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牦牛乳品发展的必要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2009年4月青海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省财政一次性投入3000万元,建立了生态移民创业基金,积极扶持三江源生态移民发展后续产业。同年9月,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农牧厅出台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创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扶持资金为无息借款,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借款期限为三年,到期后由原渠道回收,实行滚动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共下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项目16项,其中下达果洛州4项,涉及藏服饰缝制、绵羊育肥、牦牛乳产品加工和经板石刻等。笔者认为,对于果洛州来说,要进一步加大对优势资源牦牛养殖及其乳产品加工项目的扶持力度,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本文以牦牛乳加工起步较早的玛沁县为例,对其乳产品开发的必要性与对策措施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今后全州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持。 1基本情况 玛沁县辖8个乡镇,35个牧委会,93个牧业生产合作社,总人口14756户、4.65万人,其中农牧民7109户、2.9万人,是一个以藏族聚居为主,汉、回、土族杂居的牧业县。据统计,2011年全县生产总产值114363万元,其中牧业产值10977万元,牧民人均收入4200.84元;全县有牦牛19万头以上,占全县牲畜存栏数的40%以上,牛奶产量超8000t。玛沁县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开始引导牧民和企业加工生产奶粉、黄油(酥油)、牦牛肉干、奶酪、液态奶、酸奶等,在牦牛乳产品生产加工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始建于1959年的雪山有限责任公司以阿尼玛卿雪山命名的“雪山”牌牦牛肉乳系列产品,因货真价实、质量上乘、包装一流、品味纯正,畅销省内外各大中城市。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玛沁县也相继出现了一些牦牛肉乳生产加工的民营企业,其中雪域珍宝有限责任公司属其中的佼佼者。该公司是一家以牦牛乳为原料,从事牦牛乳制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产性企业,年生产“雪域珍宝”牌原味“硬质牦牛奶酪”(纯手工制作)8t、“硬质牦牛奶酪”(半手工制作)135t和“系列奶酪”(半手工制作)500t,现有员工40多人,已在西宁、拉萨、成都、上海、北京等城市建立了销售点,公司生产的三大系列的多个奶酪品种,以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良品质赢得了国外消费者的青睐。 2加快牦牛乳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2.1加快牦牛乳产品开发是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日本提出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理念。总书记在蒙牛集团视察工作时指出:“牛奶本身就是温饱之后小康来临时的健康食品,不仅小孩、老人喝,最重要的是中小学生都要喝牛奶,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国青少年营养健康的高度重视,必将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对拉动消费、扩大内需、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和促进奶牛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目前而言,国际上人均年鲜奶占有量为106kg,其中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均鲜牛奶占有量高达300kg,但我国每年牛奶消费人均不足8kg,我省作为全国四大牧区之一,人均鲜牛奶占有量也仅有40kg。按世界人均鲜牛奶占有量来衡量,玛沁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牦牛乳产品产业开发,潜力十分巨大,前景也十分广阔。 2.2加快牦牛乳产品开发是加快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的需要 国家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持续投资建设青南牧区“四配套”工程(牧民定居、草场围栏、牲畜棚圈、人工种草),大大改善了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牧民也从游牧逐步转向定居,但生产上,仍未摆脱自给自足的小商品生产模式,畜牧业所有产值是靠出售原料方式实现,特别是以活牛、活羊交易方式完成,而牦牛奶则只能由群众简单处理提炼一些初级酥油和曲拉,大多自产自消,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品,这与市场经济社会形成巨大的反差。玛沁县虽有丰富的草地和畜产品资源,但由于畜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畜产品开发能力低,附加值不高,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畜牧业综合效益不明显,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只有按照市场需求,依靠现代科技,大力推进牦牛乳产品开发与加工,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切实把畜牧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强,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牧户的产业化运行机制,使企业、牧民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才能使畜牧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畜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确保牧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3加快牦牛乳产品开发是促进牧民增收和培植地方财源的需要 青海省于2005年起取消农牧业税后,玛沁县财政基本上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缺乏支柱性财源“企业”支持。通过推进牦牛乳产品的开发与加工,可以提高牦牛等畜产品的附加值,既增加了牧民收入,又为当地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通过企业环节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据资料,蒙牛集团自1999年成立,短短几年时间,总资产从100多万元增长到近10亿元,日处理鲜奶1000t,年销售额从4000万元增长到21亿元,是初创量的40多倍,累计纳税2亿多元。据初步估算,玛沁县30%的牦牛奶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加工成发酵乳、乳饮料和液态纯牦牛奶后,约实现销售收入4500万元/年,利税400万元/年,项目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 2.4加快牦牛乳产品开发是三江源生态屏障建设的需要 玛沁县地处三江源区腹地,由于牲畜超载、过度放牧,境内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严重影响到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推进牦牛乳产品的开发与加工,可以带动全县设施畜牧业、生态畜牧业和草产业的发展,从而可以大大减少牲畜数量,减轻草场压力,使自然植被逐渐得到恢复。这不仅有利于全县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将对果洛全州生态乃至整个三江源区生态的良性循环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p#分页标题#e# 2.5加快牦牛乳产品开发是解决生态移民后续发展的需要 2005年国家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实施了包括生态移民在内的一大批项目。截至目前,玛沁县共搬迁安置生态移民近600户、2500多人。由于生态移民迁出区山大沟深、地域封闭,大部分移民的观念仍未脱离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对搬迁后如何进一步发展的认识还简单地停留在易地安置和国家政策补偿方面,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的主观能动性尚未得到有效发挥,“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十分严重;加之牧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低,掌握新技能和更新观念的意识淡薄,技能培训和新技术普及程度不高,从事二、三产业和外出打工的较少,成为制约后续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切实解决好生态移民的后续产业,使生态移民能够“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是关系到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能否顺利实施,以及能否确保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与二期工程顺利启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玛沁县政府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同时,牦牛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在全县多个乡(镇)、牧委会设立挤奶站和收奶站,将彻底解决多年来困扰牦牛养殖户“有奶无人要”、“有奶买不了钱”的问题,也将为全县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6加快牦牛乳产品开发有利于拓宽就业门路 据资料,全国最大乳产品加工企业蒙牛集团建成后直接招收员工6000多人,创造间接就业岗位20万个以上,成为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最大的“造饭碗”企业,其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加快玛沁县牦牛乳产品开发进程,除加工企业本身可直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外,还可通过分户牦牛养殖、牛奶运销、饲草料加工等,间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减轻社会就业压力,拓宽牧民增收渠道,促进社会稳定。 3加快牦牛乳产品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3.1提高认识,创造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认识推进全县牦牛乳产品产业化进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振兴县域经济、致富生态移民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地畜牧资源,面向国内外市场,尽快制定出台推进玛沁县牦牛乳产品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为牦牛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外部环境。 3.2大力扶持牦牛乳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大力扶持雪域珍宝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是推进全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其核心是组织生产和销售牦牛发酵乳、乳饮料等特色产品,前提是健全牦牛奶源生产基地,根本目的是解决草与畜、乳制品与销售市场两大矛盾,提高畜牧业效益,增加牧民收入。要积极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主线,加强协调服务和奶源基地的培育;要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可采取减免税收、政策扶持、协调服务等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扶强扶壮,尽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最终达到企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目的。 3.3加大牦牛养殖基地建设力度,培植丰富的奶源 借鉴蒙牛集团的成功经验,在全县奶源基地建设上,采取财政补贴、银行贷款、农户自筹等多种筹资方式,扶持牧户不断扩大牦牛养殖规模;大力引进野血牦牛种公牛,改良土种牦牛,搞好牦牛的提纯复壮;注重培育犏牛品种,改进牲畜生产性能,提高产奶量,为推进牦牛乳产品产业化发展奠定原料基础。同时,要及时制定奶源管理程序,对牦牛原奶的采集贮运及相关过程管理进行控制,入厂的原料奶必须达到国家生鲜牛乳收购标准(GB6914—86),确保食品安全。 3.4大力扶持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全县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重要性的认识,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台玛沁县扶持牧民养殖牦牛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支持、引导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强化政府部门服务意识,在项目立项上简化手续,开通“绿色通道”,实行申请、受理、审批一站式服务,在加强业务指导、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政策咨询、落实政策措施、收集信息等方面提供便捷,帮助解决牧民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合作社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目前,玛沁县以吉美坚赞作为发起人成立的雪域牧业发展合作社已成功与当地牦牛乳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雪域珍宝有限公司合作,以拉加镇为主的500多户牧户稳定成为该公司的牦牛奶源基地,牧民的牛奶不愁销路,奶价也受到最低价保护。 3.5加大草产业开发力度,为牦牛养殖建立丰富的饲草料基地 建立牦牛养殖基地、推进牦牛乳产品产业开发,草产业是基础。当前,玛沁县草场退化、畜草矛盾突出,饲草料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牦牛养殖的瓶颈之一。随着退耕还林(草)、休牧育草、禁牧育草等生态战略的实施以及乳产品产业开发,草产业必将成为当地的朝阳产业和牧民增收的又一个重要途径。为此,要积极引导群众加大“圈窝子”种草等人工种草力度,力争使全县的人工饲草料种植面积有较大突破。同时要积极培育和扶持种草大户,引导有能力的牧户积极兴办饲草料加工企业,充分利用牧区青干草、农区作物秸秆及农产品进行饲草料精深加工,提高青干草、作物秸秆和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利用率,为不断推进全县设施畜牧业的发展、牦牛养殖和牦牛乳产品开发建立丰富的饲草料基地,这不仅发挥了玛沁县地广草丰的资源优势,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而且可大大缓解全县草场退化、畜草矛盾突出的问题,为实现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p#分页标题#e# 3.6严把质量关,提高产品档次,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内蒙古蒙牛集团在创办初始,就奉行“产品等于人品”的质量理念,追求“出厂合格率百分之百”的质量标准。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质量的竞争,因此,在玛沁县牦牛乳产品产业开发上,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市场需求,增加乳制品花色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争创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要积极扶持企业引进目前国内外先进的超高温灭菌生产设备,采用自动吸奶、迅速冷却技术,选购封切整齐美观、计量准确的包装设备,真正实现全封闭生产。同时要积极开拓产品销售市场,近期以西宁市为中心,辐射兰州、拉萨、格尔木、敦煌,远期逐步开辟内地、沿海地区以及国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