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水利特色专业创建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倪福全 马荣朝 伍钧 张黎骅 卢修元 胡建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一、建设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本专业将围绕我国及四川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需求形势,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改革与建设。基于水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经济等新兴产业的社会需求,针对农村病险水库整治、水工建筑物安全检测、农业污水灌溉、农村水安全健康风险评估及整治等问题大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形成鲜明的特色。
1.以科研及教改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09年省教育厅已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四川盆地西缘典型区农村饮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估》以及教改项目《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为抓手,通过改革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更加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继续推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大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力度。
2.以培养质量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及野外教学实习。①实验教学方面:实验类型:专业基础———专业课———核心课程———综合设计。由单纯技能培养,转化为系统综合的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各学科内在有机联系的认识,避免实验内容的重复。教学途径:必修实验-选修实验-开放实验-探索实验。通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校大学生兴趣培养计划项目的实施,营造工程意识、科学精神的培养氛围,加强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辅助方法:模拟演示—电子教案—课件—微机数据处理。把各核心课程及实验形象而直观地介绍给学生。②野外教学实习方面:校区周边地区及岷江流域水电能资源十分丰富,蕴含着丰富的农业水利教学资源,地缘优势特别突出。根据西部大开发、四川省农业水利工程现状、新农村建设及灾后重建等的社会需求导向的新特点及发展态势,从实习内容、实习方式、实习时间等方面努力探索,改善实践效果,大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以学校“双支计划”和百名博士招聘为平台,加大师资培养及引进力度。以学校“双支”计划为平台,大力加强师资培养,加强对外合作;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派遣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学习交流,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与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职教师相结合,以此作为现有专职教师队伍的补充。
4.以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强化并加强专业教学的标准化管。建立健全严格、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本着规范教学管理,依据教学管理的规律,着重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结构的优化。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以水利与建筑工程系的自身建设为重点,切实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和具体教学实施者的作用。
二、建设进展
1.人才培养。以学校本科生导师制为依托,从大三上学期开始,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切实做到因材施教。继续保持和完善现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探索定单式培养、开放式办学模式;聘请国内、外高级专家学者、企业高层主管和实习基地技术人员作毕业生实习和就业的指导教师,增强学生与社会的和生产一线接触的机会;对具备良好科研潜质的优秀学生,进行科研专项辅导,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发表科研论文,确保免推或考取“985”或“211”高校的研究生。
2.专业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建设。已引进人才4人;构建专业负责人———专业方向负责人———学术骨干有机结合的金字塔形专业梯队;增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鼓励教师攻读学位和外出进修,加强科研课题和教学课题的申报工作。
3.大力推进科学研究与国际交流。突出优势,体现特色。积极组织申报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力争国家课题,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相关企业及水利部门的横向合作力度。
4.教学设施建设。再建校外实习基地、就业基地2个。通过与企业联合等方式建立高水平的实践与创新平台,与生产实际实现无缝对接。
5.教学改革。①在课程设置上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调整课程设置的针对性,突出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②在教学内容上,构建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教育体系。③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上,增设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实验内容,推动研究性教学。④在实践教学方面,构建校地研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⑤在教育质量评价方面,进一步完善“技能达标”的“循环教练考”的教学与考核模式,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和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