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人才培训思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水利工程人才培训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水利工程人才培训思索

本文作者:李宗利 马孝义 蔡焕杰 辛全才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已有近80年的历史,目前已培养3500余名本科毕业生,为我国农业和水利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第一批名牌专业。本专业以我国第一个农业水土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为依托,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一、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从1999年合并以来,我校的总体发展定位为“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由此,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紧紧围绕产学研的办学特色,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农业水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充分利用具有农业工程和水利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交叉和产学研结合的优势,按照“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加强外语、数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注重实践教学,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为此,开展国内外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比较研究,详细分析本专业国内外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利用问卷与座谈会形式向不同层次用人单位进行广泛调研,了解新形势下社会对本专业知识结构、能力与素质要求的变化,明确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4]。依据其核心和精髓,深刻理解创新人才的内涵,研究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社会对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是我国科技实力提升的基本国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5],也是一种教育理念,不是说本科生就成为创新人才,而是应该为学生今后成为创新人才奠定相应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基础。按照此理念设计培养方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理念架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且涉及到教育的全过程,包括学校的人文环境等方方面面。在人文环境方面,学校定期组织文化名人、政府要员、著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开展讲座,以提高学生文化综合素质。

二、不断优化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

(一)培养方案

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求实与创新精神,实践技能强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优化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控制总学分,强化专业基础,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加强和统筹规划实践教学,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该专业已3次对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已初步形成“基础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三大模块。坚持课堂讲授与实习实验、社会实践、科研训练相结合,构建完整的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过程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新的培养方案突出四个特点:一是学分总量控制,强化专业基础。控制总学分在175学分,其中学科通识类40%左右,学科大类基础和专业课40%左右,综合实践20%左右。二是突出实践教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其占实验项目数的80%以上,增加工程训练实习,实践教学安排6个月以上。三是将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纳入培养方案,规定完成创新与技能训练8学分。四是,加强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比重。五是开设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八大门类通识课程及反映本专业领域特点的专题讲座,强化学科交叉,培养综合素质。

(二)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抓好课程建设,打造精品课程

认真分析人才市场需求,根据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改、课改成果,合理调整课程体系结构,进行课程的重组和整合,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构建学科群内的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以主干课为核心组成专业课程框架和实践教学体系;在充分体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同时,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根据课程性质建设形成了4个主要课程群组和1个实践教学体系。以工程测量学为龙头带动和建立集工程制图、地质、测量、工程水文等专业基础主干课为学科基础课程群组平台;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课程构建力学结构课程群组;以灌溉排水工程学为龙头带动和建立集土壤农作、农业节水、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等课程的农业用水课程平台;以水工建筑物为龙头构建水泵与泵站、水利工程施工、水工概论等课程群组。同时,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已获批国家级农业水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着力建设各课程组平台的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学实验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在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极力打造精品课程等项目的课程建设,目前该专业已建成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9门、网络课程8门、双语教学课程3门。2008-2009年获校教改项目7项,课程教学中70%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

(三)加强教材建设,规范教材选用

加强专业教材建设与管理,保证选用教材的质量。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按照编著与选用并重的原则,抓好教材规划,实施精品战略;健全和完善教材选用、引进、编写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构筑本专业系列教材体系。实行课组集体论证,院系两级审核的教材选用制度,保证教材质量。必修课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或新教材,适当引进国外优秀教材。结合学科前沿及时更新和编写辅助教材。2008-2010年正式出版教材19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2部。同时,配合双语教学,引进国外原版教材3部,探索性运用到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构建与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以课程综合实验为基础,以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为主线,以社会实践、科学训练和工程训练等为拓展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的结合。目前,该体系总体已构成,形成基础综合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两大子体系。基础实习将专业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和测量实习有机结合,校外实习与校内实习有机衔接,该方案在2010年和2011年的暑期实践教学中已实施,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课程群设置综合实验室,组建集教学、科研、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实验室,搭建学生进行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平台,实行开放运行管理新体制。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利用学校与水利工程设计及施工单位和西北各大灌区在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建设产学研相结合、反映区域特点和专业特色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充分接触生产一线,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就业渠道,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训练落到实处。建立学生到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保证实践教学时间达到6个月以上。目前,已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7个、校内4个。#p#分页标题#e#

(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鼓励和支持教师与学生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联系,结合学生在“三下乡”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申请国家及学校的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科技创新实验计划等项目,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各类竞赛,使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008-2010年本专业大学生获批国家创新项目14项、校级重点项目16项,一般项目43项。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了陕西省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周培源力学竞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先后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竞赛奖、全国力学竟赛奖及全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奖项等。实行“2+2”培养模式,即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后2年,给该专业的每一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不仅进行专业课学习、人生规划、攻读研究生、就业等全方位指导,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导师的纵、横向科研任务,在具体的科研中深化提升理论知识,锻炼实践技能,培养创新能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

以建设教学团队和支持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重点,以留住并加快培养专业技术骨干和青年后备人才为基础,以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为补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人才强校战略。充分利用学校的青年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和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计划项目,选派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与合作研究,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已获批为省级教学团队,近年来本专业师资队伍中已有12名教师出国进修和进行合作研究,有校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注重对青年教师培养,2008-2010年在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参加全国水利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特等奖1人,一等奖3人,二等奖2人。同时充分利用学院拥有的各种设计、咨询及检测资质,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生产和服务项目。建立新进专业教师到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实习,以及专业教师到生产实习基地交流学习等制度,全方位增强教师实践能力。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学事业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四、教学监控与教学质量保证

在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学质量标准的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制订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教师授课资格制、青年教师导师制、开课试讲制等制度。通过实施学生评教、校院两级督导组督导、院领导听课和定期教学检查等措施,了解教学动态,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结合学生培养警示制和家长联系制,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建立学校、学生、家庭三者良性互动的培养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建立毕业生教学质量反馈体系,及时了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单位对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

五、结语与思考

新世纪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课题,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我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教育理念的转变。目前,对于大学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才人,包括人才的内涵仍是存在争议的话题,由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中难免还存在传统的思想,包括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中,对于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考虑得并不是很充分,还没有完全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构架。其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能力培养是知识的提升,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在教学中配置大量的实践环节,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需要教师不断改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践教学,潜心钻研教学方法。但是,目前高等学校的教师评价体系是重科研,轻教学,教师缺乏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这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大阻力。其次,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学校有其不同的特色,我校的农业水利工程如何在教学、教育过程中体现产学研结合的特色,如何体现干旱半干旱地域特色,如何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