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科技示范园筹划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牧业科技示范园筹划,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牧业科技示范园筹划

 

1规划背景   河南县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53′06”~102°16′12”,北纬34°05′52”~34°56′36”,东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碌曲县,东南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接壤,西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为毗邻,西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相连,北靠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距西宁300公里、兰州460公里、成都700公里,是青、甘、川三省津要之地,素有“青海南大门”之称。青海省河南县地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的青海省东南部,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独特的冷凉气候,无公害草原,为生产有机农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由于地处高原高寒干旱的气候环境,草地生态处于低效转化的状态,近年来过分依靠数量增长发展畜牧业的方式,已经使得本地区草场超载过牧,草畜矛盾突出,草地退化严重,草原生态呈现恶化趋势,严重制约着全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但青海生态环境好,特殊的地理区位,特殊的气候条件,半原始、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和种类繁多且不可替代的动植物资源,加之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具备实施有机畜牧业的基本条件。河南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有机农牧业作为发展特色、高效农牧业的突破口之一。发展有机农牧业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省政府把河南县列为全省有机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县,省、州政府并拨出专款用于试点县的建设。建立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区是提升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区可以转变农牧业发展的方式,是建设现代化农牧业的有效途径;建立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区可以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发展,是改善草原生态、解决草畜矛盾的重要途径。为此,青海省河南县决定编制“青海省河南县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规划”,以此引领全县畜牧产业化的发展,并树立样板,进而推进青海省畜牧业的全面发展。   2规划原则   规划的编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市场导向,立足省内市场,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满足市场对农畜产品需求的多样化、优质化的要求。(2)资源依托,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立足区域农牧业资源优势,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市场条件等方面的因素,突出园区产品特色。(3)产业开发,规模适度。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产业体系,构筑产业群体,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提高蔬菜、肉类等食品加工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4)坚持创新发展。坚持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业创新相结合,促进企业发展。(5)环境友好,兼顾生态。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牧业产业化生产,促进园区有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3规划思路   依托规划区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以通过有机草场、有机产品认证和被批准为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为契机,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四个发展”的要求,结合河南县生产实际,大力发展有机农牧业产业化,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保护好生态环境。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核心,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现代农牧业建设为主线,以龙头企业集群集聚为重点,按照创新、提升、优化、拓展的思路,统筹兼顾,着力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创新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着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推进产业链建设,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集成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产品质量提高,推进品牌建设,拓展市场空间和发展领域,增强示范区集聚辐射带动功能,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力争把河南县建成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有影响力的有机畜牧业生产示范基地和高原有机畜产品集散地,促进农牧业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牧区发展和促进草地生态保护的目标。   4规划目标   从科学规划、优化布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思路出发,逐步建成集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检测、交易于一体的完整的有机产品产业链,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形成生态保护和农牧业生产良性循环,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协调统一的产业体系。实现从养殖、加工到销售全过程监管,确保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放心食品。   5发展重点   重点推进设施农业、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加快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建设,解决当地吃菜难的问题,满足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加强优质畜种繁育体系和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加快牲畜改良和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大力发展有机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贸易,集中科技、资源、地域优势,主攻产品质量,做到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品种优良、品质精良,创建品牌,在满足本地需求的同时,积极抢占国内和国际市场。逐步建立以生态农牧业为重点的有机种植养殖、有机农产品加工、有机肥料生产、产品销售和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产业化经营,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根据项目区实际,重点打造“一核三区”。“一核”指园区建设以生产示范、科研、检测、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为核心,“三区”指重点打造农产品加工、畜牧养殖和设施农业三个区域。通过园区的建设及示范作用,全面提升当地农牧业生产水平,并带动周边地区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进而为全省生态农牧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6规划布局   河南县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坐落在县城的西部,位于河南县主干道——河宁公路南北两侧。园区东依优干宁镇,南邻泽曲河,西、北方向为丘陵地带,总占地面积1800亩。其中,养殖区位于河宁公路北侧,占地面积600亩,农产品加工区和设施农业区位于河宁公路南侧,占地面积分别为500亩和700亩。由于泽曲河是黄河一级支流,也是下游地区的饮用水,因此必须重点保护,不得污染,因此将设施农业项目沿泽曲河一线布置。由于设施农业是按有机生产规范进行生产,不会对河流产生污染,同时又能起到隔离和保护屏障的作用。养殖区有一定的污染,畜牧养殖也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同时也是隔离防疫的需要,因此将养殖区设在示范园区的最北部,这里靠近丘陵地带,人烟稀少,环境幽静,适合牲畜饲养。综合服务区位于示范园区的东部,这里靠近城区,交通便捷,便于与外界联系、技术培训以及游客住宿等各项服务功能的开展。交易区和加工区位于示范园区的中部,加工区紧邻蔬菜种植区、牲畜养殖区和交易区,加工原料来源方便,同时加工区产品也是交易区的主要交易产品。#p#分页标题#e#   7重点建设项目   7.1设施农业园区   河南县地处高原,气温低,土壤条件差,风灾、雪灾频繁,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蔬菜的种植,绝大部分蔬菜依赖从外部调运。蔬菜长途运输损失大,运输成本高,蔬菜品种少,精细蔬菜奇缺(不便运输),因此蔬菜供应一直是河南县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通过设施农业的建设,解决河南县吃菜难的问题,基本实现蔬菜瓜果的自给自足,丰富餐桌品种,满足当地人们生活的需要,并创出有机、绿色果蔬的品牌,为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打开产品外销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规划建设353亩设施蔬菜,其中联栋温室1栋、畜棚两用温室(一面坡温室)150栋、塑料大棚200栋。联栋温室以种苗繁育为主,畜棚两用温室夏季以种植高档果蔬为主,冬季作为母畜和子畜过冬的场所。   7.2畜牧园区   7.2.1种牛繁育项目   以提高品种资源保护能力、科学育种能力和良种生产能力为目标,构建与有机畜牧业生产相适应的育种、改良、生产体系。重点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构建育种体系,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健全优质地方品种选育体系,加强种畜扩繁能力,提高良种选育和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最终使当地牦牛品质、生产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增加养殖户收益。新建标准化种牛繁育场一座,在对牦牛种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品种改良复壮,以提高当地牦牛生产能力和肉品质量为目标,带动当地养牛业的发展。主要建设目标:年存栏基础母牛500头,优质公牛30头,每年产牛犊400头。   7.2.2牦牛标准化养殖项目   新建牦牛标准化养殖场一座,带动当地养牛业的发展。主要建设目标:年出栏育肥牛2400头。   7.2.3天然草场改良试验项目   利用现代先进科技,对100亩天然草场进行试验性改良,推动草场建设科学化、标准化,大幅度提高饲草总量,对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保持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3加工园区   7.3.1有机产品加工园区   通过有机产品加工,能够延长有机产品产业链,实现有机产品产业的增值、增效,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有机产品开发的规模发展,并有利于辐射全县有机产品开发的技术经验与吸纳、聚集周边地区的有机产品资源,将规划区发展为青海省有机产品的重要集散地。(1)牛羊屠宰加工项目。以当地畜产品资源为依托,铸造畜牧业发展龙头,带动当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目标:年屠宰欧拉羊10万只、牦牛3万头,生产冷鲜羊肉2000吨、冷鲜牦牛肉2400吨。(2)牦牛奶加工项目。新建牦牛奶精深加工生产线1条,以当地牦牛资源为依托,铸造乳品加工业,带动当地牦牛产业发展。主要目标:鲜奶加工以生产牦牛配比奶为主,日加工鲜牦牛奶50吨,年可加工1.5万吨,以及生产加工奶油、奶酪、奶饼、酥油等传统乳制品,并从牦牛奶乳清中提取抗血栓生物保健品。(3)蔬菜加工项目。河南县地处高原,无污染,生态环境优,被命名为全国生态县,农业生产全部按照有机、绿色生产要求和规范进行,因此生产的农产品全部为有机、绿色食品,产品档次高,附加值大。在日益重视食品安全,追求高品质、高档次的市场竞争中,河南县的果蔬产品竞争优势明显。规划建设果蔬加工厂一座,以当地设施栽培的有机、绿色果蔬及山野菜、野生蘑菇等特色产品为原料,生产高品质的产品,打造高原、生态、有机、绿色高端产品品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果蔬加工厂以净菜加工和高档礼品盒包装为主,年加工各种果蔬产品2000吨,其中净菜加工1500吨,高档礼品盒500吨。   7.3.2特色产品加工园   (1)牦牛毛加工。依托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青海省实施品牌战略的政策扶持,发展河南县的牦牛产业。建设牦牛毛加工厂一座,年加工牦牛毛600吨。(2)牦牛绒加工。牦牛绒加工是延长牦牛加工产业链、增加牦牛效益的重要环节。新建梳绒纺纱厂一座,年收购牦牛绒200吨,加工精选牦牛绒150吨。(3)蒙藏药加工。河南县境内和周边拥有丰富的蒙藏药材资源,蒙藏医药被列入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九品”项目范围。规划新建蒙藏药深加工厂一座,年产各种蒙藏药饮片500吨,中成药和保健食品500吨。   7.3.3生物科技园   河南县有机科技园每年屠宰3万头牦牛,10万头欧拉羊,可生产1200吨牦牛血,1800吨牦牛骨,310吨羊血,1000吨羊骨。牦牛和羊的骨血液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增强人体素质大有裨益,以牦牛和绵羊骨血开发高原无污染的纯天然保健食品,是不可多得的绿色营养保健佳品。在积极的市场推动下,进行骨血的深加工,生产骨、血制品,开发骨油、骨粉、骨泥、骨精等系列制品必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既避免了浪费,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规划建设精深加工厂一座,利用屠宰加工产生的副产物—牛羊骨血生产超细骨味素、血红蛋白粉、动物内脏生物制品等,提升产业附加值。主要目标:年处理牛羊骨3000吨,血1500吨,年产780吨超细骨味素、270吨骨油、660吨骨粉、70吨血红蛋白粉及动物内脏生物制品胸腺肽、胰肽酶、氨基酸等。   7.3.4现代物流园   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承担着农产品集中、分散和价格形成功能。农产品交易中心是河南县农产品流通的枢纽。到规划期末,农产品交易中心年交易活畜30万只(头),其他农产品1万吨,交易中心年交易额7亿元以上。7.3.5综合利用园(1)沼气工程。建设牛羊粪污综合处理大型沼气工程是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建设年处理牛羊粪18000吨的沼气工程一座,采用全混合厌氧消化反应(CSTR)工艺,对粪便和污水在恒定中温(35~38℃)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产生的沼气部分用于园区生活炊事,剩余部分利用热电联产发电机组将沼气转化成电能与热能,电能主要为沼气站及有机肥生产照明、电力用。发电余热用于发酵罐的冬季保温。(2)有机肥加工。规划区所在地区是纯牧业县,以牦牛、欧拉羊、河曲马养殖为主,年养殖量达80万头(只),每年产生大量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原料。规划以当地丰富的牛羊粪便及沼气工程产生的大量沼渣为原料,新建有机肥加工厂一座,年产优质有机肥5000吨,满足当地及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及牧草种植的需要。#p#分页标题#e#   7.4核心区   综合服务区包括科技示范园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质检中心以及科研、技术推广、农民培训中心。到规划期末,综合服务区将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到位、办事效率高的综合服务中心,年推广农业科技项目2-3项,培训农民3000人次,接待参观宾客6000人次。   通过青海省河南县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促进高标准生产基地的建设,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推动青海龙头企业集群与专业市场和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对接,形成与主导产业紧密联系的原料和加工制品集散中心。园区可以推动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合作社对接,引导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入股龙头企业,与龙头企业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提升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同时可以推进农牧产品的品牌建设。   青海省河南县,她是一块等待开发的“处女地”。这里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是投资开发创业的理想之地。如今,勤劳淳朴、热情奔放的高原蒙古人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豪迈的气概、更加昂扬的斗志、为建设优质、安全、高效的青藏高原畜牧园区而奋斗!我们已经看到:一颗璀璨的青南明珠正冉冉升起!