,高达92.3%的教师是一直都站在讲台上讲课,87.9%的教师没有开展针对课堂关键问题的集中讨论;布置作业较少,教材外的作业布置得更少[6]。教学观念创新和教学方法改革迫在眉睫。大学本科教学的四年对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人格养成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抓好了关键点或关键阶段,就可事半功倍。一般人认为水产养殖学专业又苦又累,养鱼养虾没有什么前途,因此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很少,生源质量不高。如海南大学近十年以水产养殖学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仅占11.4%,绝大部分学生是经专业调剂而来,对水产养殖学毫无兴趣的学生占到63.7%;广西大学近三年来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招生平均录取分数全校最低。对专业的不了解和不热爱,使得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学习专业基础课的时候有抵触、不感兴趣;大学四年级由于受到考研、考公务员、预就业顶岗实习冲击,学生逃课现象较严重,很多学校在大四少排课或不排课,造成大学四年级教学过程虚化现象。纵观水产养殖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对独立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索较多,对整个专业本科教学过程质量的关键点和关键阶段的课改研究关注较少。近年来以水产品交易为中心的水产品市场和以渔饲料、渔药等贸易为主体的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各种交易形式的运用、水产企业经营管理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需求、政府的渔业管理活动等与水产市场的运作紧密相关。水产企业、水产推广组织等水产组织机构体系多元化和水产营销、技术服务市场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将与水产市场相关的理论与实务知识融入到水产专业的教学中。但现实中精品特色课程和有关水产市场课程较少。如国家精品课程网上的水产类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共16门,其中水产养殖学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只有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贝类增养殖学》,上海海洋大学《鱼类增养殖学》、《鱼类学》、《渔业经济学》和大连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共7门;具有鲜明的渔业市场和经济理论特色的国家精品课程仅《渔业经济学》1门。

课改途径探索

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出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课外活动、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实践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但从多数院校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体系来看,实验和实习教学的学分一般只占总学分11%-17%。如广西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实验和实习教学的学分占总学分15%,85%的毕业所需学分通过课堂学习取得,课堂教学依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仍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基于此,广西大学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开始进行以下课程改革途径探索。

阅读全文

水产渔业网络信息的研究及运用

 

1前言   水产品是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全世界食品总量的7.5%左右来自海洋、湖泊和河流,由于野生水产品资源的日渐萎缩,人们将越来越依赖于水产养殖业。在世界水产品的养殖业中,75%以上来自于亚洲,其中中国水产品的生产量占60%。中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大国,水产品消费市场巨大,水产行业极具发展前景,加强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建设将有利于水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网络信息是当今社会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所以充分了解网络水产渔业信息并进行合理利用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水产渔业的发展。   2网络水产渔业信息资源的分析   2.1网络水产渔业信息资源的特点   Internet中的信息资源是以超链接的方式将文字、图像、语音和视频信息链接为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它不同于实体信息资源,具有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多媒体、多类型、多语种;跨行业、跨时间、跨地域、信息共享;信息资源的更迭、消亡无法预测;质量良莠不齐;无标准、规范、无统一管理机制等特点。就水产渔业信息资源而言,除了以上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性。   2.1.1信息来源广泛   提供相关水产渔业信息的机构包括水产科研院所、水产渔业企业、农业和水产渔业政府机构、水产渔业专业学会等等。广泛的来源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水产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给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带来了困难。据不完全统计,Internet上现有以水产信息资源为主的国内外水产网站有700个左右,各种水产信息资源链接更是数不胜数。表1为在Google、中文雅虎、Yahoo、百度等搜索引擎中输入检索词“水产”、“水产渔业”、“Fishery”、“aquaculture”的检索结果,由此表可见水产渔业网络信息资源数量是非常庞大的。   2.1.2信息内容专业性强   Internet上提供水产渔业网络信息资源的网站包括综合性水产网站、水产机构网站、水产学术网站、水产商业网站等,它们提供的都是与水产渔业相关的信息。尤其是一些水产学术研究性网站,它们主要是由从事水产科学研究的机构或个人建立起来的,提供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源等信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是水产渔业网络信息资源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资源,也是导航库收集整理的重点对象。   2.2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分布现状及特点   Internet上的水产网站及水产信息资源的分布,大致有两大类:一是以水产信息资源为主体的水产专业网站,二是在农业及相关的网站中涉及到的水产信息资源栏目。在水产专业网站中,根据其服务对象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以提供水产综合信息、栏目齐全、资源量大、服务功能强大的综合性水产网站;以提供水产政府组织、教育机构、渔业法规、渔业科技动态、渔业政策等信息的水产机构网站;以提供分类信息、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为主体的水产专业网站;以提供商贸信息等有偿服务(如会员制、电子刊物、商业行情信息、在线交易市场等),并以营利为目的的水产商业网站。   2.2.1国外水产网站特点   在国外,尤其是欧美一些国家,Internet的发展已有多年历史。水产专业网站虽然只是无数站点中很小的一个分支,但也已比较成熟。目前国外水产网站总体特点是:1)数量多。例如,仅在Google(www.google.com,访问日期2007-2-19)搜索引擎里输入“Fishery”就可以找到1,630,000个相关网站。2)类型多,覆盖面广。依照建站者的不同,可划分为许多类型,如有国家渔业、水产行业管理机构建立的网站;有各种水产协会、水产服务机构设立的网站;有水产学术研究机构、水产院校、各种水产报刊杂志办的网站;有各种水产公司机构设立的网站;还有各种专业水产信息服务网站、专业水产搜索引擎网站等等,而且内容涉及到水产行业的方方面面。3)特色鲜明,个性强。每个网站提供的信息内容都有各自的侧重点。有的水产网站专注于水产行业的某一领域,如美国龙虾保护协会TheLobsterConservancy(www.lobsters.org/),主要从事龙虾的保护、科研及龙虾知识的社会普及等等,特色非常鲜明。四、功能多样。大多数优秀水产网站都提供较多的服务,有些网站是交互式的,允许用户自己的信息资料,如英国MAILBASE(www.mailbase.ac.uk/),用户可以在该网站上与鳟鱼相关的信息和讨论。五、制作简洁实用。国外水产网站大都不追求过分华丽的页面,讲究简洁与实用。网站大都提供站点结构示意图,让用户能直观了解网站内容分布,易于用户查寻所需信息。   2.2.2国内水产网站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Internet上的国内水产网站也在快速增长,网站数量从1999年的20多个(不包括提供水产信息的相关网站,如农业信息网站等)发展到目前的200多个。但与其他行业网站相比,国内水产网站还是存在数量少、类别单一、规模小、信息资源量小、更新速度慢、科研论文少、服务功能相对较弱等问题。但是,随着网络事业的飞速发展,各家水产网站也在不断的标新立异,推陈出新,以突出自身的特色。   3网络水产渔业信息资源的利用   应该说,利用价值较高的网络资源主要是水产渔业专业网站中的以提供水产政府组织、教育机构、渔业法规、渔业科技动态、渔业政策等信息的水产机构网站;以提供分类信息、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为主体的水产专业网站。具体说可以采用制作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库的形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网络水产渔业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3.1网络水产渔业商务信息的利用   商务信息的有效性在于其时效性、即时性和准确性。因特网上的丰富信息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科学研究方式和信息交流的方法,打破了地域与时间的局限,为人们提供了全新而高效的检索途径。网络信息的另一特点是信息传递的交互性和直观性,咨询人员可以直接和商家在网上通讯联系,增强了提供信息的即时性和准确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水产渔业专业网站对于水产品的报价、厂商名录、商标图像以及机构设施等各方面的商务信息资源为水产业者提供精确、及时的信息以指导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p#分页标题#e#   3.2网络水产渔业免费资源的利用   目前,我国网上信息资源和应用数据库已经达到4,400多个。其中包括国内数据公司、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等单位提供的各种网上数据库,以及国外引进的高水平数据,但水产渔业类专业数据库较少,而且一些国外数据库需要较高的使用条件和收费。笔者在与用户的互动过程中了解到一些极有价值的免费的资源令科技工作者十分关注和青睐,原因在于大多的免费资源都是一些针对某种专业领域的,例如:书目数据库;专利、标准、商标文献数据库;期刊、论文、学术会议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摘和部分全文;统计信息;参考工具书;以及一些商务信息。这些信息相对“快”、“专”,如书目数据库和期刊、论文、学术会议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摘,通过它们可以很快了解到一些最新动态,然后根据需要再获取其详细信息;专利、标准、商标文献数据库和统计信息;参考工具书等免费资源就较“专”,可以为用户研究提供很大的帮助。   3.3建立网上水产渔业专题讨论组   开展课题服务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参加网上的学术讨论组,这是获取网上有关信息的最佳选择。网上的专题讨论组、专业新闻组和论坛,是一种更灵活,更直接的动态网站。有关的专业讨论组会涉及专业的各个方面、其成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因此,经常参加讨论组,可以开阔视野,掌握动向。水产渔业专题讨论组中有着丰富的水产信息资源,笔者经过多年的水产渔业资源整理的工作中发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讨论组地址。需要说明的是讨论组也如互联网站一样,变化迅速,只有经常浏览订阅,才能把握其发展脉搏。水产讨论组包含了很广泛的内容,按其讨论问题的专一程度,笔者将其分为单一水产养殖品种讨论组和综合性水产渔业信息讨论组。   (1)单一水产养殖品种讨论组单一水产品种讨论组又可分为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以及其他几种类型的讨论组。其中有鱼类讨论,如热带鱼TropicalFish(联系地址Tropicalfish@topica.com,申请加入地址mailto:Tropicalfishsubscribe@topica.com)等;甲壳类的讨论组,如澳洲蟹网AUSSI-CRAB-NET(申请加入地址listserv@lists-dpi.qld.gav.au)等;贝类讨论组,如鲍鱼养殖ABNET(申请加入地址listserver@uct.at.za)等;藻类讨论组,如硅藻研究DIATOM-L(申请加入mailto:diatom-l@iubvm.ucs.indiana.edu)等;其他单一水产养殖品种讨论组,如丰年虫BRINE-L(申请加入mailto:listerv@uga.cc.uga.edu)等等。   (2)综合性水产渔业信息讨论组综合性水产渔业信息讨论组又可分为水产渔业理论研究型和相关信息讨论组。其中较有价值的理论型讨论组有海洋生物养殖的交互作用EIM(联系地址Eim@lists.corenetwo7rks.com)、海洋研究信息网络-生物多样性Marine-B(联系地址Marine-b@listserv.heanet.ie)等等;相关信息讨论组有:海产食品SEAFOOD-L(申请加入地址mailto:listproc@ucdavis.edu)、水产期刊的讨论组RECIRC-L(申请加入地址mailto:listproc@upei.ca)等等。这些讨论组除个别标出讨论语言的外,均用英语进行交流;大多数标有申请加入地址的讨论组都是任何人可以加入的,但有些必须符合该讨论组规定的条件才能申请加入。

阅读全文

水产资源导航库建构的必要性

 

1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库建设的必要性   1.1我国水产渔业信息资源服务的需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类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与知识饥渴逐渐突现在我们面前,知识猛增,许多学科知识的分布打破了传统格局。过去做学问,用户可以在几种或十几种刊物中找到他们所需的80%-90%的资料。现在80%-90%的资料散布在众多的刊物中,载体的多样化使一般人很难顺利找到他们所需的文献。面对茫茫的知识海洋,人们常常有望洋兴叹之感。学科信息资源导航,是指通过数据库系统对网络上与某一学科相关的信息资源节点进行集中、分类、整理,按照方便用户检索的原则,用用户熟悉的语言把这些点组织起来,以主要题树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为用户查询信息而指路导航。导航库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很好的查询机制,具有建设简单、见效快、易得用等特点。它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图书馆在信息时代中一个新兴的服务模式。水产品是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全世界食品总量的7.5%左右来自海洋、湖泊和河流,由于野生水产品资源的日渐萎缩,人们将越来越依赖于水产养殖业。在世界水产品的养殖业中,75%以上来自于亚洲,其中中国水产品的生产量占60%。①中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大国,水产品消费市场巨大,水产行业极具发展前景,加强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建设将有利于水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库又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有效的信息服务方式。   1.2我国水产渔业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的需要   目前,我国水产信息资源存在着信息资源分散、电子产品匮乏、检索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航库的建立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它的建设是水产渔业信息资源整体化的需要。   1.2.1信息资源分散   (1)文献信息资源分布情况   我国水产系统省级以上科研单位和高校约有40多个,但其中除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所所属的一些研究所和几个水产院校拥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外,多数单位中只有类似资料室的文献信息服务部门,藏书从几千册至几万册,期刊寥寥无几。且由于学校性质的限制以及各单位的规模和经费条件的不同,造成各单位水产渔业文献信息资源馆藏规模和条件差别很大,且多数单位处于低水平状态,水产渔业文献信息资源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揭示程度低,造成相对分散的局面。   (2)网络信息资源分布情况   网络信息资源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宽泛的,它包括了所有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资源,除因特网以外还包括校园网、城域网、内部网等网络资源。导航库收集整理的主要是其中一些可利用的网络资源,城域网和内部网的资源主要是满足小范围人员工作需要而建立的,所以本文主要分析因特网和校园网中水产渔业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因特网上的水产网站及水产信息资源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水产信息资源为主体的水产专业网站,二是在农业及相关的网站中涉及水产信息资源的栏目。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Internet上的国内水产网站也在快速增长,网站数量从1999年的20多个(不包括提供水产信息的相关网站,如农业信息网站等)发展到目前的200多个。①但与其他行业网站相比,国内水产网站还是存在数量少、类别单一、规模小、信息资源量小、更新速度慢、科研论文少、服务功能相对较弱、资源分散等问题。校园网中的水产渔业网络资源主要是集中在一些水产院校和设有水产专业的高校图书馆中,但大多都未经过整理,缺乏系统性,存在着分散的问题。   1.2.2电子产品匮乏   目前,水产专题数据库只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1997年开发的《中国水产信息系统》,引进的《ASFA(水科学和渔业文摘)》、《FSFA(食品与技术文摘)》等外文数据库。《中国水产信息系统》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1997年开发的一个书目数据库,收集了自1985年以来国内100多种水产期刊杂志上发表的34,000多篇水产科技信息的书目数据。而《ASFA(水科学和渔业文摘)》和《FSFA(食品与技术文摘)》都是引进的数据库,且都只有文摘信息。另外,国内一些中文数据库中也包含一些水产渔业全文数据,但由于它们都是些综合性数据库,所以水产渔业方面的数据十分有限。其中《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了自1989年以来的40种水产渔业专业期刊的部分全文,②只有25种属于《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版)》(该版本中收录了38种水产渔业专业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了30种水产渔业类专业期刊,③有24种属于《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版)》,且有21种都是《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国内较有规模的中文数字图书主要包括超星和中数图,其中超星目前水产渔业类的图书只有141种,④中数图该专业数据更是少得可怜。由此可知,水产渔业类的专业电子产品匮乏,有些数据库虽然含有一些水产渔业类的电子信息,但都很不系统、不全面且缺乏专业制作。   1.2.3检索效率低下   在文献信息资源方面,不同的数据库对文献信息有着不同的著录格式和著录字段,而且检索平台也不尽相同且功能不够完善,普遍存在缺少检索策略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检索史的保存和运行功能以及输出结果不灵活和检索字段设置不全面等问题。所以,国内现在还无法利用统一的检索平台对各数据库进行全文检索,可以说检索效率低下。在网络信息资源方面,目前国内只能通过综合性搜索引擎(如中文Google、百度、雅虎中国等)对因特网中的水产渔业信息资源进行搜索,还没有专门针对水产渔业学科的专业搜索引擎。综合性搜索引擎的标引主要采用的是关键词标引,且标引词主要来源于篇名,标引深度不够,再加上标引人员专业知识所限,对于隐性概念较难准确提炼,所以会导致每次检索结果中带出大量不相关或相关性较小的信息资源,查准率较低下;又由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水产渔业信息资源也有很大的发展,且具有数据庞杂、各站点对数据的分类和组织标准不一、检索方法各异、不稳定、地址变动较大等特点,数据整体上处于无序状态,所以通过综合性搜索引擎检索出的结果只能满足一般用户的浏览检索,很难满足水产专业用户的专指检索。因此,单次检索将会获得海量的信息,纵然经过多次筛选也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水产渔业信息的检索效率可以说是十分低下的。#p#分页标题#e#   2水产渔业资源导航库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理论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我国关于信息资源导航库建设的理论研究比较少,建立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库建设方面的专题研究大体上更属于空白。笔者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1995至2005年“学科导航”论文情况,对检出结果逐条核对,排除重复条目,得出表1中的统计数字,它大体上反映了近11年来关于“学科信息资源导航库建设”、“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建设”以及“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库建设”的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各年度发表关于“学科资源导航”建设的论文数量非常有限,对学科资源导航建设研究可以说是2000年之后才开始的,近4年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需要说明的是2005年的数据因受各数据库更新速度的影响还不完全),这表明关于“学科资源导航”建设的问题已日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笔者对检索结果详细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如下:2000年之前论文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网络资源的组织、利用和开发”方面,只提出了“学科资源导航”的观点,却无深入研究。2000年开始出现对“学科资源导航”问题的专门研究,但未发现有关“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方面的论文。笔者认为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的原因是建设学科信息资源导航库的观点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网络资源的几何级数增长,国内图书情报人员针对如何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各个领域信息资源进行挖掘、采集、加工、整理和序化的资源重组,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快速查找和获取的捷径才提出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水产文献信息资源电子产品少等问题造成的。因此开展对学科信息资源导航库建设的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2建设状况评述   自1999年1月CALIS管理中心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召开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项目工作会议以来,CALIS充分发挥各地区图书馆的优势,分工协作,共建共享,把资源与导航有效地结合起来,现在全国共有52个高校参加该项目共建,已完成78个一级学科资源导航库建设⑥,但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却一直没有建立。国内一些水产院所,因人手不足,没有力量去建设;有些单位虽然也想建立水产学科信息资源导航库,但因各方面条件较差,也只能零打碎敲,不成气候。笔者通过对Google①、雅虎②、百度③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经过逐个进入分析可以知道,截至2006年3月10日,国内除笔者所在集美大学图书馆制作的水产学科资源导航④外,还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制作的水产养殖导航⑤;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导航库建设虽然被列为CALIS重点学科导航库一般资助子项目,但从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11日该网站,显示结果都是“该页无法显示”⑥。华中农业大学制作的导航库主要包括研究机构、学术组织、出版刊物、数据库资源、专业网站、政府部门六个方面的内容;收录了103个水产站点,但该库收集的信息资源均为网络站点,在资源范围方面有待改进,在内容确定及特色服务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3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库建设的主要对策   3.1建立健全统一的组织协调管理体系   虽然CALIS重点学科导航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但目前各高校图书馆能否真正按“统一目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建设模式,进行联合共建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重复建设、各自为政、无标准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建立统一的组织协调管理体系,在CALIS的牵头带动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学科导航建设首先应建立各高校图书馆自身的组织协调机构,健全领导和监督的管理体系;然后根据学科划分、归类,建立健全各地区、各学科的组织协调管理体系;最后归CALIS统一协调管理,这样才能加快学科导航建设的整体步伐。   3.2为水产渔业资源建设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由于CALIS在选择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子项目成员单位时有其一定的选择标准,有些高校虽然有丰富的水产渔业资源积累,但由于人员、设备等方面的限制,也不能成为其成员。这就需要水产渔业学科导航的建设者之间有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笔者认为可以由承担CALIS水产渔业网络资源导航库子项目的成员单位牵头,通过CALIS或其他方式取得联系,利用ASP、JSP编制交互式的对话平台,或通过E-mail、QQ、电话等方式进行水产渔业学科发展动向、学科前沿以及最新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进行交流,以推进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建设,同时避免重复建设。   3.3加强与水产渔业专家的交流与合作   人才建设是提高导航库质量的关键。要做出一个质量高的水产渔业资源导航库,除了需要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善于利用检索工作、具有检索分析评价能力、掌握丰富计算机知识的高素质队伍作保证以外,还需要水产渔业专家对水产渔业导航库中的信息进行专业控制和评价。因为学科专家是专业信息资源的直接利用者,他们在专业上都颇有造诣,掌握了该学科领域的丰富专业知识,并对学科的发展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因此,在水产渔业信息资源导航库的建设过程中应加强与专家学者交流合作,以提高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建设导航库。

阅读全文

农业领域分子育种及基因资源的研究

 

进入21世纪,水产养殖产品作为高品质蛋白源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水产养殖在世界食物供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日益肯定,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主题。作为世界水产品生产大国,中国养殖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对外贸易占农产品出口净收入的50%以上,出口额连续多年居大宗农产品首位。中国水产养殖已被国际权威专家认为是获取动物蛋白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中国农业对世界的重大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组测序为农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在水产生物基因组测序方面领先世界,但是对于基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基因组资源在分子育种中的研究还面临艰巨挑战。   1研究背景   1.1发展水产养殖,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水产养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的有效途径,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水产养殖业将本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的要求,重视养殖生产活动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调,在保证养殖产业持续增长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潜在影响。为此,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扶持和促进规模化健康养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也将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基因组学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正在带动生命科学向系统生物学迈进,在推动基因资源高效研发的同时也推动了水产育种科学革命性的进步。   1.2开展基因资源研发,占据基因产业战略制高点   基因资源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环境等方面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谁拥有了基因资源及其利用的关键技术,谁就在基因产业的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1]。为此,各国纷纷加大基因研究力度,力求在基因产业研究中占据龙头位置。在世界范围内,为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世界各国围绕功能基因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各国对功能基因争夺呈现白热化,并成为继国土资源之后的又一可供再争夺、再占有的战略资源。中国是人口大国,中国的人口、粮食、经济发展与资源问题一直是国人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作为世界第一水产大国,开展水产动物基因资源研究,发掘经济性状的关键基因,阐释基因信号通路和调控网络,加强水产动物生长发育、抗病抗逆等重要经济性状分子机制的深度解析,有助于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具特殊生物学功能的蛋白、多肽和新型功能食品、药品等基因产品;有助于培育出优质、高产、抗逆的养殖新品种,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动物“质”、“量”和“病”的问题[3],同时有利于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创新。   1.3开展基于全基因组信息的分子育种,促进水产动物育种跨越式发展   经典的分子育种概念主要是以分子标记为基础进行标记辅助选择、以转基因技术为基础进行的转基因育种以及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实施的分子设计与虚拟育种。水产动物分子育种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基因组时代,并朝着分子设计育种的宏伟目标迈进。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宣布启动了多种水产经济动物基因组研究计划。我国也顺利启动和实施了牡蛎、半滑舌鳎、鲤鱼、大黄鱼等水产经济动物的基因组计划。基因组学的发展赋予了分子育种新的内涵和意义。对于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物种来说,转录谱-表达谱技术、功能基因组技术、蛋白组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等的迅速发展为开展基因组辅助育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4]。尤其是基因组规模的基因批量发掘和标记的开发,克服了传统标记辅助选育仅能检测部分遗传变异,不能对所有的遗传变异和遗传效应进行检测和估计的缺陷,使得全基因组规模的标记辅助育种和设计育种成为可能。在全基因组信息的辅助和指导之下,将会形成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基因组育种学”,即完整的基因组辅助育种理论与方法体系。“基因组育种学”将基因组学信息和传统的育种方法相结合,实现表型信息和分子信息的系统集成[5]。   2世界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2.1国际前沿技术与相关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及多种模式生物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每年完成的基因组测序项目呈几何级数上升。截至到目前,NCBI中的动物基因组项目接近400项,已完成基因组草图的有150多项。据UCSC网站(genome.uc-sc.edu/)公示,目前已有多项农业动物的基因组项目在执行,包括牛、羊、猪、马、鸡等(www.animalgenome.org/)。而水产养殖动物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则进展相对滞后,已经实施的项目有鳕鱼、罗非鱼、鲶鱼、大西洋鲑等。随着众多经济生物全基因组测序项目的完成,当务之急是如何将海量的基因序列信息转变为有用的生物学知识,进而使这些知识转化成技术并被产业化应用。目前基因组后续研究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利用反向遗传学手段对基因资源进行研发。其基本策略包括:全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或采用基因克隆等途径获得候选基因;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水平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评价和基因功能验证;根据基因的性质决定其是用于动物的遗传改良还是用于蛋白产品的获得。二是以SNP(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为代表的基因变异检测。通过关联分析和连锁分析,将基因结构的变异和表型的变异联系起来,寻找经济性状相关的基因和标记,并将其用于分子育种。   2.1.1高通量测序平台建设为分子育种和基因资源研发提供了所需的大量标记和序列   罗氏公司(Roche)的454、Illumina公司的Solexa以及ABI公司Solid等高通量测序技术具有较高的通量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使得对一个物种的全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细致全貌的分析成为可能。目前基因组的DeNovo测序和重测序,也正在经历从以传统Sanger测序为主到以第二代测序技术为主的过渡。例如国内大熊猫[6]、牡蛎的全基因组测序就是基于Solexa测序平台,美国启动的火鸡基因组项目也是利用第二代测序平台。在基因表达研究方面,第二代测序技术产生的数字表达谱,显示了深度测序在转录组研究上表达计数和序列分析中的两大优势,该技术能够获得每个特定转录本的表达量,并能检测到丰度非常低的转录本和可变剪切,这些都是芯片或者SAGE文库等技术无法比拟的[7,8]。2008年4月HelicoBioSci-ence公司的Timothy等[9]在Science上报道了他们开发的单分子测序技术,也被称为第三代测序技术,真正达到了读取单个荧光分子的能力,使研究人员向着1000美元测定一个物种基因组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p#分页标题#e#   2.1.2以SNP标记为代表的全基因组标记开发推动了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   高通量测序技术产生的海量基因组信息为全基因组规模标记的开发提供了序列基础。因SNP标记在基因组上的广泛分布和高通量检测平台的建立,尤其是功能基因区域SNP标记的开发,使其正在逐渐代替传统AFLP(ampl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sm)和微卫星等标记,成为新一代主流分子标记。目前全基因组SNP高通量开发平台主要基于芯片技术。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IlluminaBeadarray的SNP分型技术系统:包括全基因组分型的Infinium技术和自定义芯片的GoldenGate技术[10,11]。例如Affymetrix公司利用原位光刻技术生产高密度寡核苷酸基因芯片[12]。基于精简基因组和高通量测序的SNP筛查技术,在遗传图谱构建和关联分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澳大利亚开发的DArT[13]和美国开发的RAD技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4]。具体来说就是在基因组上识别特定位点并切割产生大量基因组代表性标签,按照个体和其他分类组合与识别条码序列(barcode)连接,然后利用Solexa和Solid等技术大规模测序,应用计算机及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SNP查找和分型,可根据研究通量的需求进行选择扩增,以调整不同类型标签的数量或者应用富集技术以增加含SNP标记的片段数量。全基因组规模的标记开发极大推进了分子育种的进展,使全基因组选择(wholegenomeselec-tion,WGS)成为可能[15]。WGS利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标记,进行标记与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对性状有影响的基因标记,然后将这些标记应用于表型性状选择。WGS育种是以分子标记辅助选育(marker-assistedselection,MAS)为代表的分子育种的延伸和发展。   2.1.3基因验证技术的发展为重要经济性状基因资源研发和利用提供了可能   各国间基因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是必然趋势。基于组学的基因资源研究的核心是对有潜在经济价值的基因进行发掘、鉴定与利用。对于已经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物种,结合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为主要手段的转录组和表达谱技术以及相应的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可批量获得测序物种的候选基因。国内外在陆地生物和淡水生物中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因功能验证技术体系,并从基因水平、蛋白水平、细胞水平和个体水平等多个层次上进行基因功能的研究。具体技术包括体内基因敲除技术、RNA干扰技术、过表达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突变体的获得技术、DNA-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等。近年来,转座子介导的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例如piggyBack(PB)转座子以及Mos1转座子[16]。海洋生物的基因验证水平与淡水生物相比相对落后,尤其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基因验证还停留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基因水平的验证方法主要包括半定量RT-PCR、实时定量PCR、Northernblot、原位杂交等;蛋白水平的验证方法主要包括利用体外重组表达、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酵母双杂交等。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RNAi技术也逐渐用于虾贝基因功能的研究中,使得虾贝基因的功能研究开始步入体内水平[17]。但是,受到细胞系欠缺与转基因技术不完善等条件的限制,海洋无脊椎动物基因功能的验证平台,尤其是在细胞和个体水平上的基因功能验证的方法尚需要加强研究。   2.2国际相关政府计划、发展政策与环境   美国在水产基因组育种方面的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其政府相关计划和政策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除美国外,一些欧洲国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资助基因组育种技术研发。国际大西洋鲑基因组于2010年1月份启动,主要由挪威政府和企业资助,目标是促进大西洋鲑鱼基因组育种技术的发展。美国的罗非鱼、鲶鱼等基因组测序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同时SNP开发工作也在进行。美国政府从1990年开始意识到农业生物基因组计划的重要性,并由USDA(U.S.DepartmentofAgriculture,美国农业部,www.nifa.us-da.gov/)发起了两个遗传资源研发计划:即美国农业部粮食与农业研究所(NIFA,NationalInstitu-teofFoodandAgriculture)领导的国家动物基因组研究计划以及农业研究局(AgriculturalResearchService,ARS)领导的国家动物种质资源计划。为了配合牛、羊、猪及家禽等动物基因组测序计划的顺利完成,1993年发起了国家研究资助计划(NRSP-8)。2009年又添加了马以及水产动物基因组计划。美国先后完成了马、牛、猪等重要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后,又开展了火鸡基因组测序。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每启动一个基因组测序项目,都有项目用于支持后续的应用研发,如每完成一个农业物种的测序,后面还会有一个SNP开发的项目以支持其后的分子育种工作。目前,已开发出猪、牛、鸡等数万个SNP位点的芯片。在此基础上,美国于2009年立项了一批基因组项目,如NC-1004号项目主要目标是研究猪生长效率、品质和健康等的遗传机制;NC-1008项目主要是针对家禽免疫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NE-186项目主要是对五个水产动物(鲶鱼、大西洋鲑鱼、罗非鱼、对虾和牡蛎)进行遗传连锁图谱绘制、QTL定位和基因组草图绘制。2008年美国USDA制定了农业动物基因组计划的十年规划蓝图(2008-2017)由美国食品和农业研究所(NIFA)以及农业研究服务中心牵头,主要负责农业科研,教育以及动物基因组计划。开展改善动物生产系统的基础研究是资助农业动物基因组计划的首要目标。美国基因组计划十年蓝图提出了具体的优先项目、基因组研究的支撑条件、科学发现和应用方面的建议。NIFA计划以此来指导和推动今后的预算规划、资源分配、科技研发和教育等工作。2009年美国政府和GeneSeek公司签署协议,把5个控制猪生长、瘦肉形成以及猪肉品质的基因标记对市场开放,育种公司已可通过商业手段低价获得这些标记。2010年下半年,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斥资1800万美元支持第三代DNA测序技术的研发。   3动物基因资源和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3.1鸡基因组疫苗研发   美国密歇根州、特拉华州和德克萨斯州的研究人员正在利用鸡的全基因组序列研制马立克氏病疫苗,该疫苗能使禽类抵抗这种高传染性的致癌病毒,每年可挽回全世界因此遭受的10亿美元经济损失[18]。美国农业部的州联合研究、教育、推广服务机构(CSREES)为该项目提供资金。研究者们首先通过构建鸡的全基因组物理图谱,获得几乎所有的基因,其次通过基因芯片来检测了不同家系的鸡(高感染性和高抗病性)中大约13000基因序列(约占鸡基因总数的一半)来确定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感染后发生上调或下调的单个基因。研究发现鸡自身的一组基因会影响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感染进程[18]。随后研究者们已研制出一种基于鸡MIP-1基因的疫苗,该疫苗可媲美现有的所有商业疫苗。现在鸡的全基因组序列已通过网站在结果发表前向全世界MDV研究人员公开。不同家系鸡之间的遗传突变研究也在进行。进一步的工作,如利用基因沉默或RNA干扰技术以提高新疫苗的有效性也将得到开展。该项目还将探讨通过遗传标记改善商业化群体对马立克氏病的抗性。#p#分页标题#e#   3.2猪遗传标记的商业化应用   与生长、瘦肉产出和肉质显著相关的遗传标记目前已向美国的猪肉生产者开放。爱荷华州立大学研究基金会日前与加拿大几家遗传标记商业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涉及5个DNA标记,这5个标记已被证实是有效的,并已在一大型育种公司验证使用[18]。每次验证所需专利费用较低,以鼓励其广泛推广应用。预计美国有70%以上的猪来源于经遗传标记筛查的育种群体。例如MC4R基因,生产者和育种者可以根据它选择“快速增长”或“精瘦/高效增长”的模式。该基因的纯合个体在减8%肥膘的同时,其食量也有所降低。这一结果已在除Hampshire品种以外的所有品种得到证实[18]。应用多个遗传标记相结合进行筛选效果更佳,MC4R,PRKAG3,CAST和HM-GA1的筛选将显著提高整个家系的生长、瘦肉产出和肉质[18]。   3.3牛SNP芯片的研发   Illumina公司与美国农业部有关研究所、密苏里大学和阿尔伯塔大学合作,开发了第二代高密度基因型分析技术,对牛的遗传变异进行探索。他们往SNP50v2微珠芯片标注了54609个有意义的牛SNP探针,这些探针分布于牛的整个基因组,使全基因组选择、数量性状位点识别、个体样本遗传学特征评估和比较遗传学研究成为可能[18]。这张芯片一半以上的探针设计对应利用Illumina's的基因组分析仪发掘的新SNPs位点[18]。另外包含一些公共资源的数据,如牛的参考基因组信息(Btau1)以及牛的单体型图谱(BovineHapMap)。该芯片涵盖了已验证的重要经济牛和奶牛SNP位点,其稀有位点频率(minorallelefrequency,MAF)平均为0.25。重要的是在基因组上平均每49.4kb选择一个SNP探针制成芯片,这为牛基因组相关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SNP位点。美国农业部还启动了利用此芯片进行的全基因组选择项目。   3.4鳕鱼分子育种研究   挪威等北欧国家在水产生物的育种学研究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近年来,挪威政府加大了对经济鱼类的分子育种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启动了一批水产生物基因组项目。2011年8月,挪威奥斯陆大学在《nature》杂志报道了鳕鱼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了鳕鱼免疫系统的特点,为抗病抗逆品系的选育、疫苗开发和疾病管理提供了重要基础[19]。此外,加拿大GenomeAtlantic基因组中心也启动了鳕鱼分子育种研究项目,旨在结合基因组数据及家系选育技术,培育性状优良的鳕鱼新品系。   4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4.1我国发展现状与成就   我国的基因组研究水平与世界大体同步,有些方面甚至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在承担人类基因1%的测序工作后又相继独立完成了水稻、家蚕等重要农业生物的基因组测序。用第二代测序的方法,完成了熊猫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农业领域启动了玉米、黄瓜、西瓜、鸭和牡蛎的基因组测序计划,对赶超农业动物基因组学研究国际先进水平并占领该领域国际发展前沿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牡蛎作为海水养殖动物的代表,其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其他高复杂度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拼接和组装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与国外相同,我国水产动物功能基因和分子育种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鱼、虾和贝等主要经济物种。在无脊椎动物研究方面,我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近几年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论文。目前功能基因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长cDNA克隆与测序,获得DNA芯片等基因转录图谱,基于荧光定量PCR的基因表达分析,基因的体外重组表达、功能验证,采用基因文库技术分离目的基因,及功能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此外,鱼类基因组测序以及功能基因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转基因及其相关研究。我国传统育种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目前为止,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产品近百个。以贝类为例,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海洋大学等优势研究单位,先后培育出“大连1号”杂交鲍、“蓬莱红”栉孔扇贝和“中科红”海湾扇贝,在生产上应用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分子育种方面,大部分水产动物都开展相应的分子标记开发和遗传图谱构建的工作。镜鲤、牙鲆、银鲫等物种都有分子育种应用实例。总之,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工作的积累,从事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的研究工作者已经利用分子标记或基因作为工具进行亲本选择,开展了分子育种研究,而不再仅仅利用分子标记描述育成品种的分子特征或在育成品种中找到提高新品种研究水平的证据等分子标记利用的初级阶段[20]。   4.2我国的差距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在水产领域基因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基因组后续研究薄弱。完成基因组测序不是最终目的,对农业动物来说其关键是对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进行批量筛查和验证,大规模开发SNP等标记并将有用的基因用于遗传改良和蛋白产品的生产。在水产动物中,除鱼类之外,由于转基因、细胞培养、胚胎干细胞等技术在海洋无脊椎动物中一直未有大的突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因的后续研究和应用。②自主创新和自有技术较少。许多研究过多依赖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有时甚至照搬一些国外尚不成熟的经验,忽略了针对自身特定研究对象和目标的思路设计和技术研发,导致研究不够新颖和深入,自主创新型成果少,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少。③成果应用转化效率低。基因相关研究较多,但多数还停留在基础研究和基因资源发掘的层面,而对如何在生产实践中有效利用这些基因资源研究较少。例如对很多水产动物中的基因进行了简单的序列克隆和功能验证,但缺乏转化和应用这些成果的技术手段。④研究力量相对薄弱。我国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科研投入较少,部分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导致水产动物领域研究力量较弱,一方面是缺乏高端研究人才和高效创新团队,另一方面是缺乏先进的研究设备和仪器,阻碍了基因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快速发展。⑤不同物种研究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缺乏:目前各物种的研究甚至是各实验室的研究,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平台,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p#分页标题#e#   4.3我国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推出和测序成本的降低,使基于全基因组信息的基因发掘成为可能,为加快基因资源开发利用、赶超国际领先水平提供了重要契机,水产动物基因资源研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高通量测序需求增多。第二代测序技术强大的序列数据产生能力使当前许多基因相关分析可以直接用测序的手段来完成,例如基于数字转录组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基于低度重测序的功能标记开发、基于重测序的基因连锁分析和遗传图谱绘制等。2010年2月初,中科院第三代测序技术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召开,与会专家联合签署了《第三代测序技术研讨会专家意见》,并共同就项目的推动和实施提出了倡议,呼吁相关部门对此项目进行充分重视和支持,并予以引导和组织攻关,尽快完成从单纯引进到集成创新的过程,并为原始创新阶段的早日到来奠定基础,促成我国生命科学及相关应用领域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建议此项目融合更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以多学科的研发力量共同进行攻关,加速项目的研发进程。②全基因组测序常态化。对一个物种进行深入的基因资源开发利用之前,更多的研究者开始倾向于使用全基因组测序的策略,可以最大可能的发掘相关基因资源,加快基因利用步伐。③大规模信息分析比重提高。随着海量测序数据的产出,大规模生物信息分析在基因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日渐提高,通过信息分析构建的基因组数据库,可为后续基因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保证。目前基因组信息大规模分析平台和技术还不够普及,相关的分析大多在一些专业公司进行,而这些专业公司和生物学家的衔接不够紧密。④后基因组研究逐渐成为主流。以基因功能研究和利用为目标的后基因组研究相关技术,基因功能的高通量验证技术,基因表达产物蛋白的结构、功能、调控机理、相互作用等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都已成为高效利用基因资源的关键技术。   4.4我国相关研究进展   家蚕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在20世纪初,家蚕就成为著名的模式生物,家蚕基因组计划是我国农业动物基因组研究的先驱。早在2003年11月,我国就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工作。完成6倍的覆盖深度,所获序列覆盖了家蚕基因组的95.54%[21]。在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基础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全面展开,并在2006年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22],和之前的框架图相比,具有基因覆盖深度高、基因组组装更加完整、基因鉴定更加准确等特点,其基因组的序列覆盖度达到8.48倍,基因的覆盖度达99.6%。此后,以家蚕为研究材料的科研成果不断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其中的典型代表为家蚕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23]和家蚕的甲基化图谱[24],标志着我国在家蚕驯化及性状形成机理揭示、家蚕品质改良以及昆虫害虫防治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此外,家蚕基因组计划也带动了家蚕平台建设工作,家蚕基因组在数据库、转基因、蛋白质组学、基因干涉(RNAinterference,RNAi)、细胞生物学等重要平台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这些技术平台,对于家蚕功能基因筛选和功能鉴定,乃至对整个家蚕基因组计划的进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或缺。本着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家蚕重要生物学性状相关功能基因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其中以分子免疫、性别决定、发育变态和丝蛋白的合成这四个方面最为突出[25]。彩色蚕丝家蚕品种的培育更是基因产品的典型代表。综上所述,借助丰富的遗传资源,家蚕基因组计划带动了家蚕整个学科和产业的发展,正如向仲怀院士所言“一个物种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就意味着这一物种学科和产业发展的新开端”。牡蛎隶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贝目,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为全球性分布种类。牡蛎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对内湾和近海水域藻华的调控有重要作用,牡蛎基因组计划在我国海洋生物和水产动物基因组研究方面先行一步。2008年以国内科学家为核心的牡蛎基因组国际研究团队宣布启动长牡蛎基因组测序计划。海洋生物不同于陆生生物,遗传资源相对贫乏,研究基础薄弱,关键技术多待突破。2010年宣布完成的长牡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的绘制无疑是水产养殖领域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为后续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基于基因组图谱,科学家们不但全面解析了牡蛎典型性状的组学基础,在生长发育、附着变态、免疫、高杂合度、高繁殖力、贝壳质形成、物种分化、性别决定、高突变率等组学机制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更重要的是发掘了一批经济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和海量的SNP位点。这些基因资源的后续研究和利用必将大大推动基因组育种理论研究和技术平台的建设,提升贝类和海洋基因组学研究水平并促进贝类养殖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5未来发展思路、方向和重点任务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完成十年有余,加之各种模式生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水产基因组研究提供了基因组序列资源、技术平台以及经验和教训。尤其是伴随着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水产领域深入到基因组研究的机遇已经到来。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业占世界第一位,水产动物基因组研究也必定要先行,方能保证我国水产养殖领域学科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水产动物开展全面的组学研究,大力开展水产动物基因资源鉴定,发掘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新基因,加快优异种质创制和分子育种,已成为不断提高水产动物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方法。5.1水产动物基因组研究和应用的方向①大力发展SNP研发平台,选取典型物种全基因组规模开发SNP标记;基于全基因组的关联分析和连锁分析,确定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开展基于全基因组信息的分子育种;开展设计育种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研究,以推进设计育种应用于水产育种实践。②水产动物的基因资源研发、应用技术体系和平台的建立,水产动物的基因功能验证,转基因以及细胞培养等关键技术的突破。③针对我国养殖现状,瞄准生长、发育、生殖、性别控制和抗性等相关功能基因批量鉴定,为育种技术发展和养殖品种的基因改良奠定基础;发掘水生生物特有的具特殊生物学功能的蛋白或多肽基因,为研发新型功能食品、药品和疫苗奠定基础。#p#分页标题#e#   5.2加强基因资源和分子育种平台建设与产业链构建   ①以批量品种产出和基因产业为目标,以基因组序列信息为基础,加快养殖生物基因资源和分子育种研发的广度、深度和进度,完善基于组学的各环节的技术平台,形成紧密的分子育种和基因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重点是重要经济物种的基因组测序及后基因组研究。②推进基于基因组信息的分子育种研究,包括分子标记、全基因组选择、设计育种和其他新的育种技术的研发,加快品种培育进度,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③利用全基因组序列信息进行基因资源的发掘,重点是生长、生殖、抗逆(病)、性别控制和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蛋白或多肽基因的批量发掘、验证以及基因的下游深度利用。   5.3加强各种研发与应用力量的交流   基因研发机构与生物信息专业人才的交流、研发与应用之间的协调、不同物种研究机构之间的沟通需要加强。以SNP标记应用为例:SNP标记开发以后,在能够利用之前,需要进行相关数学建模等生物信息学的工作。美国政府在2009年资助了一个项目,主要目的是构建生物信息学平台,以便整合不同物种之间的生物信息数据。此外,美国政府还资助了一个旨在开发基因组选择育种应用平台的建设项目,将开发一种贝叶斯程序,通过高密度SNP图谱和QTL位点估算牛的遗传获得,最终目标是建成一个网络平台,用户只需要输入生产目标,系统就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生成育种程序发送给用户。   总之应该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学术探索上,针对特有物种、特殊生命过程及调控网络,从建立模式体系入手,通过国家层面的有效组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交叉与整合;在生物安全的前提下,面向国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发现、挖掘和利用各种基因资源,用于养殖动物的基因改良、药物生产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

阅读全文

水产信息资源的采集

 

1水产信息资源分布状况分析   网络信息资源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包括了所有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因特网、校园网、城域网、内部网等网络资源,而不仅仅局限于因特网。本文所涉及的水产信息资源,即是指分散在各种计算机网络中的相关资源,属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一部分。而导航库收集整理的则主要是其中一些可利用的网络资源。以集美大学(以下简称集大)图书馆水产信息资源导航库的建设为例,并对集大校园网和因特网上的水产信息资源进行简要的分析。   1.1集美大学图书馆水产信息资源基本情况   集大图书馆水产信息资源主要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纸质资源现有水产类图书5000多种,中文期刊66种,外文期刊9种。电子资源现有超星水产类数字图书245种,《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期刊40种,《中国期刊网》19种;其中由于二者有18种重复,因此两个数据库实际共收录水产类学术期刊41种。在中文期刊方面,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互补充,集大图书馆现有维普和中国期刊网尚未收录的期刊共30种,维普有而集大图书馆没有的期刊有5种,因而集大图书馆实际拥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水产期刊92种中的76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全面的。值得一提的是,集大图书馆正在进行水产类馆藏数字化加工工作,现已完成1100多册水产类图书以及800多册水产类外文过刊合订本的加工工作,且均已在校园网内运行。校内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使用集大图书馆数字化馆藏水产信息资源。   1.2Internet水产信息资源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Internet上的水产网站及水产信息资源的分布,大致有两大类:一是以水产信息资源为主体的水产专业网站;二是在农业及相关的网站中涉及水产信息资源的栏目。在水产专业网站中,根据其服务对象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1)以提供水产综合信息为主的、栏目齐全、资源量大、服务功能强大的综合性水产网站;以提供水产政府组织、教育机构、渔业法规、渔业科技动态、渔业政策等信息为主的水产机构网站;(2)以提供分类信息、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为主的水产专业网站;(3)以提供商贸信息等有偿服务(如会员制、电子刊物、商业行情信息、在线交易市场等为主),并以营利为目的的水产商业网站。在国外,尤其是欧美一些国家,Internet的发展已有多年历史。水产专业网站虽然只是无数站点中很小的一个分支,但也已比较成熟,具有数量多、类型多、覆盖面广、特色鲜明、个性强、服务功能多样、制作简洁实用等特点。在国内,近年来Internet上的国内水产网站也在快速增长,网站数量从1999年的20多个(不包括提供水产信息的相关网站,如农业信息网站等)发展到目前的200多个。但与其他行业网站相比,国内水产网站还存在数量少、类别单一、规模小、信息资源量小、更新速度慢、科研论文少、服务功能相对较弱等问题。但是,随着网络事业的飞速发展,各家水产网站也在不断地标新立异,推陈出新,力求突出自身的特色。有的以基础数据全面著称,有的以市场信息及时准确见长,有的则突出该网站强大和方便的交换功能;还有一些则是强调企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服务能力等等。   2用户结构及其需求分析   网络信息环境的发展,改变了图书馆文献信息的采集、制作、收藏、传递和利用的方式,促使图书馆从职能到管理、服务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用户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方便地在网上检索、选择、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用户结构也发生了一些相应的变化,用户的需求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导航库服务于用户,因此,导航库的系统内容与方案的确定和设计,有赖于用户结构变化以及需求特点的分析。目前,我国水产网站的用户可大致分为四类:一是从事水产科研及技术推广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水产研究机构、服务机构、水产院校等的科研工作人员等;二是水产生产者,包括水产养殖、加工、捕捞从业人员;三是从事水产贸易的用户,包括水产批发商、零售商,渔具、渔机生产销售企业等;四是其他关心渔业、水产的普通大众,例如观赏鱼养殖爱好者等。就集大图书馆导航库而言,我们的目标则是为本校的教学科研及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可以确定,集大水产信息资源导航库的用户群的构成,基本上以集大从事水产专业教学和科研的师生为主体,兼及福建省其他从事水产科研及技术推广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水产生产者。通过对本校师生需求的调查以及多年来从事的面向社会的水产信息服务工作的经验可以知道,无论是校内用户还是校外用户,都希望能方便快捷地获得与水产相关的系统、全面的信息以掌握最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其中,研究层的用户还希望能获得一些突破基础性理论以及相关学科,如生物、遗传等方面的最新动态,水产教育、科研、研究性资源、出版物;至于养殖业者,则主要注重的是实用技术、水产普及知识和行业动态。   3学科范围的确定   在资源收录的学科范围方面,究竟是以专业学科群为准,还是只以单纯的专业为准,这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导航目的来确定。集大图书馆水产信息资源导航库尝试着以面向水产的学科群为主要范围,兼收和水产相关的水产经济、海洋学、生物科学、药学、食品工业以及环境科学。实践表明,这种广泛的学科范围,有利于水产研究的开展以及养殖中出现问题的处理。然而,这种“大学科”的方案也会增大导航库的信息量,从而有可能与导航库的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的功能的特性相悖。因此,我们在确定收录的同时也注意把握好交叉学科处理的“度”———紧扣水产这一主题。   4系统内容的确定到目前为止,Internet上的导航库所应具备的内容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世界上各导航系统在信息分类方面还处于各自为阵的阶段。CALIS“关于重点学科导航库立项原则和管理办法”中建议各重点学科导航库的内容可分为以下七种:研究机构;相关电子出版物、电子文献等;相关国际会议预告;其它相关机构信息介绍;本学科、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协议等;主要新产品与市场;新成果、新近创造与发明、专利等。这个分类方法可以说是参与CALIS导航库的院校共同遵守的分类标准。集大水产信息资源导航库根据集大水产专业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了符合集大水产教学、科研的研究机构、学会组织、相关网站、数据库、专业期刊等内容,并设置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专家学者、邮件列表、热点探讨、课题跟踪、新增站点、标题新闻、免费资源、新书通报等内容。#p#分页标题#e#   5信息采集的原则、方法和途径的确定   导航库建设过程中,信息的采集是首要的工作,也是能否体现学科导航库价值的直接影响因素。如何从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中选出具有专业学术价值的信息资源,是导航库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必须在遵循网络信息选择标准的前提下,建立严格的信息采集原则,并借助科学的信息获取方法和途径。信息采集原则应遵循需求性、系统性、可靠性、中外文并重。所谓需求性就是根据用户信息需求决策采集内容;系统性就是不简单地将收集到数据堆砌、拼凑,而是按照导航库的基本框架有重点地进行重组、开发;可靠性就是对采集内容进行可靠性评估,选择可靠性高的内容;中外文并重就是只要是有价值的,就不应因语言障碍而偏废对其的收集。采集方法主要包括随机累积法和专项累积法。   随机累积法就是通过平时随机积累与分类,变一般资源为专题资源,增加其用途和价值。专项累积法就是设置专题,有的放矢、持之以恒地进行专项积累。集大图书馆采用的是二者相结合的方法。采集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搜索引擎最常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灵活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有机器人搜索引擎和分类式搜索引擎。机器人搜索引擎是利用关键词检索网络资源,导航库可以按照学科专业和主题范围,选取相应的关键词来检索信息。这类搜索引擎面向大众的资源较多,面向学科专业的相对要少些,有代表性的机器人搜索引擎有AltaVista。分类式搜索引擎是利用人工或机器搜索信息,但用人工对信息进行分类,由于它们是经过人工筛选的,有分类质量和查准率高的优点,代表性的分类式搜索引擎有Yahoo等。   (2)访问国内外水产专业著名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网站这些网站不仅有许多学术信息,而且还提供相关的链接。往往层层链接下去会获得非常可观的搜索结果。   (3)查阅专业期刊、网络信息情报类报刊和书籍专业期刊历来都是学术资源的重要来源,其网络版亦然。目前很多专业期刊都有网络版,在其纸质版本上一般都有其网址的介绍。各类网络信息情报类报刊和书籍上往往都有各专业网址和大型网络文献数据库的网址,如电脑报的网址集锦等。因此,经常查阅可以收集到一些有关专业的网址。   (4)专家学者、用户推荐可以向专家学者进行调查和咨询,了解他们经常使用哪些专业网站获取研究所需,由此得来的一般都是专业利用价值较高的网站。用户是导航库的直接使用者,也是信息资源的利用者,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推荐也可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网站信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