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成人农业教育创建思路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农村成人农业教育创建思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农村成人农业教育创建思路

本文作者:王展乐 覃广泉 单位:番禺区市桥成人教育技术学校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一、我国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及农业科技人才现状

美国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舒尔茨曾指出:从20世纪初期到50年代,促进美国农业生产产出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在美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中,物质形式的资本投入只占20%,其余80%的因素是提高人口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也就是人力资本的投入①②。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已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对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就广东省而言,2004年的统计数是,5060.4万农业人口,乡镇劳动力2944.6万:①农村劳动力中,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9%,中专文化程度者占3.7%,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0.5%,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占84.9%。②农村三次产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1%,中专文化程度者占1.2%,高中文化程度占8.5%,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占90.2%;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者占1.8%,中专文化程度者占6.4%,高中文化程度占12.9%,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占78.9%。我国不单是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也是数量少,职称、学历层次低。

二、成人高等农业教育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的最优选择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内涵是全面缩小城乡差距,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实现“二十字要求”,关键之一在于必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之策,是促进农村发展、建设新农村的直接动力。高等农业院校的主干学科和主要学科是农科,而农业、农村、农民需要的人才、技术、科研成果以及社会服务,主要还是农科的,这种供需对口的对应关系,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特色所決定的,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农业人才的摇篮、作为农业科技知识创新与科技攻关的主要基地、作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教育体系提高农业教育水平的龙头,应发挥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高等农业院校学历教育有两种培养模式,一种是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全日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另一种是通过成人高考录取的业余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高等函授教育和业余大学教育。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全日制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不单数量相对较少,且其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于或不肯走进农村、走向农民,农民朋友也已不太可能再脱产走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业余成人高等农业教育(本文主要是指高等农业函授教育)可以将大学的讲台直接搬到基层、搬进农村,使农民朋友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成为可能,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不单数量相对多而更重要的是直接面向农民。

三、发展成人高等农业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成人高等农业教育向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开“直通车”,直接培养爱农、务农的农民大学生

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低门槛”和“低收费”。目前单一统一的成人高考入学门槛,相对农民而言太高了,要对成人高等农业教育招生制度实行政策倾斜,制定有利于“三农”中的劳动模范、生产和业务骨干考生的相应政策,允许农业高校自主招生、自主考试录取,宽进严出,大量招收具有高中文化和一定生产经验的农村优秀青年,培养农民身份的大学生,为农村优秀青年继续深造创造条件,打通农村有志青年通向成人高等农业教育的通道,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同时,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对这些业余学习的农民大学生实行低收费培养方式,使他们能够读得起书。目前多数农民仍然不太富裕,甚至还很贫困。没有经费资助,多数农民仍然无法接受成人高等教育。

(二)成人高等农业教育必须设置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专业,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

成人高等农业教育面向农村基层,应根据区域农业发展需要,设置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专业来培养农民大学生。比如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入WTO后的农业竞争,农业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由单一的种植业变成了农、林、牧、副、渔等多业并举,种(植)、养(殖)、加(工)、贸(易)一体化的大农业格局,并向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正由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一、二、三产业相结合,农、工、贸一体化;多数农村企业其生产规模仍不够大,且均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市场农业,其生产经营项目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的培养大田作物栽培专门人才的农学专业,已不能适应农村基层的需要,成人高等农业教育应设置“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培养“种、养、加工相结合,农、工、商、管一体化”的大农业“通才”,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④。成人高等教育不仅要从人才的需求出发,其培养目标和规格也应与普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有区别,成人高等教育不是要把农民大学生培养成研究型、学术型人才,而是要把农民大学生培养成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经营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与之相适应,成人高等农业教育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按“能力中心”教学模型组织教学: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综合性、实用性,即筛选出学科中与能力直接有关、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体系;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内容要加强针对性、强调实用性或技艺性;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扎实的职业能力技能训练。

(三)成人高等农业教育要以人为本,实行宽松弹性学制

接受成人高等农业教育的农民大学生,由于其入学水平差距明显,个体接受能力也有差别,且是业余求学,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生活与学习的矛盾突出,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实行宽松弹性学制,包括学习年限的弹性和专业课程选择的弹性。即在学习时间上不做硬性的学习年限规定,只要求学生修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时数或学分数即可毕业;在课程选修上也不做过度强求,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需要设置大量课程,由学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其本人工作实际修读课程,把接受成人教育的农民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