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状况与进展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粮食生产状况与进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粮食生产状况与进展

 

农业是安天下、稳社会的基础产业,粮食是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近年来国际粮价持续攀升,粮食形势骤然紧张,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粮荒,新形势下如何保护和调动汉阴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为深入研究当前我县的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了解全县的粮食生产情况,笔者就此进行了相关的专题调研,通过调查了解,认真分析了制约汉阴县粮食生产发展的问题,并对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确保我县粮食安全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1汉阴县粮食生产的总体情况   1.1粮食生产现状   汉阴县地处秦巴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共有耕地2.3万hm2,其中水田0.77万hm2,农民人均0.03hm2,水田占粮田面积的33.5%。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以及小麦、薯类等。从2005年开始,我县粮食产量连续6a稳定增长,特别是2009年、2010年全县粮食产量均超过10万t大关,分别达到10.2374万t、11.0219万t,均创历史最高水平。2010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万hm2,其中,水稻0.74万hm2,小麦0.38万hm2,玉米0.61万hm2,马铃薯0.45万hm2,红薯0.37万hm2,全年粮食总产达11.0219万t,创历史新高。   1.2粮食生产构成及水稻生产情况   我县的粮食作物有5大类,即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红薯,为1a2熟制。水稻是我县的主产,玉米主要作为养殖饲用,小麦在各地已成零星种植,马铃薯主要作为蔬菜食用,红薯主要作为粉条加工原料。水稻是我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县具有川道区域面积大、水田集中、水稻生产水平高、米质优的优势,是安康市水稻主产区。全县有水田0.77万hm2,户均获水田0.1hm2,人均0.03hm2,以2010年为例,全县种植水稻0.74万hm2,水稻总产5.4966万t,平均单产7440kg/hm2。   1.3粮食产量和供应情况   我县粮食生产从总体看,全县粮食库存充裕,供求平衡,但存在很大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以2010年为例,全年粮食面积2.83万hm2,全县总产11.0219万t,除去杂粮、红薯(主要为粉条加工原料和养殖饲用)、马铃薯(主要作为蔬菜食用),按汉阴人的生活习惯和膳食结构,真正用于人们生活需求的粮食仅为水稻和小麦两种作物,其面积为1.12万hm2,总产为6.4261万t。按现行人均实际每天消费粮食0.45kg计,其中:大米0.25kg、小麦面粉0.2kg。全县常驻人口全年需消费粮食(主指为稻谷和小麦)5.37万t,其中:大米2.21万t,折稻谷3.16万t(出米率按70%计);面粉1.77万t,折小麦2.21万t(出粉率按80%计),而用于生活消费所生产粮食总产为6.4261万t,因而本县粮食供需平衡,生产量大于本县消费需求量,盈余1.0561万t,亦即本县自产粮食能完全满足常驻人口的消费需求,但生产与需求存在很大的结构性短缺问题。表现在:本地产稻谷(5.4966万t)可够全县消费并有盈余,盈余2.3366万t,而全县小麦总产量仅为0.9295万t,供需缺口1.2805t,缺口达57.9%。全县玉米总产量为1.6944万t,主要是养殖饲料用粮。好在目前粮食市场较活,个体经营商贩从外地调回大量的优质面粉、大米和杂粮,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在我县还未出现粮食恐慌现象。   2目前制约我市粮食生产发展的瓶颈因素   2.1农资、人工工资价格大幅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粮食比较效益降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   农资、人工工资价格大幅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算自己的帐,每667㎡油菜从种到收需9个月时间,除去生产成本仅有利润160元,只需在外务工1~2d就赚回。粮油作物中种水稻的效益最好,除去生产成本可有利润410元,种一季水稻每667㎡的生产效益也只需在外做4~7个工就能赚回。因而,绝大多数农民认为,种庄稼不划算,远不如在外务工,部分地方的少数农民有撂荒现象。   2.2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差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我县现有耕地面积2.3万hm2,人均耕地面积0.075hm2,仅是全国平均水平(0.093hm2)的80%。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公路网和居民用房的建设,一些耕地、粮田被征用,虽采取土地置换,实现了占补平衡,但转换过来的多数是开发难度大、质量差的土地。   2.3农村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   耕地长期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板结,使得耕地质量逐步下降;农药(含除草剂)残留以及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长期累积,耕地土层不断被污染,粮食品质下降。   2.4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还不高   汉阴县户均经营耕地面积0.31hm2,而户均经营的高产田还不足0.13hm2,种粮大户少,规模经营程度不高。粮食加工仅有新鑫米业和红星米业两个公司,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还不高。   2.5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新技术、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缓慢   乡级农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存在"人散、线断、网破"的现象,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工作的发展要求。   2.6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在农村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多数是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人,他们文化程度低,思想相对保守,新技术推广应用难度大,直接影响了粮食科技水平的提升。如在农作物病虫防治方面,农民仅重视水稻病虫的防治,小麦、玉米病虫防治几乎很少。   3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粮食生产当作安天下的重要产业来抓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安天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农业的根本,粮食生产可以说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为此,我们一定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站在农业持续发展,确保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的高度,切实把粮食生产当作安天下的第一产业来抓。一是稳定和增加耕地面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严禁违法批地、非法占地现象的发生。通过大力实施农田基本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做到耕地面积稳中有升。二是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要层层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确保全县粮食面积稳定增加。三是制定和完善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种粮大户和经济实体大力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走现代农业的路子。#p#分页标题#e#   3.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兴水改土培肥。兴水是为农业输血,要抓好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汛抗旱能力为中心,修复水毁工程,使灌溉渠系畅通,同时,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改土是在壮骨,要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低产田;培肥是在给养,要注重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把兴水、改土、培肥3项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种养结合为重点,建立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地力培肥体系。要采取秸秆覆盖、还田、合理轮作、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等方法提高地力,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3.3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   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提高粮食总产量,只能依赖于单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单产更大程度上要依靠科技进步。随着人口的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逐步减少,这就要求粮食生产单位面积产量提高速度必须大于由于耕地面积减少而造成的粮食产量下降速度。为此,要在科学确定粮食生产总量和面积的基础上,注重把粮食生产与调整农业结构结合起来,把粮食生产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一是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通过建立高产示范区、示范片、攻关田,因地制宜推广一批主导品种,并根据区域特点和品种特性,推广与之相适应的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相配套。通过集成创新高产栽培模式,示范带动区域平衡增产。二是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进一步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把重大病虫害防治上升为政府公共管理行为,要做好粮食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积极开展绿色防控,大力推广高效低毒的绿色农药和新型高效的植保机械,推广生物防控、物理防控技术,从源头上确保粮食生产的质量安全。三是大力推进粮食科技创新。首先要引进和培育新品种,筛选一批综合性优良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其次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秸秆还田、种子包衣、模式化栽培等节本增效新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第三要加强培训,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组织各种形式的粮食生产技术培训,特别是加强对种粮大户的培训。第四要搞好农业科技创新与储备,组织科技人员对我市粮食生产的重大课题调研和探讨,对技术难题进行试验攻关,力争在涉及粮食生产的各个方面取得新进展。大力开展优质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稳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3.4加大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力度,逐步实现集约化生产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长期稳定不变,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创新流转形式,逐步解决发展现代农业与现有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的矛盾。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搭建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专业合作社试点,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加强撂荒耕地管理,制定撂荒耕地处置方案,采取土地流转、集体经济组织代耕等多种形式实现撂荒耕地复耕,防止大面积耕地撂荒。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扶持发展种粮大户,提高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   3.5加快“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健全粮食物流体系   要确保粮油供应质量,健全我县粮食物流体系,搞活城乡商品流通,促进我县粮食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3.6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切实抓好粮食生产   一是要处理好保护耕地和发展小城镇的关系。耕地要保护,小城镇也要发展,不能因为要保护耕地就阻碍小城镇的发展;也不能因为要发展小城镇就滥占耕地,要把握好尺度。二是要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和发展多种经营的关系。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合理发展多种经营,因为发展粮食生产是固本,发展多种经营是搞活。三是要处理好稳定承包经营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在稳定承包经营的同时,适度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土地合理流转,让一些“种粮大户”、“种田能手”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向农业产业化方向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