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农业推广沟通关联性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村干部农业推广沟通关联性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村干部农业推广沟通关联性分析

本文作者:陈泽健 严贤春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宣汉县委组织部

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通过信息、知识、情感的交流,改变农民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最终提高农民素质和能力的一种活动。它贯穿于农业推广全过程,体现在各种推广方法的具体运用中。农业推广沟通的内容主要是信息,而信息资源在社会系统中的流动与扩散受到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制约。本文试运用农业推广和社会网络的理论,结合笔者在四川宣汉县的实地调查,考察村干部在农村社区系统和农业推广沟通网络中的地位,从而分析其在农业推广沟通中的作用。

(一)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

1.农业推广沟通网络。从社会网络定义为“一组行动者及联结他们的各种关系(如友谊、沟通和建议等关系)的集合”(奇达夫,2007),我们可以把农业推广系统看着是由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高启杰,1994)中的行动者通过沟通与互动联结的关系的集合。这个网络中的行动者,主要包括农业推广人员及其组织、农村社区居民及其社区组织和其他社会实体。同时,也包含有行动者的家庭、邻里、亲朋等社会关系。他们既是农业推广系统中的行动者,也是农业推广沟通的主体,农业推广中的各种信息在这些人与人之间交流、理解和互动。这种在农业推广系统中将各个相关行动者通过特定的信息流联结在一起的关系的集合,我们称之为农业推广沟通网络。农业推广沟通网络由推广主体(农技人员为主)和推广对象(农村居民为主)以及中间的联系人组成,他们通过特定的信息流联系起来。农业推广沟通的这种网络属性,为我们运用网络方法来分析村干部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逻辑基础。

2.沟通与交往。沟通是社会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与互动的过程,是推广、培训和信息资源传播的基础。在农业推广中,经常使用的沟通方式有大众传播和人际沟通。而交往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表现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交往是沟通这种人际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沟通则是人们之间交往的内容或目的,二者可以看着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因而,通过考察推广网络中各行动者的交往关系,可以衡量他们之间沟通的关系特征。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用理论分析、实地调查和比较的方法,考察村干部、村民、农技人员三者之间的交往关系,来分析村干部在农业推广沟通网络中的地位特征。由于正式组织(制度)和非正式组织(网络)之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H.G.Gerald,1971;Ibarra,1992),农业沟通网络要受到农村社区网络的影响,为此,我们可以提出如下几个问题:村干部在农村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如何?村干部在农村社区网络中表现出怎样的关系特征?村干部在农业推广沟通网络中表现出怎样的关系特征?村干部的这些关系特征在农业推广沟通中反映了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二)农村治理精英的村干部特征分析

正式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非正式人际关系中的交往频数和个人地位(JoseLuisMolina,2001),下面先从制度因素的角度来考察村干部在农村社区系统中的地位。

1.村干部的产生分析。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担负着执行上级的政策、管理村务(如制定村规民约、调解村民纠纷、建房审查等)、在社区为村民兴办公益事业(如兴修村社道路、小型水利工程等)和争取产业发展项目等任务。目前,村委会是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即村干部都是选举产生。从选举的程序来看,必须在党员和村民广泛提名的基础上推选候选人,在选举会上候选人还要发表演说,这有利于村民和党员进一步了解候选人,把村中有能力、大家公认的人选出来。这些说明,村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与村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村支部和村委会掌控着社区中相当一部分资源,村干部得到大多数村民的认可,拥有相当一部分权力。

2.村委会与乡镇的关系分析。胡荣(1998)的研究认为,村委会与乡镇政府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也就是说,村委会需要乡镇政府在拨款和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支持,乡镇政府也需要村委会对上级政策和项目实施等的落实和推广。因此,村干部掌控着与上级政府(主要是乡镇)沟通的正式制度安排的管道,充当着政府和村民之间的“中介”。

3.村干部的来源及构成分析。什么样的人在当村干部呢?左停、唐丽霞(2009)调查认为,村干部中有能力的人占到60%左右。根据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也得到类似的结论,从总体上讲,村干部的经济状况比一般的村民要好,受教育程度比一般的村民要高,能力较一般的村民强,村民有很多事情需要找村干部才能做成,村里最有权威的人物还是村干部。

(三)村干部与农村社区网络的关系调查分析

通过村民交往网络和村干部交往网络的实地调查,来分析村干部的人际交往关系特征,考察村干部在农业推广沟通中的非制度性因素。

1.村民交往网络。在宣汉县494个村中随机选择了5个村,并在这5个村中随机选择了250名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50份,收回250份(以下数据来源相同)。在研究中通过向村民询问如下问题来了解他们的交往网络:“你是否与下列人员经常来往?”列出的交往对象包括亲戚、本家族成员、村社干部、本村村民、本村以外的人(如乡农技站干部等)。可供选择的答案有4个类别:“经常来往”、“有时来往”、“很少来往”、“从不来往”。从表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村社区交往格局仍然是以血缘关系(家族成员、亲戚)和地缘关系(本村村民、村社干部)为主导,村民在社区内的交往处于绝对多数,村民与社区以外的人交往的频次明显偏少。

2.村干部交往网络。在250个被访者中有26名是村社干部,从表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村干部与所列对象的交往平均值都高出村民交往的平均值,特别是与村外人员如乡农技站干部等的交往平均值达到3.54分,介于“经常往来”与“有时往来”之间,村社干部无论是在农村社区内部还是对外交往的圈子都大于一般村民,而且与本村外人员交往圈子远远大于一般的村民。

(四)村干部与推广沟通网络的关系分析

研究中从村干部与村民、村干部与农技人员两个方面,通过询问如下问题来考察村干部在农业推广沟通中的关系特征。#p#分页标题#e#

1.村干部与村民的推广沟通交往。从村民生产信息的来源来看,在表2中统计出被访者回答“你在农业生产(如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信息主要由谁提供的?”问题的情况。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村民在农业生产方面信息主要是由村社干部以及各类农业部门、大众传媒或邻居朋友那里得到的,而从陌生人和网络那里几乎没得到信息。说明村社干部对农业生产的信息沟通起着比较关键的作用。从村民在生产中求助情况来看,在表3中我们统计出被访者回答“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如病虫害情况)第一时间会向谁反映(或交流)?”问题的情况。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村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如病虫害情况第一时间会向村社干部、乡镇农技干部和家人反映,而较少向亲戚、邻居或村民们反映。从对村民发展产业的影响来看,在表4中统计出被访者回答“近几年来,你家里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如种白肋烟、养奶牛肉牛)中,谁对你帮助(或影响)最大?”问题的情况。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各类农技人员、邻居或朋友以及亲戚对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的帮助大,村社干部也提供了重要的帮助,而本家族成员和本村村民对此没有多大的帮助。从村里兴办公益事业的组织情况来看,在表5中统计出被访者回答“近几年来,你们村(社)上兴办公益事业(如修村社公路)是怎样织发动的?”问题的情况。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村(社)里兴办公益事业主要是靠村社干部对农户宣传来发动的。

2.村干部与农技人员的推广沟通交往。采取抽样的方式,在全县随机选择了55名不同层次的县乡干部(主要是农技干部)进行了调查,其中,县级涉农部门干部11人、乡镇涉农干部9人、县级农技人员25人、乡镇农技人员10人。共发出调查问卷55份,收回55份。从与农民打交道的渠道来看,在表6中统计出被访者回答“在实施农业推广项目(如粮食高产创建、畜牧标准化养殖)时,您首先通过哪种渠道与农民打交道?”问题的情况。调查结果说明,通过村社干部与农民群众打交道是农技干部最主要的渠道。从做农民工作时帮助者角度看,在表7中我们统计出被访者回答“在农业推广中做农民工作时,您认为最起作用的是谁?”问题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村社干部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乡镇干部和对象户的邻居或朋友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从在推广中对村干部需要的程度来看,在表8中我们统计出被访者回答“在农业项目实施过程中,您是否需要村社干部支持配合?”问题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农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很需要村社干部的支持和配合。

(五)村干部在农业推广沟通网络中的地位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在农业推广沟通网络中,村干部和村民的交往数量比农技人员和村民的交往数量大得多,农技人员和村干部的交往数量比农技人员和村民的交往数量大得多。根据网络中心性衡量的是个人和网络中的其他人的交往的数量来看,村干部在农业推广沟通网络中具有网络中心性特征,中心性特征体现了行动者权力的大小和在网络中的优势。伯特(Burt,1992)的结构洞理论认为,社会网络中的空隙(结构洞)周围的行动者在现时无直接的联结,先入者可以获得“第三者优势”起到桥梁作用,社会网络中中间人的角色可能只有对那些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具有合法性的行动者来说是合适的。由于农村社区系统的封闭性,村民与外界交往偏少,与推广人员的交往联系更少,推广服务团体(主要是农技人员)和推广对象团体(主要是农村居民)实际上处于分离的状况,在农业推广网络中就存在着空隙即结构洞。村干部作为农村社区中的内生力量具有天然的合法性,与村民交往更稠密,在村外的交往圈子更大,与推广人员接触更多更便捷,具备跨越农业推广沟通网络中结构洞的先入者的能力。他们处在推广服务团体和推广对象团体之间的“桥”的重要位置上,对于推广人员和推广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意见沟通和行动协调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村干部拒绝在其间做媒介,处于分离状况的推广人员和推广对象之间就可能无法有效沟通。

(六)村干部在农业推广沟通中的作用

1.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安排的优势。正式组织结构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为了给组织设立一个沟通模式(刘楼,2008)。村干部作为农村社区中内生的治理精英,依靠执政党的政治资源和村民自治的组织资源,在农村社区内拥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掌握着农村社区内部之间及与外界联系的正式制度安排的沟通渠道。因此,村干部在农村社区的传播中,充当着信息把关人和有影响力成员以及规范掌控者的角色,在农业推广沟通中可以发挥正式制度安排的组织、协调和沟通的作用。

2.作为一种非正式网络结构的优势。村干部在农业推广沟通网络中具有中心性,表现出其特有的网络优势和行动者优势,在农业推广服务系统与推广对象团体系统之间起着架桥和纽带的作用。同时,村干部与村民的强联结关系有助于一些隐性的、复杂的知识和技能的交流与传播。通过发挥村干部的这种优势和作用,可以较好地消除农业推广沟通媒介相对薄弱、资源整合性较差等障碍。

3.作为与村民之间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统一体的优势。一般而言,同质性个体之间的沟通比异质性个体之间的沟通更加有效,而创新扩散本身要求在沟通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村干部是农村社区内生的力量,与村民具有天然的联系,表现出与村民的同质性(趋同度);同时,由于其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比一般村民要高,又表现出与村民的异质性(趋异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村干部身上表现出与村民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的统一性,是与村民之间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的统一体。村干部的这种角色能够较好地满足沟通的同质性和扩散的异质性这个要求,或者说,充分发挥村干部这种角色的作用,能够接近农业推广沟通(主要是人际沟通)中的最佳趋异度或趋同度,使创新扩散更加有效。

(七)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村干部作为正式制度安排的农村治理精英,在农村社区传播中,充当着信息把关人和有影响力成员以及规范掌控者的角色。第二,在农业推广沟通网络中,村干部具有特有的网络优势和行动者优势,在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系统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蕴涵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可供开发利用。第三,与村民之间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的统一性,能够使创新扩散更加有效。农业推广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居民,农业推广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通过推广沟通,传播实用信息,改变推广对象的行为,促进农业创新扩散,满足推广对象需要,解决推广对象所面临的问题。现实农业推广活动中,存在“最后一公里”和技术棚架问题,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忽视了村干部在农业推广沟通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这种情况在贫困落后地区可能显得更为明显。因此,在农业推广活动中,要重视村干部在农业推广沟通中的地位,注重发挥其独特优势。采取更加公开公平竞争的选人制度,把那些办事公道、善于做群众工作、有能力带领群众发展、多数村民拥护的人选为村干部。加大对村干部的农业推广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其更好地充当在农业推广沟通中的中间人角色。#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