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近自然林业理论应用前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990年春,一场罕见的大风暴“摧毁”了德国旧有的林业体系,伐区采伐同龄林模式开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一种以生态为导向的新兴林业经理模式———“近自然”或“适应自然”的林业则日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以德国为首的中、西欧各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林业革命”[1,2]。近十余年来,“近自然”林业的经营方法在这些国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主要表现在森林蓄积量高,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病虫害发生少等[3]。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在林业上走了一条与自然相背离的道路,对广袤的天然林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近半个世纪的过度利用使我国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让我们不得不转变观念,将生态环境安全提升到重要位置上。为此,国家加大了发展林业的力度。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工林面积已达5326万hm2,居世界首位,超过了我国全部有林地的30%[4]。毋庸置疑,我国的人工林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因超常规发展人工林所带来的问题。据统计,我国发展的人工林中,有近70%是针叶纯林,而在南方省区这一比例达95%以上[5]。过分发展单一树种带来的后果是:人工林地力衰退严重,土壤贫瘠,森林抗灾害能力差,林内稳定性不高,生态系统结构单调,系统内部自我调节机能极其低下等[6]。我们已经远离单纯追求木材的年代,“如何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成为我们长期谈论的焦点,但在目前这种人工同龄纯林模式下,综合效益似乎只能是一句空谈。那么,“路在何方”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7~14]:“近自然”或“适应自然”林业已经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所认同的育林模式,能较好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有助于退化森林的恢复,符合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要求。近年来,国内有很多学者对这一育林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将其理论引入国内[15~23]。本文在简要介绍“近自然林业”发展史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已经展开的一些实践,就“近自然林业”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和讨论。 1“近自然”林业的“成长”历程 1882年,卡尔•嘎耶尔(CarlGayer,1822~1907)出版《造林学》一书,在书中,他对传统的森林经理方式表示了怀疑,并提出“顺应自然,开展择伐林作业”的思想。随后,欧洲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林学家,他们继承并发扬了嘎耶尔的育林哲学,至20世纪上半叶,“永续林”思想逐步形成并引发了林业界的争论,这标志着传统林业开始向现代林业转变。 1.1前“永续林”时代 森林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几亿年。在这期间,无数生命形式在其中孕育、繁衍,而人类的始祖,也是从森林之中走出,通过不断进化和社会发展,形成了人化自然。从森林中走出来的人类并没有忘记创造出自己的地方,至诞生迄始,人类便开始了对森林无止境的索取,在最初阶段,森林的功用仅仅局限于农用饲料、小规模烧材等,人们赋予它的使命是“效劳农业”[25]。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的日益扩大,森林逐渐从农业的襁褓中脱离出来,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类在进入木材时代之后,对森林展开了肆无忌惮的掠夺,无休止的乱砍滥伐使森林严重衰退,无规律的择伐及矮林作业进一步导致土壤贫瘠化,林地在无声无息中走向荒芜。这种局面逐渐引发了有识之士的担忧,通过他们的努力,森林科学在19世纪上半叶开始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伐区式主伐乔林林业模式逐步成为主要的造林方式。这期间,以洪德斯哈根(J.ChristianHurdeshagen,1783~1834)为代表的法正林学说及以普雷斯勒尔(RobertPressler,1815~1886)为代表的土地纯收益学说引领了林业理论领域的潮流。这两种学说的共同点是倡导皆伐,以最高赢利为导向,强调人工干预而忽视自然选择,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大面积种植人工同龄纯林,这种育林方式在19世纪取得了公认的成就,即把非常荒芜了的林地,重新恢复为高蓄积的森林。但到了19世纪后半叶,大自然开始对这一忽视其存在的人工同龄纯林模式展开疯狂报复,至20世纪初期,灾害规模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害虫繁衍、真菌引起的病菌、雪折、风倒等灾害空前严重。伐区式主伐乔林林业模式失去了旧日的光环,林业界关于森林经理方式的争论日趋激烈。 1.2“近自然林业”思想的萌芽和“永续林运动” 在关于森林问题的讨论中,一个决定性的转折是与慕尼黑大学育林学教授卡尔•嘎耶尔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嘎耶尔在其《造林学》一书中指出:“我们已经失去了自然之路,我们如想重新找到她,就必须往回走,开展择伐林作业,只有从此出发,通过自然法则的教育,在合乎规律的道路上,重新恢复择伐作业,我们才能回到正确的道路之上”[25]。这一段话强烈的显示了其反对皆伐、提倡择伐和促进林业回归自然的倾向,他以崭新的“适应自然”的育林学说,深深地影响了当时人们对森林的认识,并将森林科学研究延伸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嘎耶尔之后,欧洲陆续涌现出大批的林学家支持并发展了其理论思想,其中著名的有瑞士苏黎世ETH大学造林学教授阿诺德•恩格勒尔(ArnoldEngler)、法国学者顾尔诺(Gurnauds)、亨利•毕奥莱(HenryBiol-ley)、瑞士伯尔尼林管局局长鲁道夫•波尔西格尔(Balsiger•R)、瓦尔特•阿蒙(WalterAmmom)、巴登林学家埃贝巴赫(Eberbach)、以及林业实践家弗里德里希(Friedrich)等,埃伯斯瓦尔德林学院植物学教授阿尔弗雷德•穆勒(Moller•A,1860~1922)在林学界这一里程碑式的理论变革中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他接受了嘎耶尔的思想,并进一步发展并形成了“永续林”的理论,其主导思想是以森林抚育蓄积量和生长量的增长取代传统的森林衰退更新方式。为此,穆勒引入了“森林有机体”这一概念,认为:“森林是土地、植物和动物的融合,是自然、持久的生命共同体”[2]。这与我们今天的生态系统观极为相似。穆勒的“永续林”思想带来了全新的思维,与林业经典学家精心打造的伐区式主伐乔林模式相对立,勾绘出良好育林的前景,指向不受采伐破坏的森林系统。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由嘎耶尔、恩格勒尔、埃贝巴赫的思想开路,经弗里德里希经营Barenthoren林区树立榜样,最后通过穆勒较完善的“永续林”理论的传播,林业界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永续林运动”,并迅速展开了与之相关的争论。#p#分页标题#e# 1.3“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永续林运动所引发的两种育林哲学的论战,归根到底,是源于人们对森林存在的不同认识。第一种认识是“森林原本就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森林的塑造与利用是由所谓的‘驾驭自然’即人定胜天的法则所决定了的”,与之相对应的育林方针是人工干预,主张开展主伐的乔林经营作业方式;另一种认识是“森林原本是大自然的产物,森林的塑造和利用都应本着自觉地充分利用自然的法则”,与之相对应的育林方针是自觉、充分的利用大自然现有的自然力,主张开展无主伐的乔林作业方式,即永续林或“近自然”林的作业方式(表1)[26]。穆勒逝世之后,克吕茨(Krutzsch•H,1886~1952)、安东•黑格尔(AntonHeger,1887~1964)、冯•克伊德尔(Keudells•V)和约翰内斯•布兰克迈斯特尔(JohannesBlanckmeister,1898~1982)等人继承了“永续林”思想的精髓,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适应自然的林业”的理论。1926年,克吕茨出任埃尔茨山脉Barenfels林业局局长,在这里,他坚持“首先采伐最差的林木,保持较好的林木”这一信条,将萨克森州变成了适应自然林业的发源地。二战之后,联邦德国通过几年的飞速发展,具备了医治森林创伤和加速林业发展的经济基础,针对当时林业界出现的恢复战时皆伐迹地的巨大热情,“近自然”林业的支持者于1950年2月提出了创建“适应自然林业协会”的呼吁。维利•瓦伯斯特(WilliWobst)博士起草了呼吁书,并在文章中指出:“广大皆伐迹地迫切需要更新恢复,但更重要的是恢复尚保存的林分,尽管目前看来这一任务并非如此紧迫,但事实上,最近数十年森林的生产能力,将取决于采取什么方式、途径以保证尚保持为林分的立木蓄积状况,而非现在开展造林的强度”[25]。1950年5月30日,通过精心筹备,“适应自然林业协会”成立大会在施瓦本大厅召开,这标志着“近自然”林业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在适应自然林业协会成立之初的几十年间,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发展,但协会却一直未能突破官方的认可,与“近自然”林业理论相对立的力量依然十分强大,排斥与敌对促使适应自然林业协会站到科学的第一线。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生态和环境等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德国1990年的春季风暴更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欧洲近自然思想林业工作者联谊会”(PROSILVA)的创立和发展使近自然林业理论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适应自然的林业经营面积在欧洲也呈扩大趋势。在人与自然相和解的发展过程中,近自然林业是最早的先驱之一,它的成功实践改变了人类的思维,并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近自然林业的未来发展道路将导向更为“内在式的学科化”和学科间的紧密联系[27],伴随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近自然林业的整体发展将趋向完善,借助其自身合理的符合自然的世界观,其也将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更为显著的贡献。 2“近自然”林业理论概述 2.1“近自然”林业的基本内容 杜桑•姆林塞克(DusanMlinsek)认为近自然林业是唯一一个懂得要真正符合自然地经营可更新的自然财富的经济部门[27],通过普里高津(Prigog-ine)的热力学定律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自然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人类必须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机部分,在观察中与之进行实验性对话,才能掌握到自然界的真谛。 2.1.1内涵和核心 近自然林业促成符合立地的,结构完善的生命物质(蓄积)的高产,这些生命物质是借助大量的、重复性的育林措施获得的,近自然林业的实质就是要获得更充分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要做到这一点,仅仅靠一些认识和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在实践中去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有三点是最重要的,即“耐心”、“斋戒”和“观察”。其意义在于,近自然林业要实现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需要以最大限度的冷静和理智去等候,全身心的投入,对每一株林木精心的抚育,时刻关注林分的每一点细微的反应,总之,这就是将林分看成刚出生的婴儿,并一直将他抚育成人的过程。生态稳定性与保持立地的自然肥沃力,是近自然林业的基础。因此,近自然的森林抚育特别重视适地的树种选择。近自然林业之所以可以取得持续性的成果,其核心就在于其认识到:要考察现有的森林,对在考察中的森林加以细心缓和的调控。遵循这一思想,森林抚育就会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这种抚育要完全立足于天然植物群体,因为天然植物群体是近自然林业的主导力量。 2.1.2目标和要求 适应自然林业协会(ANW)于1950年就对适应自然的育林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28],总的说来,包括以下5个大的方面。(1)混交在同一林分之内,不种植单一的树种,以多种树种混合栽植促进林分内部良性竞争,并使不同树种交替利用阳光、降水和养分,协同发挥作用。(2)结构所有径级的树木如大树,小树,粗径木,细径木等成一定序列交替分布,使整个大气空间充满叶绿素,生产有价值的物质,并能让树木根系深入到不同特质的土层之中,进而使林木充分的利用立地的潜力。(3)适应立地的树种树种选择要遵循“适地法则”(GesetzdesOrtli-chen)[28],土壤类型、小气候、水分平衡、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当地一直存在且生长良好、具有经济价值的乡土树种享有优先地位。由于森林植被类型的长期性受许多生物,非生物和其它一些无法估量的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与立地相适应的树种才能保证必要的的稳定性和活力。(4)优质林木的高蓄积森林产生原材是永远摆脱不了的议题,也是企业经营和社会政治的使命。木材不仅是一种天然材料,而且使用木材对自然与生存保护也是一种积极的贡献,与其它代用物质如钢、铝、塑料相比,使用木材做原材料的能耗仅相当于它们的五十分之一到一百五十分之一[28],从而更有效的遏止温室效应的蔓延。同时,木材几乎可以在所有的生活领域中使用,绝对没有回收和循环利用困难的问题。(5)考虑经济任何产业必须有价值体系上的优越性才能吸引经营者的投入,作为林业产业化道路上的一种模式,近自然林业必须重视经济效益。正如卡尔•弗里德里希•西纳尔(SinnerK)所说:“不论适应自然林业在生态方面有多么优越,如果这一经营方式的优点不能体现为现金(马克,芬尼)回报,仍是不可能说服林主照着去做的[29]”。而如果仅仅考虑经济,近自然林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的意义,也不符合近自然林业的本质要求。从节约能耗,操纵驾御自然的生产和作用机理的作用上来说,森林经营的能耗与财政收支的平衡,是对近自然林业的基本要求。把自然保护与经管抚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以未来为导向的永续事业的一部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一再表明:“生态学是长期的经济学。”(OkologieistLangzeitokonomie)[28](6)择伐择伐是永续林的理想状态,也成为近自然林业最为核心的要求。择伐林的优势在于总经营面积能保持高经济价值及林分内大径材的永续生产。根据舍格蒙德(Siegmund)的测算结果,抚育择伐林的价值效益比皆伐作业高44%~54%,,比伞伐高41%~49%,比块状伐高12%~15%(表2)[29]。#p#分页标题#e# 2.2“近自然”林业的功用 2.2.1保持水土 众所周知,森林对保持水土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事实上,相当多的人工林纯林由于结构单一,地力衰退现象十分严重,地表光秃秃的一层,对土壤和水源的保护作用并不明显,从生态效益的角度看,低效。然而,近自然林却可以克服人工林这一缺点。(1)保持土壤结构森林的命运是由土壤决定的,而森林本身又对土壤有极重要的影响。在未遭破坏的生态系统中,土壤结构是通过植物根系和土壤生物联合作用形成和保持的[30]。而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大量的土壤表层覆盖物是必须的,灌木、草本、枯落物以及微生物和腐殖质一起使土壤充满活力,这样的景观只有在天然的或近自然状态下的林间才能看到。(2)保护水源弗里茨•维默尔(FritzWimmer)认为:只有健康的,适地适树的混交林,才符合水利经济的多方面要求,根据“适应自然林业协会“(ANW)的原则,近自然林业的最重要任务是两项,即保证供应优质用水和保证充足的水量供应[31]。近自然林业以其在育林和生态上的优势,可以真正实现最大限度的涵养水源,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 2.2.2自然保护与近自然林业 近自然林业以其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成为保护自然的生力军。自然保护对林业的核心要求是,全面促进适应自然的林业,不承认任何隔离性模型为自然保护措施[32]。(1)保护生物多样性近自然林业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丰富的结构,是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脉相承的。在近自然林分中,众多的枯立木为鸟类提供自然的孵化空间,为蝙蝠、蚂蚁提供生存繁衍场所,保证天然生物群落,并促进森林健康发展。(2)充分发挥森林的各种公益功能大量森林生态研究证明,森林的各种公益功能在适应自然的经营下能够比较充分的发挥出来[32]。其原因在于接近自然的森林环境的结构、成分、营养循环等方面都处于演替的顶级阶段,稳定性接近了顶点,抗各种干扰的能力极强。 2.2.3调节气候 温室效益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恐慌,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无休止的释放温室气体和大量的砍伐原始森林。而近年来各国大量种植的人工同龄纯林也并未带来理想的效果,地球的气温还在不断的上升。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扩大有效的森林面积增强陆地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近自然林在两个方面可以较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并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33],其一是通过近自然林业经营所培育的大径级,高蓄积的立木可作为林产品较长时间的储存温室气体特别是CO2。其二在于近自然林分下的表层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腐殖质,加之这种状态下,土壤有相当优良的理化性质和生态功能,使近自然林比单一人工林有更好的吸收和储存温室气体的能力。 2.3值得重视的问题 长期以来,欧洲森林一直遭受有蹄壳野兽的侵袭,损失较为严重[34]。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的原始森林被破坏导致了生物链失衡,有蹄壳野兽的天敌大量减少,而导致了其“泛滥成灾”。因此,在发展近自然林业时还需要重视这一问题,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生物界的链平衡,而使整个生态系统保持一种动态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实践去给出答案。欧洲的经验是在恢复过程中合理开放狩猎并引进一些天敌物种,实现控制目标[34]。这些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3“近自然”林业在我国的应用空间 近自然林业在我国传播的时间还不长,但从21世纪开始,这一理论开始较快的发展起来。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在实践中进一步运用了近自然林业的理论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主要有人工林的改造和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等[35~43]。此外,在绿化建设和水土保持方面也有所涉及[44~46]。然而,这一理论还仅仅局限于国内学术界中的相当狭窄的范围之内,并没有真正运用到大规模的造林实践之中。笔者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该理论在我国的林业建设中很难有重大的突破,需要从国有森林单位首先做起,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建立示范林。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制约了其发展前景。 3.1经济因素 国家对林业的投入虽然在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近自然林业的发展是需要相当的经济支持,在国内现有的财政状况下,这一林业模式很难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对森林经营单位和林农而言,投入回报和生存需要使其只关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没在其考虑之中。 3.2社会因素 人工林模式在我国已经得到快速的发展,因其成本低、生长迅速、产量高的优势,经济效益明显,即使生态效益低,却很受森林经营者钟爱。而近自然林业是一个缓慢的工程,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很难产出较高的效益。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所谓“可持续发展”还往往更多的停留在书面上和在某些能直接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项目里,而就近自然林业来看,它更重要的还是创造生态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是一个缓慢的回归成本和创造利润的过程,大多数的人很难接受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3.3文化及教育因素 近自然林业的理论虽然并不复杂,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相当的技术支撑,而国内在这方面的技术人才相当匮乏,从其育林要求上来看,目前各地方的一般林业工作者达不到发展近自然林业需要的技术水平和思想境界。此外,从传播上讲,大多数人群还并不了解近自然林业,即使在林业领域,她的理论实质也仅仅为少部分人所认知。 4结语 可以看到,近自然林业本身是有相当大的优势的,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林业模式。但我们也不能忽略我国林业的现实情况,事实求是的讲,发展近自然林业之路在中国将会非常之艰辛,她的每一步前进都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支持和理解。#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