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湿地保护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湿地保护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应用

 

传统农业可以为人们提供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但由于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往往以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耕种坡地等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来增加农产品总量,其结果是过度开发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农产品供给短缺,又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现代农业能够维系土地的持续高产并能有效遏制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过度开发问题,其产品具有市场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合乎市场经济的要求。但过量使用化学物品所造成的食品不安全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已日益严峻。继现代农业之后,世界农业的走向如何?已引起了广大学者和决策者们的高度关注。   人类从来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总是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和创造。生态农业模式的开发和推广就是这种探索的结果。由于生态农业是因地制宜,应用生物共生和物质再循环原理及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而设计的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当广大消费者形成了选择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偏好,并愿意为此支付较高价格的信号,通过市场传递给农业生产者,且生态农产品又能够使生产者得到更好的效益时,生态农业就会上升为主导农业。生态农业因各地的环境和地域特点不同而有所区别,湿地生态农业就是其中的一种典型形式。本文以洞庭湖区为例,研究基于湿地保护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应用。   一、文献综述   湿地保护与生态农业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国外文献有关洞庭湖湿地保护与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直接研究成果较少,但是最近几年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业相关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资料。TianShi等以金山县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中国如何有效制订生态农业发展政策;Mark运用社会生态模式研究法分析了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战略;FridolinKrausmann等运用社会—生态学原理及制度变迁的概念研究了英国和澳大利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制度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土地利用以及劳动力组织方式的变化;A.L.Collins等从英国和欧洲的实际经验分析农业污染扩散监控与模拟的政策支持;CurtisJ.Richardson等研究了沼泽地磷含量的生态阈值;JanVenglovsky等分析了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动物肥料和生物活素的卫生与生态风险;X.J.Yea阐述了生态农业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进程,并分析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和蕴含的基本原理。国内学术界对生态农业的基础研究主要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农业思想的研究、生态农业及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外生态农业比较研究、生态农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各区域生态农业发展以及生态农业发展的原理、一般模式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展开。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李文华的《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该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基本原理、主要模式、技术以及设计、评价与管理方法,重点分析了不同区域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观点和思路,对本文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关于洞庭湖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学者们提出了干旱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淡水湖泊生态农业模式、草地生态农业模式、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粮食主要产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荻苇、荻林生态开发模式,以芦为主的芦、林、鱼和以林为主的林、草、禽、鱼等模式。这些研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国学者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洞庭湖区湿地保护与农业开发利用问题的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洞庭湖湿地的生态保护方面,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围绕洞庭湖湿地的生态功能评价、洞庭湖湿地的退化与恢复、洞庭湖湿地的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展开。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农业、湿地保护和洞庭湖区的治理及开发的研究,尽管在加强湿地保护和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但往往研究的价值取向偏重于单方面的研究生态农业或湿地保护,将生态农业和湿地保护综合起来研究其发展模式的成果比较少见。本文将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与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研究适合湖区特点的湿地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应用。   二、洞庭湖湿地生态农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洞庭湖区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中游荆江段的南岸,其范围包括湘北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株州、湘潭6个省辖市,29个县(市)和15个国营农场,湖泊湿地2625平方公里,土地面积3.16万平方公里,耕地88.8万公顷,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和淡水渔基地之一,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   近年来,洞庭湖区农业在为保障全省乃至全国食品供给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在资源环境和产品质量及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负面效应也日趋严峻。(1)农业生产成本加大,严重影响农业的长远发展。由于能源的大量消耗和商业能源的高投入,使湖区农业日益依赖于现代工业和石化能源,而作为不可再生的石化能源,其储量的有限性和开发难度及生产的大量投入,使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能源紧缺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2)农业基础设施陈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地处湖区的岳阳、益阳、常德等地方,江河沿线上通、下堵、中淤,特别是东洞庭湖区,前几年高水位、危水位、上涨快、下泄慢,洪涝灾害频繁。三峡大坝建成后,虽洪灾减少,但枯水季节缺水现象开始凸现。此外每年风灾时有发生。(3)植被破坏、湖泊减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垦荒殖稼使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和扩大养殖工程及泥沙淤积,不断侵占湖水面积,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的洞庭湖,湖泊面积由1949年的4340平方公里减少到1998年2625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减少32.98平方公里。按此推算,100年后整个湖泊将变为平地,自然灾害会更加频繁。(4)物种减少,严重影响生态平衡。高产农业使种植过份集中在少数几种农作物的高产品种上,造成种质狭窄;而森林和湖泊面积减少又使野生动植物减少栖身之地;化肥农药的残毒不仅影响人畜健康,而且使大批害虫天敌和有益生物逐年减少乃至灭绝。(5)农田大量有机肥料的减少和化肥的增施使土地质量下降。整体上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中低产田较多。不仅如此,而且大量氮肥的施用,在农田和饮水中残留过量的亚硝酸盐沉积,对人畜造成严重影响。#p#分页标题#e#   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洞庭湖区农业发展的思路。由于湖区农业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江湖淤积、地力下降、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农业生态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应成为洞庭湖区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1.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加快湖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洞庭湖区主要是生产粮、棉、油、麻、茶、果、菜等的农业生产大县,农业大县大多数经济上不发达,普遍存在脱贫致富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如果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理念就地开发,势必造成对农业资源的大量索取,导致农业环境更加恶化,而选择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发展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不仅使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改善,而且会使农民收人不断提高。   2.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促进湖区农村合理利用湿地生态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可靠保证。洞庭湖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湿地生态资源和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但农民往往难以致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一种利益诱导机制,将农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高效生态农业的构建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建立一种利益诱导机制,将农业生态工程导入市场经济,进一步改变农民的利益取向和生产模式,使农民从单一的种植业模式中解脱出来,设计一些促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在限制和拒绝对生态有害的生产选向的同时,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优势及市场潜力,扩大商品总量,提高商品质量,最大限度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增长的最佳选择。洞庭湖区农副产品资源较丰富,平原较多,大部分土地肥沃,因此,这里是大宗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但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由于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和受到城市工业“三废”排放的污染,使湿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一部分农产品质量不高,商品率较低。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维持与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发展生态服务功能。而且强调这种维护与保护和生命力在于它不是追求一种较低交换层次的原始平衡,而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结合系统最优化方法设计多层分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在生产、增效、减耗和加工上,联结相对独立与平行的一些生态系统为共生网络,合理保护和适度开发湿地生态资源,根据自然、经济、市场和社会情况,在一个区域范围内,依托全部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农民生产经营经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同步优化。   三、湿地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   洞庭湖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明确设计的层次,大到县城规划,小到村组的农田布局都要重视整体的生态区划、生态环境和生态效益。在进行生态景观规划、循环体系设计和食物链模式搭配时,应注重立体模式和品种搭配模式的综合运用。在生产项目的选择时,应符合农业生产的区域化要求,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合理的生态农业空间布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流平衡和食物链关系是进行循环设计的关键环节。而自然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则是农田设计生态农业模式的核心。生态农业模式设计应把握四个环节(见图1)。   第一步,充分调研本区域内社区经济环境,气候特征、地形地貌、自然生态基础,在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和个案分析,揭示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矛盾,挖掘农业发展的内在潜力,使模式设计符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目标。   第二步,对生态系统结构进行定性设计。在熟悉对象、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区域的生态安全工程、资源保护工程、环境整治和美化工程进行统筹规划,提出区域种植业和养殖业基本布局的构想,对联结加工链、食物链的输入输出进行合理设计。这一环节要对平面布局、垂直结构安排、食物链连接、时间结构上的种植业制度和养殖业制度设计、系统的能量和物流结构框架等系统结构作出初步安排,并对可能提出的不同结构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第三步,对生态农业系统功能进行定量设计。应在前面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投入产出的核算。经济效益主要核算有关经济成本和收益,生态效益主要核算能量转化、物质转化的相关参数。在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实际农产品产出不低于社会需求。经济效益上投入大于产出,系统养分的投入等于输出,污染物的处理和自净能力超过污染物的排放量,资源的再生和供应能力要超过资源的消耗水平,特别考虑水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平衡。根据以上原则制订具体方案时可适当运用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动态模拟等系统分析与系统工程等优化方法。通过以上定量分析,需要得到经过平衡调整或者系统优化的农业生态系统各个组分的数量和输人输出,包括各项生态工程的规模、投资和效益预算、各类生态农业项目的规模和效益估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流核算。根据这些核算,便可获得区域生态规划图、循环系统设计图、生态工程项目设计图及相关的表格和说明。   第四步,根据以上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的方案进行决策和实施。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化,一种可靠的设计方案的实施还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补充、修订和完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环节可能会有一定的反复或调整。例如在第三步的定量分析可能要对第二步的定性分析进行检验,增加或者减少组分、改变能量流物流方式,甚至需要进一步调研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检验其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真伪。   (一)种植型   1.荻苇林深度开发模式。根据一些高州洪水已经无法上洲落淤,土壤养分入不敷出,荻苇群落逐步衰退的状况,可根据湖洲高程和荻苇退化程度依次采取三种荻林立体生态布局模式:第一种是对地势最高、荻苇严重退化的洲块实行片状布局,即营造速生丰产林,建立稳定的成片森林群落;第二种是对地势居中、荻苇部分退化的洲块实行带状布局,即在荻林中,每隔100~200米营造一个宽20~30米林带,形成以荻为主,荻林间作的带状模式;第三种是对于在高洲中地势相对较低、荻苇开始退化的洲块实行网状布局,即在湖洲开挖沟港渠道形成网格,网格中间为荻苇,周围种植2~4排树木。据试验,这三种布局的功能均优于纯荻群落,并各有所长:片状布局虽然受益较慢,但生物质产量最高;网状布局生物产量虽然较低,但近期受益大;带状布局居中。#p#分页标题#e#   2.高产多熟种植模式。它是指在同一土地上充分利用时间节律,采用间作套种的办法,实现一年高产多熟的优化模式,这一模式的设计是根据各种作物的生态适应和经济价值,结合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选择和组合。按照不同作物种群对光、热、水分、养分等需要的差异以及作物上部枝叶繁茂的程度、体态、个体差异、根系分布的深浅等,将彼此互相无害的作物种类,在空间层次上合理配置。如早中晚熟葡萄结合,橘、梨、桃间作,果园或零星果树下间种蔬菜、豆类、饲料作物;幼林间种药材,培育食用菌等。   3.立体种植模式。它是一种优化种植布局,合理地将高杆与矮杆作物相结合,耐阴作物和喜阳作物相结合,攀援作物与匍匐作物相结合,宽叶与窄叶作物相结合等多种生产方式,调节水、肥、气、热诸因素的相互关系,创造良好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主要适用于山丘区,庭院面积大,劳动力多而经济基础不太好的农户。如湖南省桃江县安桥乡黑石村农民孙谷新,他在自家土地上种了柑橘、葡萄、枇杷、桃、李等多种果树,在果树下又培育了果苗和食用菌,还种了白芍、百合、茶叶。这样,在同一土地上根据果、苗、菌、茶对光照、温度、水分等资源要求的差异性实行多层次、分季节的立体种植,而且这些产品大多耐长途运输,易销售,经济效益高。   4.绿色食品生产模式。绿色食品是一种安全、无污染、无残毒、无公害、优质、营养的食品。平原、丘陵和山区均可种植。其生产过程要求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统一。因此,绿色食品生产必须把握两大环节,即生产环境控制和特定的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的控制。在环境控制上,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要求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自然环境良好、土壤无污染的地区,尽量选择山青水秀的农村或城市郊区,避开工业区和交通要道,以确保产品或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基本标准。在操作技术规程的控制上,首先是产地的灌溉水和大气及土壤必须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严格截断污染源。其次是优良品种选择和壮苗培育。不仅要求选择抗病虫和抗逆能力强、适应广、产量高的品种,而且还必须培养与栽培方式相适应的优良特性的品种和壮苗;再者是施肥和病虫防治。绿色食品在施肥上要求以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为基础,优化基肥和追肥组合,严格掌握追肥时间和追肥量,栽入豆科作物以提高土壤氮肥含量,减少矿质氮肥施用。在病虫害防治上,要在搞好栽培场地清理、消毒和改善保护地温湿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重点采用以菌防治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为主,必要时兼用高效、低毒、低害化学农药的综合防治技术。   (二)养殖型   这是一类以养殖业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其特点是投入少、见效快、产出高。适合洞庭湖区特点的养殖型模式主要有:   1.陆地多层集约养殖模式。它是一种充分运用立体空间,根据生物特性、饲料来源、市场需求以及农户技术经验与习惯,在一定的空间内合理配置生物种群及数量比例关系,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高效养殖模式。主要利用生物养殖技术,即根据不同区域的气温、湿度等指标,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孕育、繁殖适用各区域生存环境的动物和微生物。发挥生物间“互利共生”关系,如相互防护,相互促进,互为条件,或利用生物间互容性关系,彼此互不影响,从而增加总产出。这种模式常见的有两类:其一是同一立面空间多种畜、禽等分层养殖,如上层养鸽、鹌鹑,中层养兔,下层养猪;另一类是同立面空间同一畜、禽分层养殖,如室内分层养兔、分层笼养鸡等。   2.水体分层或立体养殖模式。水体养殖是目前洞庭湖区农村经济开发的高效益项目。这一模式是指在同一水体中,根据各种水禽、鱼类和各种水生生物的生活习性和取食特点的不同,实行分层养殖。其分层养殖的方式主要有多种鱼种的分层养殖;水禽与鱼分层养殖;鱼与蚌、鳖(或龟)、牛蛙混合养殖等。其中多种鱼种的分层养殖必须了解各种鱼种的生活习性,运用它们之间在生态关系上的有利方面,在同一水体范围内合理配置不同鱼种的放养比例,层次分明,共生共存互促互利,以有效地利用水体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提高放养密度,从而提高单位水面的产量。例如,鳙、鲢鱼多生活在水体上层,喜肥水,以滤食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鲤鱼、鲫鱼则生活在水的底层,主要吃底栖生物;还有草鱼多生活在水体中下层,喜清水,爱吃食鲜嫩水草以及其他植物性饵料;鲮鱼多生活在水体下层,喜清水,爱吃螺、蚌等底栖动物,了解这些不同鱼种的习性,便可分层放养。   3.特种动物养殖模式。这是对特种动物进行驯化和人工养殖,通过对其肉类进行加工销售,以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从而获得明显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模式。目前,洞庭湖区对特种动物的养殖种类多达30种,但技术相对成熟的只有10多种。当前在众多特种动物养殖中,为了满足人们的高蛋白质养需要,要突出抓草食动物的饲养,如肉类犬、七彩山鸡、乌骨鸡、兔、羊、鹅、小香猪等的饲养都是目前市场前景看好的产业。这些特种动物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优选品种、棚舍笼舍建造、饲料调剂、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中后期的疾病防治与管理等关键环节,农户应在学习和了解这些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驯化和人工养殖,并实行对这些特种动物的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三)综合型这类模式是将种、养、加,农、工、贸等诸环节结合起来而设计和实施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1.立体复合种养模式。   (1)以芦为主的芦、林生态模式。这一模式比较适用于洞庭湖区的湖洲地带,主要针对中、高洲,选择中、高洲、按园田化规格种植芦苇,并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网络。主产品芦苇需要对生态起调控作用的树林加以保护。据测定如果芦苇场没有与之配套的防护林,芦苇每年因风吹倒伏损失的产值达10%~20%,且芦苇品质受到影响,而配套有林网的,则能大大减少这种损失。同时,林网能招引鸟类和其他动物来栖息,有利于芦苇害虫天敌的增加,减少病虫害发生,以增强芦苇生存能力。  #p#分页标题#e# (2)以林为主的林、草、禽、鱼生态模式。该模式适用于高洲上,特别是退化老洲上。该模式的具体做法是:按每10公顷网格设计30~60米宽的大型主林带7条,16米宽的副林带28条,成为湖区林带最宽的湖洲林网,一般栽培树种为欧美杨。秋冬季节在林间直接播种春、夏采收的耐湿绿肥与饲料,早春放养鸭、鹅等水禽,湖泊、洼地等养殖龟、鳖等水产品。该模式的主产品是木材,其次是水禽的肉和蛋。草则为水禽提供食料和为林木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促进林、禽的发展。它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明显优于传统的单一种植芦苇。   (3)以草为主的草、禽、畜牧生态模式。该模式经过l0余年的试验,但进展缓慢,一直难以推广。主要由于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没有现代化的收割湖草与加工湖草的工具,该模式主要在中、低洲即湖草洲上进行。主要采取如下措施,即分片做格、修路、开沟、建闸、筑台、围埂或矮围,并通过灭杀钉螺和管理,淘汰劣质植物种类,培养优质牧草、放养鸭、鹅等水禽和水牛等。优质牧草是禽、畜的能源饲料,而丰富的湖螺、湖蚌、小鱼、小虾等又是禽、畜的动物蛋白饲料。禽、畜粪也可养殖蚯蚓、昆虫生产蛋白质饲料。由于中、低草洲每年都有落淤,不缺肥份,故禽、畜粪也可不必作湖草的原料,因而这一模式的生态效益好。   (4)稻鱼立体种养模式。这是一种根据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防治原理综合设计出来的充分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之以人工措施开展种稻养鱼、鱼稻共生、耕养结合、利稻利鱼的一种新型生态农业模式。鱼能吞食稻田中的二化螟、三化螟、纵卷叶虫、稻飞虱和稻叶蝉等主要害虫,又能在田间觅食和翻动,以疏松土壤,加强土壤的通透性和氧在土壤中的循环交流,还能利用鱼类呼出的二氧化碳所提供的碳源,促进和加强水稻植株吸收养分的能力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和产量。   2.物质循环和能量综合利用模式。这是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这一模式首先利用了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即参照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在生态系统中建立物质的多级利用循环,即将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废弃物)投人另一个生产环节,使各环节中的废弃物在生产中多次利用,以获得最大的资源利用效率,并能有效地防止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其次,这一模式成功地运用了秸杆利用技术。一是秸杆还田。变废物为肥料,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养料,如稻谷收割后的稻禾,通过还田后可达到固氮的作用。二是秸杆加工生产,洞庭湖区沿岸种植的芦苇和意大利杨,用于造纸,可以充分提高秸杆的利用率。   3.种养加一体化复合生态模式。这是目前一种较复杂而又较完善的综合模式。这一模式将物质与能量多级循环再生原理,废弃物质源化原理、以及价值转化增值原理综合运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使之巧妙地组成一个具有高效持续特点的农业生态体系。如农户在种好大田粮食作物的同时,积极兴建家庭果园,开挖鱼池,扩建猪舍,发展大棚蔬菜等,在大力发展种养业的基础上,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增加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   4.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是指以水土保持、污水自净为核心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区域内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效益,改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洞庭湖区由于人为的过度开垦草地,侵吞湖水,砍伐森林,致使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沙化、盐化程度提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需要通过退耕还湖、植树造林、堤防建设、平垸行洪、水土保持、污水自净等措施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五、结论   洞庭湖区地域广阔,水土资源丰富,既有大面积的平原湖区,又有连绵起伏的山丘区,还有一些靠近城市的郊区,应根据本地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1)沿湖的平原区,土地肥沃,应以种植型模式为主,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及绿肥、花卉和地草的生产,并注重对这些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几品”的主导产业。在工业区较密集的城镇,尤其要加强生态工程建设,重视湖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2)在湖区水域地带,应以种养殖型模式为主。由于平湖区气候温和,交通便利,水塘星罗棋布,沟渠交错纵横。农户一般都拥有较丰富的水面资源和充足的作物副产品原料,除了传统的养鱼、喂猪、种菜、栽果之外,还应将重点放在诸如发展特优水产荻苇林综合开发,饲养草食性肉皮毛兼用动物;更新水果蔬菜种类和品种,开发物质和能量转化等新项目上。(3)在平原的山丘区,应巧妙地选择立体种植、多层集约养殖、种养加一体化复合生态模式。由于山丘区小气候资源丰富,山、丘、水、田、土俱全,劳动力充裕,但交通不便,就近市场小,应扬长避短,合理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生产项目,主要是产量大,经济价值高,耐贮藏,便于长途运输或易于加工的项目。如种植林木、竹、特优水果、药材、木耳、茶叶,饲养以草食为主的牛、羊、兔和特优珍稀禽兽,并深人发展这些产品的加工业,以形成本地特色。(4)在靠近城市的郊区,应以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和设施种植模式为主,大力发展蔬菜、水果、鱼、禽蛋等副食品生产。只有各地区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实施适合本地特点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围绕一两种主导产业,产、加、运、销结合,将产品优势发展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才能推动洞庭湖区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人的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