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推广导师制度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郑龙章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农业推广(含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推广,下同)硕士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1999年,我国设立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2000年开始招生,至2009年全国共有70个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单位,累计招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38870人。为了加强指导,确保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立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一、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指导教师队伍的新挑战
农业推广是使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自开展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来,全国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1611人增加到2008年的7258人(图1)。由于报考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近5年的录取率逐年降低,2008年略有反弹(图2)。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与普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比,有其不同特点。农业推广硕士学员以在职教育为主(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目前所占比例很少),学员一定的生产管理经验。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相关的课程学习和课程训练,强化实践环节,使之具备从事农业推广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能力。换言之,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看重的是其职业水准,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农业有关领域的实际问题能力,而非学术水准。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导师队伍本身不仅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同时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满足现代农业发展专业化、社会化对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现代管理的要求。此外,还有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农业信息化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导师提出新的和更高要求。如果导师自身教学教育能力不强,知识技术更新缓慢,缺乏相应的实验经验,就很难培养高质量的农业推广硕士。
二、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导师存在的主要问题
导师是保证研究生质量的关键,研究生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水平和在指导过程中的付出程度。随着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的快速增长,导师数量增长比例远低于研究生增长比例,导师数量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一)导师队伍规模不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导师队伍数量少、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建设各个学校做法不一样,有的学校是在原有的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中遴选一部分作为专业硕士导师,有的直接把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作为专业硕士导师。专业硕士导师的数量偏少、实践经验不足现象普遍存在。此外,近几年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扩张,高校在校研究生数量迅猛增加,但研究生导师队伍并没有同步增加,研究生导师人均指导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不少导师已经超额指导,力不从心。此时,再增加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具体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时间就更少了。根据北京林业大学王兰珍副研究员对农业推广林业领域124位指导教师(其中教授占67•8%,副教授占32•2%)的调查,近80%的学员经常和校内导师联系,但也有学员平时没有联系,直到最后提交论文才开始联系;联系频率基本上是一个多月联系一次;联系方法大都是通过电子邮件,也有很大一部分学员结合电话沟通。由于指导教师与多数学员缺少面对面的交流,通过网络和电话沟通无法达到指导效果。因此,壮大导师队伍,建立一支数量能满足研究生培养需要的导师队伍尤为迫切。
(二)导师实践经验少,应用技能掌握不多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导师多数是原学术型研究生指导教师。而来自生产、管理实践单位的导师很少担任第一导师,许多担当第二导师,而多数第二导师仅仅挂名而已,没有参与实质性指导,指导工作主要由校内的第一导师承担。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自给自足、封闭自守的培养格局。内向性、封闭性、单一性等是这种传统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这种具有内向性、封闭性的旧培养模式在导师队伍方面表现为在导师的来源上形成了一种高校自我提供、自我使用的格局,而这样一种格局排斥外单位兼职导师的进入[1]。各学校导师队伍多数由本校遴选产生,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近亲繁殖”问题严重,外单位的很少,来自生产、管理一线的导师比例很低。由于学校导师往往偏重理论研究、缺乏实践经验。因此,要借助外部力量弥补当前导师指导中“专业性”不足、实践能力不强的缺陷。
(三)部分导师学风浮躁,指导不严谨、投入少部分导师职业责任淡漠,没尽到培养在职研究生的责任。部分导师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缺乏免疫力,热衷与参与各种社会事务,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指导在职研究生。由于在职研究生多数时间在单位工作,与导师接触机会少。有的导师干脆对在职研究生放任不管,对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不闻不问,对学位论文也没有认真指导,只在研究生提交论文后才匆匆翻阅,没有认真修改。少数导师学风浮躁,治学不严谨,为完成研究生学业、论文或导师自身科研任务、评奖等,默许研究生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也有个别导师对在职研究生重使用轻培养,利用在职研究生的各种职务便利和各种关系网,为自己科研等谋利益。部分导师指导能力欠缺,不能按照培养方案要求科学地指导在职研究生。在指导在职研究生的方法和技巧上有待提高,对在职研究生的论文思路、想法不能进行针对性、建设性的批语、指正,在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往往不会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
(四)教师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授课教师多数为学校教师,理论基础扎实,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虽然也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人员到校上课,但依然不能满足学员需要。主要问题:一是教学内容滞后性和重复性。部分内容比较陈旧,专业学位课程与学术型课程没有区分,部分与本科生课程拉不开档次,内容重复、深度不够。部分专业课程的名称“新鲜、时髦”,但实际内容泛泛。二是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性。照本宣科的方式普遍存在,与学生沟通少、教法死板、满堂灌、课堂气氛沉闷。在教学中深受学员欢迎的“案例式”、“交互式”、“专题讲座式”教学方法使用率不高。此外,部分教师职业责任淡漠,不认真备课、不按时上课,没有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随时随地调课、停课,教学学时严重不足。#p#分页标题#e#
三、加强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要根据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建立一支既有较高学术含量,又有明显职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保证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实现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
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亟需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农业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根据郭时印问卷调查,目前我国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存在营利化、培训化、学术化、边缘化等不良倾向[2]。学术化倾向就是过多地借鉴甚至照抄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经验,没有体现农业行业在职人员自身的教育规律和特点。双导师制可以明显减少培养的学术性,提高应用性。所谓双导师制,是指由有深厚理论基础、较强实际工作能力、较丰富指导经验的校方导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强基础理论和一定指导能力的各职业部门导师共同指导、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方导师一般有较强的理论功底,有多年指导研究生的实践经验,以学术指导为主;而各职业部门导师对实践部门的现实问题有清楚的了解与认识,以实践工作指导为主。在研究生论文选题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既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利于论文研究的顺利进展,也能确保论文的水平和质量。实行学校导师与单位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度,建设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明显职业背景、丰富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导师队伍,可以更好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打破高校内向性、封闭性、单一性的传统培养模式,克服导师队伍自我提供、自我使用的缺陷,一方面可以增加导师数量,另一方面改善导师结构,更好地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现相应的教育目标。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在校集中授课外,一半时间用于工作,论文也是针对工作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开展的研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前所出现的开放化新格局,势必要求打破导师人选的单位和区域界限。从农业生产、科研、技术服务、管理部门一线聘任高级职称技术人员担任第二导师,并给予校内外导师同等的学术待遇,确保校内外导师全过程、全方位参与指导工作[3]。来自农业推广或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长期在农业推广或农业、农村管理一线工作,了解农业推广领域对高级人才的素质要求,对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又能给予具体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实现校内外导师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导师力量的良性互动,校内导师与单位导师相互配合,共同指导,优势互补,有利于提高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质量,使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二)加强导师队伍制度建设,明确导师的责、权、利
1•建立和完善高校导师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导师在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中的关键作用。导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应给研究生适时、适度和适当的指导。根据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研究生与导师的见面频率对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发表文章等影响显著。与导师见面越频繁的研究生得到导师在论文方面的指导越多,就能越早完成论文,在方面也更具优势[4]。德国的有关研究也表明,经常得到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完成论文的平均时间为3•4年,而3个月接受一次指导的研究生完成论文则需要4•4年,而一年也难得接受一次指导的研究生,完成论文时间则为5•8年[5]。虽然不同学科间导师的指导不尽相同,但适当制度化的安排却是必要的。如有的学科规定2周一次师生讨论会等。
2•明确导师之间的责、权、利,加强对导师的考评,提高导师的责任心。目前,多数单位对第二导师的职责比较模糊。因此,要在明确第一导师责任的基础上,加强第二导师的选聘和考核,明确第二导师的职责,加强第一导师与第二导师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修订培养计划、论文选题、论文答辩等相关表格,充分体现第二导师和第一导师的协同作用,对考核合格的第二导师,落实其应该享受的待遇。
3•加强导师的管理。充分运用现代评价激励策略、建立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来调动导师的积极性,提高导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导师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同时,对指导教师在培养指导中存在的舞弊作伪,要遵循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根据舞弊作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据国家有关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对相关人员做严肃处理。
(三)加强导师队伍师德建设
进一步加强指导教师的师德教育,督促指导教师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声誉,加强学术自律,恪守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导师队伍自身的修养和水平是教书育人必备的前提。面对当前社会上表现出的浮躁和存在的不正之风,各培养单位要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导师培训尤其是新导师岗前培训的必修内容,广泛开展学风建设的专题讨论,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学术自律意识。教育导师要努力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之风,树立扎实、严谨的学风。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纳入研究生教育教学之中,把学风表现作为导师考评的重要内容,把学风建设绩效作为单位各级干部考核的重要方面,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发挥导师的表率作用,通过导师自身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研究生的做人做学问。导师要提倡脚踏实地,力戒好高骛远;提倡求真务实,力戒心浮气躁;克服、杜绝抄袭、剽窃、一稿多投或一稿拆成几稿,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等不正之风。导师要注意应用教书育人的艺术,因人施教,教育研究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树立扎实严谨的学风,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加强导师培训,构建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
经验兼备的复合型师资队伍由于我国许多高校依旧实行导师终身制,一些导师在被遴选为导师后,因缺乏竞争压力丧失进取心,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没有长进。为此,要加强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培训,提高导师和专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专业化的指导水平和综合能力,增强导师的职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建立一支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兼备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
1•加强对农业推广硕士师资队伍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对农业推广硕士师资队伍培训,提高广大教师对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认识。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一般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并要不断提高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对现有骨干教师应加大培训力度,除了积极参加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统一培训之外,还应当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修,包括鼓励他们继续攻读学位或送到国外进修。要针对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加强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培训,引导教师在加强学术研究的同时,认真研究国外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动态,深入到实践中去,努力提高指导在职研究生的水平。重视应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分页标题#e#
2•加强师资队伍实践交流与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农业推广研究生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及教研能力和素质,同时具有熟练的农业实践技能,丰富的农业生产经营经验和农业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在职研究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为此,要做好以下三点:
(1)建立任课教师实践锻炼制度,轮流选派任课教师深入到农业推广的第一线进行充分调研或挂职锻炼,了解农业推广硕士需要,调整授课大纲,改进教学方法;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全国农业推广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性农业推广硕士师资培训项目,加强研讨交流。同时还要选送教师到相关职业部门挂职锻炼,获取实际工作经验。
(2)通过组织、邀请社会涉农行业实践部门的技术、管理专家或领导前来开设讲座,鼓励教师进入涉农行业实践部门进行兼职,转变教师的片面认识、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学质量。
(3)选派那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优秀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聘请来自农业生产实践领域有丰富生产、管理经验的高层次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比例应不低于1/3),积极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论文考评工作;大力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专业人才从事农业推广学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