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灌溉的信息监管与构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业灌溉的信息监管与构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业灌溉的信息监管与构建

作者:陈卫国 单位:安徽省安庆市花凉亭灌区管理局

当前农村灌渠的水利建设仍跟不上大农业发展,部分重点任务推进缓慢,农田灌区渠道改扩建、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明显落后于大江大河的治理,不具备抵御常遇洪水的能力,依然是水流域防洪减灾体系的主要薄弱环节。乡村灌渠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毁和待建工程信息资料缺乏,农村水利统计工作建设明显滞后。大型灌溉水工设施续建配套未补全和渠道渗漏严重,工程项目建设投入与需求差距大,灌区的病险水库数量多、分布广、问题复杂,除险加固任务依然繁重。农业灌溉统计调查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基层统计力量比较薄弱,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基层统计部门灌溉水况统计分析往往仅以同期数据相比较为主,未进行有针对性、倾向性、建议性的深入分析,缺乏参考价值。不重视统计指标的准确性、严肃性,也不根据考评或其他需要随意变动资料的口径、时间。对档案资料的建设和管理没有充分考虑信息数据库建设,灌溉统计数据未能建立统计信息的软件设计开发,统计方法单一,管理目标简单。

灌溉经济信息缺漏,统计指标陈旧基层呈报的农田灌溉统计报表中,发现与灌溉项目相关的文件和图表资料不齐全。例如:工程概况、水工建筑物投资规模及构成、项目前期及审批工程统计信息、灌溉计划投资安排和项目完成进度等统计信息缺漏。另外,拟建农田灌溉项目的审批信息和资料尚未整理建库,前期工作的统计管理台账尚未建立,优化整合规划管理的信息资源也未完成。灌溉基层统计管理人员缺乏,兼职多,统计队伍建设不完善。农水统计方法大多采用层层上报的统计报表制,基层的统计报送则是由农水供灌单位向各级水利部门报送统计数据。目前,许多农村小型水库基本上没有水管单位,水管员的工作也无法到位,涉及灌溉运行及乡镇水利设施供水运行的统计指标数据,基本上是在多年前的统计资料中,由灌溉部门统计人员根据掌握的情况,根据阶段内的变化相对估算,进行增减或推测,造成统计数据准确性较低。灌溉统计信息服务同大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表现为农业灌溉水利信息产业和农村信息市场的不发达,未能认识农村经济统计的重要性[2]。

标准化、规范化的统计计划和管理系统亟待建立农业资料统计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系统欠缺,导致统计信息管理与监测不准,统计基础不强同样反映在农水灌溉工作上。例如:规划计划处掌握的节水灌溉、蓄雨节水灌溉面积和灌溉农水处掌握的不一样,同从灌区报上来的各数据也不一致。工程统计指标概念不清。比如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与实际建成的耕地灌溉能力不符,灌溉统计数据反映的仅仅是有效灌溉面积,实际灌溉面积远大于此数据。再如农田地小尾渠供水数据缺乏,仅按实际田亩推测估算,或直接按一定田亩上交水费数评估灌溉供水效率。指标设计不完整,农田灌溉统计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具体统计调查停留在原有基础上,数据抽样率太低,造成灌溉统计调查单位的数量急剧增加,特别是自负盈亏的水管基层单位,难以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且对统计的支持和配合程度下降,虚报、瞒报现象时有发生,主管农业水利统计部门获取真实统计信息资料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在对灌溉统计报表的规范上,还需不时核对校正。

统计信息管理人员缺乏,业务素质不高灌溉统计机构缺乏,给统计信息建设与管理带来一定难度。统计工作人员更换频繁,具体管理职责不清,任务不明。灌区有关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不能认真理解、严格掌握,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一些业务员没有较强的统计理论知识,不懂科学的统计方法,更不知道怎样搞好统计分析,只能从数字上进行一些简单的、粗浅的对比,对统计信息处理重视不够,更谈不上统计信息的建设管理。农业水利统计工作人员专业结构比较单一,大多数由只熟悉一般统计知识业务的财会专业人员充当统计工作,或由一般的工程技术人员临时统计,人员的知识面窄[1],既满足不了各地对统计信息资源的要求,也不利于统计工作向纵深方面发展。

统计信息网络管理尚未建立一体化的协同管理模式灌溉信息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系统的管理,统计信息建设和监管缺位,与国家经济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信息管理技术创新滞后,安全性和风险性较大。未认真梳理、整合水利灌溉统计网站各服务事项,登载与农田灌溉事项、办理统计信息流程相关的农村服务内容,不能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路径和办理流程。

灌溉统计信息管理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由于农业基层统计单位的工作经费本身就紧,不能满足平时各方面需要。加上现有灌溉工程设施不很齐全,水工程配套设备和更新改造、扩建的经费缺口大,资金需求量大,统计工作管理上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未能得到根本重视。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灌溉统计管理信息软实力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早建立农业灌溉信息管理系统和应用配合模式,建设农业经济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管理系统和信息沟通系统[2]。具体拟采用Microsoft平台数据统计管理软件实用模型,数据交换编辑监测、查询、分析评价农业灌溉新技术,运用Passport信息管理服务的统计新方法完善基层的统计服务体系,并尽量采取SPSS统计应用软件对灌溉数据统计分析、均值比较。最近一些省份农科统计人员结合农业水利实际,会同信息技术人员创新研制开发了一种SIMS(SeamlessIntegrationofMultisourceSpatialdata)———数据格式集成转换系统的统计软件,服务于农业灌溉领域数据库建设。SIMS实际上是一套运行于网络环境下,基于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融合C/S、B/S结构于一体,以科学、规范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方法为核心,支撑统计信息运行全过程的统计数据管理、处理、保存和开发利用的工作平台。它是基于统计系统现有的软/硬件及网络环境,开发支持各级统计机构统计业务数据处理工作,该软件包同时集报表数据处理的设计(定制/布置)、数据采集(输入/审核)、整理(汇总/计算/查询/输出)等功能为一体,并将逐步成为统一规范的统计工作信息化平台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统计数据传输、分析、处理、监测中,对推动农村灌溉统计信息建设与管理工作起到很大作用。农业灌溉统计信息智能化是一种发展趋势。开发适应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灌溉统计信息服务的硬件和软件,引进和普及高科技的信息设备是我国农业灌溉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加大统计信息建设项目申报,增加资金投入,解决好统计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为农业灌溉统计信息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p#分页标题#e#

开发创新,保障灌溉统计信息服务质量统计信息的管理是统计工作的生命[3]。统计信息质量建设与科学管理,体现在统计数据的搜集、加工整理、保存、分析和开发研究全过程,因此资料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有用性和简便性应成一体,用以综合衡量灌溉统计信息是否满足用户需求[4]。从农业灌溉统计信息的形成过程看,高质量的原始统计信息资料,通过高水平的加工整理,才能形成高质量的统计信息,农田灌溉部门统计信息的服务态度、服务观念、服务体系、服务质量也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创新,紧跟农业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整合和完善农村水利灌溉统计程序[2]。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农业水管单位要以农村灌溉信息模式创新为核心,着力推进农业重点领域的农田灌溉技术创新,开发科学适用的统计产品。

加强统计信息数字化建设,提高统计数据管理规范标准统计数字化建设是实现灌溉统计信息管理现代化中的关键核心技术[4],通过数字化建设,各类统计信息得以规范化、标准化,这有利于统计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并要求灌溉统计部门将各类信息的开发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通过建立以高科技数字方式存储的农业水利统计数据库,也有利于统计信息查询、管理及统计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使灌溉基层单位各级统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夯实灌溉统计基础,健全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信息能否适应我国农业发展变化要求,关键看农村基层统计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专业统计管理人才队伍,必须加强农水部门统计人员各种管理技能和各种素质的培训,不断提高农业灌区统计分析能力[5]。要对统计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提高统计效率。针对当前灌溉基层单位统计队伍力量薄弱的状况,要着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加大管理统计工作的支持力度,稳定基层统计队伍,提高对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的认识。

开发灌溉统计信息交流渠道,创新农业信息建设管理平台网络正成为农业水利统计信息的主要工具,互联网和数字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发展了现代农业的统计信息网络,加强了统计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灌溉统计信息软件的建设、选择要以实用性为主,具有先进性,以信息分析、处理、存储为先。灌溉统计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带有极强的连续性和时间性,因此软件管理技术要不断创新发展。

解决农业灌溉统计中的信息管理和建设问题,研究建立与农业经济发展和灌区水利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可靠、高效的现代灌区水利统计体系,完善适应现代管理的灌溉统计制度和方法,强化统计执法监督,努力提升灌溉统计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灌溉统计的准确性、时效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显得十分必要。灌溉管理统计工作就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农业水源利用供需的规律和实际效果,灌溉水利统计信息管理正越来越多地和其他农业信息管理联系为一体。做好灌溉统计信息管理和建设也是发展和创新灌溉水利的必要工程。灌溉统计信息管理与建设应成为农业水利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重要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