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芦笙长鼓舞的保护,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广西富川平地瑶的芦笙长鼓舞,是以芦笙、小锣和长鼓一起舞动的舞蹈,集“巫“”祭“”娱”为一体,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芦笙长鼓舞”一般在大型节日祭祀时跳,如每年农历十月十六的“盘王节”。瑶族的《盘王舞》是祭祀盘王时所有舞蹈的总称,这些舞蹈包括:请圣开香舞、铜铃舞、化钱舞、约禾打马舞、祭兵舞和芦笙长鼓舞,其中芦笙长鼓舞是精华,它凝结着瑶族同胞的寄托,沉淀着瑶家深厚的民族情感。如《盘王大歌》中唱到“:长腰小鼓和生簧,柔情侠骨走四方,瑶家不绝鼓不断,过山过岭追太阳”。芦笙长鼓舞不仅仅是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它以原生态的民族符号记忆了瑶族的生产生活风俗,演绎了瑶族的历史文化进程,反映了多种文化的深厚交融,是研究瑶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据。2008年,富川原生态芦笙长鼓舞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芦笙长鼓舞的原生态动作形态分析 2011年8月,笔者到富川瑶族自治县进行民间调研,实地采访了新华乡虎马岭村芦笙长鼓舞的第三代传人黄道胜,并观看了原汁原味的芦笙长鼓舞。芦笙长鼓舞共有十二套,分别代表瑶族的十二个姓氏,经常表演的有九套,其余三套已经失传。这九套动作一为头拜上四拜;二为美女双双;三为坐堂齐;四为竹鸡扒泥;五为坐边齐;六为五脚尖;七为三人舞;八为堂堂上;九为东北鼓。这九套舞蹈既可以完整表演,也可以分开表演。该舞蹈的主要播布区为富川瑶族自治县的新华乡、石家乡、福利镇等平地瑶聚居地。芦笙长鼓舞包括长鼓舞蹈、长鼓舞伴奏音乐、舞蹈号子和长鼓歌,在表演时外围左右各有一个大长鼓,由人一手抱鼓,一手击打鼓面,两名吹笛手吹奏旋律;里圈由两名芦笙手、两名小锣手和两名女子小长鼓手围成圆或成两排相向而舞。外圈的人一般只负责演奏和进行简单的脚下动作,里圈的人要边演奏乐器边进行丰富多变的舞蹈动作,同时配以呼号,由小锣手承担。舞蹈的动作以屈膝半蹲斜前踢、有力地吸腿转身、蹲跳和点扒后踢腿为主。芦笙手和小锣手由男子表演,整体粗犷有力;小长鼓手由女子表演,舞蹈动作多为上肢翻拍小鼓,下肢围圆走动作,整体舒缓,优美。男女舞蹈动作整齐划一。运用舞蹈生态形态分析法,对芦笙长鼓舞的节奏型、呼吸型、步伐和显要动作部位等四个因子项进行分析,其原生态特点将更加清晰。 (一)节奏型分析 芦笙长鼓舞是以芦笙、小锣、长笛、大长鼓和呼号进行伴奏,每一个动作都要配合音乐及呼号进行运动或停顿。舞者身体姿势为上半身微含,屈膝半蹲,动作的重拍都是向下,节奏型为:xxx│xxx│的4/3拍节奏和xx│xxx│xxx│x0│xxx│xxx│xxx│x.xxx│00‖的4/2拍节奏。排成两排面向前方,4/3拍节奏动作:第一个三拍,左脚向圈里迈一步,右脚向八点直踢出;第二个三拍,右脚向圈外退一步,左脚前吸起;第三个三拍:同第一个三拍,上身前俯;第四个三拍,同第二个三拍,上身前俯拜;接两拍,左脚向外屈膝,前脚掌点地一次。此节奏动作循环多次,脚掌点地,左右方向各点一次之后,再左右方各点两次,表示对神灵的恭敬和祭拜。围成圆形,4/2拍节奏动作:第一拍,左脚前吸起;第二拍,左脚落下;第三拍,右脚平踏;第四拍,左脚旁踹出;第五至七拍,左、右、左平踏,同时转身向相反的方向,第八拍停顿。典型的动作节奏可以提取舞蹈动作典型特征。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其舞蹈节奏丰富,由强弱弱的4/3拍节奏和强弱明显的4/2拍节奏构成。它们时而舒缓、庄重,时而欢快、热烈,每一套动作都有开始动作和结束的造型,体现了原生态舞蹈娱神、娱祖的典型特点。 (二)呼吸型分析 呼吸不仅仅是生理的需要,它与舞蹈的表演和韵味息息相关,内在的呼吸形成了另一种内在的舞蹈表现。芦笙长鼓舞的呼吸有三种:第一种是吹笛手和芦笙手为顺应乐器的需要进行呼吸,比如芦笙手,吹奏的节奏是一吸一呼、吸吸呼和呼呼吸几种交替,舞者既要顺应脚下的舞步,又要考虑音乐的旋律,综合地使用呼吸;第二种是小锣手、小长鼓手配合舞蹈动作和歌唱、呼号的呼吸,一般是一句歌词换气一次,舞蹈动作在换气时停顿或者变换,也就是说舞蹈动作、歌唱和呼号是协调一致地同时进行;第三种是大长鼓手的均匀、平稳的呼吸,一般是重拍吸,弱拍呼,形成连绵不断的节奏感。 (三)步伐分析 芦笙长鼓舞中有特定祭祀仪式的动作,如作揖、伏地、矮拜,也有表现动物如竹鸡寻找食物的。在这原生态集体祭祀舞蹈中,步伐的动作非常丰富,每一套动作都有不同的构成,凸显出了瑶族先民的顽强生命力和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其主要步伐有平踏、前直踢、旁直踢、前吸腿、主力腿直、动力腿弯腿前点地等,衍生步伐有平踏后吸腿、高前吸腿、前吸腿跳转、主力腿弯、动力腿直腿前点地等。每一个步伐都保持在半蹲的基础上,重拍向下,使每一步都牢牢地站稳,回归大地,形象地表现了瑶族先民爬山涉水、艰苦开垦的历史和庆祝生产丰收的喜悦。 (四)显要动作部位分析 显要动作部位:双腿下肢纵折二度,上下起伏运动,接一腿直踢出或前吸腿动作。次显要动作部位:芦笙手双手胸前横折三度,把持芦笙吹奏;小锣手双手胸前横折三度,一手拿锣,一手纵折二度敲奏;小长鼓手双手胸前横折三度,一手360°翻鼓,一手纵拍鼓折二度。舞蹈动作的蹲踢踹脚、侧身蹲伏,模仿了瑶族先民生活在山区的行走和跳跃,表现了祭祀时的虔诚和恭敬,舞蹈语汇独特,富有无限的生命力,寄予了瑶族人民期望已散居的十二姓同胞能重新得以团聚的愿望。 二、芦笙长鼓舞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现状 “生态学”概念最早由德国科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他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它们所处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舞蹈生态学则是将舞蹈作为核心物置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系统中进行考察,确定自然的或社会的诸多因素中哪些影响、制约着舞蹈的发生、发展,从而揭示舞蹈自身的规律。#p#分页标题#e# 素有“南山无岭不有瑶”之说,瑶族在广西境内的数量最多,占全国瑶族人口的70%。据《瑶族简史》记载,明王朝对瑶族实行剿、抚并举的政策,在富川推行土司制度,推动了富川瑶区的封建化进程,瑶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流、交融加快,很多瑶人移居平地,聚寨而居,形成了平地瑶支系,并形成融楚文化、巫文化和汉文化为一体的独特文化。 瑶族自古崇拜多神,信仰万物有灵,中原文化中的开天辟地之神“盘瓠”,同样被瑶族先民视为始祖和庇护之神加以崇拜,要不定时地举行祭拜盘王和“还盘王愿”的仪式,表示对神的崇拜和酬谢,祈祷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富川旧县志载“:平地瑶喜跳长鼓舞,吹芦笙”。芦笙长鼓舞是融歌、舞、乐的综合表演,既是娱神、祭拜的活动,又具有娱人自娱的观赏性,是瑶族先民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的民间技艺。自秦代以来一直以自然传承的方式存活于民间的祭拜盘王仪式中,深刻地凸显了楚文化中“巫”文化的特征。 芦笙长鼓舞的内容不仅反映了本民族的宗教祭祀信仰,还反映了当地瑶民的稻耕生活和长期的斗争、战斗生活。如舞蹈中的“竹鸡扒泥”、“五脚尖”“、三人鼓”,这三套舞蹈表现了农业生产和庆祝丰收,而“东北鼓”则象征战争和战斗的胜利。这些特定的生活生产习惯和宗教文化风俗习惯,形成了吸跳踹腿、侧身蹲伏的独特舞蹈语汇和融芦笙、笛子、长鼓、舞蹈和呼号为一体的独特表演方式。 芦笙长鼓舞存活1300多年,得益于以“还盘王愿”“、祭盘王”等民俗活动为生态依托。富川新华、福利一带的平地瑶,还盛行三年还一小愿,二十年还一大愿祭祀盘王的习俗。但是随着生活现代化、信息国际化、生产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民俗活动逐渐弱化,芦笙长鼓舞基本的生态依托而面临困境,活动场地逐步缩小。其次,年轻人多轻视本土文化,认为其“土”,盲目青睐外来文化,传统的节目被现代舞、街舞等替代。加上年轻人陆续出外打工,民俗舞蹈后继无人,而舞蹈传承人年岁渐高,甚至相继谢世,芦笙长鼓舞将面临失传。如福利镇高桥背村、新华乡上坝村、莲山镇鲁洞村等地的芦笙长鼓舞即已失传。 三、结语 芦笙长鼓舞是中国瑶族长鼓舞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民间舞蹈,长鼓舞蹈文化是瑶族传统文化的内核,是瑶族最具民族色彩的代表性文化标志,发掘、抢救、保护瑶族芦笙长鼓舞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