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能的干扰因素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粮食产能的干扰因素,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粮食产能的干扰因素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粮食安全的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口众多、耕地减少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区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2004-2010年连续8年粮食产量保持在300亿斤以上,每年向国家提供100亿斤以上的商品粮,自治区的粮食生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论证,使人们能够客观、充分认识自治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挖掘全区粮食生产潜力,给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一、我区粮食生产现状   (一)我区粮食生产能力概述   从1949年至2010年,自治区的粮食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粮食总产量从212.3万吨增加到1811万吨,同比增长7.53倍,年均增长3.54%。1949年到2010年,我区累计生产粮食42138.4万吨,年均生产粮食714.2万吨。2010年我区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薯类和大豆产量分别为175.9万吨,1161.4万吨、153.9万吨和85.7万吨。与1988年相比,小麦、玉米、薯类和大豆产量分别增加了12.5万吨、855.9万吨、92.7万吨和38.1万吨,增幅分别为7.7%、2.8倍、1.5倍和80%。在此期间,我区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几个重要的跨越:一是用11年时间实现了由500万吨向600万吨的跨越;二是用3年实现了由600万吨向700万吨的跨越;三是用5年实现了由700万吨向1000万吨的跨越;四是用4年实现了由1000万吨向1500万吨的跨越。数据表明,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主产省区,在正常年景,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500万吨以上。同时,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650公斤以上,名列全国前茅。   (二)我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对经济社会的贡献1.结束了粮食外调的历史,保障我区粮食自给。粮食产量的提高,促进了我区粮食供需平衡。2.支持了粮食加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990年后我区粮食供应相对充足的条件下,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猛增。2000年,我区工业用粮139.8万吨,比1980年翻了两番;饲料用粮391万吨,比1980年增长了4.2倍。2000年以后,我区工业和饲料用粮不断攀升,特别是随着奶牛、家禽养殖数量的增加,粮食需求逐年上升。粮食产量的快速增长,为我区牲畜存栏总数保持1.1亿头(只)以上和食品加工业、酿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3.提高了农牧民收入。我区是典型的传统农牧业区,农牧民收入结构单一,收入渠道狭窄,近些年工资、财产、转移等非农收入发展迅速,农牧民收入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粮食收入在农牧民收入中始终占有相当的比重。1987年我区农牧民人均总收入593元,其中来自粮食收入216.4元,占总收入的36.5%;2010年我区农牧民人均总收入达到6787.3元,来自粮食收入2348.56元,占34.6%。农牧民粮食收入占总收入比重20年里虽然下降了1.9个百分点,但绝对量增长了10.9倍,年均增长12.7%,对总收入增长贡献率达到34.4%,粮食收入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农牧民收入增长。   二、我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我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问题,其本身又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根据发生作用的时间和过程不相同,可分为近期影响因素和远期影响因素。影响粮食生产的近期因素包括:粮食播种面积、气候、物质投入等。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对近期粮食供给产生重大影响。影响粮食生产的远期因素包括:政策导向、经济发展和农业科学技术开发等。这些因素的变动,往往关系着粮食的长期供给平衡。影响我区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具体地说有以下几方面:   (一)土地因素   粮食生产属于露天作业,数量充足且质量良好的土地资源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我区耕地资源得天独厚,现有可利用耕地1.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人均耕地的3倍多,从整体看耕地资源充足。坡度等级情况,全区0-15度的耕地比重最大,占99.3%。西部的河套平原土地肥沃尤其适合小麦等作物的生长,东部四盟市地处北纬45°附近,是国际上公认的玉米带,特别适合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的种植。我区自然资源在全国来说有比较优势,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生产潜力巨大,现阶段有提高全区自然生产力的能力。在目前保护好耕地,稳步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气候因素   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产业。自然灾害会导致影响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我区旱地约占耕地的70%,而近10年我区年平均旱灾面积约占自然灾害面积的2/3,另外还有风雹、冻害及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对全区粮食产量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因此,提高防灾、减灾、灾后恢复生产能力将有效减少我区的粮食损失。   (三)科技因素   科技是粮食增产的持久推动力。农业技术可分为高新技术和常规技术。前者指通过引进优质良种和生物肥料等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农业常规技术则指施肥技术、加工技术、节水防涝技术等的推广和普及。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使用一直是粮食产量提高的重要力量,对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作用非常重要。但由于施用量逐步增加,造成成本提高,土质下降,生态污染破坏严重,同时化肥等对粮食产出的边际贡献在不断递减。而农业科研与开发对粮食生产能力的贡献越来越大,化肥和农药等物质投入的饱和趋势使得必须通过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提高单产,增加良种覆盖率,逐步转变我区的粮食生产发展方式,挖掘粮食生产潜力才能有效保障粮食安全。   (四)劳动力因素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大量减少,特别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受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农业劳动力向养殖业转移加快。农业劳动力的减少,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的减少,使得现有人员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和对机械动力的使用能力提升缓慢。因此,劳动力投入的多少、素质的高低也对粮食产出有比较重要的影响。#p#分页标题#e#   (五)农业机械化水平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种植必然向机收、机耕、机播的现代化农业转变。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意味着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增加。我区农牧业机械装备水平第二次农普时较第一次农普时有了显著提高:机械总动力10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7.9%;全区大中型拖拉机已达7.88万台,增长2.2倍;小型拖拉机96.06万台,增长1.5倍;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8.55万台,增长1.8倍;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96.10万台,增长2.9倍;联合收割机0.55万台,增长37.5%。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6.0%,提高了4.7个百分点;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5.1%,提高了7.7个百分点。虽然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但我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整体仍然较低,粮食生产还未摆脱传统阶段,农业规模经济效益非常有限,机械化种植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六)政策因素   粮食产业具有公益性强、比较利益低、生产周期长、易受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的特点。农业发展政策的一系列改革极大调动了农牧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特别是近四年,效果明显。因此,粮食导向政策因素对我区粮食生产有决定性影响。我区是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重点地区。政策实施后,虽减少了部分粮食播种面积,但由于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未退耕地,反而提高了未退耕地的粮食单产水平,促进了粮食生产。从长远考虑,此项政策实施,对粮食生产能力是起提高作用的。   三、稳步提高我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严格的耕地资源保护制度   根据第二次农牧业普查公报,截至2006年10月31日,我区耕地面积7132.0千公顷,其中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分别占1.2%和24.4%。据测算,要保证我区1500万吨粮食生产水平,粮食播种面积必须保证在4200千公顷,这要作为红线,坚决不能突破。因此,严格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制度是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坚实基础。各级政府要下功夫加大中低产田改造,严格控制非农用地审批,妥善处理好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关系,引导农牧民处理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确保粮食产量的稳定和提高。   (二)提高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近些年,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较少、科研投入和推广经费不足、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科技发展及应用难以满足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的需求。如何在良种培育、适用技术推广、重大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有新突破,实现以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粮食问题是当前政府农业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要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调集各方力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农户应用农业科技,逐步建立起具有科技支撑的农业生产增长方式。   (三)加大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   粮食生产起伏不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造成的。现有水利设施大部分是在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经过50多年的运行,由于维护不足,病险水库数量增加,渠系老化、不配套,地下水位逐年降低导致机井利用率低等问题突出。当前,加大对连接田间地头的小型农田水利基本项目的投入,是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要建立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体的、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保障粮食生产。   (四)保护农牧民种粮积极性   农牧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农牧民种粮积极性的高低是粮食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调动种粮农牧民的积极性,是发展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调动种粮农牧民积极性,重要的是建立政策倾斜和利益补偿的长效机制。一是在保证现有补贴水平上,逐年加大种粮补贴,稳步提高农牧民收入;二是加大对生资市场的监控和不良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管理,降低农牧民种粮成本;三是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稳定种粮收益;四是建立灾情补贴制度,完善种植业补贴保险,避免农牧民因自然灾害收入骤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