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有效利用的经济思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机有效利用的经济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机有效利用的经济思索

本文作者:常亚凤 单位:黑龙江省桦川县农机安全监理站

农业机械的有效利用,就是农业机械在使用中的较小的劳动消耗,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也就是经济效果越大,利用的也就最有效。农机作业,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受经济规律的约束。讲求经济效益,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所以,如何使经济效果最大,这就是目前摆在每个农机经营者、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业机械有效利用的经济效果

经济效果=有用效果/劳动耗费,这个比值越大,农业机械利用的也就最有效。在农机利用中考察这比值时,不但要对生产诸因素影响农机使用情况进行逐项分析,还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对农机使用的经济效果作出科学的判断,并正确认识它的客观规律性。农机有效利用经济效果的评价,应该始终贯彻“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方针,运用农业机械技术经济原理,从产品生产的角度出发作出正确的、科学的评价。

二、影响农业机械有效利用的因素

农业生产受自然规律制约,农机作业就必然受自然规律的限制。这样,影响农机有效利用的因素既包括机械本身、农机系统内部,又包括农业生产条件等诸多因素。

(一)农业条件因素

影响农机有效使用的农业条件比较多,但主要的还是:生产结构、土地经营方式、地块条件、农时季节等。

1.种植结构

种植结构,即各种作物的比例关系。如果适应机械作业的作物多,农业机械的作用就发挥的好,反之,则不好。我县东部平原是麦豆产区,生产作物是小麦、大豆,都适应机械作业,所以农机化程度就高,作业可收到好的效果。在其它区域大型车出现滑坡的形势下,力丰乡今年又增加15台。

2.土地经营方式

土地承包之后,大地块变成小条地块,不利于大机械作业,大型机具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影响了农机使用经济效益。

3.地块长度

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地块长度直接影响着机组工作效率。实测中发现,由于长度不同,机组的工作行程率、生产率、地头转弯占全行程的百分率的数值都存在明显的差别。下表所示为东方红—75牵引五铧犁的翻地机组,在不同地块长度下的作业效果记录。在200m长的地块上作业比在2000m长的地块上作业的效率下降35%。这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地块愈长,生产率愈高,作业经济效益愈好,反之就差。

4.农时季节

农时季节对机械有效利用的经济效益影响也很大。如果机械作业能在作物的丰产期内完成,就可能创高产,如果不及时完成就减产,影响经济效益。如一台东方红—75牵引一台播种机播种小麦,在作业及时性系数为0.01时,延误时间为2天,延误的作业面积为1200亩,单位面积产量为200kg,则不及时损失量为:损失量=2×0.01×200×1200=4800(kg)影响农业机械有效利用经济效益的农业因素还很多,如:土壤性质、自然条件等。

(二)机械因素

机械因素除拖拉机的“三率”外,最主要的还是工作量和机组利用水平。

1.工作量

拖拉机单位作业成本=作业总费用/总工作量。从上式可以看出,总工作量越高,单位作业成本越低。又因拖拉机的某些费用如折旧费等是固定的,由此可以证实,拖拉机的工作量直接影响机组的经济效益。

2.机组利用水平

农业机械的编组配套使用,可充分发挥动力机的马力效率,使动力机组达到满负荷作业。一台东方红—75拖拉机带一台48行播种机每班可播种小麦195亩,拉两台48行播种机就可播种小麦380亩,马力利用好,每亩作业费用也就低。这些生产因素对农机有效利用经济效果影响的单项分析,说明农机利用受到他们影响的程度。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扬长避短,使经济效益最佳。

三、农机有效利用经济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

虽然影响农机有效利用的生产因素很多,但使用经济效果的综合反映集中表现为车组经营的盈(亏)额指标。其评价方法有两种:

其一,是数学对比法。直接用机械作业总数收入与总支出对比,盈余越大,经济效果越高。如:以悦来镇农机经营户唐云成为例:年机械作业总收入2.5万元,机械总支出为1.3万元,所以经营总额为2.5万–1.3万=1.2万。

其二,图解分析法。就是绘出机械作业总收入线与总支出线,两线的交叉点即为盈亏平衡点,据此进行比较分析。由图可见:盈亏平衡点B在年作业量3500标亩处,即年作业量为3500标亩时收支平衡,作业量超过3500时则可盈利,超过越多,应力越大,农机使用经济效果越好。

四、提高机具使用经济效益的途径

在现阶段,提高机具使用经济效益的途径,主要在于解决好大机具与小地块的矛盾、机车农具配套以及使用方式等。

1.实行土地规模经营,为农机作业创造条件

这是解决大机具与小地块之间矛盾的最好方法。其一可以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好处是:一可多打粮;二可节约劳动力,发展乡镇企业;三有利于机具作业,提高经济效益。其二可实行统分管,这是在土地使用权不变,作物生长期的田间管理还分产进行的情况下,由村里统一安排种植计划,统一安排机车作业,是作业连片,有利于机械作业,提高机械使用的经济效率。解决土地种植问题,政策性是较强的,需要有国家的方针、政策做保证。

2.搞好农具的选型配套

近年来,我县的农机经营中,基本上是一车、一犁,每台车油料消耗由1982年前的0.7kg/h上升到1kg/h,油料费由0.30元/L上升到0.56元/L以上(含涨价因素),这是极不经济合理的,所以要搞好农具的选型配套,使之能参加各种作业,充分利用拖拉机的马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提高有效利用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指出:“同一劳动资料,也就是同一固定资本,可以用延长每天的使用时间的方法,也可以用增加使用强度的方法,更有效地加以利用,而无需为固定资本追加货币支出。”可见,提高有效利用的基本途径有两条:粗放的途径和集约的途径。粗放途径就是增加农业机械的工作日数或工作班次,即增加作业连续时间;集约的途径,就是基于最充分发动机马力负荷,最合理的机具配套和提高机具工作速度,在单位工作时间内有效地利用机器设备,即提高每台机器的使用效率。#p#分页标题#e#

除此之外,提高机具的完好率,减少“无形停工”损失等都是提高机具有效使用经济效果的有效途径。据资料介绍,目前全国大中型拖拉机的完好率只有80%~90%。如果使完好率提高10%,就等于增加了几万台拖拉机,这是一个很大的使用潜力。农业机械有效使用的经济分析,是经济与技术互相渗透的复杂学科,应用得好,农机化就发展得快,否则就慢。所以我们要用经济观点来研究农业机械化,用价值规律来指导机械化的发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机械化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